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集轟炸式團遊最耗費體力的就是坐大巴,一天幾小時的顛簸基本讓人頭暈目眩、全身散架、不知所向。除了前兩天我無比興奮的拍照外,其他時間我都在搖晃中無力地垂下了眼皮。本地的臺北導遊很特別,他不是一位內地般的年輕帥哥或靚女,他56年出生,今年已經57歲了,有著豐富的人生閱歷。年輕的時候,他曾是一位軍人,給張學良當過兩個月的護衛,後來做過17年的刑警,多少次出生入死把腦袋提在手上。在一場槍戰中親眼目睹兩位同事死在自己身邊,老母淚流滿面要求他去做些安穩一些的職業,他不得已變賣了臺灣的一切,去到大陸當了一名導遊,直到臺灣遊的興起,他才重新回歸故裡,但他還是會經常去大陸接洽團遊。坐車的時間,車上一直都播放著一些《老兵的故事》或臺灣原住民抗日的片子,當然也有對國內戰爭與蔣介石、宋美齡愛情的紀錄片之類,我想這肯定是導遊喜歡的類型。通常我只能支持10幾分鐘就倒下昏睡,只有蔣介石、宋美齡的愛情婚姻故事,勉強把眼皮支起來很辛苦地看了個大概。
公道的說,所見的紀錄片是比較客觀地,片子並沒有刻意醜化大陸,但也有些傾向,就是強調民國政府在抗日戰爭中所做的貢獻和努力。而蔣介石、宋美齡的愛情婚姻故事也基本同國內的歷史書並無不同,只是在資料上更為的詳實,譬如宋美齡的各種原始視頻、照片特別的多。國內上映的各種電影中總是強調宋美齡是當年上海灘上最美麗的名媛,宋氏三姐妹是何等的美豔照人,但我們學習歷史的時候,國內歷史教材書的照片往往讓人覺得大相逕庭,特別是宋美齡,甚至覺得有些醜。紀錄片裡放映了一段宋美齡從西安迎接蔣介石回來的原始視頻,在一大堆黑壓壓的男人、軍閥的映襯下,宋美齡帶著美式橄欖帽、身著軍式大披風、一副點綴的小耳環,讓人感覺無比的嬌俏、美豔、奪人眼球,確切地說那是一種震懾人心的美。大家閨秀的風範蓋過了所有人的風頭,非小家碧玉能夠相庭抗禮。據說蔣介石為了迎娶宋美齡,獲得宋查理的財富支持,贏得政治上的資本來源,不僅和自己的原配離婚,把陳潔如誘騙送去美國,然後還與另外一位妾室(據說是青樓出身)劃清了界限。宋家信仰耶穌,不與異教徒通婚,蔣介石則答應宋母終身信教,每天誦讀聖經,最後臨終之際都將聖經放在身邊。宋美齡下嫁蔣介石也是情勢所然,雖然她風華絕代、富可敵國,但在那個年代她30歲還小姑獨處,兩位姐姐又都嫁得非常不錯,選擇蔣介石也是不得已而為之的必然。結婚之初,不免帶有強烈的政治色彩,但之後便充分印證了「剩下來的才是愛情」。
第三天的早晨下車之前,我對日月潭的憧憬皆來源於自初中地理書的介紹,懵懵懂懂地以為日月潭就是在險峻的崇山之中有兩個美麗如碧玉的湖泊,相依相伴,但又相互獨立。坐上船之後才發現原來真實的日月潭竟然是一個湖泊,只是較圓的一邊被稱為日潭,狹長的一邊則稱為月潭。潭水是深深的藍色,湖面的水純純的,讓我想起從前的萬綠湖,那無汙染的水面像有彈性,來回擺動中波瀾無限。日潭可任意馳騁,月潭則不能一探究竟,自稱小販的船夫解說到,那兒的岸邊有一個核電站,還有一片是蔣介石專門用來給宋美齡種植菸草的。民國政府逃亡臺灣之後,臺灣所有的菸草宋美齡都抽不習慣,難耐菸癮又犯,蔣介石特意派人從大陸把優質的菸草品種引入在這風光美麗的日月潭種植,為避免汙染,所有船隻都不能在那塊岸邊靠近。岸邊的日月潭行館據說是她和蔣介石經常度假、喝茶和招待外賓的地方,之後參觀宋美齡去世十周年展,的確有好幾張她與蔣介石在日月潭上泛舟、在行館附近喝茶的照片。宋美齡的笑容很幸福,蔣介石經常以她為傲,認為她完全抵得過20個軍。蔣介石這個小富農的家的後代,有個可以用英語與外國元首自由交流的妻子,他和陳潔儀的感情自然在無疾而終了。
