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端人像王 尼康Z 85mm f/1.8S評測

2021-02-15 歐川攝影俱樂部

適馬在今年一口氣發布了三支鏡頭,包括500mm F4 S、12-24mm F4 A以及85mm F1.4 A,這三隻支鏡頭全部用來替代上一代老產品。作為新產品,自然在畫質上有了較大的進步。在前兩篇《勇敢的「挑戰者」適馬500/4 S測評》、《超廣角生力軍 適馬12-24/4測評》測評中,筆者已經感到新鏡頭在成像上的強大。


 

這次帶來的是很多人特別關注的人像鏡頭-85mm F1.4 Art的測評。目前主流的人像鏡頭配置是35mm、50mm、85mm。85mm是一支側重虛化和特寫的中長焦鏡頭,各家都有自己拿手的產品,比如佳能的EF 85mm F1.2L,尼康的85mm F1.4 G。而適馬自然也不會錯過如此重要的焦距,早在2010年就推出過第一代的EX DG 85/1.4 HSM。這支鏡頭採用了當時適馬傳統的金圈設計,配備F1.4大光圈可以有效的提升背景虛化能力,是一支物美價廉的人像王。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老鏡頭的成像已經不能滿足目前高像素數碼機身的需求,尤其是它的最大光圈銳度還是稍顯一般。因此在今年9月終於正式發布了第二代的DG 85/1.4 HSM Art,下面先看一下它與第一代鏡頭的參數對比:

參數對比品牌適馬佳能型號

80mm F1.

4DG HSM丨Art

EF 85mm 

F1.2L『Ⅱ USM

發布年份20162006卡口尼康 佳能 適馬佳能 EF焦距85mm視角28.6°28°30′鏡組12組14片
內置2片SLD7組8片
內置1片非球面最近對焦85cm95cm放大倍率0.11x0.11x光圈葉片9片圓形8片圓形光圈範圍F1.4-16F1.2-16濾鏡口徑86mm72mm尺寸φ 94.7x126.2mmφ 91x84mm重量1130g1025g

                                                                                         

             

適馬DG 85/1.4 HSM Art外形設計並沒有太過出人意料,完全是適馬的SGV標準,黑色金屬磨砂工藝凸顯了精細的做工。說實話自從新社長上任後,適馬鏡頭的做工就徹底逆襲了。現在把玩適馬鏡頭就是一種享受。在鏡頭包裝內置了鏡頭包,鏡頭包背帶,說明書保卡,遮光罩以鏡頭。

 


當你手裡拿著這枚85/1.4 HSM Art的時候,相信立刻會被它碩大的身體和重量和所震撼。的確,86mm口徑真的可以稱為大眼睛。而長度達到126.2mm,重量居然為1130克。看這體積猶如手裡拿著的不是85而是24-70mm F2.8。適馬為了追求Art極致畫質而犧牲了便攜性,當然這是仁者見仁的事情,如果你想搞頂級的成像,那麼體積必然會增大。我相信對於很多攝影師而言,拿著如此神器拍攝算是一種享受。

 

 

 

新85mm F1.4的外形最突出的就是那寬大的對焦環,手感非常好。這支鏡頭可以進行直接手動對焦,快速對焦點進行調整。另外距離窗也是Art鏡頭的標配了。

 


 

這支85mm F1.4鏡頭的口徑筆者提了好幾次,不得不說,86mm的這個尺寸是有些太誇張了。過去即使是70-200mm F2.8這樣的長焦口徑也僅只有77mm。近年來隨著新一輪光學設計競爭到來,大部分鏡頭口徑全部增加了,過去85mm F1.4口徑也就在72mm左右,光圈更小的85mm F1.8隻有67mm上下。現在適馬新85直逼超長焦的口徑,也是為了保證良好的通光量,適合在暗光下使用高速快門拍攝。

 


