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熬了近8年安倍戰不動了 2分鐘看究竟誰可能是接班人,時長約1分55秒
獨家供稿騰訊平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環球網綜合報導 記者 侯佳欣 崔妍】「在政治上,結果是最重要的。在患病和治病的過程中,我的體力不能做到像以往那樣萬無一失。」剛剛,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召開記者會,宣布正式辭去日本首相一職。
4天之前,安倍剛剛刷新日本首相連續在位時間最長紀錄;4天之後,安倍親口宣布了這一令人無奈的決定。不過安倍表示,在下一任新首相繼任前,自己將繼續處理首相相關公務。對於安倍的這一決定,日媒似乎早有猜測,尤其是在他頻頻現身醫院之後。而今,種種猜測成為現實。安倍為何辭職?繼任者又可能是誰?
安倍宣布辭職
當地時間28日下午17時左右,安倍召開記者會,宣布正式辭去日本首相一職。安倍在會上表示,因潰瘍性大腸炎復發,無法做出正確政治判斷,決定辭去首相一職。
據日本廣播協會(NHK)28日報導,安倍在會上表示:「今年6月我進行了定期檢查,發現我的老毛病潰瘍性大腸炎有復發的徵兆,此後我一邊用藥一邊全力工作。但從上個月中旬開始,我的身體狀況發生了異常,感到體力被耗盡。本月上旬,檢查報告出(大腸炎)復發。」
而對於今後的治療,安倍表示:「除了進行現有的藥物治療以外,我還決定用一些新藥,在本周24日的複查中,已經就新藥確認了效果,但仍需要基於後續的處方,無法預判後續的治療情況。」
隨後,安倍正式宣布辭去首相一職。他說道:「在政治上,結果是最重要的。在患病和治病的過程中,我的體力不能做到像以往那樣萬無一失,可能會在這種痛苦中不能做出正確的政治判斷,這種情況是不能發生的。我已經不能處在一個能夠自信地回應人民託付的狀態,因此不應再繼續擔任首相一職。我決定辭去首相的職務。」
據報導,針對在新冠疫情期間辭職一事,安倍表示,日本在7月以後的感染情況已經轉為減少的傾向,同時,政府也制定了一些在冬天應對新冠的措施,安倍表示,雖然「會感到煩惱」,但「要向新體制轉變,只有現在這個時機」。
報導稱,安倍也就辭職一事向日本民眾致歉。他還表示,在許多問題沒有解決的情況下,離職對他來說「是一種斷腸之痛」。
最後,安倍稱,在下一任新首相繼任前,自己將繼續處理首相相關公務,履行首相職責。
在正式的記者會之前,安倍已在自民黨總部的官員會議上解釋過辭職的理由。共同社援引自民黨官員消息稱,安倍在自民黨總部的一次官員會議,就辭職的理由解釋道:「因為生病的原因,我無法作出正確的(政治)判斷。」
對於安倍決定辭職一事,當地時間8月28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我們注意到有關的報導,這是日本的內部事務,我們不作評論。中日兩國互為近鄰,中方願與日方一道繼續推動中日關係不斷改善發展。
早有端倪?
