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批公眾號要涼?微信重磅新規,沒有新聞資質這些內容別發!

2021-02-23 微果醬


作者 |  Ceci

出品 | 微果醬(ID:wjam123456)

今天一早,不少運營者向微果醬爆料稱,公眾號後臺收到了《關於公眾帳號從事網際網路新聞信息發布需要資質的提醒》通知。

短短一則通知卻宛如平地一聲雷,它到底意味著什麼,又有哪些公眾號將會受到影響?果醬妹馬上來跟大家一起一探究竟。

經果醬妹調查發現,目前收到該通知的公眾號涉及各個類型:地方號、政策解讀、社會熱點點評、傳統文化、情感號.從所屬同個主體公司到從屬N個主體公司的都有。

所以綜合來看,這是一次面向全平臺的內容整頓。

首先,我們來劃一下此篇通知的重點:

公眾帳號向社會公眾提供網際網路新聞信息服務,應當取得《網際網路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等相關媒體資質。如你的帳號後續計劃從事網際網路新聞信息服務,請儘快資質材料整理並通過平臺完成資質申報。

通俗點說就是,要是想推送新聞採編類的內容,公眾號就必須擁有相關的資質證明,並且上交到官方進行申報,否則可能會違規。

微果醬據此諮詢微信官方得到回應稱:

除非是公眾號本身是媒體或者有新聞信息許可證等證明,否則收到該通知後不及時提交新聞採編資質證明,或者說沒有,後續建議不要發新聞採編的文章了。

從微信的通知來看,這次並不是一刀切,平臺方給出的解決方法是不建議發。但是運營者如果選擇繼續發布相關內容的話,就要做好承擔後果的心理準備,譬如被刪文、封號等。

這時候可能會有運營者產生疑惑,「網際網路信息服務」具體指什麼內容?我們要怎麼判斷哪些文章該不該發?

據微信這次通知依據的2017年發布的《網際網路新聞信息服務管理規定》來看,在該規定的第一章第二條,就明確了新聞信息主要包括

有關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社會公共事務的報導、評論,以及有關社會突發事件的報導、評論。

再結合微信本次通知介紹:

如你的帳號不具備相關資質,建議不要採編發布、評論解讀政治、經濟、軍事、外交領域及重大突發事件等相關信息內容。

兩者的闡述高度一致,這麼看來,缺乏新聞採編資質的時政號、軍事號、地域號將會是受本次整頓影響最大的公眾號。

時政號、軍事號內容的垂直性就不用多作解釋了,但對於大部分的地域號來說,發布採編當地民生新聞、政策是他們帳號流量的重要來源,通知一旦施行,不少地域號可能就只能發吃喝玩樂信息度日了。

近年來,各地網信辦對於缺乏新聞資質進行採編的公眾號的整頓一直沒有停過

• 2020年10月,公眾號「共*兒」、「河南*聯」、「河*招生考試信息網」因未經許可從事網際網路新聞信息服務、關聯冒用官方機構名稱標識、發布虛假信息等違規行為被永封;

• 2020年3月,公眾號「大美呂梁」「看呂梁」因未取得「網際網路新聞信息服務許可」違規轉載時政新聞信息、內容審核把關不嚴等行為被屬地網信辦被約談並被要求暫停更新;

• 2017年11月,公眾號「包頭微電影」「包頭青年」「自由發」「0472」不具備新聞報導資質,擅自採集、編發、轉載未經核實的新聞,分別被永封和禁言半個月。

對於這次微信的通知,果醬妹採訪的不少運營者都表示看完後一臉懵,想要尋求取得「網際網路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的方法。

但也有運營者認為,普通公眾號取得「網際網路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或許會因此調整內容方向。

因此果醬妹了解到,申請網際網路新聞信息服務許可需要滿足以下條件

1、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依法設立的法人;

2、主要負責人、總編輯是中國公民;

3、有與服務相適應的專職新聞編輯人員、內容審核人員和技術保障人員;

4、有健全的網際網路新聞信息服務管理制度;

5、有健全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可控的技術保障措施;