這次測評筆者特意找來了佳能的EF 85mm f/1.2L II USM與騰龍的SP 85mm F/1.8 Di VC USD進行了對比。可以看到在體型上適馬85mm F1.4 A非常突出,比EF 85mm f/1.2L II USM還要大一些。旁邊的騰龍85mm F1.8則顯得身材非常嬌小。

 


從正面看適馬的口徑是最大的,其次是佳能85mm F1.2 L,而騰龍鏡頭口徑只有67mm依然排名最後。

 


85mm F1.4 Art鏡頭上只有一個自動/手動對焦切換鈕,另外它並沒有配備防抖系統。如果內置防抖的話,體積還會增大,當然如此大的光圈防抖的意義也不大。

 


安裝附送的遮光罩是很有必要的,既可以保護前組鏡片,還可以有效的阻擋多餘光線進入鏡頭產生額外的眩光。

 

 

新鏡頭的升級必然要考慮到成像的改善。85mm F1.4 A採用了12組14片的結構,其中內置了2片SLD(特殊低色散鏡片),利用SLD可以保證鏡頭的光線折射角度,減少色散的發生,提高鏡頭的銳度。另外在鏡頭的後組還有1片非球面鏡片,可以對鏡頭生產的變形進行控制。

 

 

一支鏡頭的好壞,成像佔據了絕對的重要因素。對於85mm這樣的人像鏡頭而言,更強調中近距離的大光圈銳度以及背景虛化能力。雖然也有人使用85mm進行風光拍攝,但畢竟只是少數,因此我們的所有的光學測試全部只考慮了中近距離的拍攝條件。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官方給出的MTF曲線,對這支鏡頭的成像有個大致的了解。在與佳能85mm F1.2 L對比中,可以看到無論是中心還是邊緣銳度都比佳能好不少,具備了明顯的優勢。當然作為新鏡頭而言,勝出佳能的較老的85mm F1.2 L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適馬85mm F1.4 A的中心銳度在0.7-0.8之間,而邊緣銳度最低在0.5左右,與中心的差距並不算很大。對於一支主打中心銳度的鏡頭而言,邊緣已經不重要了。

 


MTF對比(左側為適馬85mm F1.4 A,右側為佳能EF 85mm f/1.2L II USM)

 

下面筆者就通過幾項基本的鏡頭對比測試來考察新12-24mm F4實際的表現力如何,同時加入佳能EF 85mm f/1.2L II USM進行正面PK,看看與佳能傳奇的F1.2超大光圈人像王之間誰的綜合素質更勝一籌。這次測試我們全程使用了目前135系列裡最高像素的EOS 5Ds搭配測試。

 

銳度測試我們使用EOS 5Ds機身,關閉所有鏡頭校正選項,並使用RAW格式,後期Lightroom輸出JPG對比。

左側 - 適馬85mm F1.4 A

右側 - 佳能EF 85mm f/1.2L II USM

中心部分


F1.4

 


F2.0

 


F2.8

 


F4.0

 


F5.6

 


F8.0

 


F11.0

 


F16.0

 

適馬85mm F1.4 A從最大光圈開始中心銳度就非常好,光圈縮小到F2.0後銳度進一步提高,從光圈F2.8開始基本上可以達到峰值的水平,直到F8.0左右都是這支鏡頭的最佳成像光圈。從F11開始畫面中開始有不太明顯的下降,銳度最差的是F16,但其實也屬於可用的範疇之內。

而佳能85mm F1.2 L與適馬的中心表現基本一致,全程光圈比適馬有著非常微弱的的銳度差距。可以說佳能85mm 1.2 L中近距離的成像能力也很不錯,並非那麼不堪。當然我們這裡沒有貼出F1.2時的成像,由於F1.2實在過於強調氛圍感,因此討論銳度意義就不大了。

 

邊緣部分


F1.4

 


F2.0

 


F2.8

 


F4.0

 


F5.6

 


F8.0

 


F11.0

 


F16.0

 

