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中國神話傳說中的蛇妖中,誰最厲害,誰的面子最大?
《新白娘子傳奇》影視劇中,修行千年之久,下山報恩的白素貞,絕對算得上最為傳奇神秘的角色。
當年,白素貞還是小白蛇時,道行尚淺,在深山遊蕩,一不小心就被他的前世仇家——捕蛇人捉住。
還是一個善良的小藥童的許仙,用幾個甘甜的鮮果,向捕蛇人求情。趁著捕蛇人吃桃子的功夫,小白蛇咬傷捕蛇人的手,逃之夭夭!
說起小白蛇與捕蛇人的恩怨情仇,一言難盡,卻又不得不表!當年修行數百年的小白蛇和捕蛇人的前世——癩蛤蟆精,都在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峨眉山下的洞中修行。
蛤蟆精日久天長,修行成了一個和尚,一天夜裡,他借皎潔月色吐出內丹在修煉功力時,被小白蛇吞進了腹中。
小白蛇與蛤蟆精的功力,頓時一增一減。小白蛇增加了500年的道行,而蛤蟆精如果不是功底深厚,命都難保!
就這樣同在峨眉山上修行的兩個精怪,成為了一對冤家。後來蛤蟆精轉成捕蛇人,專門尋找蛇類,特別是小白蛇報仇。
世事滄桑,轉瞬即間又過了幾百年,距離小藥童救白蛇,已過了20世。
當年的小白蛇,已修行千年,她為自己取名白素貞。原本白蛇天性善良,沒有做過傷天害理之事,可名列仙班,只因曾經的恩情未報,塵緣未了。
經過觀音菩薩的指點,白素貞來到了杭州西湖,找到了當年的恩人——許仙,並在美麗的西湖河畔,以身相許!
在文學作品《白蛇傳》等原著中,雖與影視作品中的部分內容不同,但整體劇情的主線,均以白素貞下山報恩為題材,上演了一出千古曠世傳奇的民間愛情故事。
之所以說,白蛇是蛇妖中最為厲害的角色,是因為《新白娘子傳奇》中,白素貞為了救自己的夫君許仙,曾上天入地。
她先是來到地府,大戰黑白無常;又孤身闖入天庭,想盜取王母娘娘的可起死回生的靈丹妙藥。面對黑白無常的質問,在閻王爺陰曹地府的地盤,她還敢大打出手,公然搶奪;
更為離譜的是,在女神仙的最高「首長」面前,白素貞盜取仙丹無果,被王母娘娘發現寬恕後,千年白蛇救夫心切,再次在天庭冒失搶劫!
民間神話故事傳說和文學作品中,除了四大名著《西遊記》中,天地日月精華孕育而生的孫悟空,敢如此闖地府,盜太上老君仙丹、攪亂蟠桃宴會,大鬧天宮,這樣膽大行事的精怪,還真是罕見!
白素貞的心急如焚,不僅沒有救成許仙,反而觸犯天條,被王母娘娘依法制裁,天羅地網困住。如果不是救苦救難的觀音菩薩及時出面相救,白素貞的千年修行,可能會毀於一旦!
白素貞和許仙曾有過一段甜密恩愛的夫妻生活,為了延續後代,白娘子曾來到觀音廟中求子,觀音菩薩便賜給了他一位貴子——文曲星下凡的許仕林。
仕林的名字,就取意「仕途平順,拔萃翰林。」後來,許仕林成為了新科狀元,回到西湖邊,成為了救母親出塔的主要「功臣」之一。
還是在觀音菩薩的指點下,白素貞被放出雷峰塔,與許仙一家團聚,隨後登入仙班。
有人認為,一個修行千年的白蛇,為何能得到觀音菩薩從始至終的關照和搭救!僅是因為觀音菩薩的大慈大悲,有求必應麼?
從《新白娘子傳奇》和《白蛇傳》等文學作品中,我們可知,事實也並非完全如此!
影視劇《新白娘子傳奇》中,白素貞被王母娘娘的天羅地網圍困,遠在普陀山的觀音菩薩掐指一算,得知白素貞有難,慈悲地說了一句:許漢文受苦,白素貞絞起,紫微星有難,我不救她,誰去救她!
不僅有觀音菩薩出手相救,神話名著《封神演義》中,元始天尊的大徒弟:正在下棋的南極仙翁,忽然得知白素貞在他的地盤中,盜取靈芝仙草時,遭遇仙鶴和仙鹿兩位童子的阻攔。
正在下棋的南極仙翁,和神仙棋友撂了挑子,也慨然說道:我得親自去一趟。
面對道士騙走許仙30兩銀子後,白素貞更是不依不饒,即使武財神趙公明下凡,她也是表現得有理有節,最後趙大元帥也很給面子,說了一句「魚幫水、水幫魚」客套的話。
那麼,三界的神仙,為何都這麼給白素貞面子呢?在《白蛇傳》原著中,「源易緣」注意到一個情節。
白素貞身邊的五鬼盜取官庫銀,好心贈送給了許仙,卻不成想由此讓許仙惹上了官司。為了營救許仙,白素貞親口對縣官說過:她在年幼時,得遇梨山老母,說與她有緣。渡她到峨眉仙山上修行,並傳授給她呼風喚雨之術,知曉過去未來之事。
同時,《白蛇傳》開篇「仙蹤」一章節中,也談到了白素貞,還曾拜師西方瑤池金母,也就是王母娘娘的門徒——蕊芝仙子,並為她取了個「六支」的新名號。
拜師蕊芝仙子後,白素貞又在王母娘娘的蟠桃園中,負責打掃蟠桃落葉,一幹就是200多年……
十八老母中的梨山老母,在民間神話傳說中是女媧娘娘的化身之一。女媧娘娘既是人類的始祖,手中還掌管有招妖幡,是妖族的首領。
修行中,白素貞有這麼多的造化和財富,也難怪觀音菩薩會在他遇難時,及時出手相救;而王母娘娘、趙大元帥和黑白無常等,不僅給了她「申訴」的機會,還讓白素貞有驚無險,遇難呈祥。
開卷有益,原創不易。
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用心寫成,感謝大家訂閱專欄,閱讀完整內容。如果喜歡,歡迎轉發和評論,留言或私信互動。
參考資料:《西遊記》、《新白娘子傳奇》、《白蛇傳》、《封神演義》、《中國民間神話傳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