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常說的「開不壞的豐田,修不好的大眾」,事實是不是這樣。其實大家對這句話還是存在誤解,大眾桑塔納2000比許多豐田車型還皮實耐用,修不好的大眾是針對大眾早期剛推出DSG雙離合變速箱問題非常多,許多邁騰車主不是在修車就是去修變速箱的路上,而開不壞的豐田也不是說所有的豐田車都不會壞,車上的很多橡膠密封件到了一定年限和公裡數就得換,有的人說卡羅拉開了20萬公裡沒動過了發動機是不可能的,只是車主不知道換了火花塞、點火線圈、油封等等,那麼作為豐田的7座標杆車型漢蘭達它的品質到底怎麼樣,新平臺TNGA為漢蘭達帶來哪些行駛高級感?和老謝一起來看看
前懸架的下擺是用雙層鋼板焊接的,沒有什麼輕量化處理的痕跡,四分之一的挖掘機和液壓發動機已被廣泛採用,其隔振降噪性能優於橡膠懸置,鋼質下擺臂採用橡膠樹套的形式副車架相連接,沒什麼驚喜,同價位車型也大都沒有採用舒適性更佳的液壓襯套。
轉向裝置採用了鑄鐵材料,下擺的軟膏和節氣門接頭採用獨立的球鉸鏈,漢蘭達的子框架採用全框架式,用鋼板壓緊焊接,用橡膠襯套連接車體,漢蘭達的電動輔助轉向系統不是前端,而是採用前端的動力轉向,下擺的手臂是用鋼板的壓焊做成的,下面的前方有塑料保護板。
控制臂用雙層鋼板壓焊,結構強度比鋼板好,與車體的連接採用橡膠袖的形狀,在E型多杆衣架上可以看到很多,後架減震器的配置是向前傾斜一定角度,整體向下配置,這種設計的優點是不使用車輛的空餘,對第三排乘客更友好,防止傾斜杆的連接棒和彈簧一樣配置在下擺,防止傾斜杆的機械臂比較短,在需要補償相同的偏轉剛度的前提下,可以進一步縮小傾斜防止棒的直徑,從成本和輕量化的觀點來看也足夠了。
漢蘭達的引擎下面沒有安裝蓋板,原本在副框架上覆蓋油管的座椅就看不見了,有點寂寞,為了防止事故的發生,建議車主在後期進行加裝,由於豐田汽車的方向盤有輕微的變化,沒有一點沉重的手感,沒有一點變化,這也是管柱式電動輔助轉向的特徵。
結論:漢蘭達對路面不平振動的濾波處理非常好,適合底盤柔軟部的調整方向不急於和前面慢車的競爭,就像是一個成功的中年大叔,根據高地板的間隙和斜的中心和柔軟的底盤的調校,這個漢蘭達過了零點就會大幅度傾斜,值得稱讚的是,發動機液壓懸置和副車架所米用的橡膠襯套對行駛質感的貢獻值得稱讚,沒有煩人的抖動和未過濾完全的二次衝擊,或許這就是所謂的高級感了吧。
你們覺得TNGA平臺下的豐田漢蘭達表現如何,值得等待三個月的提車時間嗎?歡迎下方留言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