可以說邊緣銳度是整篇測試中最讓筆者吃驚的一個項目。適馬85mm F1.4 A的邊緣成像猶如注入了魔法一樣,幾乎和中心銳度不分上下,測試結果甚至超越了官方的MTF曲線。可以看到在最大光圈下,它的邊緣依舊很清晰,當光圈縮小到F2.0後,邊緣銳度也大幅度提高,從F2.8開始邊緣成像居然達到了上面中心銳度的水平,到F8都非常不錯。這個成績比之前不可一世的蔡司Otus 85mm F1.4還要牛一點。 

 

再說說佳能,如果中心還可以跟適馬一拼的話,那麼邊緣85mm F1.2 L絕對是敗下陣來。從F1.4到F4.0,佳能鏡頭的邊緣都非常差,基本屬於不可用的狀態。只有光圈縮小到F5.6後,銳度才與適馬鏡頭F2.0的邊緣差不多的水平。

 

綜合來看,適馬新85mm F1.4 A成像非常優秀,雖然中心銳度並未與佳能85mm F1.2 L拉開差距,但F1.4的絕對實用值讓大光圈黨們可以盡情的去拍攝了。而邊緣變態的成像算是獨步天下,85mm頭能做到這份上真的是不容易。

抗眩光主要考驗的是鏡頭的鍍膜。這支鏡頭依然採用適馬自己研發的超級多層鍍膜技術。而官方給出的說法是這種技術可以有效抑制眩光和鬼影的發生。要知道眩光的出現更多的是大光比的逆光環境裡,而這樣的環境拍攝如果鍍膜性能差的話,一方面會出現討厭的光斑,一方面會降低畫面銳度影響畫質。

左側 - 適馬85mm F1.4 A

右側 - 佳能EF 85mm f/1.2L II USM


F1.4

 


F2.0

 


F2.8

 


F4.0

 

可以看到,在F1.4光圈下,適馬鏡頭並沒有出現明顯的光斑,而佳能85mm F1.2 L則在左下角出現了可見的鬼影。隨著光圈的逐步縮小,佳能測試圖亮度在逐步減弱,但左下角的鬼影依然存在。適馬鏡頭在抗眩光上表現更好。

紫邊與眩光一樣都是光線在鏡頭內的衍射所致。為了降低光的反射,適馬給它內置了2片特殊低色散SLD鏡片用來降低紫邊的發生,那麼它實際表現如何呢,請看下面的測試圖。

 

左側 - 適馬85mm F1.4 A

右側 - 佳能EF 85mm f/1.2L II USM


F1.4

 


F2.0

 


F2.8

 


F4.0

 

無論是適馬還是佳能鏡頭,在F1.4光圈下紫邊都非常明顯,「紫龍王」妥妥的。但其實可以發現,適馬的紫邊要相對輕微一些。到了F2.0,適馬的紫邊就開始明顯減弱了,特別到了F2.8基本上沒有了,但佳能85mm F1.2 L依然可以看到紫邊。雖然適馬贏得了與佳能的pK,但在F1.4下的紫邊還是不容樂觀的,即使內置了2片SLD但依然不能特別有效的減弱紫邊的發生,只有和更高級的FLD螢石級鏡片相搭配才能有更好的效果。

 

暗角又被稱為失光,簡單的說就是由於鏡頭的通光量不夠和鏡頭邊角的入射光線與鏡頭光軸有較大的夾角。而通光量直接與鏡頭的孔徑有關。筆者依然對兩支鏡頭進行對比測試。

 

左側 - 適馬85mm F1.4 A

右側 - 佳能EF 85mm f/1.2L II USM


F1.4

 


F1.8

 


F2.0

 


F2.8

 

兩支鏡頭在F1.4光圈下暗角都相對明顯,但仔細看的話佳能 85mm F1.2 L更嚴重一點。從F2.0開始它們的暗角開始減弱,到F2.8後基本上就比較輕微了。總體來說適馬85mm F1.4 A暗角要好一點。

 

