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媒詳解中國預警機崛起路 最新機型難上遼寧艦

2021-01-09 環球軍事

【環球軍事報導】據俄羅斯軍事觀察網12月1日報導,上世紀50-60年代,美國和臺灣國民黨空軍多次侵犯中國領空,迫使解放軍殲擊機多次升空攔截,在臺海上空展開一場真正的空中戰爭。在此情況下,中國急需預警機,遠程探測和監視利用中國東南沿海高山地形躲避雷達追蹤,膽敢來犯的敵機。

60年代蘇聯開始批量生產圖-126預警機,該機使用「藤蔓」大功率雷達,機身上部是蘑菇狀旋轉天線整流罩。這在當時是一項革命性技術方案,能夠不受載機和被觀察目標相對狀態的制約,進行圓周掃描。後來其他預警機也開始採用這種天線配置。圖-126以民航客機圖-114為基礎,後者則源於長期成為蘇聯遠程航空兵基礎的圖-95戰略轟炸機。

很自然,在60年代中蘇關係惡化時期,向中國供應圖-114的話題根本無從談起,更不用說圖-95戰略轟炸機。因此中國專家決定在圖-4遠程轟炸機基礎上研製國產「飛行雷達」。圖-4是美國B-29轟炸機的仿製品,1953年蘇聯向中國供應25架圖-4,一直使用到90年代初,服役時間遠超蘇美同類飛機。

中國在圖-4機身上加裝直徑7米、重5噸的天線雷達,使用4臺活塞發動機,但是在天線尺寸較大、氣動阻力增加30%的情況下,動力顯然不足。中方決定改配大功率的伊夫琴科AI-20K渦槳發動機。AI-20發動機的裝配對象是中國運-8軍用運輸機,後者是蘇聯安-12飛機的合法複製品。就在中蘇斷交之前,中方掌握了安-12量產技術,同時還有AI-20發動機生產技術,中國版產品代號WJ6。這種新型發動機長度有所加大,前突2.3米,對飛機的穩定性和控制性產生了影響,中國工程師隨即解決了這個問題,把水平穩定儀面積增加2平米,翼展增加400毫米。中國工程師徹底改造飛機彈藥艙,用作雷達和機載電子設備操縱員艙。1971年6月10日,這種被命名為「空警-1」的預警機驗證機開始試飛。

「空警-1」預警機是在最短時間內研製成功的,中國僅僅用了1年零7個月的時間,就製造出了驗證機。此前的活塞發動機槳葉向右旋轉,新型渦槳發動機槳葉向左旋轉,結果出現了傾斜現象,中國工程師決定配備起飛火箭加速器,以消除飛機擺動現象。後來還出現了因天線對飛機垂直安定面的作用而造成的振動,導致飛機在空中劇烈抖動,使機組人員在飛行中感到筋疲力盡。但是這個問題同樣很快得到解決。

「空警-1」在試飛期間總共飛行數百小時,最後證明機載雷達能夠發現距離在300-350千米處的轟-6(圖-16)型轟炸機目標,250千米以內的運輸機目標。在一次試驗中,還發現了300千米處的水面目標。但是由於當時中國在電子元器件領域較為落後,無法製造出在雷達設備可靠性,機組人員超高頻照射防護性方面令人滿意的,確實有效的國產預警機。

80年代末中國再次研究製造國產預警機,這次從開始研發到實踐落實成有戰鬥力的雷達樣品,用了15年多的時間。預警機研製工作由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合肥38所負責。1998年主要執行遠程雷達探測任務的海上巡邏機運-8J(AEW)完成首飛。它在量產型運-8C運輸機基礎上研製而成,主要區別是在機艏安裝雷達整流罩。中國消息源指出,它主要用於監督海情,能同時跟蹤32個海上水面目標,甚至包括潛艇潛望鏡在內,而且還能探測空中目標,引導殲擊機攻擊目標。

運-8J機載雷達以英國「空中霸王」雷達為基礎。英國Racal公司曾向中國出口了6-8架該型雷達系統,合同金額約為6600萬美元。「空中霸王」脈衝都卜勒雷達,在下半球掃描狀態下,對自身面積為5平米的目標探測距離為85千米,在上半球掃描狀態下的探測距離為110千米,對水面目標的探測距離為230千米。據悉,中國總共使用了4架運-8J飛機。顯然,它只是解放軍海軍的臨時過渡方案。

