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11點,「配音王」譚炳文病逝,享年86歲,女兒譚淑瑩稱父親走得安詳。
在6月份的時候譚炳文就發現了肺癌,開始是因為腰痛,還想著要不要動手術。後經過幾個醫院的檢查,發現是肺癌擴散到了骨導致腰部疼痛。
回顧譚炳文的一生,也是一個傳奇。
01、
年少時期的譚炳文在金鋪工作,工作乏味苦悶。20歲的一天,他在報紙上看到播音員的招聘。
想嘗試一個新工作的譚炳文便果斷寫信報名,當時考得人特別多,但只要10個,而譚炳文運氣沒那麼好,剛好考了第11名。
當譚炳文覺得自己可能跟播音員無緣時,竟然有人找到他,並讓他重新去試試。原來導師陳有后及陳廣福對其中一位入圍者的表現很不滿意,於是想看看第11名的譚炳文的表現。
沒想到從未接觸過播音的譚炳文,一試便成了。
當時單位讓他做一檔午間廣播劇,無意間看到前輩們在做配音,他很好奇到底是怎麼配的,便跟著去一探究竟,有一次他鼓起勇氣說「讓我試一段看」。
當時的配音不像現在有臺詞看,是需要配音員自己背下臺詞,然後對著畫面配的。譚炳文看了兩次臺詞,就記住了,配出來後那些前輩都覺得特別好,就叫他入行,譚炳文才正式入行配音。
以前的電影商喜歡買下廣播劇的版權,再拿來翻拍成電影,找不到演員他們就試著讓這些配音員來主演。
因為以前會唱粵語歌,會搞一些話劇,譚炳文一到片場就照做,很神奇地就入行了演員。
那時候特別忙,譚炳文說試過七天七夜都不睡覺,又配音,又廣播,又演電影,一看到床就撲上去。
02、
可一直到1964年,譚炳文參演了電影《改造小姐》,他才算真正的成名。製片人鄧仕梁特別賞識他,並極力力捧他。
在1968年,他進入TVB正式做藝人以及配音員,除了主要的配音工作,他還向歌手發展,灌錄了一些經典的粵語流行黑膠唱片。
廣東很多歌曲的原唱或者第一個唱都是譚炳文,比如《幾度夕陽紅》、《牛油蛋撻》等。最出名的莫過於金曲《舊歡如夢》,後來李克勤又進行了翻唱,依然膾炙人口。
這時候譚炳文認識了李香琴,在一些影視作品進行了搭檔,兩人還成立了「娛樂影片公司」。
與李香琴還合唱多首粵語流行曲,感情好得就像是一對情侶,還舉辦了《譚炳文·李香琴繽紛友情三十載》演唱會。
當時因為經常出雙入對,媒體就以為他們就是夫妻。有一天譚炳文對李香琴說:「我們不要再搭檔了,因為我老婆吃醋。「
不過,這並不影響他們之間的友誼。
這裡說一下譚炳文的家庭,他跟妻子育有一子一女,但是網絡上對於他的妻子和兒子的資料很少,連合照幾乎都沒有,更多的是他跟女兒譚淑瑩的。
因為譚淑瑩也是圈內人,對於父親的工作以及朋友都非常熟悉,晚年父親身體不便,出席活動時更多的是女兒在照顧。
03、
再說到譚炳文的工作,雖然在80、90年代他出演的影視作品不在少數,但都是一些小配角,因此譚炳文也有「綠葉王」之稱。
印象最深的就是後來他投身亞視後,在《我和春天有個約會》裡飾演姚小蝶的父親,把一個父親對女兒的保護和慈愛演得特別感人。
還有《黑社會》裡系列的串爆,83版射鵰裡的札木合,《穆桂英》裡的龐太師等等,很多經典影視都有他的身影。
1999年,譚炳文在短暫地離開TVB後,又重新回到TVB,這個時候他把主要的精力放到了配音上。
譚炳文能唱能演,配音更加經典,而且配音範圍很廣。不僅配港劇,國外的影視劇也有在配,連動畫片都有涉獵,《老夫子》中的大番薯就是他配音的。
譚炳文可以說是配音鼻祖,用他的話說是:「在配音組,我首開先河,配好多西片,當時沒人配的,只有我同丹萍配。」
比如《火影忍者》中的志村團藏、《藍精靈》中的精靈爺爺、《變形金剛2》中的阿爾法師,都是他配的。
這一配就是半個多世紀,他把所有的時間跟精力都投身到配音行業當中。
還組建了粵語配音組,在TVB的配音訓練班中,他擔任導師,培養了很多優秀的配音員。
譚淑瑩說父親對她影響最大的就是孝道及品格,父親是一個非常有口德的人,他只要能幫到人一定幫,亦從不提及。
04、
2014年,譚炳文獲得了無線配音組「終身成就獎」。同年年底在《萬千星輝頒獎典禮2014》中榮獲"萬千光輝演藝人大獎",他在演藝圈的付出得到了認可。
這一年,他80歲,已經進入了耄耋之年,但他仍然沒有停止配音。
在這幾年期間,譚炳文因為心臟衰竭,做過幾次手術。隨著身體每況愈下,走路逗要依靠拐杖,但是他仍然堅持工作。
2019年6月譚炳文與女兒譚淑瑩一同演出《愛·回家之開心速遞》,然後決定從此停止演員工作,全面退居幕後。
2020年2月份和女兒亮相了《流行經典50年》,併合唱了粵語歌曲《念親恩》。這時候的他因為尾椎疼痛,已經沒辦法直立,需要依靠輪椅出行。
可是他的配音事業還是沒有停止,2020年5月還跟TVB 籤了一年的合約,還打算舉辦一次生日會。
沒想到6月份就檢查出了肺癌。
他將一生都獻給了影視 行業、配音,80多歲了還堅持奮鬥。
說起為什麼還不退休安享晚年,他說:「如果完全不工作在家虛度時間,容易變殘,說不定會患老年痴呆症。現在出來工作,訓練腦筋,有個人生寄託和人生目的,會變得精神點。」
對待死亡,譚炳文也很坦然:「要死的時候就會死,不能擔心,人生總有一次,最緊要是不要太辛苦,最好是睡夢中死去。「
譚淑瑩在父親去世當天接受採訪說:"好突然,完全沒有心理準備,我好捨不得他"。
譚炳文的遺願是過今年的生日,最終沒能實現。
如果你經常看那個七八十年代的戲,很多人你叫不出名字,但是一定會認得那張臉。那個年代的影視劇,給我們留下了太深刻的印象。
譚炳文是圈中德高望重的前輩,是唯一的影、視、歌、播及配音都做得很好的「五棲藝人」。多年來幕前幕後精彩的演繹,還有多年來給大家帶來了很多部精彩難忘的動畫片和電視劇。
老藝術家雖然走了,但是他的經典作品,還有對演藝工作的奉獻永遠留在了大家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