畸變其實就是鏡頭失真,當拍攝一些線條物體時最為明顯,如果變形大的鏡頭會把直線拍的變形。畸變分為桶形和枕形兩種,相對來說廣角鏡頭更容易產生難以校正的變形,而中長焦鏡頭控制起來就容易的多。(左側為適馬85mm F1.4 A,右側為佳能EF 85mm f/1.2L II USM)

 


佳能85mm F1.2 L和適馬85mm F1.4 A都內置了非球面鏡片,非球面鏡片可以有效的校正光線的偏折角度,減少變形發生。從測試圖可以看到,它們基本都沒有發生明顯的畸變,對於拍攝建築題材來說比較有優勢。

 

口徑蝕蝕一種影響到背景虛化的現象,位於畫面最中心的部分,由於光線可以直接垂直入射到鏡頭內,因此鏡頭在全開光圈時可以完全得到一個圓形的點光源。而在畫面邊緣由於光線與光圈葉片存在一定的角度,這樣入射光就會被遮擋,造成畫面中不能形成圓形的虛化效果。往往光圈開的越大,口徑蝕現象就越明顯。

 


  

可以明顯的看到,兩支鏡頭中心的部分還是可以保持圓形光斑的,但到了靠近邊緣的位置都出現了橢圓的口徑蝕。佳能85mm F1.2 L甚至下方還出現了圓形光斑被裁切的現象,不過這與機身新數碼機身卡口有關,其反光板和卡口內側部分會遮擋一部分超大光圈的入射光線,這樣就導致光圈被裁切的情況出現,所以使用佳能超大光圈鏡頭時需要特別注意,當縮小光圈後,光線入射會恢復正常,這並非鏡頭本身的口徑蝕問題。綜合來看,F1.4光圈對於佳能來說是個比較合理的光圈值,可以有效避免光圈焦外殘缺問題。

 

 

慧差這個概念其實簡單的說也屬於鏡頭成像上的失真。它是光線由鏡頭內部的某個點進行折射後,在成像平面內不能形成清晰的圖像,而變成了猶如彗星一樣的拖尾光斑。

慧差往往出現在使用大光圈拍攝點光源的情況下,嚴重的慧差會變成類似拖尾,變形的形狀。筆者在戶外進行了實際測試,看看它的慧差控制如何。

 


鏡頭的星芒效果的形狀和光圈的葉片設計有直接的關係,當光線透過細小的光圈後會產生衍射,光線就會沿著光圈葉片收縮的夾角向外發散出來,形成星芒線。因此如果光圈葉片的數量是偶數的話,所產生的星芒線基本數量基本一致。而奇數葉片的鏡頭所產生的星芒線就是葉片數的兩倍。那麼星芒的效果也就越明顯。

從測試圖上可以看到,適馬鏡頭產生了大約18條星芒,正好是9片圓形光圈的倍數。而佳能85mm F1.2 L則只產生了8條星芒線,正好與8片光圈葉片數量相同。擔任如果從星芒產生的效果來看,明顯適馬鏡頭數量更多,星芒效果更好。

 


 

主要的技術亮點

對於人像王85mm鏡頭來說,背景虛化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幾乎大部分人像攝影師都會用到F1.4-F2.8之間的大光圈進行拍攝,用來獲得淺景深突出人物主體。為了確保85mm F1.4 A的虛化,適馬給予它9片圓形光圈葉片的配置。特別是拍攝點光源的時候散焦效果非常漂亮。下面筆者對它的虛化能力進行了實際測試:

 

左側 - 適馬85mm F1.4 A

右側 - 佳能EF 85mm f/1.2L II USM


F1.4

 


F2.0

 


F2.8

 


F4.0

 

適馬85mm F1.4 A的虛化能力是很強的,得益於9片圓形光圈,其焦外比較柔和,二線性不明顯。光圈F2.8之前都有不錯的焦外成像。利用它的大光圈特性,可可以在弱光環境下拍攝人像或者小品,不錯可以得到漂亮的虛化,而且還可以保證相機的快門速度。

 


 

