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書上,很喜歡記錄道:大人物都長了異相。
比如文種說勾踐,「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
尉繚子說嬴政,「為人,蜂準,長目,摯鳥膺,豺聲,少恩而虎狼心,居約易出人下,得志亦輕食人。」
許劭看曹操,「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孫權據說長上短下,不能久居於人下。
司馬懿鷹視狼顧:腦袋可以隨便轉。
司馬炎頭髮委地手過膝,非人臣之相。
蕭衍龍顏虎顧。
楊堅額上五柱入頂。
李淵有三個乳頭。
等等,等等,等等。
這些都是所謂大人物相貌。
至於什麼壽星額、桃花眼,花樣那就多了去啦。
話說,真這麼靈嗎?
《新龍門客棧》裡,劉洵老爺子演的賈廷,隨口一句「這位仁兄好相貌啊」,就蹭過來跟梁家輝的周淮安說事。
還滿嘴胡謅什麼「眼裡帶桃花」——那會兒我還小,就覺得好像說什麼都靈,但似乎其實沒啥意義。
《食神》開頭,三姑石榴姐苑瓊丹老師往地上一跪,截住周星馳:
「先生,你額有朝天骨,眼裡有靈光,仙人託世,神仙下凡,我終於等到你了!」
乍看很棒,但她後來對誰都這一套,感覺就……不那麼美妙了。
連闊如先生有一本《江湖叢談》,裡面挺通俗地講了所謂看相的人某些花招。
相面的調侃兒叫金點。有些套路。
比如,「你是哪兒人?」
「我是房山縣周口人。」
「我看你面相,你是打著官司呢嗎?」
「哇真靈!」
——為啥靈呢?其實是因為老年間房山搞礦產的多,沒事也不上北平,來了,就為打官司,又來看面相,那就是求吉兇了。相面的精通世情,這麼一說,多半就中了。
又比如,「你幾歲了?媳婦幾歲?」
「我32歲了,我媳婦35。」
「看你這相貌,幼年運氣好,祖上根基不錯,能得到產業。」
「哇真靈!」
靈在哪兒呢?老年間有錢人家才早婚,娶比自己大的媳婦,為了早點續香火啊。
這不是看面相看出來的,純是世情看太多,揣度出來的。
許多類似相面,多是如此。
誰又會問了:難道大人物生具異相,也是假的不成?
那,《史記》裡說劉邦,隆準而龍顏,美須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
後來就有人說:長頸高鼻是龍相,七十二黑子是赤帝七十二日之數。
不知道您覺得如何,我反正覺得……這是強行解讀了。
當然咯,一定有人會說這是傳統文化,流傳至今,一定有道理的,那我不抬槓。
但是吧……
明末張獻忠,少時要被斬首,陳洪範看他容貌出群,留他一條命。後來做了什麼,就不多提了。
和珅歷史上,好相貌且年輕——比劉墉、紀曉嵐都小了二三十歲。如果正史和珅真像王剛老師演的那麼一臉老成、偷偷奸笑……乾隆未必多喜歡他。
好相貌,好像也未必做了什麼大好事吧?
這裡其實有個小小的邏輯偏差。
您會發現,許多所謂「生具異相」,是比一般人高大(比如光武帝劉秀)或俊美。而身材高大或長得好看,從來在生存競爭中是被優待的。所以咯,也許這只是人和,非幹天命。
所以咯,許多類似的,都是事後解讀+話術套路,強湊出來的。
我覺得吧,類似什麼看面相看身體特徵決定智商乃至未來的,有個人的態度就挺好的。
《金瓶梅》裡,有個吳神仙過來給西門慶全家看相。看完了,西門慶禮貌地送走了他。
吳神仙說得算挺準,畢竟小說設定的官方判言嘛。但西門慶也並不全信,他的態度很灑脫:
「自古算的著命,算不著好,相逐心生,相隨心滅。」
看過就算了。解個疑罷了。
西門慶不是啥好人,但這個通達態度我很喜歡。
所以咯,聽說自己命好,就自己高興高興的了。繼續努力學習工作,沒事自我暗示下「我面相好著呢」,算個正向激勵。
聽說自己哪裡有問題,就自己念叨「相逐心生,相隨心滅」,命還是隨自己的。
反正腿上的黑子都能解釋為赤帝(劉邦),腦袋能隨便轉也能算狼顧(司馬懿),腿短都算不久居人下(孫權),胳膊和頭髮長點兒都算異相(劉備),那排球和籃球運動員裡要飛黃騰達的可太多了……反正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啊,總能找出對應解釋來。
範進要去考舉人,被胡屠戶一口啐在臉上,覺得他面相不好:
「你不看見城裡張府上那些老爺,都有萬貫家私,一個個方面大耳。像你這尖嘴猴腮,也該撒泡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鵝屁吃!」
可是臨了範進這尖嘴猴腮,並不是方面大耳的老爺臉,不也中了,讓胡屠戶低聲下氣,承認賢婿老爺「是天上的文曲星」麼?
自己的命,還得是自己闖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