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書法家崔德法,31幅行書作品欣賞,網友:他的字可進中書協

2020-12-20 清雅閣
崔德法

崔德法的行草書法筆力勁道,有趙孟的韻味。沒有多年的墨耕經歷是寫不出這個水平的。單個字分開看都顯得大氣自然,瀟灑自如和奔放,點筆犀利,很好看,賞心悅目。紮實的基本功底,瀟灑自如。布局有度,熱情奔放。粗細變化很有講究,寫出了獨特的個人風格。通幅作品,潤墨清新,達到了藝術的最高境界。有網友表示崔德法的書法總體來說還是不錯,屬清秀俊朗型書體。優點是字的結體緊湊有致、筆畫輕重有變、運筆功力深厚、頗有文人氣息。不足是布局行間稍差顯無序,筆畫寫法重複顯呆板。

崔德法的書法集魏碑,歐陽詢,趙孟,王字於一體,形成的完全是自已的風格,他的字柔美而不失力度,看似飄逸,實則體現錐畫沙屋漏痕之書法功底!凡致力於中國傳統文化的書法藝術者都應以蘇先生為楷模。一個叫笨笨小豬的網友點評說:「崔德法先生的字筆畫不過關,鉤畫不到位,捺畫是甩出來的,不是寫出來的,質感飄浮。筆畫粗細懸殊處,與範曾的病筆雷同,而整篇字柔弱無力,與林岫有相似處,究竟誰學誰,還是巧合,不得而知」。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民間書法家崔德法31幅行書作品欣賞:

書者介紹:

崔德法,男,山東東阿人,詩人、書法家。善書、工小楷。其書法,傳統功力深厚,字體端正俊秀,婉轉圓潤,雅俗共賞,多次參加全國及石油石化油石化系統書法比賽並獲獎。其代表作小楷《法句經》、《孫子兵法》及四十米長的行書長卷等。

寫在文末:

聲明:本文由清雅閣原創發布,圖文版權歸清雅閣所有;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致 謝!歡迎您在清雅閣駐足欣賞藝術,清雅閣的創辦初衷便是以傳承中華文化精神,發揚中國國粹藝術。為廣大藝術愛好者搭建藝術交流平臺,我們將始終秉持創作優質書畫內容的宗旨砥礪前行。如果喜歡我們的內容,敬請關注、點讚、收藏、分享、轉發、評論。您的每一次參與都是我們創作優質內容的強大動力。