由於製造真正符合要求的全套預警機設備的難度較大,以及缺少實踐經驗和合適平臺,中國領導人為了保險起見,決定引進外國研製人員參與,與俄羅斯和以色列進行三方談判,於1997年籤訂了聯合研發、建造並向中國供應預警機的合同。規定由俄羅斯塔甘羅戈市別裡耶夫航空科技生產聯合體改裝量產型A-50預警機,交由以色列安裝以EL/M-205「費爾康」雷達為主的雷達技術系統,最後交給中國用戶。這種新型無線電技術系統主要用於探測敵方飛行器,控制指定空域,指揮已方作戰飛機。而且還要配備無線電偵察設備,保證能在戰區攔截無線電通話,監視電子環境。這種電子系統的基礎是以色列埃爾塔公司研製的EL/M-205多功能脈衝都卜勒雷達,它由3個有源相控天線陣組成,在機身上部構成三角形,使用直徑11.5米(大於E-3和A-50)的固定式蘑菇狀天線整流罩。研製方認為,這種分米波雷達的載波相當低,加上計算設備較高的快速運算和專用降噪設備的使用,具有保證發現巡航飛彈和隱身飛機的潛能。

俄方從1997年到1999年在塔甘羅戈改裝了俄空軍一架機身編號44的二手量產型A-50預警機,之後飛往以色列安裝「費爾康」雷達系統,到2000年7月之前基本完工,預計只需4個月就能向中國空軍交貨。但是在美國強大的壓力下,以色列被迫在2000年夏天先是停止履行合同,然後正式通知中國政府,放棄進一步參與這個項目。飛機上的無線電技術系統被迫拆除,然後裸機飛回中國。之後,中國領導人決定繼續自主研發預警機,主要配備國產有源相控天線陣雷達、通信和數據傳輸設備。

由於沒有其他適合用作預警機無線電技術系統載體的飛機,中國最終決定以90年代俄羅斯出口的伊爾-76MD運輸機為基礎,研製量產型預警機,命名為「空警-2000」,於2003年11月成功首飛。僅在首架「空警-2000」試驗樣機開始飛行測試一年之後,中國就開始在西安飛機工業公司製造量產型預警機。

2007年底4架量產型「空警-2000」正式列裝部隊。目前公開信息來源還沒能掌握有關這種預警機性能的可靠數據,只知道「空警-2000」的飛行機組由5人組成,操縱員為10-15人。它能在5000-10000米高空巡邏,最大航程5000千米,續航時間7小時40分鐘。量產型號在外形上與原型機區別很小,只是沒有空中加油探管顯得有點引人注目。

毫無疑問,「空警-2000」的裝備,能夠大幅提高解放軍空軍對空中目標,包括低飛和隱身目標的探測能力。當然,對中國來說,僅有一個預警機大隊,包括原型機在內只有5架飛機,顯然不夠。今後的「空警-2000」很可能仍將以從俄羅斯進口的伊爾-76飛機為基礎。2011年中俄籤訂合同,規定於2013-2015年向中國交付10架俄空軍二手伊爾-76TD軍用運輸機。另外,中國還在研製國產重型軍用運輸機運-20。據中國媒體披露,首架運-20原型機於2013年1月26日,在西飛閻良機場升空首飛。

中國另一款預警機是2001年首飛的「空警-200」(運-8W),以國產運-8F-200軍用運輸機為平臺,配備的雷達和瑞典易利信公司「易利眼」AESA類似,目標探測距離為300-450千米。這種新型預警機配備普惠公司的渦槳發動機,其突出特點是使用JL-4新型高效六葉螺旋槳,能夠增加航程,降低噪聲水平。應當指出,中國工程師在稍後的改進型號上,廣泛應用了在成功解決「空警-2000」預警機電磁兼容性、設備冷卻、照射防護問題時積累的經驗。

首架量產型「空警-200」於2005年1月14日升空試飛。2006年6月不幸墜毀,遇難者中包括無線電技術系統試驗員和研發工程師。專家認為,這次空難對中國預警機研製項目造成了較大困難,但是中國專家最終還是在相當緊張的期限內成功完成了「空警-200」的試驗,保證其按期裝備解放軍空軍。國外專家認為,目前中國至少已經列裝了6架該型飛機。

