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安部指揮破獲「塑料紫菜」網絡造謠傳謠敲詐案 近日,公安部組織指揮福建、天津等地公安機關嚴打網絡造謠傳謠,抓獲拍攝「塑料紫菜」謠言視頻實施敲詐勒索人員5名,製造「塑料紫菜」謠言人員5名、傳播謠言信息人員8名。(中國警察網)
2、上海查獲全國首起毒品行李箱走私案 上海浦東機場海關查獲全國首起「毒品行李箱」走私案,繳獲古柯鹼10.19千克。犯罪嫌疑人將古柯鹼與塑料顆粒混合在一起,利用注塑手法,把含有毒品的原料做成旅行箱,是一種新式的毒品藏匿手法。(央視)
3、北京市網信辦遏制追星炒作卓偉、趙五兒被封 今天,北京市網信辦依法約談多家網站,責令網站採取有效措施遏制渲染演藝明星緋聞隱私、炒作明星炫富享樂等問題。「風行工作室官微」「中國第一狗仔卓偉」「名偵探趙五兒」等一批違規帳號被封。(法制網)
4、雄安將發展高端綠色智慧製造業打造現代產業體系 6日,京津冀協同發展專家諮詢委員會組長、中國工程院主席團名譽主席徐匡迪在2017中國城市百人論壇上透露,雄安新區規劃的原則是水城相融、藍綠互映的生態宜居之城,總體規劃將於一段時間後提交中央審議。(經濟參考報)
5、教育審批權力成獵物?「審批彈性」成「尋租暗門」 近期在安徽曝出的系列教育貪腐案,揭露了教育行政審批這一「隱蔽的腐敗高發區」。據統計,去年以來落馬的袁文、安徽省教育廳原副廳長楊德林、基礎教育處原處長繆富國3名官員,向他們行賄的大學、專科高職、中專、中學等各類學校共有近百所,行賄次數達數百次。(半月談網)
6、遼寧立法規定大氣汙染查處不力給予行政處分 對大氣環境違法行為包庇的,對重大大氣環境違法案件或者突出的大氣汙染問題查處不力,導致嚴重後果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近日通過的《遼寧省大氣汙染防治條例》首次作出上述規定。(新華社)
7、嫦娥四號明年有望登陸月球背面 記者從2017年全球航天探索大會中國專場全體會議上獲悉,嫦娥四號是世界首顆在月球背面著陸和巡視探測的太空飛行器,計劃2018年實施發射。(人民日報)
8、上海首家環境資源審判庭成立一年受理案件75件 首個環境資源審判庭在崇明區法院建立一年間,已受理環境資源案件75件,執行案件30件,畜禽養殖不規範,企業生產沒環評,灘涂承包補償有爭議……通過司法審判調解,對環境資源的保護可以更專業也更高效。(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