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遇見誰會有怎樣的對白,我等的人他在多遠的未來'
各位小夥伴你們好呀,今天我要分享的歌曲就是「十三姐」的《遇見》。
下圖是可樂為大家找來的歌譜:
」醉「強解析強勢來襲:
這首歌比較偏民謠的演繹,又純又簡單的鋼琴,吉他伴奏,低低的吟唱。像空曠的地鐵口吹來空調壓縮機調配溫暖度,清爽又帶著暖意的風,你的長裙恰如其分貼合著你的身段。整首歌結構很簡單,A,B段結構,先看前奏,由鋼琴先起,第五小節以後進吉他,值得讓人品味的是鋼琴的演奏上的音區的變化和廣度,類似於一個長句的抑揚頓挫,產生了聽覺效果的色彩度和明亮度,感興趣的朋友們仔細聽幾遍前奏多體會體會。當然這點到而止,重點是在於旋律演奏上強弱的變化,不生硬,更多的不嚴整的「人」的味道。第五小節吉他伴隨短暫的鏡片音以「三點式「節奏拉進,這樣的演奏方式凸顯出更多的節奏感,和旋律進行的分隔感和結束感,那種一句一頓的感覺在主歌也有體現。伴隨著一小節下行的弦樂旋律,人聲進。
在我看來,孫燕姿在這首歌的詮釋上可以歸為兩個字」謹慎「這裡的謹慎不僅僅是唱腔的謹慎,更多的就是"遇見「的謹慎。如專輯封面上穿著白色裹胸的凌亂短髮的小女生,像是秀氣的淡藍暮色下的孤獨的山脈。看似笑的張楊,實則「謹慎「的等待,在保證音準和節奏的基礎上,拋開所有的演技技巧,只剩下白紙和黑色的繪圖針管筆,用一種恬淡的線條畫出泛起漣漪的心跳。A1,A2段主歌,每一句的字尾都有結束的語氣感,猶如一部電影,給人一種意象的垛疊,場景羽化的即視感。與之前談到的吉他「三點式「演奏異曲同工。到了副歌,之所以說這首歌與標準的流行歌不一樣,就在於A,B段結構,一般來說到了B段,情緒上會有一個大幅度的跳躍,在間奏時就會加入大量的器樂以及演奏方式變化的助推,而這首歌並沒有,也是難點之處,有高音但是不能把音量和情緒帶入,一直維持住那種樸實,淺淺吟唱的感覺。用心體會整首歌的編配和安排,感覺這種叫做情緒的東西,你fell到一切都是她想讓你察覺到的。體會那種與整首歌深處靈魂會心一笑的感覺。
聽完,我感受到那個短髮女生唇角漾出影子般的淡淡笑意,它使我想起了一小片日光,那種只有在縱深感的場所生成的形狀特別的一小片日光。我想這事應該有風,女生拘謹地用手遮住被風揚起的領口,可風聲卻傳不來耳畔。
好啦,今天的分享就是這樣了啦。喜歡的小夥伴點讚評論收藏呦嘻嘻
愛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