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摩財經
原標題:誰的皇臺酒業:德隆魅影與甘肅富豪
暴漲歸來
撰文 | 舒克
闊別A股一年多的皇臺酒業(000995.SZ)重回資本市場,再次掀起腥風血雨。
12月17日,皇臺酒業開盤不久即封漲停,最終以34.1元報收,繼續創造歷史新高,目前市值已經達到60億。
由於2016-2018年淨利潤連續為負,且2017年、2018年期末淨資產連續為負值,*ST皇臺於2019年5月13日被深交所中止上市。
12月7日晚間,已經中止上市一年半的*ST皇臺突然發布恢復上市公告,稱股票將於2020年12月16日起恢復上市,證券簡稱由「*ST皇臺」變更為「皇臺酒業」。恢復交易當天股票交易不設漲跌幅限制,不納入指數計算。
復牌上市當天,皇臺酒業股價大漲超過300%,盤中兩次觸發臨停,最終以31元報收,漲315%。
一家通過大股東資產騰挪終於回歸資本市場的公司,成為資本的狂歡盛宴,市場對此疑慮重重。
A股「鐵帽子王」
雖然現在是市值僅有60億的行業小卒,但皇臺酒業也曾有過輝煌的過去。
皇臺酒業成立於1985年,前身是甘肅武威酒廠。上世紀90年代,皇臺酒業的產銷規模在西北地區酒企中遙遙領先,市場上「南有茅臺,北有皇臺」的美譽。2000年8月,皇臺酒業登陸資本市場,比茅臺還要早一年。
但是登陸資本市場後,皇臺酒業與貴州茅臺的差距越來越大。貴州茅臺一路高歌猛進,如今市值已突破2.3萬億,皇臺酒業卻因為經營不善,曾在2004年、2009年、2015年和2018年四度披星帶帽,並在2019年5月中止上市,至今才得以回歸。
皇臺酒業的敗局離不開資本的角力爭奪,前後二十年間各路資本在其中進進出出,控制權幾度易手,導致產品競爭力掉隊,業績持續下滑。
最先瞄準皇臺酒業控制權的是原董事長張景發家族。2003年到2006年間,借著國企改制及股改的機會,時任皇臺酒業法定代表人、董事長的張景發通過一系列資本運作,完成MBO,將三子張力鑫送到上市公司實控人的位置。
但是張氏家族並未把持皇臺酒業太長時間。2008年張景發離世後,張氏家族內部便陷入無休止的遺產爭奪內鬥中,一度對簿公堂,張力鑫最終失去對皇臺酒業的控制權。但在官司結束之前,張力鑫已經搶先出手,於2010年將手中股權轉讓給上海厚豐,後者成為持股19.6%的第一大股東。
對於張力鑫「突然」轉讓股權,張氏家族的另一方並不接受。此後,作為原實控人,張氏家族聯手二股東皇臺商貿,開始了與新任大股東上海厚豐長達數年的話語權之爭。
上海厚豐實控人是甘肅本地商人盧鴻毅,但是盧鴻毅的上海厚豐並未得到國資二股東皇臺商貿的支持。彼時,皇臺酒業新任大股東上海厚豐持股19.6%,二股東皇臺商貿持股13.9%,加上張氏家族的推波助瀾,上海厚豐此後始終無法取得實際控制權。
2014年,上海厚豐試圖通過定增轉型保健品行業,並藉此加大自己的話語權。不過,上海厚豐在關聯交易中迴避表決,二股東皇臺商貿將提案否決。
轉型不成,盧鴻毅無心戀棧,2015年將上海厚豐100%股權以1億元對價出售給新疆潤通信。皇臺酒業疑似迎來了資本市場赫赫有名的「德隆系」。
新疆潤信通共有三位股東,其中吉文娟持有45.67%股權,為最大股東,也由此成為皇臺酒業的實控人。這位80後實控人一直被外界認為與「德隆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新疆潤信通入主不久即拋出33億現金的定增預案,向新疆國鴻志翔等九位募資對象募集資金,而新疆國鴻志翔實控人張國璽,正是當年「德隆系三駕馬車」之一新疆屯河前任總經理。該定增預案同樣被二股東否決,但市場對吉文娟替「德隆系」代持的質疑並未停止。
在多家公司中與吉文娟交集的沈巍,被認為正是時任瀏陽河酒業總經理的「德隆系」舊部沈巍,同時現身新疆潤信通和瀏陽河酒業高管的盛學軍也被指是「德隆系」舊部。
