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工程為群眾幸福「加碼」

2021-01-11 人民網

原標題:民生工程為群眾幸福「加碼」

「十三五」以來,阿里地委、行署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團結帶領全地區各族幹部群眾,全力推動阿里地區重大項目特別是重點民生工程建設。五年來,阿里地區規劃內項目共21類437個,申報總投資457.98億元,銜接項目總投資363.43億元。截至目前,已落實項目323個,已開工項目321個,已完工項目317個,規劃內項目已經落實資金423.48億元,完成投資349.1億元,有效改善了群眾的生產生活水平,群眾幸福感不斷提升。

熱電聯產集中供熱工程:阿里冬天不再冷

過去,說起阿里的冬天,人們無不談之色變——最低氣溫達到零下30度,天寒地凍、滴水成冰。

2015年,阿里地區投資17.35億元,啟動了熱電聯產集中供熱工程,並於2018年實現供暖。目前,熱電聯產集中供熱工程已覆蓋獅泉河鎮12條主幹道,36個供熱區,252個單位小區,3200餘棟單體建築,年供暖時間為238天,室內設計溫度不低於18℃。

此外,「十三五」期間,阿里地區措勤、改則、革吉及日土4縣也陸續實現了集中供暖,總投資超過11億元。

熱電聯產集中供熱工程的竣工,不僅為當地企業、居民提供了充足、穩定、優質、廉價的採暖熱源,讓群眾告別了寒冷,還極大緩解了獅泉河鎮長期缺電的局面,對獅泉河鎮電力的發展及改善阿里地區電源布局具有深遠的意義。

「熱電聯產項目的建設,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促進了獅泉河鎮基礎設施建設,對促進阿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實現長治久安具有重大意義。」阿里地區城投熱電聯產集中供熱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江說。

集中供氧工程:為人民的健康護航

阿里地區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含氧量低,缺氧導致的各類疾病成為影響當地幹部群眾身心健康的主要問題。

「十三五」以來,阿里地委、行署為有效解決高寒缺氧帶來的健康問題,於2016年以招商引資的形式與阿里歐威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籤署投資協議,正式啟動了高海拔集中供氧工程。

目前,集中供氧工程總計供氧人數達1.2萬餘名,制氧廠平均每天不間斷生產氧氣3450立方米,迄今為止,已安全生產運行4年,同時還引入了高原微壓氧艙、可攜式微氧艙等設備,為阿里本地幹部群眾、遊客以及過往人員提供堅實的健康保障。

為降低幹部群眾購買氧氣的花銷,阿里地區還出臺了各項優惠政策。過去,阿里地區充氧購瓶的市場價格標準為40升600元,實施集中供氧工程後,阿里地區面向幹部群眾推出了氧氣卡,通過辦卡購買氧氣40升僅需240元,花費不到過去的一半。

「感謝地委、行署,讓我們可以安心工作,我一定會貢獻自己的全部力量,為阿里的發展添磚加瓦!」 阿里地委宣傳部幹部葛振青說。

集中供電工程:萬家燈火點亮小康夢

「十三五」以來,阿里地區切實把農網改造作為助力脫貧攻堅的「民心工程」來抓,特別是國網阿里供電公司始終秉持「人民電業為人民」的宗旨,先後實施了投資3.17億元的三縣農網改造升級工程、投資11.4億元的新一輪農網改造升級工程、投資18.9億元的「三區三州」電網建設工程以及通大網電供電工程。

噶爾縣獅泉河鎮加木村原支部書記次仁白姆對阿里地區近年來電力事業的發展頗有感觸。曾經,她和全村群眾僅靠著小型戶用太陽能設備發電,天氣晴朗的時候也只能用上2、3個小時的電,不敢使用冰箱等需要長期供電的家電。現在,這些都成為了歷史。

「我們村現在的電可穩定了,一個月都停不了一次,家家戶戶不僅用上了冰箱,甚至還有大功率的電灶。」次仁白姆樂呵呵地說。

此外,農網改造工程還有效帶動了當地群眾轉移就業、致富增收。僅「三區三州」電網建設工程就累計使用當地農民工5.5萬餘人,帶動群眾增收1780.62萬元。

普蘭縣巴嘎鄉崗莎村的旺布扎西是一名裝載機司機,在2019年啟動的「三區三州」電網建設工程中,他到工地幹活5個月,每個月收入3萬餘元,總收入達到了15萬元。

「我足不出鄉就掙到了這麼多錢,全家人都很高興,參加這個工程也是為家鄉建設出一份力,幹活的時候特別帶勁。」旺布扎西說。

目前,全地區供電可靠率已達到99.0742%,接近全國平均水平,在這片高亢的土地上,萬家燈火與美麗星空交相輝映的美好藍圖已躍然紙上。

「『十三五』以來,阿里地區大力實施了獅泉河鎮熱電聯產、藏中電網聯網工程、4縣集中供暖、6縣地下綜合管廊等一批重大項目,進一步改善了幹部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為阿里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阿里地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書記次仁傑阿說。

