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把我哥帶走》是2018年暑期上映的一部青春片,由張子楓和彭昱暢主演。
這片子火了之後,張子楓和彭昱暢這對「兄妹CP」也火了,現在在《嚮往的生活》第三季中,二人仍以「兄妹角色」出現在節目中。
先來說說這部影片,當時熱映的時候小編沒看,當時小編正沉浸在國產劇的懷抱中,不太想看這種青春校園風格的影片。
可能是小編老了吧,但是聽身邊去看的朋友說,挺感人的,張子楓和彭昱暢演技也都不錯,本來覺得就是狗血青春片,卻意外的淚目了。
前兩年的青春片,各種墮胎、吵架、分手、唯美等還縈繞在小編腦海中,出於「先入為主」,小編當時沒跟風。
但是沒辦法,張子楓和彭昱暢後來越來越火,每次提到他們都繞不過《快把我哥帶走》這座大山,小編還是慫了——看看吧。
看完之後,小編不得不說,這是一部「過譽」的影片。
雖然後期確實有一些情節比較讓人感動,但也能看出來是導演精心設計的情節,是導演的圈套!
就算看哭了,我還是要罵這個電影是個爛片!張子楓跟彭昱暢的演技也是不怎麼樣,真的被吹爆了。
豆瓣評分6.8分,還是非常公道的,當時上映之後,很多人為這個評分「喊冤」,覺得太低了,根本「名不副實」。
但是小編看完了,忍不住感嘆一句:「豆瓣評分誠不欺我!」
影片剛開始就進入一段眼花繚亂的「整蠱」方案,看哥哥如何「72變」整妹妹!
這些方式是不是讓你看了嘖嘖稱奇,家中有哥哥或者妹妹的,是不是忽然腦洞大開,感慨自己為什麼沒有這麼整過自家的親手足呢?
這一段真的太過於炫技了,設計感太強,真實中,哥哥也想不出這麼多的方法來整妹妹呢,在現實中兩個兄妹不和,直接吵架,或者打起來了。
怎麼會用這種……Emmmmm……非常親密的,看起來像是青春校園愛情故事的男主角「整蠱」女主角的方法呢?
試問,如果不愛一個人,怎麼有這麼旺盛的精力去變著法兒的整她,出現在她面前啊!就是因為他是妹妹?
哦,天哪,這片如果男女主角(時分和時秒)不是兄妹的設定,在片中哥哥這樣對妹妹的方式,說他們是男女朋友小編一點都不會懷疑!
小編感覺進入了一個「圈套」,分不清「愛情」還是「兄妹情」了。
現實中哥哥到底應該是怎麼對妹妹的?找一個有妹妹的朋友問過,基本上就是過生日的時候給她買生日禮物,陪妹妹逛街,缺錢的時候給她零花錢……
好像也沒有別的照顧,或者關愛什麼的了,長大之後,兩個人的感情就會越來越生疏,尤其是在妹妹結婚之後。
可是這部片,時分和時秒除了「親兄妹」的設定,兩個人之間的互動都是「類似愛情」的吧?
尤其是當妹妹時秒在感受過時分不是自己哥哥,非常惋惜,這個時候時分是妙妙的哥哥的時候,這個時候時秒完全是可以愛上時分的啊!
就連平時看起來有點遲鈍的妙妙都看出來了,問時秒是不是喜歡自己的哥哥(時分)。
這個時候真的害怕導演直接讓時秒「愛上」了時分,妹妹時秒發現自己心目中對時分真正的感覺,發現自己愛的不是開心哥,而是一直默默保護自己的時分……哦~~~這是一種類似愛情的感覺!
所以時分跟時秒之間的感情之前如果不是有「親兄妹」這樣設定的條條框框,避免讓別人想歪,可能兩個人早就是小情侶了吧?
不是都說愛一個人就是要獲取她的注意力,在青春期「欺負」一個人也是愛的表現嗎?
那麼時分跟時秒之間呢?時分給時秒買烤腸、捉弄她、把她的辮子扎在床上、讓時秒幫助自己拿書包、一起欺騙老師……
這些不是情侶才有的表現嗎?還有看到時分跟時秒之間一起欺騙老師,時分表現得有點「難言之隱」的時候,還以為他們的父母得了什麼不治之症呢。
時秒在後期發現哥哥其實是非常愛自己的,但是這種愛護的方式有點「特別」?
這邏輯上說不通啊,這些整蠱妹妹時秒的方式都是導演想出來的炫技方案吧?
不想讓妹妹發現父親醉酒,你可以早點起床把爸爸帶回家,不一定要調慢妹妹的鬧鐘還綁住她的頭髮。
不想讓妹妹發現父母吵架,你可以帶妹妹一起去玩,不一定要自己打遊戲讓妹妹找不到你。
……
縱觀全片真的像一個大型青春進行曲的MV,
想想這些畫面配合Tfboy的《魔法城堡》和《青春修煉手冊》來聽也是毫無違和感的吧?
