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開春,時遭國難突襲,更有國魂高揚。為聲援武漢抗疫前線,激勵全國軍民抗疫鬥志,博鰲儒商論壇理事長、中山大學黎紅雷教授於2020年1月25日(庚子正月初一)在海內外文友中發起徵聯活動。
黎紅雷教授的出句是:「辛棄疾,霍去病,疾病何時棄去,為江城祝福。」 辛棄疾、霍去病,二者皆為抗擊外敵入侵的民族英雄。辛棄疾是宋代抗金名將,其祖父辛贊很崇拜漢代抗擊匈奴的名將霍去病,所以就給他取名叫「棄疾」。出句以辛棄疾和霍去病兩個人的名字重新組成「疾病何時棄去」一語,表達了對江城武漢早日驅除病疫的良好祝願。
海內外多位楹聯愛好者關注和參與了此次徵聯活動,截至2月5日,共收到來稿58對。其中不乏佳作,異彩紛呈、新意迭出。例如,出自廣西南寧市第一人民醫院主任醫師黎寧的對句:「伍連德,鍾南山,德山相繼連南,助華夏轉安。」以百年間中國防疫事業的兩位領軍人物——1910年撲滅東北肺鼠疫的全權總醫官伍連德,以及2013年抗擊非典型肺炎的特等功臣、本次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鍾南山,作為人物形象,並將近日相繼落成的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入聯,生動地表達了「國有危難可問誰?江山代有才人出!」的立意。出自浙江大學董平教授的對句:「楊濟時,李時珍,時珍長來濟時,保華夏平安。」以兩位明代著名國醫楊濟時、李時珍的事跡,表達中華醫學源遠流長,確保華夏民眾健康平安的心願。出自陝西師範大學劉學智教授的對句:「呂大防,王秦關,防關嚴立大秦,保絲路平安。」以陝西兩位歷史文化名人呂大防、王秦關的形象,組成「防關嚴立大秦」的妙句,記載了陝西省在戰疫之時嚴守關防的決心和舉措,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神州各地的戰疫景象。
本次徵聯,得到政、商、學等社會各界的支持,其中學界的有: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所趙文洪研究員的「時傳祥,王致和,祥和不日傳致,看神州迎春」;四川大學舒大剛教授的「張仲景,魏伯陽,景陽難分仲伯,保生民安康」;湖南師範大學徐儀明教授的「龐安時、陳邦賢,時賢皆為安邦,赴三鎮驅魔」;馬來西亞南方大學校長祝家華教授的「伍連德,李光耀,德耀中華連光,保百姓太平」;韓國首爾國立大學郭沂教授的「湯顯祖,孔安國,祖國得以顯安,在制度鼎新」。商界的有:雲南藏修息遊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元芬的「秦越人,徐之才,人才今日越之,還神州安然」;北京度眾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董事長趙玲的「袁隆平、楊振寧,平安早日隆振,還華夏安康」。政界的有:廣西高級人民法院原院長羅殿龍的「藺相如,于成龍,如龍而今相成,佑天下安康」;廣州城市管理局幹部張光鴻的「毛澤東,孫中山,東山始終澤中,護華夏轉安」等。
身在抗疫第一線武漢的武漢大學胡治洪教授,不但通過微信發來對句「袁天罡,李淳風;淳天彌滿罡風,還乾坤清寧」,還專門為此次徵聯活動作跋。他在跋語中寫道:「瓊州黎紅雷先生,忠勇有為之士也。己庚之際,武漢突發時疫,虎賁封城,市曠人稀,眾庶慌恐,萬邦驚悚,謠諑洶洶,人心惶惶。先生亟思有以支持國家,聲援抗災,集合同道,提振民氣,遂擬上聯,徵集應對,其命意以武漢抗疫作為主旨,其巧思以賢哲名字組成吉語,當仁不讓之心,錦心繡口之才,於斯可見。徵聯既出,海內俊彥應對紛紛。今先生有意編聯成集,囑餘作跋以明本末。餘以為此舉不啻柏梁聯句、蘭亭觴詠之雅,而於國族振興之意義或有駕乎其上者。中心感念先生,爰作口號四句曰:從來湖廣一家親,南海鄒魯多雄英。小子後生膽氣壯,端賴真儒勇仁心!」
此次徵聯的目的,正如黎紅雷教授所言:「吾等一介書生,不能奔赴前線抗疫,唯有以手中之筆,為抗疫英雄壯色,為人民大眾祈福,為吾國吾族分憂。」黎紅雷教授表示,結合抗擊疫情的進展,徵聯活動將持續進行;在其結束之後,將結集出版,為歷史留下寶貴的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