相關焦點

  • 軍事博物館館長袁偉將軍,11幅行書作品欣賞,網友:可進中書協
    今天我們為大家介紹一個戎馬一生的書法達人,他就是中國軍事博物館的館長袁偉,少將軍銜。他的字剛毅遒勁,中規中矩中自有風格,字如其人。這可能和他是軍人和長期的軍旅生涯鑄就了老人品和性格,在書法上體現了出來。在一次訪談中,袁偉將軍認為:「字是用來表達意思的,美只是它的外在因素。
  • 北京書協副主席楊廣馨,14幅傑出行書作品展,秉承經典翰墨芳馨
    有些人傳統書法沒學好就談創新,把字寫得不像字,像鬼畫符一樣,這是不應該提倡的。楊廣馨是書壇裡極少配享有「書法家」稱號的人。其認真寫字的態度和作品中展示出來的對中國書法的傳承,是中書協很多自以為是者不具備的。他們更多的只會耍政治手腕而已。要說楊廣馨的作品中有習氣很重的筆畫,就其字字獨立已經嚴重影響了行書的氣勢,而書法第一要素是氣韻生動,顯然本作品中就就缺乏整體氣韻。
  • 中書協女書法家方淩波,12幅獲獎書法作品展,網友:字美人更美
    方淩波的書法作品不論是結字,還是布局都彰顯著乾淨自然,行草間雜,用筆老辣,乾濕變化,具有傳統韻味有祭侄文稿之風韻,是好的書法作品。她的字是一種正常的而又習慣的書寫形式。就字體而言,有隨意和柔情的感覺。曾經有書友爆料,說方淩波女士練書法一年寫壞了上百支毛筆,得到很多網友的稱讚,說方淩波的書法成功是勤奮的代表。
  • 著名書法家胡問遂,精選31幅簡體立軸行書字帖欣賞,學行書必選
    根據你的要求你可以找一本喜歡的行書字帖臨。結構歸納就是類似於黃自元的間架結構九十二法這種說結構的書,看懂並且融會貫通到寫字中,其實這種方法並不比臨帖快多少。這兩種方法雖然看著進度稍慢,但永遠不會浪費時間,你一直是在進步的。外面現在有一些所謂速成,學個一年半載完事了,感覺挺快看到效果了,但是停止練習沒多久字又恢復原樣了。你這一年時間白搭。但這一年要是踏實下來臨帖,字也會有比較大的進步。
  • 中書協書法大家丁立田,精選21幅傑出行書欣賞,字字精美筆筆秀逸
    我建議還是用楷書,楷書是打基礎磨練心智之用,練好了楷書,其他都是他的變體或比他易學,但需說明的是要想將楷書寫的登峰又不是件容易的事。我初學所用是柳公權的《柳體》字,因為上面有詳細的筆畫順序和構造,以及每個字在「米」字格中的位置,很容易模仿。但不知現在是否還有的買,你去找找看有沒有類似的字帖。
  • 福建省文聯 省書協舉辦第二回書法家之詩書畫印作品展 - 文化生活報
    省文聯副主席、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柯雲瀚,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吳乃光、方松峰、陳秀卿、蔣平疇、陳遠、傅永強,省書協主持工作副秘書長餘端照,省文聯對外交流中心主任林永金。這是我們書法家踐行習總書記提倡的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的具體表現。我們要走進生活,在人民中體悟生活本質,吃透生活底蘊。正所謂「閉門覓句非詩法,只是徵行自有詩」。
  • 網友:雖是江湖體卻是真書法,劉國有傑出行書欣賞,難得的好書法
    在當今的書壇有這樣一個現象,就是很多的中書協的書法家的作品很不受網友的喜愛,而民間的業餘愛好的書者的書法卻很受歡迎。根據這一現象,我認為有兩點,其一就是中書協的書法家為了體現書法的高深功力,將書法變得神秘化,創作的書法作品,能認出的人幾乎只有他自己。
  • 女書法家李硯,精美行書作品欣賞,網評:人美字更美,比肩王右軍
    李硯看過很多的書法家的字,我似乎產生的這樣一個不知道是不是正確的觀點:縱觀書協的各路書法家,似乎女書法家相比男書法家更願意把字寫得規整一些,讓人第一眼就認識的字。而男書法家似乎更青睞於把字潦草化,越不認識越有神秘感,也就更顯得功力深厚。我們在前面的內容,就提過當代的著名女書法家如韓寧寧、周慧珺、蘇澤立、方放等都是儘量地把書法寫得讓人一眼就認識的字。而男士當中最為出色的應該是田英章老師了,反而很遭到很多人的狂噴。今天我我們說的這位就是當代著名的女書法家,也是一位把字寫得一目了然的書法家——她就是李硯。
  • 中書協書法大家劉光霞,行書曹操《龜雖壽》欣賞,可做帖的好書法
    墨色的變化除了運筆的輕重緩急之外,調墨也是一幅書法作品的至關重要的步驟。書法學習和創作當中如何調墨呢?若是初學或是練習,用一得閣墨汁就行(不過貌似市面上有很多假牌子,如果是真一得閣,寫完的毛筆用水衝洗後是紫色的。)毛邊紙紙上水墨調和不是很重要(能拉的動筆就差不多,但是如果墨太厚會縮短毛筆的使用壽命。)宣紙上(生宣),初學一般是一筆水,三筆墨。如果技術很高了,就可以以1:1比例了。
  • 中書協著名女書法家李硯,楷書《滕王閣序》欣賞,筆精墨妙真書法
