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在大眾視野消失10年的張韶涵,再次回歸到大眾面前。
在《歌手》的舞臺上,她嬌小的身體,依然散發出堅韌的力量;她充滿穿透力的聲音,依然觸動人心。
當粉絲為張韶涵的強勢回歸歡呼祝福時,一個新聞再次把她推向風口浪尖——張韶涵父親通過媒體對她喊話,說要她磕頭認錯,不然就毀了她在大陸的事業;她的舅舅則對媒體控訴了她種種「不孝」行為。
十年前,張韶涵母親種種令人咋舌的舉動還歷歷在目——誣陷女兒吸毒,捲走女兒所有財產,自己好賭、還有婚外情;
還沒等大眾消化,其父親和舅舅又在媒體面前各種「潑髒水」,則讓人不得不重新審視張韶涵的原生家庭。
張韶涵與父母的恩怨到底是什麼情況,我們不太清楚,但僅僅從一點就可以確定:張韶涵的父母,很少給過她和弟弟妹妹家的溫暖和愛的滋養。
十年前那場人盡皆知的母女大戰之後,張韶涵帶著弟弟妹妹一起生活,她曬出的家人相聚的照片,也只有姐弟三人,不見父母的身影。
能讓三姐弟都齊刷刷敬而遠之的父母,帶給孩子的僅僅生命而已,至於愛的滋養,恐怕只能呵呵了。
- 張韶涵姐弟三人 -
有一句老話說「天下無不是的父母」,言下之意是:無論父母如何,都給了我們生命,所以只能感恩,不能抱怨。
但事實卻是,同樣是父母,也有不同級別的區分。
這種愛的滋養下長大的孩子,即便未必事業多麼成功,卻一定輕鬆快樂,懂得經營幸福,深諳和諧人際關係的處理。
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孩子,情感上有些缺憾,但也能比較從容面對和處理工作和生活的挑戰,如果有機會自我突破和完善,他們的人生也有機會過的幸福快樂。
「我生了你,你就要聽話!」
「我養大你,你就得感恩!」
「我這麼辛苦,你就得對我負責!」
「我是你爸/媽,我要什麼你就得滿足!」
這類父母,通常不僅物質上不斷索取,還很擅長精神施壓——
「你竟然不理我,太不像話!」
「你竟然不滿足我,太不孝順!」
「你竟然無視我,太沒良心!」
不幸擁有這樣的父母的孩子,最怕的不是父母的物質索取,而是精神施壓。因為沒有任何一個人願意從心底承認:「我的父母不愛我,我的父母是壞父母。」
2008年,在張韶涵從加拿大養病返臺後,發現媽媽不告而別,一同消失的還有她辛苦賺來的錢,母女從此反目。
即便如此,2010年在北京的演唱會上,張韶涵公開感謝父母,儘管父母並未如她所願地參加那場演唱會。
母女反目之後,在大眾面前各種哭訴、痛斥的都是張韶涵的父母,張韶涵很少公開說父母的不是。
由此可見,作為女兒,即便遇見這樣的父母,她依然希望留存最後一絲希望。
對孩子來說,父母就是心底最後的那個港灣,每個孩子都對父母的愛抱有期待和盼望,要徹底對父母死心,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很挑戰的事情——畢竟那是自己的生命之源。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
「吸血鬼」式的父母從何而來呢?
■ ■ ■
通常幼年時心靈極度缺乏愛和關注的人,更容易在成年後對身邊至親的人(通常是伴侶或孩子)形成這種模式。
由於幼年缺乏高品質的愛和關注,這類人心靈最初的安全感和信任感未能良性建立起來。
他們的心理某種程度上會停滯在嬰兒階段,進而會認為全世界尤其是子女必須跟自己想像的一模一樣,必須無條件滿足自己所有的想法。
類似於武志紅所說的「巨嬰」。
從這個角度來看,「吸血鬼」式父母也是失敗的家庭教育產物,也是愛的匱乏的悲劇。
無論是張韶涵這樣的明星(類似經歷的還有梅豔芳、蔡少芬等),還是普通人(去年熱播劇《歡樂頌》中的樊勝美就是代表人物),相當一部分人會遇到這樣父母。
- 樊勝美 -
如果無法改變父母
已經成年的孩子能做些什麼呢?
■ ■ ■
對他們「吸血鬼」的方式,有更深的了解,這樣就不必帶著怨恨去面對他們,怨恨是一種非常耗能的情緒,太多精力投放在怨恨、對抗上,就沒有能量去做更建設性的事情了。
父母的錯誤孩子不必買單,如果無法理性溝通,那麼想辦法保持清晰的界限。
關於這一點,剛剛成為英國王妃的梅根做了很好的示範。
梅根的父母親離婚後,父親再婚又生了幾個孩子,於是她就有了幾個同父異母的兄弟姐妹。得知梅根跟哈利王子訂婚後,她父親和幾個兄弟姐妹就來蹭熱度了。
他們對媒體「控訴」梅根的諸多不是,甚至還給英國王室寫信說梅根不配嫁入王室之類的。
至始至終,梅根未對這些拖後腿的家人有過任何回應,她只專心經營自己的生活、工作和愛情。
讓人感到很振奮的是,英國王室在界限上的清晰和堅定,梅根家人的各種「演戲」並未影響王室對梅根的接受。
張韶涵作為公眾人物,事業發展好不容易從家人之前挖的坑裡跳出來有了一些起色,家人又出來搗亂,如何溫柔而堅定地守住自己的界限,不被父母的情緒和情感綁架,是很大的挑戰。畢竟,公眾人物的發展,很容易受到輿論的影響。
這次父母控訴張韶涵的新聞發生後,網上大部分人都理解和支持張韶涵,不再像10年前那樣,父母一哭訴,就有很多人罵張韶涵不知恩圖報。
這意味著社會對於家庭教育,對於父母愛的品質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認知。
同時,也意味著更多在家庭中未能得到善待的人,不必再背負過多的道德壓力,而是可以有更多心力和勇氣,去完善自己有所缺憾的人生,去創造人生全新的幸福。
對於張韶涵父母這類父母的言行
你有什麼看法或建議?
歡迎在留言區留言
本文留言點讚數量最高的前兩位
將會獲得
由幸福雙翼創始人黃志猛老師撰寫的
《心理年齡與成長智慧》一書
上面會有黃老師的親筆籤名喲!
好心動,有木有?
那就趕緊留言分享吧!
我們將在五個工作日之內統計留言點讚數量,屆時會在留言區公布獲獎者名單,敬請留意。獲獎者請及時跟我們取得聯繫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