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晚時
點擊上方頭像關注我|這裡有世間百態,也有人間情愛
最近又上了一部職場女性婚姻遭遇背叛的劇,是宋佳領銜主演的《白色月光》。
劇情設定跟大多數職場劇不同的是,在這個故事裡,女主有一個幾乎完美的家庭,哪怕女強男弱,在剛開始的時候也沒有表現出任何不和諧的地方。
老公自願犧牲自己的事業做全職奶爸,甚至在婆婆刁蠻她的時候,老公也會想盡辦法幫她說話。
有事業,有孩子,有丈夫,有幸福的婚姻。
好像人生贏家也不過如此了。
可惜的是,這個世界上所有的東西,都不會只有一面,樂極生悲,物極必反,而若是凡事太過順遂,那前面必定有大坑在等著。
和我們預想的一樣,,我們以為的完美婚姻,其實內裡早就已經爬滿了蝨子。
女人的第六感總是不講道理的準,女主在一條簡訊上嗅到了一絲危險的味道,然後開始了停不下來的調查。
她一點一點的抽絲剝繭,最終證實了她心中那個她不願意承認的猜想:她以為老實可靠的老公,早就已經和別人暗通款曲了。
而她,像一個傻子一樣,一直被蒙在鼓裡。
酒店的消費單,贈品耳環,還有最後她親眼所見到的,在巨大的落地窗前擁抱的兩道身影。
很多人看到這裡可能會說,那就趕緊遠離渣男,火速離婚,財產分割,然後一個人專心拼事業,多好啊。
好像作為一個家庭裡主要的經濟來源,對待感情裡的不忠就能快速斬亂麻,就可以比別人承擔更少的痛苦一樣。
可惜事實卻並非如此。
多年來忙於事業的她對家庭的經濟情況一無所知,也沒有拍到丈夫出軌的確切證據,因為長期不在家孩子也跟她有隔閡。
一旦離婚,有很大的概率,她什麼也得不到。
而不離婚,又怎麼能忍受著這樣的噁心和委屈,和這個人繼續生活下去呢?她只能等,然後裝做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過的樣子,直到抓到實實在在的證據。
一個女人,婚姻破碎,信仰崩塌,還要若無其事的繼續假裝生活,假裝幸福,光是想想,就已經足夠讓人窒息了。
就像是劇裡的那句經典的臺詞說的:婚姻就像瓷器,打破它很簡單,要收拾這些碎片卻很麻煩。
值得說的是,我在看劇的時候,看到了這樣的彈幕:真的搞不懂這些女人在想些什麼,不想過了就去查,想過了就糊塗點,何必誅自己的心?
我想也許真的會有人在面對背叛之後選擇忍辱負重,選擇忘掉那些不愉快的東西,畢竟粉飾太平要比打碎重建容易得多,也更省力些。
就像前一段時間的總裁出軌網紅,總裁夫人最後還是選擇了原諒一樣。
不是所有的女人,都有破釜沉舟的勇氣。
一個人做什麼樣的選擇,是由這個人的性格決定的,再說了,婚姻裡面又摻雜了多少的情感和利益,多少你來我往的牽扯,並不是簡簡單單的說算就能算清楚的,也不是說斷就能斷乾淨的。
我不想譴責任何一種觀點,也不想像很多人一樣,覺得原諒總裁的總裁夫人很可憐。
人生總是有得有失,每個人到最後,都還是會做對自己最有利的選擇。
但是,對於出軌這件事情,哪怕你因為各種利弊的權衡最後選擇了原諒,像佟麗婭當年對陳思誠說的那樣,真的覺得回家就好。
你也肯定不會願意自己就這樣被蒙在鼓裡,繼續維持著幸福家庭的假象。
就算是要死,至少也要死得明白。
沒有哪一個女人,在明知道丈夫可能會背叛自己的情況下,還選擇自己催眠自己,寧願不了解事情的真相,也要維持住虛假的繁榮。
有一句古話是這麼說的: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
沒有人能時時刻刻承受著威脅,還鎮定自若的談笑風生。
知道了選擇原諒,和不知道完全是兩回事,不能隨意的混淆。
況且,還有最後一種人,選擇一次不忠百次不容,哪怕魚死網破,也不願意讓自己受哪怕一點點的委屈。