6、有與服務相適應的場所、設施和資金。

    申請網際網路新聞信息採編發布服務許可的,應當是新聞單位(含其控股的單位)或新聞宣傳部門主管的單位。

    任何組織不得設立中外合資經營、中外合作經營和外資經營的網際網路新聞信息服務單位。

而在申請網際網路新聞信息採編發布服務許可的過程中除了需要提交能證明上述條件的材料,同時還需提交該單位或其控股方為新聞單位的證明,或其主管單位為新聞宣傳部門的證明及該主管單位的意見。

▼當申請主體為其他單位(非中央/地方新聞單位)的流程

整個申請流程複雜且門檻高掛,如此看來,普通公眾號申請「網際網路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確實是不可能的。

看到這裡,是不是覺得有點眼熟?沒錯,這和果醬妹周一解讀的網信辦新規裡面的「嚴查非法採編新聞信息服務」對應上了。

微信本次通知裡引用的規定,就是網信辦1月22日發布的新規,第一章第五條中的內容

公眾帳號信息服務平臺提供網際網路用戶公眾帳號信息服務,應當取得國家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相關資質。

從網信辦下令,到公眾號執行,僅僅五天的時間。看來這份自媒體「史上最嚴」新規等不到下個月就會陸續在各大內容平臺貫徹落實了。

正如果醬妹在此前的文章中提到,網信辦該項規定是想要規範新聞採編權,尤其在疫情期間,相關信息具有敏感性和不確定性,隨意發布容易導致謠言的滋生,對社會造成不良影響。現在的採編門檻限制一來可以讓用戶快速準確獲得官方消息,二來也可以有效減少謠言的產生和傳播。

微信本次通知也是如此,除了履行網信辦新規,歸根到底就是為了淨化公眾號的內容環境,減少不實信息的誕生和傳播。推動公眾號逐步走向下一個更加規範有序的階段。

你運營的公眾號收到通知了嗎?接下來打算如何應對?歡迎留言告訴果醬妹~

附:

《網際網路信息服務管理辦法》

《網際網路新聞信息服務管理規定》

《網際網路用戶公眾帳號信息服務管理規定》

 