作為「空警-200」的後續發展,中國根據巴基斯坦空軍的訂單,為其研製ZDK-03「喀喇崑崙鷹」預警機,首架於2011年交貨。與「空警-200」不同,巴基斯坦ZDK-03預警機以運-8F-400運輸機為平臺,安裝蘑菇狀天線。巴軍方認為,這種機身上部旋轉整流罩的天線配置,更加適合巴空軍的要求。向巴基斯坦供應的3架ZDK-03成為中國對外出口的首批預警機,其雷達系統的所有關鍵部件,包括有源相控天線陣接收模塊,都在中國生產。用於高速處理數據的處理器同樣由中國研製生產。專家認為,ZDK-03在性能上接近於美國E-2C「鷹眼」艦載預警機的水平,它在巴空軍的常駐基地是喀拉蚩郊外的馬斯魯爾機場。

2011年有報導稱,中國正在研製艦載版預警機驗證機,而且有兩種不同型號,兩者在天線配置上有著顯著區別。第一種型號被命名為JZY-01,其平臺是作為安-26中國版的運-7運輸機,它的雷達天線與「空警-200」類似。第二種型號的試驗顯然進行得更加深入,使用傳統的蘑菇狀天線整流罩。但是一些專家認為,其天線不是旋轉式的,而是固定式的,天線內部和大型預警機「空警-2000」一樣,3套有源相控天線陣呈三角形分布,保證圓周掃描。

與運-7相比,新型預警機的動力系統發生重大變化,標配的WJ-5A(蘇聯AI-24的發展型號)發動機很可能被功率更加強大的WJ-6C替代,後者使用JL-4六葉螺旋槳,而中國新型軍用運輸機運-9、「空警-200」和ZDK-03預警機都使用這種螺旋槳。另外,這種驗證機上沒有輕型艦載機必配的著陸鉤,沒有艦載機特有的專用改進型起落架,機翼上也沒有摺疊機制。從照片來看,很可能只是用來驗證艦載預警機空氣動力學性能的原型機。而且,這種在安-26運輸機基礎上研製的艦載預警機,在排水量僅為6萬噸的「遼寧艦」航母上的停靠能力也值得懷疑。預計改變JZY-01結構的工作量不會比研製新型艦載預警機少。目前,配備圓形天線的飛機停在西飛機場上。

與此同時,中國還在繼續研製新型預警機,使用性能更加先進的雷達系統。中國工業在航空雷達領域已經實現了從機械掃描雷達到有源相控天線陣雷達的突破。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的專家們研製出了三坐標遠程探測雷達,使用有源相控天線陣,能夠保證全高度、全方位角電子掃描。

2014年年中有報導稱,中國已經裝備代號「空警-500」的新式中型預警機。它以運-8F-400運輸機為平臺,而且和使用平衡木狀雷達的「空警-200」不同,新飛機使用圓桅杆形雷達天線。「空警-500」在外形上和向巴空軍出口的ZDK-03相似,但是它配備新型雷達,後者的突出特點是天線上部的輻射形狀像水泡。據悉,中國航空工業已經生產了幾架該型飛機,裝備解放軍空軍作戰部隊,目前全部部署在漢中機場。

中國所有預警機的製造、修理和改裝都由西飛公司企業負責。中國預警機電子設備所有部組件全部實現了本土化生產,成為中國電子工業的巨大成就。機載數據處理系統使用的計算機,同樣由中國研製和生產,顯著提高了信息安全水平。一系列通信和信息系統,以及程序軟體,在中國所有預警機上統一通用,無疑降低了飛機生產成本,提高了技術維護水平。(編譯:林海)