這些欺負妹妹的方式和哥哥剪掉試卷姓名拍賣的小事件真的都像是在「抖機靈」,看到結尾也不知道哥哥為什麼要拍賣試卷,
就是為了買一包包的膨化食品,然後集卡片嗎?
可是在片的開頭就已經看到哥哥只差最後一張拼圖沒有集齊了啊!後來劇情也交代了,哥哥只用去商店裡讓老闆把一包包的膨化食品拿出來讓哥哥時分「搖一搖」就能夠「聽出來」是不是有那張特別的卡,這根本用不上錢去買的呀!
這時候哥哥拍賣試卷掙的錢到底是用來幹什麼了……這個時候小編真的希望導演能夠深沉一點,有城府一點,本來小編是猜測哥哥非常細心,要用這些「小把戲」掙的錢給爸爸媽媽掙醫藥費,但是瞞著妹妹呢!
看到結尾發現是自己想多了,導演只是想炫技一下,表現青春校園的感覺而已。
哥哥和妹妹的這一段打鬧也是,太有MV的感覺了,還用上這麼長的時長,就看著「慢動作」的哥哥妹妹配合柔和的黃色懷舊濾鏡進入了家。
而且還真的就配上了青春風格的BGM……建議這裡配上劉若英的《後來》,食用感更佳。
這種煽情真的太受不了了,這碗雞湯小編喝不來啊!
無論是時分時秒是兄妹的時候,還是時分變成了苗妙妙哥哥的時候,兩家人的父母都是鬧不和,要離婚的。
怎麼,離婚,單親家庭就這麼容易讓人有代入感和惹人心疼嗎?小編都要感覺家長鬧離婚要成為一個電影中的固定「梗」了。
只不過這個梗在這部電影中顯得太過於「兒戲」,時分時秒的爸爸媽媽離婚給人一種好像「過家家」的感覺。
時秒也借用爸爸的名義給媽媽送過花,媽媽當時也拿著花回來了,這就證明媽媽心中還是有爸爸的啊!
但是時分這個時候明顯的想要「拆臺」,這就搞不懂了,時分想要保護時秒,又不撮合爸爸媽媽在一起……
其實無論跟誰,都多多少少有矛盾的,時分和時秒的爸爸媽媽如果感情好一點,只要不是整天吵架,對於時分跟時秒的成長環境都是有幫助的。
時分跟時秒的媽媽一直說要離婚,反反覆覆吐槽的也是只有「爸爸酗酒」這個點。
這也太不真實了吧?想來一個男人如果對你百依百順,只有一個小癖好就是喝點小酒,你們有一兒一女了,你會因為這個離婚?
這種設定真的太卡通了,每次看到時分跟時秒爸爸媽媽的戲,都有一種「塑料愛情「的既視感。
最後,哥哥如果真的那麼愛妹妹,當然是要跟妹妹在一起啊!
可是結尾,卻是拋下了妹妹!!!
一直渲染煽情了這麼久,還是要離開妹妹?
最後說說結尾那一段,哥哥為妹妹做那麼多事情,真的好像戀人哦,像一個戀人要離開人世,為另一個人準備好一切的感覺哦~~
這一段煽情戲真的好長,好拖拉,明明知道是導演的精心設計,是技巧性的戲碼,還是忍不住哭了。
但是就算哭,小編還是要罵,這真的是個爛片!
最後說說張子楓跟彭昱暢的演技。
在這部影片中,真的沒有感覺到他們兩的演技有多麼精湛,彭昱暢還稍微好一點,畢竟是劇本的問題,邏輯上的硬傷不能全扔給演員。
彭昱暢表現得愛整蠱,愛欺負妹妹,欺騙老師的「壞男孩」形象還是比較鮮明的,但也不能算得上驚豔。
至於張子楓在這部片中就更普通了……
整部片中只有「生氣」跟「哭」和「笑」的表情,大部分時間都感覺張子楓情緒表現得「非常驕躁」,好像什麼都非常著急,也非常急於下定義的感覺。
張子楓的演技在這部片中感覺非常得「平淡」,真的沒有到網上瘋傳的「吹爆」的效果。
而且戲中,張子楓也表現得時而「遲鈍」,時而有些「機智」,智商上線,發揮不太穩定。
哭戲也是沒有什麼細節的,表現得比較「粗糙」,也許是剪輯的原因,看不到節奏。
只是應景的「哭了」,而沒有「起承轉合」的節奏感。
還有前期的髮型設定,就是那種蓬蓬亂亂的丸子頭,可能漫畫中是那樣吧。
但是張子楓那樣的髮型真的有給人一種顯得「邋遢」的感覺,不知道是不是只有小編一個人這麼感覺……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