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伯特·格林特13歲時憑藉出演《哈利波特》系列裡的萌正太羅恩·韋斯萊成為了歷史上最出名的童星之一。
《哈利波特》系列持續了10年,當最後一部《死亡聖器(下)》上映之後,看上去魯伯特應該已經準備好脫掉格蘭芬多的長袍,在好萊塢大展拳腳。
但他的事業發展並不如粉絲們所期待的那麼好。
從工作不順到私生活問題,自從他從霍格沃茲畢業之後,似乎錯過了很多爆紅的機會。
除了長得不如小時候憨萌,到底為什麼魯伯特現在在好萊塢很少出現了?
他在《哈利波特》之餘真的太閒了
《哈利波特》簡直就是伴著90後成長的電影,三個主要角色哈利、羅恩和赫敏也是我們的最愛。
但是和丹尼爾以及艾瑪相比,在《哈利波特》之餘,魯伯特真的有點太閒了。
在電影系列結束之前,他只額外拍了三部電影。
艾瑪雖然也只拍了三部,但後續加大馬力每年都有新電影還演了《美女與野獸》真人電影,更是憑藉靚麗的外形粉絲無數。
哈利的扮演者丹尼爾更是有《大衛科波菲爾》這樣的作品撐腰,而且從未放棄嘗試轉型,《殺死汝愛》更是好評一片。
就連在電影裡咖位比他低一番的馬爾福的演員湯姆·費爾頓都拿到了《猩球崛起》這樣的資源。
每個人都在盯著這幾個小主演,可他錯過了展示自己演技的機會。
他2006年的作品《人生駕駛課》褒貶不一,後來的《櫻桃炸彈》連發行都遇到了問題,《狂野目標》作為黑色喜劇,雖然題材很不錯,但根據爛番茄上的評價,這部電影壓根就是「鬧劇,玷汙了原作,浪費了好演員的喜劇潛力。」
也是沒誰了。
他曾想過放棄表演
花10年時間拍攝《哈利波特》,在《死亡聖器(下)》殺青的那一刻,對於幾個主演來說是結束了人生的一個十年篇章。
但換了任何人要面對「結束」都是很艱難的,魯伯特就一度想要放棄演員事業。
他確實也放棄了,放了個假,短暫息影,去過自己的人生,填補曾經「缺失」的那一部分,讓生活回答自己心中關於「如果怎麼怎麼生活那會不會如何如何」的疑問。
2017年他復出接受外媒採訪的時候就說過,拍《哈利波特》的十年裡整個劇組的人員和工作人員之間互相的關係都是很親密的,只是當演員其實從來都不是他的夢想,只是在表演的過程中愛上了演戲。
在他看來,自己錯過了很多,所以才暫時放棄表演,讓自己好好放鬆,過的稍微自由一點,探索不一樣的生活。
說的好像也有道理,畢竟童星不好當,而且花了10年塑造一個人深入人心的人物,已經是非常了不起的。
對自己放鬆一點也沒什麼。
息影對人生很好,但對事業不好
在上述的休假期間,他確實去探索生活了,嘗試了不同的工作。
2014年他告訴外媒,他有個夢想就是想當個賣冰淇淋的,這也是為什麼他人生的第一輛車是個冰淇淋車。
而且說到做到,確實就像80年代90年代電影裡那樣,他開個會唱歌的冰淇淋車,走街串巷的轉悠,然後買冰淇淋,也算是圓夢了。
早在2011年的時候,他在英國開了家精品小酒店,可這家酒店後來變成了一個累贅,僅僅4年後,就關門了,而這幾年期間的利潤僅僅只有2000英鎊。
不管是賣冰淇淋還是開酒店,其實都是屬於他的個人選擇,但想賣冰淇淋可以開個店,平時僱人,自己閒下來就去,想開酒店也要多學學經營,壓根就沒必要選擇息影3年去完成這些事啊。
要知道三年不在好萊塢出現,沒有新作品,市場大換血,觀眾雖然會永遠記得羅恩,但是會忘了魯伯特!
低調回歸,作品卻不引人注意
都說了息影對事業沒什麼幫助吧!
