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呼萬喚始出來,辯論界最下飯的綜藝——《奇葩說7》近日回歸。
作為本季的開場嘉賓,楊冪憑藉著各種犀利金句和「綠茶粉碎機」頻頻登上熱搜,收穫眾多好評和共鳴。
「應該感謝每一個罵你的人,它都是你草船借來的箭,你就等著東風一吹的時候再說吧。」
「不知道該做什麼的時候,你就抓住一切可能。」
「你腳底下有陰影,只是因為你在面對著太陽。你在看著太陽,所以你就不要管你身後那些影子。」
「很多人說自己是人間清醒,但未必真的清醒,我覺得清醒的人都是在努力活著的人。」
值得看的還有那些新老奇葩們,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扒一扒。
第七季《奇葩說》集齊四面八方、從南到北、上天入地的各式「妖魔鬼怪」。
而且這一季一上來就是千人海選的大場面。什麼是牌面?什麼是綜藝「海底撈」現場?這就是!
開場的「千人撈」有不少新奇葩給人留下很深的印象。
▍ 東北英語姐
東北英語姐特別接地氣,講出不少中年女性的職場和生活困境,與歐陽超用英文「開槓」的環節更是超酷。
▍ 陳小雨
陳小雨是個00後,也是一個在「卷文化」中長大的小孩,她讓我們看到下一代的另外一種可能性:率真、勇敢,知道該如何取捨。
這樣的00後,真是讓人喜歡。
▍ 張踩玲
這個博士小姐姐是個網紅,為了參加《奇葩說》專門從國外飛回國,肚子裡還懷著一個5個月的二胎。
張踩玲說出了高知人群的困境:喜歡的事業養活不了自己,求學求到博士還是不喜歡搞學術,可是架不住家裡父母喜歡啊,兒女學歷高,說出去好聽有面子。
張踩玲很會「抓觀眾」,她說的話很能讓人聽得進去,這在《奇葩說》舞臺上是個優勢。
▍ 小鹿
小鹿是個脫口秀演員,語言非常幽默,很適合今年《奇葩說》提倡的「輕鬆辯論」氛圍。
除了新奇葩,這一季的《奇葩說》也有眼熟的老奇葩再次返場。
臧鴻飛今年參賽壓力很大,他把2019年總結為自己的「挨罵年」:表達情緒被罵、淘汰被罵、曬紅燒肉被罵……但即便如此,當知道自己鼓勵到一些人的時候,他開始與網絡世界和解,開始選擇再次相信交流的意義。
老奇葩梁秋陽上場前壓力也大。在千奇百怪的選手中間,他顯得太過普通和正經。
他曾經以為已經很了解「說話」這件事了——就是內容、邏輯、觀點的表達。但他最近突然了解到,重要的不是你說的東西,而是你對面的人想要的那個「情緒點」是什麼。
比如之前有道辯題:「下班後拒絕臨時加班,我錯了嗎?」他抽到的是反方「我沒錯」。
按照以往的思維,他一瞬間可以想到很多,比如公司治理、責任劃分、個人應該如何應對之類。
但他忽然有種預感,人們其實只想聽到一件很簡單的事——好不容易過一個私人周末還要被老闆罵的「委屈」。
自詡「會說話」的人,有義務和責任把這些「委屈」講清楚,而不僅僅只是講自己精緻漂亮的觀點。
沒什麼金句,沒有強烈的情緒傳達,這段話平靜結束,三個導師同時亮起「喜番」。
如馬東所說,真正厲害的辯手會在啟動邏輯的同時啟動強大的共情能力,對應、關照、投射對方的情感需求。
還有一個老奇葩的返場也引起許多人的關注,那就是許吉如。
要說第六季《奇葩說》誰被罵得最慘,那就不得不提許吉如了。
那為什麼許吉如不被喜歡呢?
許吉如,長得美、學歷高、能力強、嘴皮子利索,在一堆草根中間,仿佛是閃著光的金鳳凰。
回想一下,前幾季《奇葩說》裡還真沒出過什麼美女,紅的都是怪咖或諧星。所以,這一次來了許吉如這樣的高知美女,一開始陣勢是很強的,給的鏡頭多,收穫的讚嘆多。
許吉如的履歷到底牛到什麼程度?