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我們之前測評過的兩支適馬500mm F4和12-24mm F4都採用了第六代的HSM對焦馬達。這個新馬達的特點就是驅動力更強,可以讓鏡頭的對焦速度提高。放眼看去,目前市場上所有的85mm鏡頭對焦速度都不夠快,一方面是對焦馬達問題,另一方面也是由於對焦行程較長。雖然這個焦距大部分時間都用來拍妹子,但如果對焦速度慢,其實也挺痛苦的。尤其在暗光環境下。

 

筆者特意使用這支鏡頭拍攝了花樣滑冰比賽,對於85mm F1.4而言,這只能算是玩票。不過憑藉85mm的中長焦,還是能夠拍攝中近距離運動的。適馬新85mm頭的對焦速度筆者認為是很快的,特別是驅動扭力很強,比佳能85mm F1.2 L要快不少,拿它偶爾玩玩抓拍是沒有問題的。 


上海歐川攝影俱樂部

地址:上海市閘北區天目西路547號聯通國際大廈2515室

電話:021-53555079

佳能尼康指定政府採購供應商

政府採購熱線小趙:13701678317

歐川佳能五星金牌店

地址:上海市盧灣區魯班路300號星光攝影器材城一樓124-125號

電話:021-53020529   廖店長

義烏騰龍攝影俱樂部

地址:義烏市江濱西路460號

電話:13566707706 吳麗影

網上專賣店地址

佳能天貓店地址:https://canongj.tmall.com/

淘寶店地址:https://shouchuang.taobao.com/

友情提示:將連結地址複製進瀏覽器地址欄打開就可以正常瀏覽啦

   文章轉載於網絡,僅供學習分享,如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唯卓仕85mm f1.8 z口鏡頭
    來源:新浪眾測作者:貓妖貓大王唯卓仕85mm f1.8 z口鏡頭非常開心尼康無反終於迎來了自己的第一支副廠自動對焦鏡頭,@VILTROX唯卓仕85mm f1.8。外包裝有很多夥伴不選擇尼康的原因大部分是兩個,一個是單卡還只能用xqd內存卡,二就是沒有副廠鏡頭可以選擇,隨著尼康自己的升級出了z6二代解決了單卡槽的問題展示美嗎?
  • 5000元人像搭配 尼康Z 85mm f/1.8鏡頭
    尼康Z 85mm f/1.8 S這枚鏡頭,繼承了尼康Z系列鏡頭的典型風格,鏡筒筆直修長,設計簡約富有金屬質感。鏡頭的體積並不大,而且鏡頭重量僅有470g,搭配Z系列機身非常輕巧。現在,尼康Z 85mm f/1.8 S在京東商城的售價僅有5480元,價格非常合適,喜歡的抓緊入手。
  • 與微單深度匹配的人像鏡頭——尼康Z 85mm F1.8 S
    尼康Z 85mm F1.8 S是為尼康Z7和Z6全畫幅無反相機推出的首款Z卡口人像鏡頭,也是我購置尼康Z6之後使用的首款Z卡口定焦鏡頭。
  • 一周蜂報 | 5500元,尼康Z 85mm f/1.8 S人像鏡頭髮布!
    尼克爾 Z 85mm f/1.8 S人像鏡頭髮布!2019年7月31日,尼康正式發布了一款適用於Z卡口的鏡頭新品:尼克爾 Z 85mm f/1.8 S鏡頭。這款鏡頭具備了小巧的體積,是一款適合人像拍攝的定焦鏡頭,具備2片非球面鏡片,採用9片光圈葉片,重量僅為470g。
  • 尼康Z 85mm f/1.8鏡頭 玩轉高端人像攝影
    尼康Z 85mm f/1.8 S是一枚尼康Z卡口的鏡頭,由於是全新的卡口系統,因此鏡頭的畫質表現和性能會更加出色。現在,尼康Z 85mm f/1.8 S在京東商城的售價僅有5699元,價格非常合適。