但這兩棟褐色的房子完全看不出任何的金碧輝煌和華麗。這讓我聯想起去年暑假去的圓明園,那皇家的園林是多麼的豪華、氣派,從萬裡河山的大陸偏居到這麼小的一個島上,難怪蔣介石的中年一直是鬱鬱寡歡,直到老年才有釋懷般的慈祥笑容。(仔細地看了中正紀念堂的蔣介石所有照片。)
途徑日月潭上的一座小島,首次看到了原住民拉的要求換回土地的示威橫幅。沒想到之後的岸邊小鋪這種示威橫幅不少,這倒讓令我心生敬佩之意。其實,這種示威倒顯示出臺灣的民主制度發展到了一定程度,居民擁有一定的言論自由權。「一百個人便有一百個哈姆雷特」,如果一件事情大家的看法都一致的話(除了數理化的公式和規律),那肯定不是真正的民意。過去,中國的人民代表大會對於一項議案的贊成率經常是100%或99%,這顯然是不符合常理的。現在有很多人大代表多年的提交議案都是零,這也是一個很不正常的社會現象。亞里斯多德說,我不贊同你說的話,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反對的聲音恰恰說明這裡有一定程度的公開說話的權利。
日月潭上的大島風光一般,但原住民女生的歌聲清潤、嘹亮,島的山上山下都環繞著她的聲音。見到真人之後,發現她與臺灣偶像劇《一不小心愛上你》的女主角陳欣怡的二姐長得非常神似,原以為是偶像劇的喜劇效果,來到臺灣之後才發現原住民女生生完小孩之後就是那個樣子。雖然胖胖的,但是卻長得非常的甜美、親切,面前也放了一個賣藝的收錢箱,但不管是否給錢,她都很熱情的帶動大家一起唱歌、跳舞。有一家全家三代跟著她一起跳舞,好開心、好幸福的樣子,把大家都吸引過去了。下船之前,小販船夫說,島上有全宇宙最好吃的茶葉蛋,賣茶葉蛋的老太太靠此為生60餘年了。大家一陣鬨笑,覺得牛皮吹得太響了。但撥開蛋殼吃到口裡的時候,讓人完全感覺物有所值,真是太美味了。(13元臺幣一枚。)
下午由郊區進入到高雄市區,這座原來靠香蕉出口的城市據說有非常多的有錢人,但是他們都非常低調,一臺10多萬的日本車經常開到20年還不報廢。這點和北歐的人有點類似,北歐境內基本沒有國內那樣的超大型豪車,為了保護環境、節約資源,他們都是使用像smart那樣的兩人座小車,經常看到兩個1米8左右的大個子擠進小車。這座小城就跟我老家衡陽挺像,就是國內普通的三線城市的樣子。在廣州這個國際大都市呆習慣了,去到臺灣才發現,中國改革開放取得的經濟成效是巨大的,臺灣的確落後中國很多了。六合夜市的露天小吃好像比士林夜市還要差點,所以大家基本都是走馬觀花的看看罷了。最後,全部衝進商店購買號稱銷量第一的臺灣本土品牌《美麗日記面膜》,好多人誇張的一箱箱打包。不知道是不是心裡作用,這個晚上體驗的感覺的確是比國內的效果好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