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時常能從電視劇或者武俠小說當中看到一些武打片段,這些習武之人大多數能使用輕功進行飛簷走壁,力大無比,乃至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看到這些較為誇張的武術絕招,相信大多數人對此也不敢苟同。但了解過歷史的人都知道,中國的武術在世界上都是鼎鼎大名的。中國功夫的歷史十分悠久,發生在古代武林高手身上的傳奇故事,如「武松打虎」、「魯智深倒拔垂楊柳」等等直至今日都一直被人津津樂道。
從電影《霍元甲》,再到電視劇《精武門》,我們知道了霍元甲是一個愛國人士,他為了為國人爭光,從而不惜跟外國人進行比武,在取得很大成就之後,他卻英年早逝。對於這樣的人,我們應該予以緬懷。不過今天我們不說他,我們來說一說有一個人曾經是慈禧的貼身侍衛,武功很高,他只用一招就把霍元甲撂倒了,那麼此人到底是何方神聖?
李瑞東字文侯,出身於1851年,從小習武,7歲便從師當時的名家「大刀孫」學習武學,12歲便入了少林寺。之後李瑞東便習得一身正統的少林武術,在江湖中小有名氣。李瑞東平生便愛好和其他尚武者切磋技藝,為他為人又是十分的大方,作風豪爽,所以在江湖中,李瑞東有「小孟嘗」之稱。
李瑞東出道後先是被光緒皇帝的堂兄載漪聘為武術老師。這位端郡王載漪是個痴迷武術之人,早年拜過太極宗師楊露禪為師。後楊露禪年事已高,推薦弟子王蘭亭繼續教授載漪武術。王蘭亭後來因故遁入空門,臨走前將教授載漪武術的任務交接給李瑞東。李瑞東因此成了載漪的武術師傅,後來也是因為載漪的緣故得以進入宮廷當大內侍衛。
那麼,霍元甲和李瑞東比武,又是怎麼回事呢?1906年,霍元甲武功大成。迫於生活壓力,他到天津法租界懷慶藥棧海河碼頭當了一名裝卸工。當時有一位名叫金達官的人,自恃精通摔跤術,經常欺負工人。作為工頭的霍元甲為了替工友們討回公道,主動找到金達官比試。結果可想而知,徒有蠻力而不通武術的金達官完敗。但他不服氣,叫囂說:「有本事去找李瑞東一較高下。」
當時霍元甲30出頭正值壯年,而李瑞東已經50多,見到霍元甲後,李瑞東禮貌的招呼他,問他會什麼功夫,霍元甲說會摔跤。李瑞東說,你用腳踢我幾下。霍元甲連踢幾腳,李瑞東都紋絲未動。接著又問霍元甲還會什麼,霍元甲說他會「秘宗拳」,結果二人就在院中比試起來,李瑞東只使了一招,便將霍元甲打倒在地上。二人比武就此結束,而當時已是傍晚,霍元甲也不可能回天津,李瑞東便留霍元甲在李宅守夜,並設宴款待,第二天早上,李瑞東讓徒弟招呼霍元甲吃早餐,卻發現霍元甲早已離開了。
一場高手之間的對決就這樣無聲無息的結束了,歷史上的霍元甲, 一生俠義,蓋世英雄,是清朝末年著名的愛國武術家。中國武術有著悠久的歷史,常有詩人在詩中讚嘆武術之精妙,像曹植的「仰手接飛猱,俯身散馬蹄。」亦或李白的「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兩者都是表達了武術的博大精深。對於現代的我們,武術也是一種高度自衛技術,應用廣泛,是中華人民在歷史長河中不斷積累的一項優秀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