皇臺酒業和瀏陽河酒業的交集加重了市場的疑慮。2014年,已經入駐多位「德龍元老」的瀏陽河酒業試圖與皇臺酒業聯姻:前者為借殼上市,後者為改善業績。該方案最終被否,次年「德隆系」疑似運作了瀏陽河的停產風波,謀劃與皇臺酒業二度牽手,仍以失敗告終。
但是「德隆系」對於皇臺酒業的控制權野心並未止步。2017年起,上海厚豐計劃接盤皇臺酒業的白酒主業。具體計劃為皇臺酒業先將白酒業務相關資產及負債,劃轉至全資子公司皇臺釀造,再將皇臺釀造出售給上海厚豐。上市公司轉而收購深圳中幼教育,全面轉型教育產業。
和此前的轉型一樣,皇臺酒業剝離白酒業務最終被否,收購深圳中幼教育事項則引出了「德隆系」在皇臺酒業的最後一搏。
2018年,為了完成「保殼」,皇臺酒業計劃將甘肅唐之彩葡萄酒69.56%股權以1.57億元轉讓給上海厚豐。彼時,上海厚豐已被列入老賴名單,帳面流動資產僅有1.89億,如何能拿出1.57億轉讓款。深交所隨即對該重組發布問詢函。
皇臺酒業隨後披露了上海厚豐的資金來源。回復函顯示,上海厚豐與深圳雲櫃網絡籤訂《借款協議》,向後者借款3.07億,期限一年。上海厚豐已經被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是誰還敢向其大額借款?
工商資料顯示,深圳雲櫃網絡實控人為趙忠義。根據媒體報導,這位趙忠義為九鼎投資合伙人,並且其出身大名鼎鼎的「明天控股」,曾擔任戰略研究部經理。
至於趙忠義為何要對「德隆系」伸出援手也很好理解:彼時趙忠義擔任深圳市中幼教育董事,只有借錢給上海厚豐買下上市公司資產,上市公司才有錢繼續收購中幼教育。
但是雙方聯手仍無法改變皇臺酒業業績持續下滑的局面,最終結束了其在二級市場的表演。2019年1月,皇臺酒業公告由於上年底前上海厚豐並未完成支付轉讓款,上市公司「保殼」失敗。當年6月,這筆交易最終告吹。
白衣騎士
皇臺酒業能夠迎來業績轉折再次走入資本市場,去年入主的盛達集團是關鍵。
2019年3月和4月,盛達集團及一致行動人西部資產管理分別斥資1300餘萬和3600萬,拿下皇臺酒業6%持股。
盛達集團實控人為甘肅知名富豪趙滿堂,在2020年胡潤百富榜中,趙滿堂、趙慶父子以58億身家上榜。1992年趙滿堂創立盛達集團,在礦業主業之餘,布局了地產文旅、金融資管、酒類文化、貴金屬文創等多個領域。2008年,盛達集團的礦業資產借殼威達股份登陸深交所。截至三季末,趙滿堂及一致行動人持有盛達資源43.48%股權,為實際控制人。
作為甘肅當地明星企業盛達集團創始人,趙滿堂積累了豐富的當地政商資源,除入主皇臺酒業外,還是蘭州銀行的第二大股東。截至2019年末,盛達集團和盛達資源合計持股8.38%,僅次於蘭州財政局。
皇臺酒業的國資二股東皇臺商貿同樣對趙滿堂釋放出善意。在盧鴻毅和「德隆系」時期,皇臺商貿一直阻撓大股東上海厚豐定增。但是對於停牌前入主的「白衣騎士」盛達集團,皇臺商貿積極示好,在其入股不久即將13.9%股份的表決權委託,從而使盛達集團拿下皇臺酒業19.9%控股權,成為新任大股東。
值得一提的是,盛達集團拿下皇臺酒業控制權僅花費不到5000萬,而四年前新疆潤信通拿下皇臺酒業的控制權花了1個億;九年前,盧鴻毅斬獲皇臺酒業控制權花了2.2億。
和「前任們」試圖轉型不同,盛達集團入主後選擇了回歸白酒主業,祭起「重塑西部茅臺」大旗,通過債務重組、資產注入、管理團隊調整等方式,最終讓皇臺酒業「起死回生」。
2019年5 月 8 日,皇臺酒業正式恢復釀造生產,並在當年7月28日推出了白酒新品,「窖底原漿」系列,全年實現營收9904.63萬,大幅上漲288.67%,淨利達到6821.37萬,同比增171.44%,實現扭虧。
今年前三季度,皇臺酒業實現營收5435.75萬,同比增37.34%,淨利潤400.26萬,同比增128.7%。
不過,皇臺酒業的基本面足以支撐如今的高估值嗎?