    在楷書的發展中,顏真卿的開先河之處在於字形大小趨同,用筆畫粗細調整字內布白疏密。也就是說過去三筆的字必然小於八筆的字,而顏真卿筆下三筆和八筆字的大小基本一致,只是將三筆字寫粗,使它的布白在視覺上和八筆字協調統一。在寫字的時候要求我不按帖子裡的字結構寫,而且按照正楷的上下左右方正的結構來寫,比如原帖天字捺筆比撇略佔地,老師要求我寫成左右對稱,比如足字,原帖口字略向左傾斜,就要求我寫成上下對稱結構的。
  • 四字書法作品 你喜歡的漂亮書法來了
    為營造一個高雅的藝術文化氛圍,體現出主人的欣賞品味和綜合素養,很多的家庭、企業、高檔酒店、茶館內都會懸掛一些四字書法作品,或提升文化修養,或彰顯個人情懷,或提升室內檔次等等,接下來咱們就一起欣賞當代書法家書寫的——霸氣四字書法作品。
  • 當代著名書畫家雷天德作品欣賞
    當代著名書畫家雷天德作品欣賞藝術簡介:雷天德,男,筆名雨田、綏德人,陝西綏德人。其小說、散文、歌曲、等中短篇小說作品在國內有關省市及澳門有關報刊雜誌上發表近三十萬字。近年來專事詩書畫,作詞作曲編曲,視頻製作等。2009年其草書作品《蜀相》獲北京「和諧杯」全國書畫攝影藝術大獎賽金獎,作品入編《和諧之光》大型畫冊。
  • 任政27幅行書翰墨欣賞:工整秀麗、雄健挺拔!初學書法的好字帖
    當代許多的書法愛好者或者從業者常常喜歡把任政、二田的字視作書壇的洪水猛獸,認為他們的字是印刷體、是屬於初級階段的字。比如有的書友說,如果僅僅只是想把自身的字練得規範端正,那麼練他們的字沒錯,而且非常容易上手、見效快,但如果是想在書法一途走得更高更遠,則最好是師古臨古。
  • 西安書協行書委員會委員翥軒齋主鴻漸作品《大胡笳》欣賞
    尺寸 30x45紙 粉彩箋墨 紅星墨液筆 小狼王作品賞析:作者以上等優質粉彩箋書寫此幅小楷作品,用筆精緻,體態俊逸,丰神俊朗,如沐春風,讀之嘗之,仿佛聽到了千年瑤琴的嫋嫋清音……釋文:《大胡笳》又名《胡笳》、《胡笳十八拍》。《神奇秘譜》 腥仙按,琴史日,漢書載蔡琰,字文姬,蔡邕之女也。博學有才辯,又妙於音律。其父邕夜彈琴弦絕,琰聞之日.
  • 田英章書法遭嘲諷,被批誤人子弟,蘇士澍:中書協永遠都不歡迎他
    中書協的主席蘇士澍就曾開誠布公地講道:「中書協永遠都不歡迎田英章,永不會接納其楷書。」這樣直白的話讓人禁不住揣測蘇士澍與田英章之間是否有些私人糾葛了,究竟蘇士澍為何要這麼說呢?田英章的書法真的一文不值嗎?
  • 任政先生的45幅行書真跡展,被譽「行楷第一帖」,專家:印刷字
    任政任政先生的書法,是公認的行書大家,甚至便成了公用標準字,但從書法角度看,不耐欣賞,越看越少趣味,得不剄愉悅感,他的字俗氣少韻致,適合公用,但缺藝朮味道,小學生習字是好範本,但作為藝朮去欣賞則太差寫硬筆的龐中華也是,學它可以將字寫規範些,但欣賞不出硬筆之美感。任政先生集百家之長創造出屬於自己的書法體系及規範字行楷!他好像武壇巨星李小龍一樣掌握了一種哲學理論讓自己與眾不同,以高超的技藝做到了推陳出新而且是本世紀無人能及的水平!任政的《三字經》和《朱子家訓》其書法水平已超過所有書法大家的技藝!
  • 原中書協主席沈鵬,楷書《千字文》品鑑,網友:沒一點楷書的樣子
    從沈鵬的《楷書千字文》字帖來看,莊重中寓靈活,繼承中有發展,結體嚴謹,氣運貫通,溯源晉唐,每字布局構架閻錦文,筆畫老辣而味濃,字字珠璣;整篇幅統一和諧,用心和功力,實為可敬。沈大師草書更是意蘊遒勁,不失靈動,雅韻綿長!一個叫花開花不謝的網友說:「沈鵬的《千字文》寫得好,自成一體。好多人不懂書法一味推崇正楷,是因為自己沒有認真寫楷書,如果楷書練到一定程度,真的覺得什麼田書沒有一點看頭」。
  • 唐-顏真卿行書《送劉太衝敘》作品欣賞
    中國藝術名家」可直接關注☞ 作者簡介                   顏真卿,唐朝著名的政治家,傑出的書法家。這是顏真卿在南京留下的一篇重要的行書作品。顏真卿的贈書為劉太衝子孫世代珍藏。後來有人將此敘刻成法帖在民間流傳。400餘年後,宋慶元五年(1199)一個叫戴援的人來溧水做縣丞,他是一位書法愛好者,這天他在好友李兼經家中見到顏真卿的《送劉太衝敘》帖,驚喜萬分,一翻品賞之後,戴援建議將此帖翻刻上碑,以便傳之後世。兩人一拍即合。戴援請友人潘仁壽將《送劉太衝敘》模刻上石。
  • 啟體書法的創新大師符標讓,精美行書立軸簡述,行雲流水自然遒勁
    對於符標讓先生的書法作品我們已經做過多次的書法專題內容了,每一次網友都表示非常的喜歡。我想網友如此的熱衷和喜愛,是和符標讓先生的書法造詣是分不開的。今天我們再一次的將符標讓先生的精美書作分享給大家,希望螢屏前的您有所收穫。
  • 當代實力派青年書法家王建閣作品欣賞
    年近五十的王建閣對書法的熱愛超乎常人,雖然歲數不大但從6歲起就顯示出他對書法的喜歡和特有的天賦。王健閣對書畫非常勤奮只要有時間就堅持練習對書畫非常痴迷,這麼年輕就能把書法寫到如此精湛,是當今社會很少見的。在不久的將來將成為書法界的嬌嬌者。目前他的粉絲眾多,都已收藏他的字為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