相關焦點

  • 遼寧艦可以上固定翼艦載預警機 沒有彈射器也能起飛
    自從我國海軍列裝遼寧艦以後,艦載預警機問題就成為了多方焦點。對於遼寧艦來說,預警機是不可或缺的,只有列裝了預警機,航母的戰鬥力才有保障。隨著國內第二艘航母項目的啟動,艦載預警機的神秘面紗也被慢慢揭開。研發團隊為艦載預警機爭取到了臨時編號——空警600,隨著相關資料的公布,它的廬山真面目,已經越來越清晰了。前些年,我軍曾經在運7的基礎上,研發過一款代號為「JZY-01」的預警測試機,取得了重大的研究成果,今年更是展出了新的預警機模型。
  • 國產艦載預警機首飛,遼寧山東艦恐怕無緣,專為003航母量身定製
    預警機被譽為戰鬥力倍增器,美軍擁有E2D這樣強大的奶媽輔助,即便福特級的F35不出戰,單單使用尼米茲級的F/A18也足以完勝遼寧艦了,所以我們必須發展自己的艦載固定翼預警機,現在它真的來了!近日外媒報導,我國的空警600艦載預警機成功完成首飛,根據拍攝的照片來看,其外形和美國的E2艦載預警機幾乎一毛一樣,很明顯這一次又是摸著鷹醬過河。
  • 中國003航母呼之欲出?外媒衛星拍到三亞港畫面:全新075艦已就位
    此外,在新船塢的旁邊還有一個已經投入使用的新碼頭,一艘全新075型兩棲攻擊艦默默停泊在港口,這個碼頭至少能容納下兩艘075攻擊艦。美媒猜測,建設新幹船塢,是中國擴建海軍基地計劃的一部分,在這個新建船塢附近可能還存在潛艇基地。
  • 宏亮瞻局|航母海軍:艦載預警機的中國式選擇(上)
    考慮到中國目前服役的所有預警機均採用有源相控陣雷達,因此「空警」600應該不會例外,這意味著其探測目標的精度、響應速度、多目標探測能力、可靠性等核心指標很可能超越仍使用脈衝都卜勒雷達的E-2C,可與最新型號E-2D媲美。
  • 「安-71」預警機曾是遼寧號原配,雷達位置怪異,003能否借鑑?
    不過以上都是西方國家的主流方案,在前蘇聯時期還開發過以安東諾夫設計局為主導的"安-71"系列預警機,而且曾是遼寧艦的原配,那麼這種方式對於我們有何借鑑意義呢?
  • 外媒為何覺得遼寧艦比不過俄航母?客觀對待他人評價
    航母是海軍的重要裝備,更是艦隊的靈魂所在,現在中國已經擁有了兩艘航母,另外第三艘航母也正在建造,中國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將航母發展到這種地步,也是讓無數國人欣喜又驕傲。而我們的鄰國俄羅斯在航母領域似乎沒取得什麼發展,現在也僅有1艘航母正在服役,之前還經歷過幾次大修。
  • 中國這次一口氣曝光三款新艦載機
    美國福特級航母首艦福特號正式服役了,雖然被認為是「帶傷服役」,但其總體技術水平是應該得到肯定的。就連此前多次炮轟福特號航母「華而不實」的川普,這次也改口稱,福特號航母要領先對手兩到第三代,並可以讓對手感到內心顫抖。
  • 遼寧艦蛻變有多傳奇?10年前是廢鐵,10年後俄海軍司令聞之變色
    圖為俄羅斯海軍司令訪問遼寧艦 作為中國首艘國產航母,遼寧艦蛻變的傳奇經歷一直引人矚目,遼寧艦在改裝前是蘇聯建造的瓦良格號航母,在由瓦良格蛻變為遼寧艦的過程中,這航母有多坎坷
  • 以常規航母巔峰為標杆,遼寧號排第幾流,兩者相比誰更強?
    遼寧號排水量6.5萬噸,配備4臺蒸汽機,總功率20萬馬力。沒有彈射裝置,滑躍式甲板一次只能起飛一架,效率比小鷹號低多了。但遼寧艦隻在電子設備領域有一定優勢,遼寧艦配備的雷達等探測設備比小鷹號更有效。中國海軍遼寧號航母小鷹號航母優勢就在於艦載機不僅規模大,而且功能齊全。
  • 由瓦良格蛻變為遼寧艦,中國首艘航母經歷了哪些坎坷?
    圖為俄羅斯海軍司令訪問遼寧艦作為中國首艘國產航母,遼寧艦蛻變的傳奇經歷一直引人矚目,遼寧艦在改裝前是蘇聯建造的瓦良格號航母,在由瓦良格蛻變為遼寧艦的過程中,這航母有多坎坷?遼寧艦蛻變有多傳奇?中國不僅花費了大量人力物力以及財力,將其運到中國,同時還對其進行了大量的改裝,這也使得這艘10年前是廢鐵的航母,在10年後卻讓令俄海軍司令聞之色變,俄海軍司令科羅廖夫於2016年參觀了遼寧艦,他在參觀時全程沒有笑容,臉色都變了,看來遼寧艦的變化確實震撼他了。
  • 新型預警機首飛,將成為E2D強勁對手