(責編:郝潔、陳曦)

相關焦點

  • 樂陵十大民生工程為百姓幸福加碼
    「健康是最大的民生。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市委書記樊廷雷的思路清晰篤定,「要把公共衛生工作作為保障發展、改善民生的重中之重。」樂陵把脫貧質量擺在首位,投資1705萬元,為1109戶貧困戶實施危房改造;發放各類教育資金519.8萬元,資助貧困學生6434人次;所有貧困戶基本醫療保險及扶貧特惠保險100%參保;貧困戶人均年收入從2015年的2238元,增長到2019年的8276元,增長343.6%。樊廷雷表示:「脫貧攻堅路上,我們看到了一個個貧困戶愁眉苦臉變為幸福笑臉。
  • 【民生實事成績單】關愛老幼貧群體工程:打好組合拳,幸福再加碼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徵程中,我市把辦好民生實事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著力點,堅持從細處入手,從老百姓看得見、感受得到的實事辦起,讓人民群眾得到更多實惠,大大提升了幸福感和獲得感。全力辦好民生實事,也是市委、市政府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造福人民的具體體現,是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的必然要求,更是對全市人民的莊嚴承諾。2020年即將按下告別鍵,那麼,這些民生實事項目進展如何?
  • 「微幸福」民生工程事項徵集啟動!
    「微幸福」民生工程事項徵集啟動!活動背景��為更好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順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真誠回應百姓的「急難愁盼」,無錫市人民政府自2021年起實施「微幸福」民生工程,請全體市民「出題點菜」,常態化公開徵集市民日常生活中急需解決的身邊事、煩心事、操心事線索,著力解決生活必需,努力提升宜居質量,致力增進民生福祉,聚力優化發展環境。
  • 光明日報頭版點讚濟南:在社會民生領域大刀闊斧 為百姓幸福加碼
    今年以來,面對錯綜複雜的國際環境、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和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我國始終堅持民生優先,持續加大投入力度,著力提高民生保障水平,交出一張有溫度的民生答卷。  抗擊疫情、脫貧攻堅、確保就業、就醫優惠、弱勢救助……以人民為中心保民生、惠民生。一年來,我國各項民生事業不斷繁榮發展,各項民生指標不斷改善,百姓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
  • 桐柏縣平氏鎮:「光亮工程」點亮群眾幸福生活
    桐柏縣平氏鎮:「光亮工程」點亮群眾幸福生活河南經濟報記者周美嬌 通訊員徐寧「新安裝的路燈真是漂亮!既起到了美化裝飾效果,也方便了我們老百姓夜間出行……」近日,說起桐柏縣平氏鎮新安裝的路燈,廣大群眾都讚不絕口。民生問題,是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問題,也是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近年來,平氏鎮黨委、政府結合鎮情實際,把「光亮工程」作為貧困群眾共享扶貧政策紅利的重要抓手,點亮了群眾脫貧致富路,提升群眾生活品質,讓群眾生活更幸福。
  • 樁樁實事惠及民生 幸福生活不斷「加碼」
    今年以來,隨著我市各項工作快速推進,一大批市民看得見、摸得著、得實惠的民生工程和民生政策落地實施,帶給市民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打造不可抵賴的「確權+維權」機制,為根治欠薪工作提供技術支撐,助力企業復工復產,以及穩定就業和勞動用工。
  • 「民生清單」,提升百姓「幸福指數」
    從中央部委到地方,正在密集謀劃實施新一批重大民生工程,除了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外,養老育幼工程、社區新基建也將加速推進。  「民生清單」,就是「幸福帳單」。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黨的奮鬥目標。將老百姓最關心、最期待的教育、住房、醫療、養老問題納入其中,是聽民聲、解民憂之舉。
  • 民生工程是幸福合肥的最美底色 聽聽這些發生在我們身邊的幸福故事
    其中「四帶一自」產業扶貧、農村危房改造、中小河流治理(基本建成)、貧困殘疾人康復、農村電商提質增效、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工程等6個項目已提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 即日起,本報開設「聚焦民生工程」系列報導,為你講述那些發生在你身邊的合肥民生工程故事。
  • 濱江社區多舉措開展第三次民生工程宣傳
