翊聖元帥(亦名黑殺元帥、黑煞將軍.)

2021-02-08 海南軍坡文化

請點擊上面 藍字 關注我們 


        北極四聖又稱北極四聖真君、北方四元帥,稱其為:天蓬大元帥真君、天猷副元帥真君、翊聖保德儲慶真君、真武靈應佑聖真君。四聖的第三位是翊聖元帥,亦名黑殺元帥、黑煞將軍。


         翊聖真君,漢族神話中保護神。翊聖,謂輔佐天子。玄武信仰之興盛和玄武神地位之提高始於宋代。蓋因北宋開國之初,即受到北方外族契丹、遼國的威脅,為了提高防禦入侵的自信心,乃乞靈於北方大神玄武的護佑。


        據楊億《談苑》載,「開寶中,有神降於終南山,……言:」我天之尊神,號黑煞將軍,與真武、天蓬等列為天之大將。『太宗即位,築宮終南山陰。太平興國六年,封翊聖將軍。「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加號」翊聖保德真君「。與真武(玄武)、天蓬、天猷並為天界大將軍,宋以後尊為四聖。


         翊聖元帥因得北宋皇室的推崇,早在宋初即成為護佑宋室的大神。[2]  據王欽若《翊聖保德傳》[1]  記載,建隆初年(960年)太宗命於終南山中築上清太平宮,每逢三元、諸聖誕節,致醮祀神。於是翊聖真君經常降臨,為人祛殄驅怪,靈驗不可勝紀。故官吏民眾不遠千裡,「或馳誠遙禱,或齋潔朝拜,以祈真受,時有所聞。大抵多隨其性習,加以訓助。人臣依於忠,人子依於孝,清淳者示之格言,貪酷者警以要道,詞甚平易,頗叶音韻。」如降言曰:「盡力事君以為忠臣,濁財勿顧,邪事莫聞,整雪刑獄,救療人民,動合王道,終為吉人。積愆為咎,必有沉淪。眾生本無形之性,配有形之軀,曠劫以來,不能自悟,自有無極世界不夜之鄉,混合太虛,杳冥同理。」凡此類降言,內容涉及廣泛,有講修心觀空,有論鍊氣養生,有勸善君臣民眾,充分顯示了道教度人濟世的一貫作風,故甚得朝野上下的信仰與祭禮。


北極翊聖大元帥寶誥
  至心皈命禮。

帝閫功成,天庭位列。總三洞五雷之號令。掌八天九地之權衡。欲造化之樞機。僚真仙之將吏。無邪不斬,何鬼敢當。攝大力之妖魔。逐流星之芒怪。光華日月,威震乾坤。大悲大願,大聖大慈。通天析祐,延祥滌厄。護持身命。北極翊聖黑殺大元帥。儲慶保德真君。證果遊行三界天尊


      《太上九天延祥滌厄四妙經》說北極翊聖黑殺大元帥,「天庭位列,總三洞五雷之號令,掌八天九地之權衡,憫造化之樞機,僚真仙之將吏,無邪不斷,何鬼敢當。攝大力之妖魔,逐流星之芒怪,光華日月,威震乾坤。」其《黑殺咒》曰:「走符攝錄,絕斷鬼門,行神布氣,攝除五瘟,左右吏兵,三五將軍,雷公霹靂,電激風奔,刀劍如雨,隊仗如雲,手把帝鍾,頭戴崑崙,行繞天下,搜提鬼神,九州社令,血食之兵,不許拒逆。」《道法會元》卷一七五謂翊聖元帥主治元照靈虛府,有元照靈虛府印、丁甲合同印及六丁六甲符、三天五鬥符傳世。《上清天樞院回車畢道正法》卷上收有上清黑殺神符,並曰:「若黑殺真君聞龍蜃觸符,即親下伏之,若渡江海,用紙書佩之,不受水厄,大闢水怪,亦能鎮宅,除災驅怪。」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