相關焦點

  • 傳媒湃|新聞聯播微信公眾號上線,首條微信推送談了國泰航空
    微信公眾號「新聞聯播」正式上線。 截屏圖8月16日22時23分,微信公眾號「新聞聯播」(cctvxwlianbo)正式發布了第一條微信推送。這也意味著,這檔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每日19點播出的「中國收視率最高、影響力最大」的電視新聞欄目已正式開通微信平臺。
  • 南昌多個知名微信公眾號遭山寨
    微信營銷如今已成了生財之道,粉絲眾多的微信號更是一些人眼中的「招財樹」,隨之而來的就是與假冒名牌產品一樣的「山寨微信公眾號」。由於相關法規的缺乏,這類行為在微信虛擬世界裡層出不窮。南昌的「樂行南昌」「地寶網」「圈圈網」等微信公眾號都遭遇了山寨的困擾。
  • 公眾號命名新規,暱稱帶地名的號主注意了!
    01涉及地名的公眾號暱稱需提交資料3月初,運營者阿澤想要新註冊一個帶家鄉名的公眾號,他試了不少名字(包括自己家鄉名的),例如廣州xx,蘇州xx,北京xx,柳州xx,惠州xx等,都提示需要提供相應證明材料。也就是說,一旦你新註冊的公眾號涉及「地方名+任何組詞」都要提供資料,審核後方可通過。
  • 以後看微信文章要付費了?是的,公眾號付費訂閱要來了 | 愛範兒
    是的,公眾號付費訂閱要來了 幾乎可以確認,微信即將推出付費訂閱功能,消息源出自知名網際網路人士洪波(網名 keso),這位早期網際網路博主與馬化騰雷軍等網際網路大佬來往不少,消息可信度非常之高。馬化騰在洪波朋友圈下評論,表示微信將會推出公眾號付費訂閱功能,正在敦促開發進程。
  • 微信發公告:個人主體註冊公眾號數量上限由2個調整為1個
    微信發公告:個人主體註冊公眾號數量上限由2個調整為1個 澎湃新聞記者 楊鑫倢 2018-11-16 14:01 來源:澎湃新聞
  • 2020年微信新規正式確定!有類人轉帳要被限制,希望其中沒有你!
    而微信支付則是微信聊天工具的衍生品,由於使用微信軟體的人越來越多,為了方便大家交易,微信也推出了支付功能,由於微信用戶眾多,所以微信支付一經上線也鎖定了大批用戶。由於微信是我們平時最常用的聊天軟體,所以微信支付也是大家平時用到最多的。多年來,微信支付也一直在完善各種規章制度,它的功能也更加完善,可以說它是後起之秀,但是跟支付寶的差距幾乎沒有多少。
  • 微信公眾號寫作技巧分享:微信公眾號的靈感來源
    想寫公眾號但不知道寫什麼?想寫公眾號沒有靈感怎麼辦?公眾號素材怎麼找?這些問題困擾著許許多多的運營人,今天咱們的主題是微信公眾號的寫作靈感不斷的方法。微信公眾號一、做微信公眾號的核心在正式開講前,我們要先了解做微信公眾號的核心,做公眾號的核心有兩點,一是優質的內容產出,二是持續不斷的產出,
  • 一些經典的微信公眾號
    2、生活小助手 微信號shenghuoXZS史上最強大的微信機器人,可查天氣、查快遞、查公交、查火車;會算人品,會聊天解悶,會唱歌,會解夢,會翻譯,能猜謎語,能問答,真心強大,不服不行!對,是各種資訊,上到社會新聞、中到科技產品、下到菜譜保健。在這個娛樂至死的信息世界裡,和菜頭偶爾的一篇文章或一張插圖,或許能讓你感受到清淨。
  • 微信公眾號的六年:逐浪者的軌跡
    站在微信公眾號誕生六周年的節點上,讓我們把這些故事從頭說起。2012年:萌芽 「Big things have small beginnings. 巨大的事物總有細小的開頭。」——《異形前傳:普羅米修斯》2012年,是瑪雅曆法裡預言的世界末日。末日成了空談,但一種新生的力量悄然出現。六年前的8月,經過緊張的開發和測試後,微信公眾平臺正式上線。
  • 微信公眾號流量的人間蒸發
    如今,在江湖大談微信公眾號整體活躍度不高,增量流量不再,紅利期已過的時候,一批公眾號刷粉服務公司的廣告又活躍起來,或許也是在最後收割一次紅利,真正的源頭或許是那些企業主看著自己的公眾號漲粉停滯,閱讀量下降,再次給小編下達死命令的一種連鎖反應吧。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而且還在往復。
  • 竟然已經八年了,微信公眾號平臺