當他決定重返演藝圈的時候,他學會了放鬆,觀眾和粉絲也不會以「《哈利波特》主演」的要求來對待他,而更多地是真的把他看做一個年輕的演員。
想要重頭開始,就要先學會低調,演一些小作品,因此他開始了各類客串,包括FOX的動畫《美國老爹》和一些其他的美劇英劇。
但是,這些復出之作沒有引起多大的轟動,也沒有什麼類似「羅恩回來了」這種熱搜,只是大家都知道他息影結束重新開始演戲了。
而且他的電影方面的事業,更好不到哪去。
說實話,可惜《哈利波特》已經完結,他不能再用羅恩的魔杖給自己變一點更好的資源出來了。
《哈利波特》之後的作品被好萊塢影評人罵死了
魯伯特在《哈利波特》完結之後的三部電影作品可謂是很失敗。
《荒漠求生(白色嚴冬)》是一部挪威二戰電影,但電影節奏緩慢、情節可預見而且整體平淡,評價也是褒貶不一。
如果說戰爭片題材受限,但是頂多是說他做了個嘗試,起碼還算是尊重電影行業的。
可《CBGB》這樣的搖滾電影,外加「斯內普教授」以及不少大牌和他一起主演,也能砸了,爛番茄上只有8%的評分,也真的是沒辦法了,可能太小眾了。
《荒漠求生》屬於戰爭片,勉強稱之為獨立電影,評價褒貶不一很正常,所以這部電影沒什麼可說的,《CBGB》過於小眾但對於搖滾愛好者來說是紀念CBGB搖滾俱樂部的一個方式,算是對藝術的致敬,拍的差了點有的人不愛看對於愛看的人來說無所謂,你不愛搖滾你不懂。
可《查理必死》被公認為是大爛片就沒法反駁了,他扮演的查理是一個想成為色情明星的人,而且希亞·拉博夫也算是顏值依舊。
不要聽有的人怎麼誇這部電影「跳脫常規充滿迷亂感blahblah」,爛片被誇也不會變好看的。
看得出來導演是想嘗試下魔幻現實主義,但魔幻現實主義最終還是要投射出現實生活的問題的。
而這部電影就像的把超現實喜劇、動作冒險片和劇情片壓縮在一起,然後用爛乎乎的美乃滋稍微拌一下就端上大熒幕給人看。
也許有人能把這類電影真的能拍出超脫感和內涵,但不可否認的是《查理必死》給人感覺就是希亞·拉博夫離了《變形金剛》之後為了賺點錢繼續喝酒才拍的電影。
出演美劇《超級克萊德》結果被辭退
2013年的時候,他籤了一個極有可能讓他在好萊塢再度成名的角色,CBS的美劇《超級克萊德》(Super Clyde),雖然只是一集試播集,但魯伯特是男主角。
這部美劇講的是一個在參觀工作的書呆子外加神經質的男主角,從親戚那裡繼承了一大筆錢,然後成了超級英雄的故事。
試播集好評如潮,他的美國口音也是一點問題都沒有,但CBS並沒有宣布立馬投入拍攝正常劇集,而是暫時擱置了,也不奇怪,手底下有《生活大爆炸》和《破產姐妹》外加長壽的《CSI系列》,被擱置很正常。
2015年的時候,這部劇被重新拿出來開拍,但主演卻被換了,不知道是不是擔心因為《哈利波特》的原因魯伯特的薪酬會太高讓這部劇的成本變高。
還沒從羅恩的角色中走出來?
花十年演一個角色,然後從這個角色中走出來,但凡是個好演員,都不可能很快的做到這點,魯伯特也是一樣,他覺得很難和羅恩這個角色分開。
在他心中,自己永遠是和羅恩在一起的,兩人合二為一。
沒關係,在粉絲心中你也永遠同時是魯伯特+羅恩。
難道他的夜生活太豐富?
2016年,外媒雜誌發了一篇關於魯伯特的文章,內容尖銳,也讓《哈利波特》的粉絲為他感到擔心。
這篇文章指出他日益下滑的職業生涯其實和他的生活狀態有關係,因為他經常酒後狂歡、愛參加各類派對,因此工作室缺乏專注力,整個人也沒幹勁。
簡單來說就他整個人都很散漫。
而且還有「知情人」爆出他的個人能力和專業水平都處於最低點,雖然想在大熒幕上當主角,但接連失敗讓他對自己的生活和工作都感到很失望。
而魯伯特本人對這類小道消息一向置之不問,就一直保持沉默,現在來看的話,肯定應該只是花邊消息,要知道好萊塢的八卦狗仔們可是很敢的。
重要原因之一:他不想離開英國
他多年來一直在好萊塢發展不大順利的原因之一可能就是他不想離開英國了。
雖然拍了不少電影,雖然也在百老匯出演舞臺劇,但那都是在紐約暫住,但魯伯特之前一直沒打算過離開英國。
可能因為他是個很戀舊很戀家的人,他過去8年從來沒真的打算在美國,在好萊塢繼續自己的演員生涯,因為英格蘭才是他的家。
當然了,堅守自己的家和信念對他的個人生活有好處,但也無疑會讓他處於很尷尬的位置,失去很多工作機會。
他的事業已經開始復甦了!
《哈利波特》系列結束之後,魯伯特可謂是嘗試了不少方法轉型,畢竟光靠羅恩一個角色沒法在娛樂業打造屬於自己的事業。
雖然電影被罵,美劇被換角,但從客觀的角度來看,他確實是個實力不俗的演員。
首先三個小主演裡,丹尼爾是最難轉型的,但也是演技最好最肯努力的,艾瑪聰明漂亮,可以說已經轉型成功了。
反觀魯伯特雖然出彩的時候比別人少,但好在羅恩原本就是個很接地氣的角色,更沒有什麼主角光環,粉絲還是很喜歡他的。
在加上演技很不錯,他的職業前景已經在改變。
2017年,他像是醒悟了,開始努力工作了,不僅努力工作而且選劇本的眼光好的不得了!
籤到了兩部英劇,一部是《偷拐搶騙》,他扮演男主角騙子查理,不僅如此還是執行製片人,這部劇的男配還是《皮囊》裡的另一個大帥哥盧克·帕斯誇尼洛,可謂是成功的靠回憶殺吸引粉絲,靠內容劇情留下觀眾。
另一部就是《病假條》,他演了一個特別貼近生活的角色,買保險為生的格拉斯被誤診出絕症面臨著心理上的生存危機。
這兩部劇都成功續訂了,所以說從長遠的角度來看,魯伯特的事業會復甦的,而且走的肯定是實力派的路線!
最後再來看一波《哈利波特》三個主演們的照片吧,他也算是為羅恩這個角色掙扎了很多年。
雖然現在長得也不如小時候好看,有的人還說他長殘了,事業也經歷過低谷,但在粉絲心中,他不僅是羅恩,更是把羅恩的憨萌演活了的魯伯特!
註:本文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於網絡,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後臺留言通知我們,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並同時向您表示歉意
幫你推薦
《哈利·波特》當中關於羅恩和赫敏關係的幾件趣事
畫師繪製《哈利波特》同人,赫敏復古英倫風,馬爾福充滿貴族氣質
《哈利波特》,阿瓦達索命咒最強?不,應該是除你武器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