97歲高齡患者成功完成股骨頭置換

2020-12-24 騰訊網

近日,徐州仁慈醫院骨科成功為一名97歲高齡老人實施了右髖關節人工股骨頭置換術,刷新了該院在髖關節置換手術領域的患者年齡紀錄,標誌著該院醫療服務能力又邁進了一步。

老人姓孫,今年97歲,日常起居都能自理,不需要別人特殊照顧。此次因為摔倒,右側股骨頸骨折。提起這次摔倒,孫奶奶的家人連說想不到。「行走時不慎跌倒,躺在了地上,當時問她,只是說右邊胯骨有點疼,腿也不麻,腰也不疼,大家就沒當回事兒,讓她臥床休息。沒想到越來越疼,只好到醫院求助。」

「收治後我們立即給患者進行了CT檢查,檢查顯示右側股骨頸骨折,斷端移位明顯,這類骨折最理想的治療方式就是手術。」關節科主任、主任醫師蔣守海介紹,「患者年歲已高,骨質疏鬆嚴重,入院時伴有肺部感染、老慢支等基礎性疾病,對麻醉與手術的耐受性差,是否能手術我們得需要進行詳細的論證,老人家屬是否支持也是個未知數。」

隨後,仁慈醫院骨科牽頭召集了內科、麻醉科等科室進行聯合會診,並向醫務處匯報,明確了患者基礎身體條件,建立了手術數據參考。經過多學科診療模式最終提出適合患者的最佳治療方案,對麻醉方式的選擇、用藥及患者的心肺功能評估、術中出血量評估、手術時長等等進行了多輪詳細討論,力求把風險降到最低。

蔣守海主任把手術的風險如實告知老人家屬,同時與家屬溝通病情,詳細將手術的利弊一一列舉,家屬經過考慮堅持要求手術。「我們相信大夫,相信仁慈醫院的實力,我們全家支持手術。」老人的兒子說,「一年前,我母親就是在仁慈醫院進行的左側股骨頭置手術,一年來恢復相當好。我們對仁慈醫院絕對信任!」

「手術風險極高,稍有閃失會給患者帶來嚴重的後果,我們感到肩上的責任非常重。」蔣守海主任表示,考慮到保守治療需長期臥床,可能導致墜積性肺炎、褥瘡、下肢靜脈血栓形成、骨折不癒合等併發症,甚至繼發髖內翻畸形、肢體短縮以及外展功能障礙,影響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而老年人體質較差,可能發生骨折長期不癒合,嚴重威脅著患者生命安全。「看到患者家屬期盼的目光,作為醫生的責任感讓我們責無旁貸,即使有百分之一的可能,也得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

手術室派出經驗豐富的護士參與手術,麻醉師全程監控,相關內科醫師隨時待命。蔣守海主任帶領同事投入到緊張的手術中:一個多小時以後,手術順利完成。一天後,孫奶奶的疼痛感明顯消失,可以翻身、起坐。

這次成功救治,彰顯了仁慈醫院多科室團結協作、攻堅克難的戰鬥精神和綜合實力。蔣守海說:「臨床上高齡患者因各器官功能明顯衰退和基礎疾病較多,醫療風險驟增,這名手術患者在歷屆高齡手術中年齡最大,此次手術的成功,為仁慈醫院醫技發展提供了寶貴經驗,也為醫院將來完成更艱巨的醫學任務灌注了更大的信心。」

