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會行業自有其問題之處,但公會能在秀場裡盛行不衰,映客的妥協,也讓我們不由得再度審視其作用與功能。
此前,映客堅持不與主播籤約,做素人直播。此前映客CEO奉佑生在一日客服的直播中表示:「做網絡直播要克制欲望。」
映客2017年將繼續以「用戶為先」在他的規劃裡,映客號會像微博、微信公眾號一樣,成為每個人必備的交流工具,「人們在上面展示生活和才藝,表達自己思想和觀點。」
但是,「用戶為先」說起來很容易、做起來很難。首當其衝的就是龐大用戶群的高額維運成本。有媒體曾披露,僅在內容自查上的花費就是一年1個億;其次不靠大主播吸引流量,映客在2016年花掉近4億元用於品牌廣告和營銷快速佔領市場。
即便方式不同,但映客同樣燒錢買了一波流量。但這波流量並沒有持續很久,根據獵豹智庫2017一季度中國直播類APP排行榜,映客從第一名跌至第四名,排在虎牙直播、YY直播和鬥魚後面。流量正在慢慢退潮……
「全民直播最大的問題就是用戶留存度低,直播門檻是很低,但主播們過來嘗個新鮮,很快就流失了」,某業內人士Z先生分析說,「為了維持用戶數量,只有靠買流量,靠廣告投放,陷入一個高成本的惡性循環」。
在這樣的情勢之下,映客「不籤約」的行為被眾人唱衰。映客的本質是移動直播時代的秀場,而按照秀場運營的邏輯,主播吸引土豪注意,土豪打賞喜愛的主播——這二者是一個情感紐帶關係。
在維繫土豪方面,一些老牌的秀場都有自己的方式方法:YY有家族有守護,有階級;鬥魚的會員皇帝、國王、伯爵、公爵——基點都在公會制度。
一位業內人士這樣看映客:「有流量的主播在映客的收益完全不如在YY這樣成熟的秀場裡掙到的錢。你不籤約主播,主播在你這兒掙的錢也不多,為什麼還留在這兒。頭部內容走了,粉絲也會跟著走。」
「非正式招募」難免帶有曖昧成分。小紅此前採訪的一位直播平臺負責人表示:「映客現在是騎虎難下,不籤約公會、主播帶不動,籤了又砸了『全民直播』的金字招牌。」
另外,Z先生還認為,「沒有公會,就沒有生態」,當一個直播平臺有大量公會入駐的話,公會自身就有管理主播、維護土豪的驅動力,同時,公會還能協助維持江湖秩序,維持生態的平衡,「你看很多平臺內部的公會互相干仗,打著打著就形成了均衡局面,反而互相制衡是個好事」。
值得一提的是,映客一度被詬病為「微商集中營」,國內某大型微商集團就常駐平臺熱門位置,甚至大搖大擺進行代理招募。映客也因此被戲稱:少了公會江湖的紛爭,卻被微商綁架……
不難看出,映客正在在生存和初心之間掙扎。有人評價說:「非正式招募也是招募,起碼證明映客對於公會的需求是存在的。」全民直播是不是個偽命題?映客這道最後的防線突破之後便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