相關焦點

  • 臘月二十一,天猷元帥丹天上帝聖誕,上請四聖解四時之厄
    ,為天蓬元帥、天猷副元帥、真武將軍以及黑煞將軍的合稱。《太上三洞神咒》卷五亦曰:「紫微之敕,運動靈文,降行天地,帝君天蓬,紫微大帥,萬神祖宗,天猷副帥,遊行太空。」在玄門早晚課引《玉樞寶經·解厄咒》中有:「上請天官解天厄,地官解地厄,水官解水厄,五帝解五方厄,四聖解四時厄,南辰解本命厄,北鬥解一切厄。」其中,三官大帝,利用陰陽此消彼長調伏天地水炁,是道教賜福赦罪解厄的慈悲主,於三元節校戒眾生罪福。
  • 四聖之首「天蓬元帥」|凡行雷法,無天蓬不可以役雷神
    受《西遊記》的影響,很多人一提到「天蓬元帥」就想到了「豬八戒」,甚至有人以為「豬八戒」就是「天蓬元帥」,以至於有的地方將「豬八戒」形象當成「天蓬元帥」供奉。那麼天蓬元帥究竟是誰呢?究竟是什麼形象呢?其實,天蓬元帥是四聖之一,地位尊貴。四聖真君,又稱北極四聖真君,是天蓬元帥、天猷副元帥、真武將軍以及黑煞將軍的合稱。四聖真君,亦即天蓬大元帥真君、天猷副元帥真君、翊聖保德儲慶真君、真武靈應佑聖真君。後多稱為四方上帝,即天蓬蒼天上帝,天猷丹天上帝,翊聖皓天上帝,佑聖玄天上帝。
  • 天蓬元帥比真武大帝地位更高,為何玉帝不讓豬八戒下界降妖?
    ,不過受豬八戒在取經中的表現的影響,再加上86版《西遊記》的火爆影響,大家都認為豬八戒這人本事不大,缺點不少,連帶著對天蓬元帥這個職位也非常看低,認為這個職位也是個可有可無的限制,比弼馬溫也強不到哪去。
  • 孫悟空連天蓬元帥都不怕,為何怕真武,猴子:你看他另外兩個身份
    《西遊記》大家博大精深,裡面很多細節值得我們去探索,就拿孫悟空來說,他不怕天蓬元帥,可是卻非常畏懼真武大帝,可能有朋友質疑,孫悟空怎麼會害怕真武大帝呢?其實書中有過暗示。
  • 孫悟空大鬧天宮的時候,天蓬元帥在幹什麼?|三十立鋪
    從道教的體系中可以看出,天蓬元帥是天庭的軍事一把手。但是,這個軍事一把手,在孫悟空鬧天宮的時候,竟然成了水軍統帥。更神奇的是,他竟然沒有參與降服孫悟空。天蓬元帥是北極四聖之一。北極四聖又稱北極四聖真君、北方四元帥,包括:天蓬大元帥真君、天猷副元帥真君(又名天佑副帥)、翊聖保德真君(又名黑煞將軍)、靈應佑聖真君(又名真武將軍)。
  • 第六集 蛤蟆勇殺六將軍
    第六集 蛤蟆勇殺六將軍上集描述了山神元帥酒用盡之際,用上酒甕變法抵擋住數十丈高的海嘯及魚兵箭雨,戰況慘烈。
  • 華光大帝、正一靈官馬元帥、五顯公考(四)
    華光大帝之五顯封號亦與地域有關,難以理順其中脈絡,故只錄其中。
  • 探花府·三田都元帥(五)
    踏棚的角色有六個,由正生扮田元帥,丑角扮靈牙將軍,旦和貼旦扮風火二童,淨和末扮左右鐵板二將軍,其妝扮為:田相公,紅臉額上畫一倒春字,嘴畫螃蟹,頭戴金聖帽,披紅布帽,兩旁插金花,腦後存兩面三刀條辮子,身穿紅袍,腳穿綠戰靴;靈牙將軍,戴狗面具,頭扎紅布兩邊金花,穿黑衣,腰系腿裙,扎腰帶,穿草鞋,背插令旗;左右鐵板將軍,戴武盔,披紅布,插色紙神,各畫紅,黑花臉,穿黑,綠戰甲,形似天神:風火二童,白粉臉,戴雙髻童子發
  • 中壇元帥
    哪吒,是中華文明史上世代相傳的神話人物,是道教神祗,被尊為「中壇元帥」、「三太子」、「太子爺」、"威靈顯赫大將軍",玉帝命他永鎮天門。其信仰,在海峽兩岸和東南亞地區廣為傳承。  一、道教信仰  在道教,中壇元帥是神兵神將的統帥,稱「威靈顯赫大將軍」。玉帝命他永鎮天門。《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卷七:哪吒本是玉皇駕下大羅仙,身長六丈,首帶金輪,三頭九眼八臂,口吐青雲,足踏盤石,手持法律,大喊一聲,雲降雨從,乾坤爍動。因世界多魔王,玉帝命降凡, 以故託胎於託塔天王李靖。母素知夫人生下長子金吒,次木吒,帥三胎哪吒。
  • 三田都元帥考(一)
    如此皆出於反清復明的目的,表彰痛罵異族反賊的雷海青,以凝聚民族意識,而雷海青被封為田元帥的記載皆由清朝開始。福州府地區與閩南對其稱呼亦不同,閩南多稱「田都元帥」,福州則稱「田元帥」與「三田都元帥」,然則福州地區亦分不清楚,都以為「田都元帥」為三田都元帥,蓋因二者皆為戲神  。
  • 吳九逸:天蓬元帥考
    元帥側有從童,或騎夔龍,部領一炁都統大將軍,直月五將軍,飛鷹走犬二使者,無義神王,威劍神王,戰伐神王,聾兵啞將,黑殺洞淵三十萬兵,三十六員大天將,無鞅天仙兵吏,並在煌煌紫雲火焰之中。 從原文中記載,我們得知,天蓬元帥為周時卞莊子,金眉老君後身。這是天蓬元帥的身世記載,那麼我們來看卞莊子、金眉老君是誰。
  • 九月初九,恭祝中壇元帥誕辰
    哪吒,是中華文明史上世代相傳的神話人物,是道教神祗,被尊為「中壇元帥」、「三太子」、「太子爺」、"威靈顯赫大將軍",玉帝命池永鎮天門。
  • 驃騎大將軍,兵馬大元帥,聊一聊古代的軍銜
    其中最吸引眼球當屬「驃騎大將軍」,聽起來也很有氣勢。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被授予「驃騎將軍」(當時中間還沒有「大」字)的人是霍去病。霍去病和他的舅舅衛青都為西漢立下了赫赫戰功,衛青被漢武帝授予「大將軍」的稱號,為了顯示獨一無二的恩寵,在封賞霍去病時,武帝便想出了「驃騎將軍」這個稱號,來彰顯霍去病領軍打仗時的英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