徐報融媒記者 晏菲 通訊員 王竹玉

相關焦點

  • 無棣縣人民醫院為96歲高齡老人完成股骨頭置換手術
    近日,無棣縣人民醫院骨一科成功為一位九十六周歲的老人做了人工股骨頭置換手術。術後第二天,老人在護理人員的幫助下順利下床站立並練習行走。據了解,老人自摔倒後已經臥床25天,不能自理,需要家人定時翻身護理,亦苦不堪言。
  • 股骨頭置換失敗的後果是什麼?
    隨著科技的進步以及經濟的高速發展,人體的很多器官或者骨骼都是能夠移植或者是採用人工製造的方式進行更換的,人工置換術已經不是新鮮的需要探索的領域了,人工股骨頭置換術也是我們醫學上治療的常用手段。但同時,任何的手術都是有一定的風險的,這種置換方法也有很多的風險是我們難以預料的,因此我們也需要在治療的時候了解其預防措施,防止股骨頭置換失敗。那麼,一般的股骨頭置換失敗有什麼後果呢?首先,我們看一下,股骨頭置換和人工髖關節置換是什麼關係?
  • 股骨頭置換適合老年患者嗎?術後護理得注意這幾點
    85歲的老奶奶,因為在家走路,不小心摔倒,導致粗隆間骨折。最終的治療方案,我們選擇了:半髖關節置換,也就是股骨頭置換。手術非常成功,老人家的腿已經能夠自己活動了!綜合來看,選擇置換關節還是一個相對正確的選擇。
  • 91歲老人接受人工股骨頭置換手術,五天後在助行器輔助下能走了
    近日,萊西市夏格莊中心衛生院骨科成功為一名91歲的高齡患者實施人工股骨頭置換手術。目前,該患者病情穩定,已經能夠在助行器輔助下行走了。據了解,91歲患者於女士在家不慎摔倒,傷及左髖部,當即感左髖部疼痛難忍行動受限,遂到夏格莊中心衛生院骨科門診就診,經檢查後診斷為左股骨頸骨折。由於患者年齡大,既往有心肺功能不全病史,手術風險較大。但是如果不及時手術,老人長期臥床容易引發嚴重併發症,甚至危及生命。
  • 德州市人民醫院關節外科為96歲老人成功實施人工雙動股骨頭置換術
    96歲的超高齡老人實施人工雙動股骨頭置換術,這代表標著德州市人民醫院關節外科技術又邁新臺階。「以前也給90多歲股骨頸骨折的超高齡老人做過手術,但這個96歲老奶奶是股骨粗隆下骨折,手術難度大,必須制定一個最優的手術方案讓老奶奶儘快下地站立活動才能最大減少圍手術期併發症」。何濤告訴記者,給一位接近百歲的老人進行手術有很大的心理壓力,但對於高齡老人的骨折,放棄手術就等於放棄生的希望。
  • 不是所有股骨頭壞死都要關節置換!青島市中心醫院成功開展微創人
    12月9日,56歲的苗女士在青島市中心醫院接受了「股骨頭壞死病灶清除、人工陶瓷置入術」治療,手術成功,現已出院,恢復良好。就診後,通過查體並結合MRI影像結果,孫濤主任診斷苗女士患有「右股骨頭無菌性壞死」。在完善相關輔助檢查,認真分析評估苗女士病情後,孫濤主任決定帶領團隊為她行「右股骨頭壞死髓芯減壓、病灶清除並人工陶瓷置入術」。術中通過微創切口將股骨頭壞死病灶進行徹底刮除,改善股骨頭的血液循環和內高壓狀況,然後將人工陶瓷棒植入。術後,苗女士右髖部疼痛減輕,恢復良好,術後三天便出院回家。
  • 15年做了兩次股骨頭置換,摔倒後再疼痛,髖關節返修前先搞清這些
    喬阿姨,今年81歲,她15年前因為跌倒致左側股骨頸骨折,做了左側人工股骨頭置換手術,手術後一直都能自己行走。5年前,又因跌倒致右側股骨頸骨折,又被做了右側股骨頭置換,康復也較快。最近5年都能自己行走及生活自理。
  • 102歲老人刷新患者年齡紀錄,區中醫院助其再次行走!
    >資陽日報 市民生活的樂享圈 近日,區中醫院再次成功實施一例高齡患者人工股骨頭置換術骨傷二科通過與麻醉科等4個科室協作,為一名102歲老人成功施行手術,手術時間僅為15分鐘。術後當天即能坐立,第2天即能下地站立,第3天即可行走。該手術的成功實施再次刷新該院此類手術患者年齡紀錄。
  • 我院婦科成功完成高齡患者高位骶韌帶懸吊術
    我院婦科成功完成高齡患者高位骶韌帶懸吊術 2019-09-23 09: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八旬老人患心臟病 不開刀成功置換心臟「零件」
    12-03 15:15:55 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 3日,躺在重慶市人民醫院心臟中心的病床上,82歲高齡的鐘婆婆仍舊不大相信,自己沒有開刀,心臟裡卻換了一個「零件」,「我被病痛折磨幾十年,居然不開刀就治好了。」
  • 不開胸置換心臟瓣膜 六旬重症患者成功獲救
    不開胸置換心臟瓣膜 六旬重症患者成功獲救 2020-12-03 15:26:04 作者:葉攀 責任編輯:葉攀     專家僅用一小時就為年近六旬的主動脈瓣關閉不全的徐先生成功完成極微創瓣膜置換手術