    相比之下,我海軍航母發展晚,對艦載預警機的研發也相對滯後,此前山東、遼寧兩艦使用的均是用直8改進而來的艦載預警直升機。近日,一張新型預警機飛行的畫面出現在網絡上,從外形上看,這款預警機與去年亮相海博展的空警600模型非常相似,再加之中航工業隨後送上的「600首飛剎車系統」實錘,可以確定此次亮相的預警機正是空警600無疑!
  • 遼寧艦與「庫茲涅佐夫海軍元帥」號的對比
    那遼寧艦到底經歷了什麼樣的續建工程和優化修改呢?  由於它們是姊妹艦,因此在艦艇的數據參數上相差不大,排水量也差不多在60000噸之內,也就是59000多噸,航速在29節左右。而在滑躍甲板的角度上兩艦有差異,「庫茲涅佐夫海軍元帥」號為12度,遼寧艦為14度。
  • 讓俄海軍司令刮目相看,經中國改造的遼寧艦,盡顯海軍實力
    俄羅斯是除了美國之外世界上軍事力量最強大的國家,掌握著世界上多數先進軍事武器和高超軍事技術水平的俄羅斯一直都讓美國寢食難安,確實,在高超音速飛彈和核潛艇的研究領域,俄羅斯居於世界領先地位。中國開啟雙航母時代既然我國已經進入了雙航母時代,就必須得說一說另外一艘航空母艦了,就是大家所熟知的遼寧號航空母艦,其實中國遼寧艦的前身就是蘇聯的「瓦良格」號航母,追根溯源,當時隨著蘇聯的解體,「瓦良格」號航母停工,成為新獨立的烏克蘭的財產,烏克蘭雖然繼承了蘇聯的「瓦良格」號航母,但是由於烏克蘭自身的經濟壓力,最終中國購買了
  • 遼寧艦今日通過海峽南下!075艦已提前抵達 中國海軍主角三亞集結
    遼寧艦航母編隊浩浩蕩蕩穿越海峽最新消息稱,遼寧艦19日晚航行進入臺灣北方海域,並連夜進入海峽,預計今20日會通過海峽往南邊航行。而就在一天前,12月18日夜間,美「馬斯廷」號驅逐艦穿行臺灣海峽,解放軍東部戰區組織海空兵力全程對美艦進行監控。
  • 俄航母為何用浮吊船補給,只因唯一大型補給艦已爛成廢鐵
    作者:虹攝庫爾斯克日前,俄媒曝光了一組俄羅斯「庫茲涅佐夫」號航母在敘利亞海域進行海上補給的圖片。由於沒有大型補給艦,俄航母的補給方式顯得十分落後,與其對接補給的是一艘自航型浮吊船。所謂自航型浮吊其實就是安裝有大吊車的自航駁船,一般用於港口建設、水下打撈等海工作業,為航母補給也真是難為了這艘大吊車船了!用自航型浮吊船為航母補給,這讓人不僅疑惑,繼承蘇聯紅海軍龐大遺產的俄羅斯海軍,難道就沒有一艘遠洋補給艦嗎?
  • 空警-500有何過人之處,代表了中國預警機的最高水平
    因為受到地球曲度的影響,所以地面雷達對於遠處的低空飛行器的搜索受到了極大的限制;在某些特殊地域,因為地形的影響,這種限制可能還會增大,因此誕生了預警機。預警機將雷達背在機身上,可以有效地對空中、陸地、海面等目標進行偵測,極大地提高了預警能力。
  • 中國海軍071型船塢登陸艦首艦-998號崑崙山艦
    崑崙山號船塢登陸艦(舷號:998),是中國海軍071型兩棲登陸艦首艦,是在遼寧號航空母艦之前中國海軍最大的作戰艦艇。由滬東中華造船(集團)有限公司建造,是中國第一款自主設計的船塢登陸艦,於2006年6月開工,2006年12月20日下水,2008年服役於南海艦隊。
  • E-3預警機已不是世界最強?俄制預警機或將面世,美軍壓力大了
    E-3預警機已不是世界最強?俄制預警機或將面世,美軍壓力大了得知伊朗核專家被刺殺消息後,讓整個中東的氣氛,都顯得格外緊張起來。此時多個國家都擔心,一旦這裡再出現任何動靜,很有可能會爆發一場大規模戰事。從這件事出現後,伊朗民眾從上到下無不憤怒,大家都想要在最短時間裡將兇手捉拿歸案。為了防止伊朗做出衝動,以色列當時已經下令,全體將領進入到備戰狀態。有現場目擊者表示,看到美方預警機飛如以方上空,另外還有航母在附近待命。美方很早就將B52轟炸機部署在中東基地,一旦這裡發生戰事的話,那麼憑藉美方目前的軍事裝備,很有可能會對伊朗造成更重打擊。
  • 「大國重艦」從無到有:遼寧艦,開啟航母時代
    從無到有——  遼寧艦,開啟航母時代 (改革開放40年·40個「第一」)  最近,網絡上關於遼寧艦與國產航母並肩停靠、同框出鏡的新聞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在同一時間、同一片港區裡,還有數條新型驅護艦也已初具雛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