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美食電影:食物與治癒 不離不棄

2021-02-16 北青藝評

「就像茶泡飯一樣,沒必要考慮得太多。美味的東西就是美味,這不就夠了麼?「這句話出自《深夜食堂》,很日本,雲淡風輕後面,藏著對人生很深的體認。盼星星盼月亮一樣,《深夜食堂》去年終於出了第三季,今年初又迎來劇場版。《深夜食堂》幾乎可以算做日本美食電影的縮影,食物與治癒,不離不棄。

美食電影拍來拍去,要麼拍成競技故事,要麼拍成奪寶故事,比如《中華小當家》就兩者兼而有之,小當家一路闖關升級,一路尋訪神秘廚具——這樣的故事結構,很容易成就日式熱血。不過,給更多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那些走治癒路線的美食電影,它們通常講的是一個人在食物中找到更好的自己,打撈起委頓的生活。《街角洋果子店》有個很常見的開篇,女孩來東京尋找男友,但他並不在那家洋果子店裡——女孩的愛情失落了,於是,她要在料理上尋回對生活的信心。

《街角洋果子店》

一部電影為什麼好看呢?從敘事層面說,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對人物的描寫有神採。那麼,一部美食電影呢?其實還是要寫人,只不過,這時候美食有了某種主體性,直接作用於敘事的起落。《南極料理人》寫了七個男人的意難平,有人被貶職,有人要參加鐵人三項,有人不能一日沒有麵條……最後呢,這些人心裡的疙瘩都被料理人西村的食物一一熨平。在世界的盡頭,料理就是鄉愁,而咀嚼家鄉的食物這樣一個物理性動作,真的可以實實在在地填補精神上的失落——這是食物的力量。

《南極料理人》

在對待料理這件事上,日本的美食電影呈現出一種家族相似性。那麼多風格不一的導演都涉足過美食電影,比如那個總忍不住在電影裡塞入神秘主義的堤幸彥,又比如那個一頭扎進伊坂幸太郎奇異世界的中村義洋,可結果是,因為有深厚的美食文化打底,即便視聽風格差異極大,日料之魂卻不會做更動。日本人理解的「料理」,是料想食物的道理,烹飪是一條修行之路,是對食物本然面貌的無限接近。所以,日本料理講究食物的「原味」,料理人最大的責任就是留住食物的原汁原味,儘可能少用調味料。與此同時,日本料理也講究「不時不食」,食物的美味只在應時之際才能最大程度地發揮出來。

因此,日本料理有了精簡之美。

2006年,荻上直子拍了《海鷗食堂》。它將故事的發生地設在芬蘭,而非日本,主角幸惠在那裡開了一家名叫「海鷗食堂」的餐廳,卻無人問津。而幸惠依然不疾不徐地照自己的節奏過日子,不擔心沒有顧客,也沒有表現出經濟上的憂慮。直到有一天,一個熱愛日本文化的芬蘭小夥,成為了食堂的第一位食客;綠走進了幸惠的生活,試圖為食堂招攬更多客人,她們一起製作肉桂卷,三個芬蘭老太太由此被吸引。就這樣,食堂的冷清被一點點打破,幸惠仍舊沒有顯露出對食堂經營的更多野心。

《海鷗食堂》

這是一部溫潤的美食電影,它的整體視聽設計應和了日本料理的精簡意味,取景與色彩都有一種素樸之美,不張揚,甚至有點溫吞。更重要的是,它所呈現的美食,簡之又簡,肉桂卷、飯糰,都是常見之物,但在電影中卻起到溫暖人心的作用。海鷗食堂這家店面的前任老闆,偷偷潛入食堂想拿走之前落下的器材,正巧被主角們撞見,她們沒責怪什麼,只是悠然地做著一個個飯糰,而前任老闆面對這陌生的食物,慢慢品咂,似乎又找到了重新面對生活的勇氣。就像那些日式治癒系電影,《海鷗食堂》的主角們傷痕累累地出場,隨著食堂漸漸有起色,她們頭頂的烏雲也慢慢消散。只不過,編導並不希望將主角們的灰暗前史,兜底交代,在電影裡只呈現出一個大概的輪廓,食物與食堂成了引渡人物走出陰霾的力量來源。餐廳仿若一處庇護之所,主角們淡然地躲藏在裡頭,用食物療愈自己的傷。