就像是前一段時間熱播劇《三十而已》裡的顧佳一樣,面對老公的背叛選擇離開,決不給傷害過自己的人第二次機會傷害自己的機會。
這樣的女性清醒並且獨立,她們明白出軌只有零次和無數次這個淺顯的道理,與其忍著噁心選擇原諒,還不如徹徹底底的終結。
感情中一旦出現了裂痕,就不可能再回到最初的狀態了。
與其一天天的眼看著裂痕越來越大,還不如殘忍一點,直接了結,揮刀斷情縱然痛苦,但起碼不用在無盡的猜疑和忐忑不安中度過自己的下半生。
這或許並非是面對背叛的上上策,但卻是保全自己最好的做法。
我們都是成年人了,無論是婚姻或者是其他的東西,一旦我們做出了自己想要的選擇,那麼我們就必須要去承擔相應的代價。
從古到今都是這樣,沒有不用付出的得到,很公平。
而那個背叛婚姻出軌的人,從他做出選擇的那一刻起,他就已經慢慢的將自己和這個家庭剝離開了。
也許選擇出軌的人始終都存在著一種僥倖的心理,希望能在婚姻和婚外情之間達到某種微妙的平衡,希望自己永遠不會有被拆穿的那一天。
就像《我的前半生裡》賀函說的那句話一樣:男人的內心深處,永遠都希望老婆是老婆,情人是情人,像兩顆行星永遠保持在三萬光年的距離,且平行運轉,永不相交。
但是,大多數的人還是從自己背叛的那一刻就知道回不去了,人往往對自己的處境心知肚明,也往往會提前審時度勢,為自己做出最有利的選擇。
哪怕到最後不能全身而退,也不至於讓自己身陷囹圄,無法自拔。
中國人講究的是中庸之道,我們習慣不管做任何的事情,都給自己留好足夠的餘地。
成年人不會幼稚的像三歲的小孩子,不知道自己往前走的每一步,都沒有回頭路。
既然明知不可為而為之,那多半早就已經做好破罐子破摔,孤注一擲的準備了。
平淡的婚姻,柴米油鹽的生活,散落一地的雞毛蒜皮和索然無味,也許是每一段婚姻都難以避免的,但卻不能夠作為心安理得的背叛的理由。
之前我寫過一期關於出軌的文章,有朋友在後臺留言問我:人為什麼哪怕知道不會有好下場,還是會選擇出軌和背叛呢?
因為人性都是貪婪的,人心都是得隴望蜀的,沒有一個人,會覺得自己的人生已經趨近於完美,自己對自己的生活完完全全的滿足。
就好像飛蛾明知道會受傷還是會撲到火上去一樣,原地不動,維持幸福,其實要比追逐和尋找難多了。
欲望是人類進步的源動力,也是毀掉一個人最終極的武器。
我曾經在知乎上看到過這樣一段話:婚外戀從來都不會有happy ending,因為即使最後開花結果,雙方都知道底下埋的是背叛的骸骨。何況,這些犧牲品裡,除了跟自己風雨與共的枕邊人,還有無辜的稚子。
大多數的婚外戀,到最後都只剩下了兩敗俱傷的結局。
越是禁忌,就越是神秘,越是想觸碰,說到底,這不過是人性在作怪而已。
聰明的人懂得戰勝人性裡的劣根性,懂得審時度勢,做出正確的選擇。
而一些人被欲望衝昏了頭腦,心甘情願的被欲望挾持和俘獲,最終把自己整個人都獻祭給欲望,任由欲望吞噬自己。
面對一個這樣的人,離開顯然是最明智的選擇。
我們千萬不要高估的,除了人性之外,還有自己自我修復的能力。
《贖罪》中有這樣一句話:人,歸根結底,是一個物質存在,很容易受損傷,卻不容易修復。
我們,或許沒有自己想像的那麼脆弱,但也沒有自己以為的那麼強大。
我們不是聖母,沒有必要逼著自己去包容和接受一切的傷害,我們有權利自私,也可以狹隘。
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選擇是絕對正確的,也沒有一條路是完完全全暢通無阻的。
在能承擔後果的前提下,做你最想做的選擇。
-END-
配圖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晚時|原創不易,點個讚再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