    為紮實做好第三次民生工程宣傳,濱江社區統籌安排、精心組織,多形式宣傳,著力提升居民對民生工程的知曉率和滿意度。濱江社區嚴格按文件要求,成立「濱江社區民生工程工作領導小組」,全面統籌謀劃,組織開展民生工程宣傳、實施等工作。
  • 回眸十三五丨平潭:民生為本 繪就幸福底色
    民生大於天,民心重於山。一座幸福之城,須有鮮明的民生底色。回眸「十三五」,「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貫穿於平潭發展的每一個瞬間。陸續落成的新校園,充滿了孩子們的歡聲笑語;年邁的貧困戶家中有了新變化,在家就能享受專業養老服務;村民有個頭疼腦熱,不出村就能看上病,不用老往城裡的醫院跑了……五年來,實驗區呼應民生需求,加快補齊民生短板,一個個民生工程、一項項惠民舉措,都化作一個又一個笑顏綻放的故事,讓平潭的民生答卷寫滿了獲得感、幸福感。
  • 【抓項目保民生解難題促發展】甘肅清水:以群眾滿意為最高標準...
    從群眾安全住房全面覆蓋到道路交通迅猛發展,從農村安全飲水到群眾就醫難問題全面解決,從教育均衡發展到社會保障不斷提升,一項項民生項目、一樁樁民生實事在清水大地落地生根,惠及千家萬戶。十三五以來,清水縣始終堅持「抓項目、保民生、解難題、促發展」,緊緊圍繞發展所需、民心所盼、民生所系,著力補齊短板,努力提升群眾幸福度和獲得感,通過實施民生項目,辦好民生實事,繪就了百姓安居樂業、幸福祥和的小康畫卷。
  • 政施民生暖民心 幸福生活來敲門
    開發公益性崗位354個,給眾多家庭帶去希望與自信;完成城鎮老舊小區改造10個,讓幸福在家門口「升級」;改善學校的辦學條件,補齊教育短板;提高「兩病」門診報銷比例,減輕百姓就醫負擔……為民生護航,讓民心更暖。今年,全椒縣把民生工作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集中力量辦好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民生實事。
  • 長嶺開展法律援助民生工程宣傳
    長嶺開展法律援助民生工程宣傳 2020-11-11 10:36:15   來源:六安新聞網
  • 全國民生示範!天心區一項目獲「2020年民生示範工程」
    12月22日,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主題的第八屆中國民生發展論壇在北京舉行。論壇現場發布了「2020年民生示範工程」,長沙市天心區消防安全宣傳「三普一幫」新模式,因思路新、做法實、效果好,社會影響佳、群眾滿意度高,獲評「2020民生示範工程」。據介紹,2014年以來,中國民生發展論壇組委會已連續7年評選關係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身邊實事,在中國民生發展論壇推出年度「民生示範工程」。
  • 李強:把早餐工程民生實事紮實辦成辦好
    要依託「一網統管」創新市場監管,守牢食品安全底線,確保市民買得方便、吃得安心■早餐工程是民生工程,也是發展工程。國有企業要立足自身優勢,主動發揮作用,在更好服務市民需求過程中承擔社會責任、加快轉型升級。
  • 2021:幸福民生的「中國開局」
    慈善公益報(本報記者 李濟慈)在2020年12月16日至18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明確釋放出「要做好基本民生保障工作」「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以改善民生為導向擴大消費和有效投資」及「更加注重民生基礎設施補短板」的重要信號,作出了一系列政策部署,其根本直指民生關切,
  • 文登區張家產鎮:幸福餐桌再加碼,增添舌尖幸福味
    熱氣騰騰的飯菜,葷素搭配,軟糯可口,色香味俱全,老人們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臉……熟悉而溫暖的場景近期出現在了威海市文登區張家產鎮登登口村的幸福餐桌上。為了讓村裡老人們吃上可口的熱飯,解決村裡老人,尤其是獨居、高齡老人生活的「做飯難」「吃飯難」問題,張家產鎮黨委政府、文登區民政局、登登口村黨支部與威海瑞雲祥養老服務股份有限公司聯手合作打造了登登口村幸福餐桌,溫暖了村裡老人的心田。
  • 【幸福森工】山河屯:致力描繪民生新「畫卷」
    公司黨委將保障民生作為工作的出發點、落腳點,紮實推進各項惠民舉措落地生根,一件件心繫群眾的實事,一樁樁為林區謀福利的好事,繪就了一幅幅生動幸福新畫卷。聚人心,鼓幹勁,一項項惠民工程提振了林區職工群眾齊心協力、共謀發展的信心,也匯聚了砥礪奮進的正能量。
  • 江蘇徐州泉山區:把民生工程做到百姓心坎裡
    江蘇徐州泉山區:把民生工程做到百姓心坎裡  光明日報記者 鄭晉鳴 光明日報通訊員 楊丹  悠悠萬事,民生為大。民生工程,實則是政府為民辦實事、做好事的民心工程,是事關百姓福祉的大事。如何真正將民生工程做到百姓心坎裡去?
  • 休寧縣東臨溪鎮:民生工程鑄就美好生活
    打我記事時起,我經常聽他們聊天說,實施民生工程好啊,實實在在為農村百姓做了事。我仔細想了想,身邊確實發生了很多得益於民生工程的事情。「四好農村路」編織鄉村振興夢爸爸經常說,要想富,先修路。民生工程給我最直觀的感受首先就是路的變化,這些年的變化不是一般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