很多人知道,小津安二郎提過一個有趣的說法,他說自己是個開豆腐店的。豆腐的清爽軟潤,和日本料理在人們心底留下的印象不謀而合。小津的電影裡,作為「日常」最重要的一道風景——用餐,已經升格為一種儀式,認真吃認真喝就是對生活最大的恭敬。最明顯的是,小津的兩部片名裡直接出現了食物,一部是《茶泡飯之味》,一部是《秋刀魚之味》。《茶泡飯之味》說的是夫婦重歸於好的故事,當然,它還是用小津慣有的緩慢感向觀眾訴說。所以,矛盾的解決也顯得不知不覺,兩人就這麼吃著茶泡飯消弭了彼此的齟齬——之前,妻子不懂丈夫對茶泡飯的喜歡,「我原來不明白,你之前說過的親密、簡單,沒有顧慮和客氣,更加輕鬆的關係,我現在終於明白了」,這時候,丈夫也釋然了,「茶泡飯啊,就是這種味道,夫婦就是這種茶泡飯的味道。」茶泡飯的比喻,從《茶泡飯之味》到《深夜食堂》,用法並不完全重疊,但有一點相通,茶泡飯的素樸,值得珍視。

《茶泡飯之味》

而在《秋刀魚之味》裡,秋刀魚並沒有出現在鏡頭裡,按小津的解釋,「秋刀魚既便宜又美味」,這說的還是日常之美。秋刀魚雖然在電影裡「缺席」,但這部電影的主旨卻暗暗藏在了片名的食物中,這不失為美食電影另一種極致的做法。

《秋刀魚之味》

-END-

關鍵詞回復

關注北青藝評的前提下,回復下方紅字可以查看5月精選內容

紐約

先了解一下紐約書展是怎麼回事,再諷刺中國作家「門可羅雀」吧

新青年

一百年後再讀《新青年》

張愛玲

當張愛玲的遺珠成了宋家的私產

聶隱娘

《刺客聶隱娘》:對鏡獨舞的孤獨

京劇

老子功夫在腿上,你老照我臉幹嗎?

