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
蘭州市文明辦發布組織評選出的
2020年第四季度「蘭州好人」
他們分別是
「助人為樂」好人
王希豔、張建欣、周玉蓮、徐宏、翟麗霞
「見義勇為」好人
甘永德
「誠實守信」好人
陳靜
「敬業奉獻」好人
李曉峰、楊成亮
「孝老愛親」好人
張玉梅
王希豔,女,49歲,蘭州市城關區愛心驛站公益協會理事,愛心驛站紅十字服務隊副隊長。
5年來,她跟隨團隊27次赴榆中、永登、臨洮等地為山區孩子送去書籍、電腦、棉被、米麵油等教學、生活用品。長期照顧東崗東路社區的空巢老人,為他們洗衣做飯、打掃衛生。2019年8月,一名沒人照顧的患兒在蘭大二院血液科病危,在孩子彌留世間的最後11個日夜,她餵水餵藥、擦洗身體、接大小便,用母親般的愛讓孩子感受到了人世間的溫暖。2019年榆中縣部分菜農的大白菜、芹菜等滯銷,在團區委的組織下,她帶領志願者們承擔起了三角城等地37戶菜農的蔬菜採摘、搬運、發放工作,為村民採收了12.3萬斤蔬菜,送到市裡的12個社區發放。新冠疫情期間,她積極請戰,一邊參與社區值勤任務,一邊籌措防疫物資,不僅購買了1000個口罩捐給執勤志願者,還開車為榆中、通渭等地30多所中小學送去了價值8萬餘元的消毒液、口罩等防疫物資。個人累計捐款捐物4萬餘元,志願服務時長1860小時。
2019年她榮獲「甘肅省紅十字會最美志願者」稱號。
張建欣,女,51歲,蘭州市小草愛心社會工作服務中心黨支部書記。
加入公益志願服務20年來,她帶領小草愛心的志願者關懷留守兒童、支援貧困學校、幫扶社會弱勢群體,致力於幫助改善聽障兒童的成長和發展,多次發起「關注聽障」大型融合教育活動,為聽障孩子們送去價值高達30多萬元生活、學習用品,幫扶2000多人次;為甘、青、寧聽障兒童捐助400餘套橙色書包,喚起全社會對聽障兒童出行安全的關注;組織聽障兒童參與語言恢復訓練,對佩戴人工耳蝸的學齡前兒童進行康復指導,輔導121名聽障兒童學習發音與識字;2019年、2020年多次舉辦大型「關愛聽障」融合教育主題活動,「愛耳日」、「助殘日」及「不一樣的六一兒童節」、首屆甘肅『茅臺杯」聽障兒童才藝大賽等,取得很好的社會效應和政府機構的認可。
她先後獲得「敬老孝親優秀志願者」、「最佳奉獻志願者」、「阿里巴巴甘肅省首批正能量合伙人」、 「蘭州市優秀抗疫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2019年被聘為共青團甘肅省民勤縣愛心公益使者、蘭州市暖冬行動愛心大使。
周玉蓮,女,48歲,甘肅頤居健康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
近4年來,周玉蓮帶領公司職工一起慰問孤寡老人,每逢節假日為轄區老人包餃子、打掃衛生、舉辦生日聚會等。2016-2017年,分2期組織職工開展為期6個月的義診活動,為轄區老人免費量血壓、測血糖,開展中醫養生、慢病管理等系列講座;2018年6月,聯合惠普體檢舉辦了「共享共建、關愛老人、服務進社區」公益活動,給街道內的孤寡老人和貧困老人免費提供全身體檢;2019年她同公司職工一起走進蘭州新區西岔鎮陳家井村村委會,為村內的貧困學生提供助學金2萬元。尤其是在疫情期間,周玉蓮通過海外代購等各種形式,籌集到一次性醫用口罩2萬隻,84消毒液1200桶,75%醫用酒精400桶等價值20餘萬元的物資,並送往醫院、福利院、老年公寓等地。她說「在大難面前,我能做的就是用實際行動守護好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市民政局給周玉蓮寫了感謝信,並且贈送了「抗擊疫情、無私奉獻」的錦旗。
