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由獅級四號艦而被改進過大單艦成級的「虎」號戰列巡洋艦

2021-01-18 電視劇的搬運大師

「虎」號巡洋艦〔英文:HMS Tiger〕戰列巡洋艦是英國海軍獅級戰列巡洋艦預算中的四號艦,對原設計方案進行了較大的改動。

將獅級位於煙囪之間的舯部主炮塔移至第三煙囪之後和機輪艙之間,改善主炮向後方的射界以及炮口爆風對艦體上層建築的衝擊。

由於鍋爐技術的進步,動力裝置也進行修改,在鍋爐數量減少的情況下輸出功率仍然比獅級有明顯提高。

在排水量提高的情況下,使增強防護成為可能,水平裝甲板有所加強,因為改動較大,所以單獨劃分為一個級別。

該艦是英國皇家海軍中最後一艘以煤作為主要燃料的大型戰艦。在胡德號戰列巡洋艦服役之前是英國皇家海軍最大的主力艦。

虎號戰列巡洋艦1912年6月20日在約翰·布朗船廠開工,1913年12月15日下水,1914年10月完工,造價2,100,000英鎊。

原本是獅級四號艦由於改進過大單艦成級的「虎」號戰列巡洋艦

裝甲(英寸):主裝甲帶(最大)9,甲板3,水密艙隔板5,炮塔(正面)9,炮座8,指揮塔10

相關焦點

  • 戰列艦三國志-「金剛」號(1)英倫血統
    只有四艘金剛型戰列艦為聯合艦隊徵伐四方,疲於奔命。矮子裡頭挑長子,想來想去還是寫「金剛號」 - 這艘二戰中日本最老舊的戰列艦吧。 1909年,英國開工建造俄裡翁級戰列艦和獅級戰列巡洋艦,進入採用343毫米主炮且炮塔全部沿中軸線布置的「超無畏艦」時代。
  • 英國戰列巡洋艦第二型主炮:炮彈567公斤,海戰中瘋狂「挨揍」
    英國戰列巡洋艦第二型主炮:13.5英寸主炮,炮彈567公斤 1909年,英國開工了獅級戰列巡洋艦的首艦,雖然這型戰巡的設計中 Mk-V型13.5英寸艦炮裝備了英國皇家海軍多型戰艦,其中包括戰列艦獵戶座級(又譯為俄裡翁級)、英王喬治五世級、鐵公爵級和埃爾林號,以及戰列巡洋艦,獅級(獅號、皇家公主號、瑪麗女王號
  • 巔峰戰艦強大戰列巡洋艦天城號 改建開放在即
    1919年,日本人終於下定決心,建立一支擁有8艘新式戰列艦和8艘新式戰列巡洋艦的艦隊。而此時,日本人手中的新式主力艦呢,包括4艘金剛級戰列巡洋艦、兩艘扶桑級戰列艦、兩艘伊勢級戰列艦以及兩艘長門級戰列艦。也就是,6艘戰列艦和4艘戰列巡洋艦。
  • 二戰法國「敦刻爾克」號戰列艦:被盟友重創最終自沉
    「敦刻爾克」級戰列艦是法國海軍於1930年代為了對抗德國袖珍戰列艦而研製的輕型戰列艦,最初被稱為戰列巡洋艦。同級艦兩艘:敦刻爾克號、斯特拉斯堡號。敦刻爾克級高速、重防禦的設計針對的假想敵就是德國的"德意志級裝甲艦"以及當時列強海軍正在研製建造的巡洋艦。
  • 美帝第四艘戰列艦「衣阿華」號BB-4
    本期我們為大家帶來的是「衣阿華」號戰列艦。不過此衣阿華非彼衣阿華,它是美國第四艘戰列艦,編號BB-4。衣阿華號線圖,該艦本以「印第安納」級四號艦的身份建造,不過由於技術上已經有很大不同,因而單獨成級。稱「衣阿華」級。飄揚的星條旗,衣阿華號於費城的克雷普父子造船廠下水場景,這天是1896年3月28日。1897年,費城,衣阿華號正在試航。
  • 安森號戰列艦首任艦長——哈羅德·理察·喬治·基納漢