張火丁

無良票務正在毀張火丁

攝影

《指環王》的天才攝影師離去了

相關焦點

  • 跬步推薦 十部暖心的日本美食治癒電影
    當你失戀了,掛科了,或是被領導罵了;當你穿越人潮回到空無一人的出租屋;當你在夜深人靜的傍晚感到空虛;當你在瑟瑟的寒風中發抖無論是你難過傷心時,痛哭流淚時,孤單寂寞時,你都需要這樣一部電影,來治癒你。美食固然是這類電影中重要的一部分,但它又不止於此。
  • 電影《不離不棄》915高級上映 主創戲裡戲外頻示愛
    電影《不離不棄》講述了快遞小哥餘天鴻(曹雲金飾)為完成偵探夢想接受了監視跟蹤青年發明家陶彥達(袁成傑飾)的任務,兩人在跟蹤與反跟蹤途中成為歡喜冤家共赴「囧途」的故事。發布會現場,公布了該片的人物版預告片以及定檔海報。預告片不僅展示了袁成傑與曹雲金兩人的爆笑「囧途」,更是曝光了幾位主演的人物造型,其中曹雲金與小沈龍的女裝扮相,更是讓人大跌眼鏡。
  • 《街角洋果子店》:這部日本電影,用甜品治癒你最深處的不快樂
    美食作為人類生存下去的本源,被人類玩出了各種花樣,中餐、西餐、甜點...但無論如何定義,它們的使命或許就是充分發散其美味,填飽人類的肚子、治癒人類的靈魂。小編此前已經推薦過《風味人間》、《水果傳》等紀錄片,今天將給大家推薦一部以甜點為主人公的日本電影《街角洋果子店》。
  • 日本迪士尼變「鬼區」,現狀悽涼,網友卻喊話不離不棄!
    感覺被廢棄的遊樂園一直自帶恐怖元素,生鏽的摩天輪、斑駁的旋轉木馬、老舊的木偶人,這些都讓人毛骨悚然,所以很多電影和都市傳說都會以廢棄遊樂場為主題。但是沒想到這種悽慘恐怖的氛圍,有生之年也能在世界上最美好的夢之樂園——迪士尼感受得到。因為日本新冠肺炎爆發,自2月29日起東京迪士尼樂園和東京迪士尼海洋就一直處於閉園狀態。
  • 除了《深夜食堂》,豆瓣高分的日本美食電影還有這些
    民以食為天,不論是哪個民族,還是哪個國家,對於美食都充滿了無限熱愛。我們用一生肯定也數不完世界上到底有多少種美食,因為有多少個國家和民族,就有多少種飲食文化。但是看了這麼多的美食紀錄片、美食電影,我發現還是日本人吃飯最有儀式感和美感。
  • 魯豫私藏片單|希望這幾部美食電影能治癒那些過年回不了家的人
    而魯豫想給那些無法回家過年的人推薦一種「精神療法」——看美食電影或美食劇。她小時候看過一部中國的黑白片叫《滿意不滿意》。故事主要發生在蘇州一家名叫「得月樓」的餐館裡,影片第一個鏡頭就是服務員端著幾碗面給店裡的食客們,有大肉麵、陽春麵等,那是她最早因為一部電影開始對美食產生嚮往。
  • 電影一呼一吸,羅賓高位截癱,妻子不離不棄,創造奇蹟
    如果一方有難,是不離不棄,還是為了利益選擇離開? 如果他不幸身患重病,生活不能自理,終身無法治癒,只能靠著呼吸機維持生命。 他是選擇為了家人活著,還是為了自己而活,電影《一呼一吸》給了我們最好的答案。
  • 電影一呼一吸,羅賓高位截癱,妻子不離不棄,創造奇蹟
    如果一方有難,是不離不棄,還是為了利益選擇離開?如果他不幸身患重病,生活不能自理,終身無法治癒,只能靠著呼吸機維持生命。他是選擇為了家人活著,還是為了自己而活,電影《一呼一吸》給了我們最好的答案。醫生說這種病永生不能治癒,呼吸機只能延長他幾個月的壽命。羅賓沮喪痛苦,不想活,覺得老天給他開了一個致命的玩笑。他在醫院裡,看著其他病人靠著呼吸機維持生命,沒有了活下去的勇氣和欲望。他想死,想結束生命。他問病友,這樣的生活是怎麼習慣的。病友說,車到山前必有路,慢慢會習慣。
  • 十部適合吃貨看的美食治癒電影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璇璣穿搭在每個吃貨心中,美食就等同於治癒。當你失戀了,掛科了,或是被領導罵了;當你穿越人潮回到空無一人的出租屋;當你在夜深人靜的傍晚感到空虛;當你在瑟瑟的寒風中發抖.....無論是你難過傷心時,痛哭流淚時,孤單寂寞時,你都需要這樣一部電影,來治癒你。美食固然是這類電影中重要的一部分,但它又不止於此。
  • 日本女強人對廢柴男不離不棄,友邦驚詫了!
    日本明治大學講師 近藤大介 為《經濟觀察報》撰稿在當今日本,一個男女之間的問題,成為國民議論的焦點,那就是一個優秀的女人究竟應該死心塌地跟隨廢柴男人,還是應該狠心棄之而去?就是這樣的兩個人,高島與高知結婚之後,妻子高島越來越成功,逐步成為在日本數一數二的女演員,然而丈夫高知的演藝事業卻一直不溫不火。但是兩個人始終在娛樂圈扮演著「鴛鴦夫婦」,妻子高島拼命扶持丈夫高知,兩個人經常一起上電視採訪類節目等。他們兩人之間雖然沒有生養孩子,但是他們不管去哪裡都形影不離。在離婚和外遇成為家常便飯的日本娛樂圈,他們被視為「理想的夫婦」,頗受歡迎。