有三個關鍵詞:清華、哈佛、全球頂級律師事務所。
如果在節目裡要給她加個定語,恐怕一句話都裝不下,想必要詮釋成——「來自清華的哈佛女孩、頂級律師、可以代表中國人去聯合國開會的青年楷模許吉如」。
金光閃閃的女孩走了一條普通人望塵莫及的人生之路:
出生於南京,家庭條件優越,父母精心培養,15歲奪得全國英語演講比賽冠軍,後進入南外,畢業後被保送至清華學習法學專業,22歲攻讀哈佛大學碩士。
哈佛畢業留在全球頂級律所,但後來辭職,全力逐夢演藝圈。
這樣一個優秀的大美女,節目組力捧、導師們喜歡,許吉如瀕臨淘汰時導師羅振宇甚至犧牲了自己隊員的利益,送了一張復活卡給她。
然而,眾星捧月的許吉如在《奇葩說》裡的命運卻離奇地短暫。
復活的時候看得出她很想贏,挑了對方看似最弱的一名辯手——胡老師。辯論的過程憑良心講也算是旗鼓相當,結果,觀眾的投票卻是驚人的懸殊。
許吉如僅僅得了10票,在《奇葩說》的歷史上也算是倒數的名次了。
這更彰顯了某種集體的情緒:
「我不管你講得好不好,我就是不願意聽。」
事後,很多人開始思考,為什麼明明是很優秀的女孩,卻有那麼多人不喜歡她?薛兆豐一語中的:「太愛講道理了。」範湉湉也秒刪過一條微博:「就是不喜歡美女講道理」。
初級辯論選手很容易走入「咄咄逼人」的迷途,第一季的時候蔡康永就說過這並不是好的方式,容易自取滅亡。
不喜歡美女講道理,更不喜歡像學生會主席一樣的美女講道理,這大概是許吉如沒有料到的局面。
有趣的是,她在第六季《奇葩說》被淘汰那場,嘉賓請的是楊超越。
我們可以看到,在綜藝節目的語境下,同樣是美女的兩個人上演了怎樣戲劇般的兩極景象。
這邊,許吉如高知、能幹,強勢凌厲;那邊,楊超越懵懵懂懂、一臉迷茫,黃執中都辯論結束半天了,她還搞不清楚啥叫「遙遠的哭聲」。
然而,若論觀眾喜愛的程度,是可以明顯感受到的。
楊超越就是可愛啊,傻萌傻萌的啊,馬東時不時就cue楊超越發表幾句觀點。沒辦法啊,暖場、活躍氣氛、放鬆身心,她一講話大家都喜歡聽。
況且,楊超越就真的「笨」嗎?
也不見得,或許是她太明白大家喜歡什麼了。
這就是綜藝節目的殘酷之處,恐怕也是許吉如深感無力、找不到頭緒的地方。
「被人喜歡」實在是太深奧的一門學問了,能力和優秀不是敲門磚,甚至美貌也不是敲門磚,它更像是一種玄學,說不定什麼特質就能打到觀眾心裡去。
如果非要總結的話,或許可以概括為「綜藝感」,更玄一點的說法是,它講究「觀眾緣」。
第七季《奇葩說》許吉如的返場,能夠明顯看出網上的評論給她帶來多大影響。
去年的她穿著西裝馬甲,精緻的妝容,連頭髮絲都透露著和她人生一樣的順滑。
今年的她卻說:
「我依然不是很有勇氣去看觀眾的眼睛,我依然很怕在他們眼中看到那種『我沒有被你說服,或者我不認同你的觀點』。我還是缺少跟觀眾直接交流的勇氣。」
她變了,變得侷促、不安、沒有安全感、沒有選擇權,眼睛裡沒有那股明亮的勁兒。像蜂蜜不甜了,像可口可樂沒氣兒了,失去了自信、戾氣,讓人心疼。
時隔一年,她依舊困在去年的辯題裡出不來,詢問楊冪「如果當時復活卡給你,你要不要」,以佐證自己當時的做法並沒有錯;說辯題時,刻意切換到雞血狀態,可是非常強撐,就連笑容都不舒展。更加致命的是,她一年後給出的論點,依然平平無奇。
對比幾個回爐的老奇葩,他們表現真的十分亮眼嗎?不見得。但是他們都提到一個詞:反思。
比如席瑞,會想突破自己,不想再頂著辯論詩人的帽子;
比如秋陽,會思考自己曾經的論點不夠讓觀眾聽進去;
比如「沒脖子」的小胖胖,會給奇葩說選手分類……
而許同學,目前正是缺乏這種清醒的自我剖析能力。
或許學霸的光環使她從小到大的人生路走得順風順水,在遇到意料之外的挫折時,反而沒有那麼強大的內心去面對。
那什麼時候才算真的強大了,走出來了呢?就像各位導師說的那樣——
不去強迫自己做或者不做任何事情的時候。
比如不強迫自己再回《奇葩說》,不去想「哪裡跌倒就從哪裡爬起來」這件事情。
所以,咽下一切,抓緊自己想要的,不再抱怨和追究,留點時間給自己,才是正確的選擇吧。
編輯 | 小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