    今天是平凡的周一,平凡的8月17日,絕大多數人也從不知道,自己每天都會點開的微信公眾號,正是誕生於8年前的今天。恭喜恭喜,微信公眾號,八周年啦!今天我想來寫一些自己和微信公眾號的故事。作為華南第一批做自媒體的媒體人,必須承認最開始幾年連養活自己都夠嗆,我也不曾想過有一天「自媒體」這件事會變成現在這樣熱門。從2009年註冊微博,再到2013年註冊微信公眾號,現在的我擁有了「陳大咖」這個IP,擁有了自己的團隊。它不僅成為我熱愛的終身事業,它還給幾位有為青年創造了就業機會。我的人生,終歸是因為微信公眾號改變了許多。
  • 拓途公眾號統計工具:運營微信公眾號,這些數據要會看!
    01 圖文基礎指標在微信公眾平臺自帶有的圖文數據我們稱之為基礎圖文指標,這應該 80% 的公眾號運營都會去看的數據。d.歷史消息在公眾號歷史消息裡點擊文章的閱讀量統計。e.其他閱讀來源微信自定義菜單,包括引用圖文素材,引用歷史消息等。頁面模板,原創開通後頁面模板引用圖文素材,引用歷史消息等。微信搜索,在微信->發現->搜一搜裡搜索到的「相關文章」。
  • 微信公眾號開發(總結)
    我就可以掙錢了,可以非常明確的告訴大家這是不存在,因為你並不是第一人開始做,至少我分享完了整個完整的開發過程,每一個關注我的公眾號的都會知道怎麼做,那麼問題又來了,我為什麼要把這樣的教程寫出來呢? 因為我也在運營公眾號呀,我需要乾貨來吸引大家的關注呀,所以我分享出來了,不要認為這是非常愚蠢的做法,首先我得到了一批認真關注我的讀者,其次只有當你自己來分享的時候,你會發現被大家鼓勵,支持,其實真的是非常好的收穫,也許只有當你自己的微信公眾號開始進行引流的時候,你就會知道這其實真的很難,那麼問題又來了,既然這麼難我為什麼還要開發呢?
  • 大批公眾號被封!微信再發公告,再這樣做小心號沒了
    這些帳號的命名,基本上是「地名+資訊」、「地名+周邊」,為了躲避平臺監管,也有些帳號的命名是「地(一個字母)名+生活」,總之就是要給你營造一種「本地生活新聞  1、搬運視頻  這類公眾號基本上不會有原創文章,大部分推文都是一些幾分鐘的搬運視頻或洗稿圖文。類型包括情感、生活、養生、風水等等,視頻開始前至少要看8-10秒的廣告才能跳過(營銷號的廣告收入之一),文章底部也會有大面積露出的二維碼或設置了超連結的圖片,點擊便會提示跳轉到另一個公眾號去。
  • 教你怎麼註冊微信公眾號!
    經常有人問到我,什麼是微信公眾號,有沒有用,怎麼做?每個人都可以通過微信公眾號文章快速宣傳自己,快速累積粉絲,快速宣傳公司產品。
  • 一份詳細的微信公眾號運營實戰攻略
    這些年來,多少微信公眾號運營黑絲熬成白髮,多少年輕的腦瓜愁到撞牆,多少青蔥少年掉發不止。好了,現在作者給大家獻上一份詳細而完整的微信公眾號運營實戰攻略,請享用~
  • 朋友圈轉的這些全是假的!微信出手,50個公眾號被封
    2月27日至3月16日,「掌上印尼」、「厄瓜多華人在線」等60多個微信公眾號發布多篇雷同文章:「世界失控了」「華商太難了」。媒體報導稱,文章背後的人或是郭紅。據上遊新聞,3月19日,郭紅丈夫薛育明回應記者稱,上述假消息與妻子無關,都是其一手策劃的,目的是為了提高閱讀量和漲粉。
  • 騰訊要搞微信公眾號直播
    直白了說,這是個競爭慘烈、利潤空間偏低且營收結構單一、挖人和跳槽不斷、靠燒錢維持滲透率的行業,頭部平臺虎牙和鬥魚的戰爭已進入白熱化階段,而要做泛娛樂直播平臺的熊貓直播則悄然退場。熊貓TV最早是由王思聰投資成立的直播平臺,也因此而名聲大噪,曾一度是繼鬥魚、虎牙之後第三大遊戲直播平臺。不過,從18年開始就有各種經營不善的傳言,如今,破產清算的傳聞似乎也已坐定。
  • 「毒舌電影」公號被封!一片哀嚎,還有關八、男人裝,自媒體圈大地震的背後…細思極恐
    6月1日,《網際網路新聞信息服務管理規定》實施。新規將各類新媒體納入管理範疇,會對包括微信公眾號在內的自媒體帶來重大影響。新榜對新規梳理後的核心內容包括(點此閱讀新榜分析全文):1. 微信公眾號能不能發布新聞或評論?
  • 微信視頻號,是公眾號的未竟之志嗎?
    微信視頻號,「你開通了嗎?體驗了嗎?」龍哥說這是人人都可創作的年代。表達是天然的需求,但文章一不小心成了公眾號的主要載體。每天寫文章不現實,發視頻是可以的。因此短內容將是微信發力的方向。視頻號就是短內容的表現形式,公眾號的未竟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