    1913年1月15日,他晉升海軍少尉,同年9月15日晉升海軍中尉,在此期間他分別在印度斯坦號和科克倫號任職。1914年10月22日,他晉升海軍上尉,1914年—1918年在地中海艦隊的伊莉莎白女王號戰列艦服役,參加過加裡波利戰役,後來他專攻炮術。
  • 真實戰列艦航母拍攝的俾斯麥號覆滅記!58年來依然是海戰神作
    「前衛」號是英國在「喬治五世「級基礎上改進設計的,也是英國建造的最後一艘戰列艦。在俾斯麥號擊沉胡德號的這場海戰中,除去後人所說的運氣成分外,可以肯定的是當時的新銳戰列艦俾斯麥號展現出了對胡德號這艘一戰時期改裝而來的戰列巡洋艦極大的壓制力。
  • 德國戰爭海軍的第一級戰列巡洋艦,沙恩霍斯特級戰列巡洋艦
    作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敗國,德國海軍在凡爾賽條約體系下受到了嚴格限制,基本上不存在什麼主力艦,德意志級裝甲艦的建造才解了燃眉之急。而當希特勒上臺後,英國和德國籤訂了《英德海軍協定》。此舉促成了德國海軍第一級主力艦——沙恩霍斯特級戰列巡洋艦的建造,於是德國在1935年開始建造沙恩霍斯特級戰列巡洋艦,這也成為了德國海軍的正式崛起之路。
  • 成功闖過英吉利海峽的德國「沙恩霍斯特」號戰列艦
    最初德國海軍計劃建造6艘「艾爾薩斯」級袖珍戰列艦,「沙恩霍斯特」號是其中第6艘艦。1933年袖珍戰列艦暴露出越來越多的缺點,為抗衡法國「敦刻爾克」級戰列艦,希特勒同意德國海軍將該級艦的噸位增加到26000噸。 德國海軍原本為該艦配備3座雙聯裝380毫米主炮,但為了提高建造速度換成3座三聯裝280毫米主炮,排水量由原計劃的26000噸增加到32000噸,但為了保密德國海軍沒有公布其新排水量而是仍以原排水量向外宣示。
  • 北角狂鯊,《戰艦世界》沙恩霍斯特號戰列艦重新上架
    但為對抗法國正在進行的敦刻爾克級戰列艦的造艦計劃,德國於1935年在英國的默許下開工建造沙恩霍斯特級。沙恩霍斯特級最終採用3座三聯裝280毫米口徑主炮,該級艦的防禦性能較德意志級大幅度增強,排水量也增加到32000噸,一般將這種高速、主炮口徑較小的戰艦稱為戰列巡洋艦。
  • 東方行動:德國「沙恩霍斯特」號戰列巡洋艦的覆滅之旅
    「沙恩霍斯特」號戰列巡洋艦主要戰艦性能對比德國「沙恩霍斯特」號戰列巡洋艦:「沙恩霍斯特」號戰列巡洋艦是「沙恩霍斯特」級戰列巡洋艦的一號艦,於1939年1月正式入役,二號艦是「格奈森瑙」號。該級艦是德國第三帝國第一艘真正意義上的主力艦。
  • 老當益壯:二戰中「爺爺」級戰艦火力硬拼,金剛級戰列艦
    二戰中火力硬拼吃大虧的金剛級戰列艦雖然金剛級戰列艦最終結局都很悲催,但是,在太平洋戰場早期,金剛級戰列艦利用當時戰爭局勢的優勢,還是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戰績,金剛級戰列艦共有四艘,分別是金剛號、比睿號、榛名號、霧島號。
  • 專門給對方「刷戰績」:日本戰列艦的四大「金剛」
    【話說軍世】在舊日本海軍挑起太平洋戰爭以前,舊日本海軍的主力戰列艦數量是當時世界海軍前列,偷襲珍珠港以後,又服役了戰列艦歷史上的超級戰艦:大和號,可謂一時風光無兩,而在此之前,舊日本海軍還擁有四艘金剛級戰列艦,不過這些戰艦都在二戰時被美軍「刷戰績」了。
  • ​《巔峰戰艦》維內託號戰列艦評測