徐宏,男,43歲,蘭州塑料工業總公司順風汽車出租公司駕駛員。
2012年從事出租客運行業以來,他一直秉持愛崗敬業、熱情服務的理念,堅持做到安全駕駛、優質服務、助人為樂,並擔任順風汽車出租公司文明愛心車隊隊長。他每年為參加高中考的學生提供免費接送服務;堅持對80歲以上老人乘車免費;對身體殘疾或有困難的乘客都給予力所能及的幫助或適當減免車費;疫情期間免費接送醫護人員及一線公安幹警。從2015年開始每年堅持無償獻血,累計獻血2000ml、血漿300ml。他多次組織文明愛心車隊捐款給皋蘭黑石中學住校學生送去床單、被套、學習用具等必備物品;聯合995雷鋒車隊前往定西市普溝村,為身殘志堅的小馬姑娘送去溫暖;前往榆中縣連川鄉劉家峴村慰問三戶孤殘貧困家庭,累計捐款捐物價值5萬餘元。
他先後獲得公司「優秀黨員」稱號、優質服務獎、「優秀駕駛員」稱號、「愛心奉獻獎」稱號。
翟麗霞,女,55歲,甘肅益誠拍賣有限公司董事長、蘭州市政協委員。
多年來,她一直熱心於扶貧、救災、助學、敬老等公益慈善事業。從抗震救災到扶貧助教,她都盡其所能,積極參與累計捐款捐物50多萬元。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她通過個人關係廣泛聯繫朋友、同學、從四面八方定製1萬多個N95、N90、一次性醫用口罩、體溫槍等防疫物資,自駕車輛、為奮戰在一線的省市公安、交警、環衛工人、街道社區、快遞小哥、計程車司機等人員送去物資與關心。為了給皋蘭縣李家溝村捐助口罩,她多方聯繫,駕車50公裡將口罩取回後又送到了村民手中、得到了村民的好評,據統計,1月20日至2月27日疫情期間,她個人捐款捐物累計達到8萬元。事跡被省、市委宣傳部、人民政協網、中國經濟網等媒體關注報導。
她先後榮獲「2014年蘭州市光彩事業愛心獎」,2013、2014年度「全省脫貧攻堅行動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甘永德 ,男,43歲,生前系紅古區花莊鎮柳家村村民。
2020年4月15日中午,花莊鎮柳家村村民楊慧蓮帶著兒子甘學文在湟水河柳家村段河灘遊玩,突遇水流驟然增大,母子兩人被困在河灘中。楊慧蓮高聲呼救,幹農活的甘永德聽到呼救聲便循聲趕到河邊,他見情況危急,來不及脫衣服便縱身躍入河中,抓住小孩的雙腿,拼命往河邊推送。經過連續多次的推送,終於將小孩推送至淺水處,在大家的幫助下,小孩成功獲救。他再次跳入水中,來到河道中心,拉著楊慧蓮艱難往回走。但由於河水持續上漲和長時間冰水浸泡,甘永德漸漸失去了力氣,他和楊慧蓮兩人被湍急的水流捲入河中,失去蹤影。終在離事發地150米左右的河流中被發現,打撈上岸後甘永德經搶救無效死亡。他是一位普普通通的中國農民,面對他人之危挺身而出、迎險而上、捨身救援,用自己的英勇書寫了大寫的人生,詮釋了人性的高尚,弘揚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陳靜,女,50歲,蘭州書立方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董事長。