  • 尼康Z 20mm f/1.8 S評測 全方位解讀風光神器
    鏡片帶有納米結晶塗層,有效地減少廣角風景照片中由太陽引起的鬼影和眩光的影響,呈現清晰影像。馬上進入實戰檢驗,一起來看看各種參數的評測。二、尼康尼克爾 Z 20mm f/1.8 S銳度評測  拍攝風光作品需要把儘量豐富的細節都記錄下來,所以鏡頭的解析力和銳度相當重要。
  • 高素質人像鏡 索尼FE 85mm F1.4 GM評測
    新鏡頭中,三款鏡頭中,唯一一款定焦鏡,也是光圈最大的一枚G大師鏡頭,就是這款FE 85mm F1.4 GM了。全新的這款85mm鏡頭是一款定位於旗艦級的頂級定焦鏡頭,f/1.4的大光圈、11葉片的光圈設計,這是一款追求焦外成像與焦內高解析的鏡頭。而這款85mm鏡頭也終於來到了我們的評測中心,來看看這款索尼新鏡的表現吧。
  • 測評 | 騰龍SP 85mm F/1.8 Di VC人像鏡
    拍風光的,拍人文的,拍產品的各有各的高傲,但無一例外的是,似乎……他們都羨慕拍妹子的( ´ ▽ ` )ノ85mm作為人像寫真的經典焦段,沒什麼理由不假公濟私一下,借著寫評測的藉口出去浪一圈~~於是,就有了今天的評測:人像鏡 SP 85mm F/1.8 Di VC USD(F016)。
  • 85mm鏡頭裡的世界:尼康85mm 1.4d測評
    這支鏡頭全名 Nikkor AF 85mm 1.4d IFAF是自動對焦的意思,現在不會當成一個買點大肆炫耀了d是尼康第一批電子鏡頭,可以把測光和對焦數據傳給機身IF是內對焦,通過控制內部透鏡完成對焦,也是現在高端鏡頭通用技術了縱觀尼康整個d系列鏡頭,可以與這支鏡頭比肩的大概只有105mm f/2d和135 f/2d 兩支柔焦鏡頭。
  • 頂級人像鏡頭 佳能85mm f/1.2L II評測
    雖然這兩顆鏡頭都不再「年輕」,但f/1.2的超大光圈以及配合的AF自動對焦性能,在現如今的單反鏡頭中仍然是絕無僅有的個例。而身為一個佳能相機的用戶,這兩枚鏡頭也是早晚會「燒」到的一個終極目標。而這次我們也有機會拿到了佳能的EF 85mm f/1.2L II USM鏡頭,這枚傳說中的「大眼睛」。
  • 尼克爾Z 20mm f/1.8 S評測
    最近我拿到了一支全新的大光圈定焦鏡頭,那就是尼克爾Z 20mm f/1.8 S定焦鏡頭,在前不久我剛對尼康自家的尼克爾Z 70-200mm f/2.8 VR S進行了評測(點擊:尼康Z卡口「電磁炮」 尼克爾Z 70-200mm f/2.8評測)。
  • 無忌測評 | 新一代星空利器 尼康Z 20mm f/1.8 S評測
    相繼推出了Z 35mm f/1.8 S、Z 50mm f/1.8 S、Z 85mm f/1.8 S、Z 24mm f/1.8 S。今年尼康再接再厲2月正式發布Z 20mm f/1.8 S。如今與F卡口「f/1.8軍團」相比,僅差Z 28mm f/1.8 S。Z 20mm f/1.8 S與其他四支f/1.8 S定焦同屬S系列,遵循尼康新的設計原則和更加嚴格的品質控制。
  • 集光學精華之作 尼康Z 50mm f/1.8 S評測
    尼康在今年9月推出的Z系列全畫幅微單相機,均採用了全新Z卡口系統,它的出現將尼康原有的光學系統提升到了一個新的水平。而伴隨Z卡口一同發布的還有三款全新S系列尼克爾鏡頭,其中一款50mm焦段的鏡頭便是今天的主角:Nikkor Z 50mm f/1.8 S(下文簡稱Z 50mm)。