最近一段時間,安倍的健康狀況頗受外界關注。
日本媒體此前曝出,今年7月6日,安倍在首相官邸的辦公室裡吐血。此外,從今年初以來,為應對嚴峻的新冠肺炎疫情和九州地區的暴雨災害,安倍幾乎沒有什麼休息日,與他一同參加會議的官員也曾傳出過安倍「臉色不好」「很疲憊」的消息。
面對關於安倍「身體狀況不佳」的傳聞,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8月4日曾回應稱:「我每天都與安倍首相見面,他專心於工作,我認為安倍首相的健康完全沒問題。」
然而沒過多久,安倍入院檢查的消息就被媒體曝出。
據共同社報導,安倍8月17日上午進入東京信濃町的慶應大學醫院,約7小時後離開。首相官邸相關人士就其當天接受「單日體檢」表示:「這是為了在其休假結束後的健康管理方面做到萬無一失。」
繼17日突然入院體檢後,安倍24日又赴同一家醫院聽取結果並「接受更多檢查,再次引發外界對他健康狀況的猜疑。
當天,安倍在醫院內停留約4個小時。回到首相官邸後,安倍告訴媒體記者,他在慶應大學醫院聽取體檢結果並接受複查。他說:「我將盡力工作,同時採取一切預防措施確保健康。」安倍拒絕披露接受何種檢查,稱以後會公布。
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當天在一場例行發布會上說,安倍上周體檢,24日要接受後續檢查。為打消媒體有關安倍可能患病的疑慮,菅義偉當時還表示:「我每天都能見到他,沒發現他有變化。」
但據日本電視臺援引多個政府消息人士稱,安倍去醫院治療慢性病而不是體檢。
共同社此前報導也提到,在安倍第一次內閣期間,他曾因潰瘍性大腸炎病情惡化而辭職。此後隨著藥物治療效果較好,安倍從2012年12月組建第二次內閣後一直承擔著繁重的工作。此前,日本「Daliy新潮」雜誌社也曾猜測稱,安倍17日入院可能與他的「老毛病」潰瘍性大腸炎有關。
打破紀錄的日本首相
安倍現年65歲。2006年9月,安倍第一次擔任首相,成為首位戰後出生、戰後最年輕的首相。然而,2007年9月,安倍突然以身體健康原因辭去首相職務。
2012年12月,日本舉行眾議院選舉,安倍率領自民黨贏得大選,再次出任日本首相。此後,安倍就連續執政至今。
截至2020年8月24日,安倍自2012年底第二次出任首相以來連續在任時間已達2799天,超過前首相佐藤榮作保持的2798天的紀錄。此前,安倍已於去年11月超過戰前首相桂太郎,成為日本歷史上累計在任時間最長的首相。
儘管安倍拿到了「最長命首相」的頭銜,但日本輿論對他政績的評價卻是「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政治遺產」。
以內政為例,安倍最大的夙願是「擺脫戰後體制」、修改和平憲法、讓日本變成「正常國家」。雖然他在為日本軍事鬆綁上取得了一些進展,如修改「武器出口三原則」、解禁集體自衛權、通過安保相關法案等,但在修憲方面進展有限,也沒有得到國民的廣泛支持。
經濟和外交方面,情況也相差無幾。此外,安倍在長期執政中也引發了不少爭議,強推《特定秘密保護法案》、安保相關法案、「共謀罪」法案等遭到民眾反對,森友和加計學園、「賞櫻會」等一系列醜聞也使安倍政權面對強烈質疑。
今年5月,因應對新冠疫情不力等原因,安倍內閣支持率在部分民調中一度跌破30%的危險線,此後一直「低空飛行」。鑑於當前日本疫情進入第二波高峰,暫時看不到緩解跡象,安倍支持率短期內恐難有大幅回升。
接班人將會是誰?
安倍宣布正式辭去首相一職後,日本推特『熱搜榜』瞬間被「安倍辭職」一事相關的關鍵詞佔據。大部分日本網友的第一反應則是:震驚。由於安倍此次辭職是由於舊疾大腸炎復發,也有不少網友呼籲讓安倍好好休息,還特意為安倍建立了一個「安倍首相好好休息」的話題。不過,也有網友對安倍辭職持批評態度,認為安倍此時辭職看起來就像是「在應對新冠期間逃跑了」。
也有網友開始猜測,日本的下一任首相將會是誰?
日媒稱,下次的自民黨總裁選舉將於9月舉行,新總裁的熱門人選有前自民黨幹事長石破茂、政調會長岸田文雄、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副首相兼財務相麻生太郎等。
其中,作為安倍在黨內的最大對手,石破茂在近期民調中支持率一度超過安倍。
另一位熱門人選——岸田文雄曾被安倍「內定」為接班人,今年1月參加電視臺節目時,對岸田是否為心儀的候補人選這一問題,安倍曾回答:「岸田已經很明確地表示要參加下一屆(自民黨)總裁選舉,我相信岸田並期待他的行動。」岸田今天也對記者表示,希望參加下一屆自民黨總裁選舉,並稱安倍曾打來電話就辭職與他進行了聯絡。
麻生太郎與菅義偉一樣,是安倍政府的核心成員。根據此前報導,J-Cast新聞網援引某政治記者的分析稱,安倍在休假和去醫院之前的8月15日與麻生太郎會談,麻生是安倍的親信,這或許意味著安倍辭任後,將由麻生暫時接任首相。
此外,菅義偉也是熱門人選之一。對於關於安倍繼承人的這一系列猜測,菅義偉26日在政府新聞發布會上作出回應稱,「我自己完全沒有相關考慮,現在最主要的課題是如何全力應對新冠肺炎疫情」。他當時還表示,「安倍的任期還有一年,現在討論繼任者還為時過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