  • 你的愛不離不棄
    作曲 : 施弘美沒有一個憂患耶穌不能擔當沒有一個痛苦耶穌不能背負我要向高山舉目我的幫助從你而來滿有豐盛的慈愛賜給凡求告你名的人你的愛總是不離不棄憐憫如江河湧流在我敵人面前擺設宴席使我的福杯滿溢你的愛總是不離不棄時刻將我環繞你必永遠紀念與我所立的約使我領受豐盛的恩典 沒有一個憂患耶穌不能擔當沒有一個痛苦耶穌不能背負我要向高山舉目
  • 5部日本超治癒系電影,治癒不開心必備影單!
    一直很喜歡日本電影 。日本治癒系如果非要用詞語概括的話 就是:夏日、 煙火 、海灘 、刨冰 、田園 、貓咪、美食。雖然千篇一律的治癒系電影都是這個套路,但是是看不膩啊!今天貓叔給大家推薦5部日本治癒系電影。沒有什麼事是電影治癒不了的。
  • 看美食漫畫這種孤高的行為,才是現代人的最佳治癒
    生而為人,誰不吃東西?生物的本能讓我們在喜愛的食物面前駐足停留,對漫畫家來說,即使不是創作美食漫畫,在漫畫中融入食物元素,也是調節作品節奏的關鍵。令人著迷的又豈止是那些黑白線條勾勒的食物,食物背後的故事和人情,更牢牢捉住我們的心。漫畫作家久住昌之曾說:「我並不懂吃,也不是為了突出『吃』這件事。
  • 6部關於美食的電影,饞人又治癒!
    1、《南極料理人》電影改編於西村淳的散文集《有趣的南極料理人》,展現了八位日本南極考察隊成員在在地球最孤寒的一角生活的故事。電影和一般的日劇一樣,劇情展現的非常緩慢,但緩慢中透露優雅,看的是饞人又溫馨。舌尖上的南極,在極寒之地,料理牽繫起心靈的溫暖。
  • 上海電影節|《澪之料理貼》:以美食為噱頭的「治癒」電影
    當然一開始是不順利的,澪從小習慣的「上方(京都、大阪)」清淡料理風格不合江戶體力勞動者的重口味,走了一番彎路才步入了正軌。傳說日本戰國時代的名將織田信長進入京都後也差點因為當地料理的口味太淡砍了廚子。看來關西關東口味不同也是島國的一個老梗了。不過,雖然臺詞裡不離「民以食為天」,但《澪之料理帖》實在又很難算成一部真正的「美食電影」。
  • 豆瓣9.0超治癒日本影片
    今天我們來聊聊一部超治癒美食電影的菜品。電影開始回憶小時候聖誕節媽媽做的雙色奶油蛋糕,聖誕那天有位外國人到訪,我一直認為,他是媽媽的情人……言歸正傳,我們來分享電影中的幾種美食。治癒系美食:煎雞蛋卷便當煎雞蛋卷,在日本的便當裡幾乎每天都會出現的食物。
  • 不離不棄!TVB愛國藝人肥媽患癌老公再住院,陪伴照顧拍片報平安
    本文編輯劇透社:年年未經授權嚴禁轉載,發現抄襲者將進行全網投訴66歲TVB知名愛國藝人肥媽(Maria Cordero)的葡萄牙籍老公Rick,在三年前發現患上肺腺癌晚期,肥媽對他不離不棄的照顧。1987年,肥媽因為在周潤發主演的電影《監獄風雲》中演唱《友誼之光》而成名。90年代末期肥媽開始在香港有線臺擔任主持人。2009年,肥媽開始主持烹飪節目,2012年TVB開設飲食節目《食平D》系列,推出後大受觀眾歡迎,一直延續至今。
  • 不離不棄!TVB愛國藝人肥媽患癌老公再住院,花費超過600萬壓力大
    66歲TVB知名愛國藝人肥媽(Maria Cordero)的葡萄牙籍老公Rick,在三年前發現患上肺腺癌晚期,肥媽對他不離不棄的照顧。最近,肥媽在社交平臺上傳了一段長達8分鐘的視頻向粉絲報平安,原來老公已經住院一周多。
  • 不離不棄!TVB愛國藝人肥媽患癌老公再住院,花費超過600萬壓力大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發現抄襲者將進行全網投訴66歲TVB知名愛國藝人肥媽(Maria Cordero)的葡萄牙籍老公Rick,在三年前發現患上肺腺癌晚期,肥媽對他不離不棄的照顧1987年,肥媽因為在周潤發主演的電影
  • 「星女郎」紛紛離他而去,為何林允不離不棄?原因很現實
    周星馳可以說是中國非常著名的電影人之一,他開創了無釐頭的搞怪喜劇,成為80後、90後的回憶。他本身是一名演員,在演藝事業獲得成功之後,他也開始轉戰幕後,由演員變為一名導演。因為他本身具有強大的票房號召力,所以,若是能夠出演他的電影,那麼就離走紅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