  • 尼康Z 70-200mm f/2.8 VR S評測:再刷720鏡頭新紀錄
    2.8),該鏡頭和同時間發布的AF-S 120-300mm f/2.8E FL ED SR VR一樣,是尼康首批應用SR鏡片的鏡頭,MTF值接近爆表,它能成為最強的70-200mm F2.8鏡頭麼?從光學結構上看,Z 70-200 2.8與尼康單反鏡頭電磁炮AF-S 70-200mm f/2.8E FL ED VR有著不少相似之中,前者由18組21片鏡片組成,其中G1鏡群排列與70-200 2.8E相似,但用料全面升級,並首次採用SR鏡片。SR( 藍光高折射)鏡片是尼康最新開發的鏡片,它能大幅度折射藍光及更短波長的光線,能有效補償鏡頭色差。
  • RF85mm f/1.2 L USM評測:極致傳承的驚世之作
    如果問到佳能的人像鏡頭質量最極致的是哪款,我想大家都會毫不猶豫說起那兩款經典的f/1.2超大光圈定焦鏡頭——EF 50mm f/1.2L USM和EF 85mm f/1.2L II USM。一、RF85mm f/1.2 L USM 外觀評測  RF85mm f/1.2 L USM所針對的專用相機,自然就是兩款全畫幅專微,EOS R和EOS RP,S君之前在評測EOS RP的時候強調,可以享受RF原生卡口,是EOS RP這款入門機型最大的幸福。這不馬上就來了?
  • 新F1.8軍團排頭兵,尼康Z 35mm f/1.8S評測
    而Z 35mm f/1.8 S隸屬的S系列,尼康將其作為光學性能上遵循的新基準,重新界定尼康的設計原則和品質控制。與Z鏡頭發展線路圖上f/1.2、f/0.95定焦相比,尼康試圖打造高品質的f1.8軍團,兼顧光學素質和體積。
  • 輕量化的大光圈人像鏡頭,索尼FE 85mm 1.8海外樣片賞
    這枚FE 85mm/f1.8是跟隨GM 100mm STF一同面世的大光圈中焦頭。
  • 實拍體驗: Tamron 85mm f/1.8 Di VC USD 鏡頭
    2016初又發表了85mm人像鏡頭和90mm微焦鏡頭,兩個鏡頭都自帶防抖功能(VC)和weather sealing。開盒實拍:鏡頭是全金屬製造的。不像很多佳能和尼康的鏡頭感覺很塑料很容易壞,騰龍85mm鏡頭摸起來手感還不錯也不重。相對來說,佳能85mm 1.2和適馬50mm 1.4都重很多。看了騰龍也開始在追趕適馬 ART系列的高大上。
  • 攝影器材 鏡頭篇 尼康AF-S 24/1.8G ED定焦鏡頭評測
    可以看到24mm f/1.8G ED各個項目的性能都非常優秀。而AF-S 尼克爾 24mm F1.8G ED鏡頭比AF-S 尼克爾 24mm f/1.4G ED更加小巧,根據尼康官網公布的數據,該款鏡頭的光學性能發表也應該非常不錯,且在價格方面更具優勢,將可能更受廣大用戶的喜歡,我們今天就將圍繞這支全新的廣角定焦鏡頭的成像質量以及光學素質進行評測。
  • 詮釋人像經典 索尼G大師鏡頭FE 85mm F1.4 GM評測
    是中長焦大光圈定焦,比如85mm F1.4、135mm F2;還是恆定光圈中長焦變焦,比如70-200mm F2.8。其實這些都是,但要是在這幾款鏡頭中找一個人像鏡頭的標準定義,那一定是85mm F1.4。今天的評測鏡頭就是85mm的人像標準索尼G大師鏡頭FE 85mm F1.4 GM,而我在定標題的時候用了「詮釋人像經典」、除了想說明85mm鏡頭在人像中的地位,還包括85的一些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