  • 88歲嚴重心臟病阿婆挑戰成功,置換心臟主動脈瓣!高齡老人得這個病...
    陳阿婆88歲了,心臟裡的主動脈瓣發生了嚴重的狹窄,心功能減退,隨時有猝死的風險,但家裡人還是希望老人能更高壽,轉診至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心胸外科。醫院為這位高齡老人度身定製了微創介入主動脈瓣置換的手術方案,術後第二天,老人就恢復了正常的主動脈瓣功能,下床活動了。
  • 胸壁上僅開2釐米小孔 77歲高齡胰腺癌患者完成手術
    術前精心準備,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還患者健康生活吳大爺的主要病變是主動脈瓣關閉不全,加上身體狀況,目前國內外常用的主流器械和手術徑路並不適合,崔勇主任團隊在充分檢查和評估後認為,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手術(TAVR)是吳大爺的最佳選擇。
  • 股骨頭壞死別急著關節置換!青島市中心醫院成功開展人工陶瓷置入術
    半島網12月23日訊  12月9日,56歲的苗女士在青島市中心醫院接受了「股骨頭壞死病灶清除、人工陶瓷置入術」治療,手術成功,現已出院,恢復良好。就診後,通過查體並結合MRI影像結果,孫濤主任診斷苗女士患有「右股骨頭無菌性壞死」。在完善相關輔助檢查,認真分析評估苗女士病情後,孫濤主任決定帶領團隊為她行「右股骨頭壞死髓芯減壓、病灶清除並人工陶瓷置入術」。術中通過微創切口將股骨頭壞死病灶進行徹底刮除,改善股骨頭的血液循環和內高壓狀況,然後將人工陶瓷棒植入。術後,苗女士右髖部疼痛減輕,恢復良好,術後三天便出院回家。
  • 病例報告丨股靜脈-房間隔途徑經導管二尖瓣置換術一例|二尖瓣置換...
    2020 年美國心臟病學會/美國心臟協會(AHA)指南推薦經導管二尖瓣植入瓣中瓣作為高風險患者的替代方案。本文報導了 1 例 77 歲二尖瓣生物瓣衰敗男性患者,經評估為外科高風險,行股靜脈-房間隔途徑的經導管二尖瓣置換。患者術後 3 h 在 CCU 拔除氣管插管,無氣促等不適,術後第 1 d 轉出監護室,第 3 d 出院。相比心尖途徑,股靜脈-房間隔途徑創傷更小,更早脫離監護室,更早康復出院。
  • 廣元市成功開展首例不開胸置換心臟主動脈瓣手術
    近日,廣元市中心醫院心血管病中心採用經導管主動脈瓣植入術(TAVR),不開胸、不藉助體外循環成功為心臟主動脈瓣嚴重狹窄的馮先生實施了心臟主動脈瓣置換。該手術創口不足4毫米,患者術後第二天即下床活動。市中心醫院TAVR術的成功運用,開創了川北地區心臟瓣膜病治療先河。
  • 86歲高齡心動過緩患者造影劑過敏,成功植入無導線起搏器
    12月9日,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心臟內科劉興斌醫師率心衰與器械治療團隊在心臟超聲專家黃鶴教授的協助下,為一例有造影劑過敏性休克病史的高齡嚴重心動過緩患者成功植入Micra無導線起搏器。此次零造影劑無導線起搏器植入術為全國首例,術後三日,患者已順利出院。
  • 「視頻」股骨頭壞死:保髖or換髖?看這篇就夠了!
    股骨頭壞死青睞哪些人?股骨頭壞死又稱股骨頭缺血性壞死、股骨頭無菌性壞死,是股骨頭內血管受損或中斷,繼而引發局部骨組織的壞死、股骨頭生物力學的改變,最終導致股骨頭塌陷,引起髖關節疼痛及功能受限的疾病,好發於中青年,男性多於女性。
  • 北醫三院心臟中心成功為96歲高齡老人完成經心尖主動脈瓣置換術
    主動脈瓣是連接心臟左心室和主動脈的閥門,主動脈瓣狹窄常常由老年性主動脈瓣鈣化或先天性主動脈瓣畸形所致,典型的症狀包括心絞痛、暈厥和呼吸困難,出現了暈厥和呼吸困難的重度主動脈瓣狹窄患者預期壽命往往不足1年,並且容易發生猝死。李爺爺住進心臟外科病房後,再次因心衰發生呼吸困難,嚴重喘憋甚至無法言語,血氧飽和度只有70%,性命危在旦夕!
  • 股骨頸骨折(七):哪些股骨頸骨折的病人需要做人工關節置換呢?
    擅長各類人工髖、膝關節初次置換與翻修手術,在微創化手術操作與加速康複流程化管理實戰操作方面具有深厚功底與廣泛影響。哪些股骨頸骨折的病人需要做人工關節置換呢?根據我國衛生部的臨床路徑,對於65歲以上的移位型骨折(Garden Ⅲ型、Ⅳ型),由於內固定治療的壞死率很高,為減少二次手術風險,可以首選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