    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新船就是 維內託號 - 戰列艦 戰鬥中維內託帶戰列艦二套技能,那血量應該是槓桿的,敵人肯定不能將你輕易擊殺。 同時維內託擁有18.62的主炮射程,在戰列艦中可以說是數一數二的。這如果在戰場中,使得維內託能夠輕鬆的擊殺到對方,而對方只能眼巴巴的看著你,是不是有點賤賤的!
  • 英軍3萬6000噸戰列艦「以大欺小」:3分鐘擊沉重巡洋艦
    為了阻止英軍馳援希臘,實現「新羅馬帝國」夢,義大利海軍出擊攻擊英軍從埃及到希臘克裡特島之間的運輸線,義大利海軍22艘各型艦船與英軍32艘各型艦船在龐大海域上爆發了海戰,其中義大利有1艘戰列艦和8艘巡洋艦,英軍有戰列艦3艘、巡洋艦10艘和1艘航空母艦。
  • 它是北極航線的保護者,在擊沉沙恩霍斯特號戰列艦時立下首功
    約克公爵號戰列艦不出英國人所料,406毫米艦炮的研製進度果然出現了大幅度的拖延,為了能趕上在1937年開工的英王喬治五世級戰列艦的建造進度,無奈的英國人最後只好選擇為新戰列艦安裝356毫米主炮。1937年初,第一艘英王喬治五世級戰列艦英王喬治五世號開工建造,此後每隔4個月左右,就有一艘同級艦開工建造,到1938年夏天,總計5艘英王喬治五世級戰列艦全部開工建造。英王喬治五世級戰列艦標準排水量35000噸、滿載排水量44650噸,艦體長度227米,寬34.2米,吃水深度8.5米。
  • 【模型】大和號戰列艦
    YAMATO這個名稱至今仍佔據著人類戰列艦排行榜的頭名。這是人類工業革命的巔峰之作,這是一個海洋民族傾國澆築的野心,而她短短幾年的一生卻只需要三個字就能概括:然並卵. 這盒模型是我從西安帶來廣州的,現在終於可以拍照存檔了。怎麼說也是世界最大的戰列艦,所以不想草草開工,竟然到了畢業都不敢下手,有捨不得送人,於是跟隨到現在。
  • 豪號戰列艦首任艦長查爾斯·伍德豪斯
    1918年12月16日—1919年1月1日,伍德豪斯擔任聖文森特號戰列艦第二槍炮官,1922年4月—1923年8月,他在樸茨茅斯炮術學校深造,在此期間於1923年4月15日晉升海軍少校。1924年8月—1926年5月,他在地中海艦隊的考文垂號巡洋艦擔任槍炮官。之後他在在樸茨茅斯炮術學校和格林威治皇家海軍學院進行課程,並在1927年12月31日晉升海軍中校。
  • 與俾斯麥過招 暴風戰艦胡德號戰列巡洋艦來襲
    與俾斯麥過招,暴風戰艦胡德號戰列巡洋艦來襲。這艘戰艦各位一定不會陌生,因為它就是大名鼎鼎的被俾斯麥號6分鐘擊沉的英國戰列巡洋艦——胡德號! 1915年,英國海軍部獲悉德國即將開工建造四艘安裝350毫米主炮的馬肯森級戰列巡洋艦,此舉將把英國之前建造的戰巡全部甩在後面。為與之對抗,皇家海軍決定在1916年開工4艘全新的海軍上將級戰列巡洋艦。
  • 大艦巨炮時代巔峰之作:二戰十大戰列艦(上)
    依阿華級戰列艦共建成4艘,分別是依阿華號( 舷號BB-61)、新澤西號(舷號BB-62),密蘇裡號(舷號BB-63)、威斯康星號( 舷號BB-64),於1940年~1944年陸續服役。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依阿華級戰列艦主要參加太平洋戰場,憑藉其高速性以及強大的高射火力為航空母艦特遣艦隊提供防空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