四問皇臺酒業
皇臺酒業的回歸暴漲讓已經被套牢一年多的投資人看到希望,也引起市場質疑。
1、皇臺酒業的高增長是否具有可持續性?
皇臺酒業能在2019年實現高增長、如今重回A股,離不開大股東盛達集團全力以赴、不計成本的支持。
為了解決資不抵債的問題,盛達集團將盛達皇臺公司100%股權無償捐贈給上市公司,後者的核心資產包括商鋪及工業土地,還在2019年向上市公司提供了2000萬無息借款。此外,皇臺酒業旗下葡萄酒公司的9000萬元欠款,最終由當地國資弘威城投接盤,由盛達集團及皇臺商貿提供擔保,也算入了大股東對企業的資本性投入,計入當期所有者權益。
此外,盛達集團還是皇臺酒業最大客戶。2019年趙滿堂實控企業累計向皇臺酒業採購510.82萬元。
但是盛達集團的輸血不可能長期持續下去,反應在報表上就是業績的下滑。今年三季度,皇臺酒業扣非淨利潤已經出現大幅下滑,僅有11.57萬,同比降71.37%。
而且,皇臺酒業的資金鍊問題一直沒有真正得到緩解。截至三季末,皇臺酒業有息負債高達7862萬,應付利息就高達2009萬,而其手頭貨幣資金僅有427.6萬,資金鍊極為緊繃。
2、大股東是否會再次上演股權爭奪戰?
雖然「德隆系」已經不再是皇臺酒業「話事人」,但「德隆系」舊部掌控的上海厚豐仍是皇臺酒業最大單一股東,持股19.6%,與大股東盛達集團持股比例極為接近。
盛達集團拿下皇臺酒業控制權主要依靠二股東皇臺商貿委託表決權,一旦二者的委託解除,盛達集團憑藉不到6%持股,很難再與上海厚豐相持。同時,上海厚豐已經自身難保,這部分持股已經被法院輪候凍結,最終歸屬將影響到皇臺酒業的控制權。
3、皇臺酒業的內控問題能否妥善解決?
皇臺酒業曾多次曝出內控問題。張景發謀取上市公司控制權時期,曾讓兒子張力鑫隱匿身份入股,兩年後才曝光父子關係。盧鴻毅擔任董事長期間更是內控問題頻發,2015年被查出虛增營業外收入500萬,隨後又曝出億元庫虧大案,100萬瓶庫存酒不翼而飛。雖然皇臺商貿和繼任管理層均表示,庫存不翼而飛是盧鴻毅職務侵佔,監管仍判定皇臺酒業虛增庫存8629.88萬,對於皇臺酒業和以胡振平為首的管理層處以罰款,並對盧鴻毅立案偵查。
這筆當年知名的庫虧案影響至今未完,皇臺酒業正面臨大量中小股東發起的證券訴訟。
4、皇臺酒業內耗多年早已在行業中掉隊,隨著白酒行業競爭加劇,皇臺酒業能否突圍成功?
雖然資本市場總是風雲突變,但是白酒飛漲的大基調沒變。在皇臺酒業停牌期間,白酒板塊走出了一波轟轟烈烈的大行情。
不算剛剛將紅星二鍋頭收入囊中的大豪科技,A股市場共有19隻白酒股。雖然皇臺酒業以60億市值排在最末,但從市盈率來看,高達70.2的市盈率已經位於行業第二梯隊,僅次於酒鬼酒、金徽酒、順鑫農業等少數幾家。
但是皇臺酒業的規模早已被競爭者們拋在身後。數據顯示,2019年產銷量最高的順鑫農業生產量和銷售量已經分別達到6.88億升(約合68.8萬噸)和71.8億升(約合71.8萬噸),其餘大部分已經突破萬噸規模。而皇臺酒業去年五月才恢復生產,當年產銷量分別只有665噸和722噸。
對於皇臺酒業和盛達集團來說,回歸資本市場只是一個開始,皇臺酒業真正恢復持續造血還有一大段距離。如何真正解決皇臺酒業的問題,對重返A股白酒賽道的皇臺酒業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