2008年,她創建了「蘭州書立方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她堅持「守法經營、誠信服務」的經營理念,公司制度健全,運作規範,無違規經營記錄,無銀行貸款,無拖欠出版社費用和物業費用、員工工資現象,無欺詐讀者、客戶情況,無商業賄賂行為發生。公司積極聯合安寧區市場監管局、安寧區非公黨委、街道、工會、婦聯等部門開展幫扶活動,為社區書屋、校園、殘疾兒童、社區孤寡老人虛擬養老院捐贈圖書萬餘冊;每年為寒門學子提供30餘個實習工作崗位;為汶川地震、舟曲地震等自然災害處捐贈10餘萬元。
她先後榮獲「三八紅旗手」、全國商業誠實守信道德模範」 、「2017 年蘭州市第一批『金城創新創業非公企業家』」、「2018 年度安寧區改革開放四十年誠信人物」等榮譽稱號。
李曉峰,男,44歲,蘭州市城關區雁寧路小學總務主任。
2011年學校「兩基」驗收的前期,為了改善校園環境,學校進行了大規模的裝修翻新工作。李曉峰儼然是一位裝修工人,整天灰頭土臉,木工、瓦工、泥工、水電工,哪兒需要他,他就在哪兒出現,沒有休息過一天,以至於新分來的老師誤以為他是學校找的校工。多年來,他任勞任怨,不知疲倦,放棄了無數個節假日,度過了無數個不眠之夜,生病總是自己挺一挺。十幾年如一日,他既是受學生愛戴的老師,又是學校樣樣精通的勤雜工,他任勞任怨的無私奉獻精神被老師們親切的稱為 「老黃牛精神」。
他先後獲得全國創新杯說課二等獎、蘭州市第二十八屆少年兒童紙模型製作比賽最佳輔導獎等獎項;榮獲「城關區優秀教師」、「城關區最美教職工」、 城關區教育工作先進個人、甘肅省青少年科技體育電子製作競標賽優秀輔導員等榮譽稱號。
楊成亮,男,34歲,蘭州手足外科醫院120救護車司機。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他不懼危險主動請戰,前往七裡河區執行排查隔離轉運任務。1月30日開始,他每天身著沉重的防護服,開著救護車,冒著被感染的風險穿梭在病人和醫院之間,戰疫一百天。當面對突發狀況的時候,他不顧危險機智應對。2月3日,楊成亮前往機場轉送一名確診患者,現場患者已經暈厥過去,為了節省時間,他不顧自身安全,徑直跑上去抱起患者送上救護車,以最快的速度送到醫院。3月15日,楊成亮前往一小區接一名疑似患者,到達現場後,患者極度不配合,情緒激動,他在患者動手的情況下依然耐心勸說,最終患者被安全送至醫院進行治療。在這100天裡,他一共執行了500人次的轉運任務,成功完成抗疫一線任務。
他先後被醫院評為「優秀員工」、「金牌員工」、「抗疫英雄」等稱號。
張玉梅,女,42歲,西固區金溝鄉中心校學生食堂勤雜工。
2001年結婚起,她就和婆婆、殘疾大哥生活在一起,婆媳關係非常融洽。2008年小兒子出生被醫院確診為膽紅素腦病(腦癱),被醫院鑑定為智力殘疾一級,無自理能力,張玉梅選擇不放棄,踏上了漫長的求醫路。多年來,她一邊照顧著生病的孩子和殘疾的大哥,一邊幹農活。2013年婆婆又做了二尖瓣成型環術,她一邊伺候婆婆一邊帶孩子看病。她每天天不亮就起來打掃屋裡屋外,打掃完又到地裡幹農活。不管遇到多大困難,她都自己一個人扛,從來不在家人和外人面前表露出來,默默地為這個家任勞任怨地奉獻著。目前,孩子已經在上小學四年級,為了能夠親自照看孩子,她在金溝中學公益性崗位打工。
在村民眼裡,她是個孝順的好媳婦,在婆婆心中,她是個值得信賴的好兒女;在孩子眼裡,她是善良的好母親,是家中的頂梁柱。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劉超
來源:蘭州日報(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本期編輯:孫志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