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的櫻花開了
今天開始,可以在線「雲賞櫻」
用手機欣賞武大落櫻全景
武大的櫻花大道,是校園裡最美的風景線。3月中旬,是櫻花的花季,每年這時,大家都會前來捕捉櫻花飄落的美景,拍出有質感的照片。
武大的櫻花,是戰爭時期的日軍所種植。而後,武大又引進了一些新品種,經過多年的培育,已經形成大規模的櫻園,從上世紀開始就是武大的「校花」。
從櫻園到人文科學館,再到醫學部,這一整條線都被粉紅色團團包圍著。而最佳賞櫻地,莫過於充滿日系風情的櫻園。
團長已將直播地址放在文末「閱讀原文」
直播時間:3月16日-3月25日
每天10:00-16:00
黃鶴樓,是「江南三大名樓」之一。還記得唐代詩人李白的那首,《登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嗎。沒錯,站在黃鶴樓上,你可以欣賞到「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的美景。武漢長江大橋,是連接漢陽與武昌的過江通道,在長江水道之上。站在橋上欣賞兩岸的車水馬龍,用足跡來記錄美好的旅途。在武漢一直有個傳說,情侶只要手牽手走過長江大橋,就會幸福長久。so有對象的胖友,可以試試~武漢是楚漢文化的中心城市,從楚河漢街到漢江路步行街,再到漢口裡古建築群。在這些景點裡,你可以看到古代與現代結合的武漢。剛入夜,戶部巷小吃一條街就開始燈火通明了,滿街的攤位都圍滿了人,這裡能一次吃完武漢所有美食。熱乾麵、面窩、三鮮豆皮、歡喜坨...團長數不過來了。武漢人管早餐叫「過早」,熱乾麵是他們的「過早」的首選。做法跟涼麵、湯麵都不同,麵條要經過過冷和過油,淋上多種配料和醬料拌勻。麵條纖細爽滑,勁道十足,醬香味濃鬱。原料和秘方,只有武漢人知道。幹燒臭桂魚,是武漢人酒桌上必備的一道菜餚。其特色是用臭豆腐去醃製桂魚,炸酥後加入特定的調料製作醬汁。臭桂魚具有鹹、酥、脆、辣4重口感,一口咬下還會濺汁。牛肉豆絲,是武昌特有的小吃。豆絲是自家大豆、大米研磨成漿,蒸熟後用刀切成條狀。有幹炒和溼炒兩種做法,幹炒更容易鎖住汁水,溼炒口感更綿軟,看個人喜好啦。面窩,是武漢人「過早」的另一大美食,遍布大街小巷。這是用黃豆和餈粑磨成的漿,經過油炸而成的。團長教你,挑炸的微焦的,口感會更酥脆。有著「武漢一絕」的糊湯粉,又被稱為「武漢人的羊肉泡饃」。湯水是用小鯽魚熬的,米粉是秈稻米做的,二者放在一起,每一口都能吃出魚鮮味。這個小吃,要搭配油條才能吃出feel。啤酒鴨是湘鄂兩地的特色菜餚,用新鮮水鴨肉,跟啤酒燜至而成。鴨肉跟啤酒煮久了,啤酒香已滲入鴨肉裡,吃進嘴香氣持久不散。湖北吃的稍重口一點,香料要用掉10+種,還要經過勾芡等手藝,才能讓啤酒鴨做的更入味。四季美湯包,屬於蘇式湯包,在武漢有百年歷史。四季美,意為一年四季都供應,皮薄、肉嫩、湯鮮是他們的特色。口味有蟹黃、蝦仁、雞茸等,每款都汁水豐盈~武漢人都愛啃精武鴨脖,它起源於漢口的精武路,所以叫精武鴨脖。用川式辣滷來製作,口感麻辣刺激、滷香味濃鬱,越啃越香。武漢人喜歡把鴨翅、鴨爪,做出不同口味不同吃法。團長最推薦香辣滷的,濃濃的五香味,帶一丟丟的辣味,團長喜歡把它當下酒菜~來旅行,都會帶點手信、紀念品回家。武漢的特產很多,團長把最值得帶的4款列給你,把武漢的味道帶回家。武昌魚,是產自湖北鄂州的淡水魚,口感嫩滑,煲湯鮮甜。市面上有真空包裝的,也有曬乾的,你不妨帶一點回去,自己吃或者送親友都是很不錯的。藕香酥,你可以在各大特產店買到。這是用蓮藕片跟多種調料炸制的,香糯有嚼勁,當零嘴吃,是再合適不過的。每個城市都有特色糕點,武漢的特色糕點是麻烘糕。用糯米、黑芝麻、桂花等原料,按傳統手藝製作而成。麻烘糕香松爽脆,還有桂花的清香,武漢人一般會拿來配茶喝。湯遜湖魚丸,是武漢的名吃。用胖頭魚背脊的那塊肉為原料,經過拋棄血紅、去除雜質、捶打後,用紗布瀝乾水分再煮至。魚丸可以用來煲湯,湯頭會更鮮甜,當然,更多吃法等你自己get。↓↓↓
廣州→武漢:飛機、高鐵、火車
武漢天氣:比廣州低8-10度
民宿/酒店推薦:武漢卡繆酒店、莫吉託、窩趣
建議旅行時間:2-4天
花已開,春已來。寒冬過後,我們和武漢一起,迎接春天。★ 今 日 話 題 ★
#如果沒有疫情,你最想帶誰去賞櫻#
來留言區大膽說出來吧
- END -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武漢潮生活、武漢吃貨王、武漢大學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