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雖然才過了三個星期,股民們的心情卻像坐了過山車一樣,一驚一乍。
幾根陽線就改變了大家的信仰,兩市成交量暴漲,連續幾天都超過1.5萬億元,市場上也都充斥著牛市的「共識」。
但是上周四的一次大跌,又讓不少高位殺進來的韭菜回家默默吃麵。
有不少老鐵甚至跟我講,上周四一天的大跌就讓他前期的所有盈利全部虧光了。
這我就很無語了,一次大跌就能讓盈利全部回撤掉,原因只可能是入場太晚以及加倉太重。
不過,這兩天市場大漲,大家又開心了起來,而且不少人開始後悔上周四周五怎麼沒有加倉。
高拋低吸,這是所有新手入市的追求。
事後看都很簡單,站在需要做決策的當時,你會感到一陣迷茫,你要明白一個道理,短期市場是無法預測的。
一個正確的投資心態是,選好對的品種,中長期持有它,這樣的勝率才會更大。
如果你是小白,看著市場紅火,想要殺進去,一開始我並不建議你買股票,股票的高波動會「誘導」你高頻交易,最終賺少虧多。
而且在牛市的時候,大多數股民是跑不贏指數的,如果你沒有豐富的投資經驗,沒有系統化的投資模型,還是買大盤指數基金最穩。
市場上主流的大盤指數其實就那麼幾個:
上證50、滬深300、中證500,以及創業板指數。
前些年是上證50和滬深300好,但從去年開始,我就更偏向於中證500和創業板指數了。
市場行情好,大家就更傾向於選擇一些成長類型的公司,因為想像空間可以更大。
再加上過去幾年裡,中小盤股跌得更重,漲得更少,在現在這個時候來看,性價比顯然是更高的。
其中,中證500一直是我覺得現在最適合小白的一款指數,因為它進可攻退可守。
既兼顧了大中盤股的穩健,又兼顧了中小盤股的成長。
從今年的收益率上來看,對比滬深300,中證500也是完勝,風格轉換其實挺明顯的。
在「新基建」的大背景下,市場更偏好醫藥、TMT、化工等新興產業,而這些板塊都在中證500中佔比更高。
中證500與滬深300作為A股市場中最受關注的寬基指數,通過對比二者編者方法可知,中證500指數更具成長性,且財務槓桿更低。
再從估值上看,即使去年到今年已經漲了不少,但中證500整體估值仍處於近十年內低位。
所以,對現在的市場而言,中證500就是對的品種。
投資中證500的指數基金市場上並不多,天弘基金馬上發的一款ETF大家可以關注——
天弘中證500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簡稱500ETF基,代碼是159820。
這是一款ETF基金,可以直接在股票交易軟體上購買,就像買股票一樣。
相比較於場外基金,如果購買金額較大的話,場內基金的手續費會更低,而且在交易時段可以隨時買賣,交易更靈活,流動性會更好。
這隻基金的基金經理是楊超,他是天弘指數與數量投資部的副總經理,量化投資基金經理,有10年的工作經驗了,算得上是老司機。
至於天弘基金我就不用說太多,大家應該很熟悉,是由螞蟻科技集團控股的基金公司,知道支付寶的人應該都知道它。
它家是市場上資產管理總規模最大的一家基金公司,截止2019年12月31日,規模高達1.3萬億元。
這隻基金的認購期是2020年7月20日至2020年7月31日,大家可以直接在股票交易軟體上認購。
現在市場環境好,感興趣的還是建議大家可以現在就認購,也可以先認購後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