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這六位「無價之師」講述光陰的故事 揭示「當老師的意義」

2020-12-27 廈門網

  廈門網訊(文/廈門日報記者 佘崢 通訊員 傅春榕 圖/受訪者提供)今天是第36個教師節。每年的教師節,廈門市教育局和廈門日報都會聯合策劃報導,我們報導過身邊好老師,教育的成就,難忘師恩……

  今年,我們決定換一種方式。我們從全市選取了六名教師。在某種意義上,他們各自代表一個群體,有的是今年受到表彰,但這不是他們中選的第一原因。他們都是可愛的老師——有一位從大學畢業後,一直在廈門最偏僻的鄉村工作;有一位是心理教師,一位是樂團指揮;還有一位老師,即將退休了。

  六個人,每個人展現過去和現在的兩張照片,回答我們的一些問題,比如:為什麼當老師,第一節課感覺什麼樣?

  我們邀請您細品光陰裡的老師故事,或許,您對老師這個職業,對情懷,對追求,會有新的認識。或許,您會明白什麼叫「無價之師」。

  當關鍵時刻拉學生一把的老師

  李遠(金尚中學心理老師)

李遠近照
1992年工作第一年時的李遠。

  >>人物簡介:當了28年教師,是廈門最早的心理教師之一。上學期,她做了幾百次心理諮詢,有時一天連做七八個心理諮詢。

  問:教師生涯中,有沒有至今覺得對不起的學生?

  有個女生在事業成功後回來告訴我,讀書時被班長在廁所打了一巴掌(打得不重,意在警告),至今想起來心裡仍然很難過。我從未想到這件事情對她影響這麼大,當時我剛到一線做心理教師,有些事情處理過於著急和強勢。我知道後很誠懇地跟她道了歉,後來,我在遇到校園欺凌時,對於弱勢一方,都無條件接納和關注。

  問:您覺得學生給您最好的回報是什麼?您至今收到的最好的回報是啥?

  我收到的最大回報,就是學生和家長因為親子矛盾情緒崩潰,深夜打電話來哭訴求助,經過我的輔導化解了不良情緒,避免了極端事件的發生。

  學生在人生成長中也許會遇到坎,我很願意做那個關鍵時刻拉學生一把的老師——就像我中學時我的老師拉我那樣。

  問:從當老師的第一天到現在,您覺得什麼變了?什麼沒有變?

  心態變了,對學生態度變了,以前比較急,現在變得不那麼急,看學生什麼都順眼,對很多事情能夠沉著冷靜應對。沒變的是我上課依然充滿激情,富有感染力,不管是給學生上課,還是給老師培訓,用他們的話說,李老師的課充滿歡聲笑語。

  問:關於老師,您還有什麼感想?

  不要把老師當神,要把老師當人。

  敬畏每個生命 真情澆灌花開

  王翠霞(雙十中學德育處副主任、歷史老師)

王翠霞近照
1996年的王翠霞,剛畢業。

  >>人物簡介:當了24年老師,2020年度廈門市中小學優秀德育工作者。她的歷史課成功擺脫了「死記硬背」「無聊」的頑疾。

  問:為什麼當初要選擇當老師?

  喜歡這個職業,可以整天和書籍打交道。

  問:有哪件事的發生,讓您覺得「當老師真好」?

  用期待、鼓勵以及真情去澆灌這些孩子,當收到他們成長、成功的訊息時,我仿佛聽到了生命花開的聲音,看到了生命的綻放,那種感覺真好!

  問:當老師的意義在何處?您何時、從何事悟出這個意義?

  孩子像花一樣,種類不同花期不同,都是獨一無二的。要敬畏每個生命,在傳授知識的同時,給孩子心靈的滋養。

  教書育人,當我們用一個生命去影響另一個生命時,自己也被另一個生命影響,投入其中,獲得幸福感、價值感,收穫豐富的生命狀態。

  為學生付出愛 幾十年不厭倦

  吳臻(市實驗小學語文老師)

吳臻近照
1985年工作兩年的吳臻。

  >>人物簡介:

  當了37年小學老師,正在辦理退休手續,她一輩子當過最大的官據說是「班主任」,但她默默無聞地工作,是實小全校老師的榜樣。

  問:為什麼當初要選擇當老師?

  因為家族裡有好幾個長輩是當老師的,從小學到初中、高中,我所遇到的老師,對我都非常好。

  問:記得第一天上課情形嗎?

  1983年,我在福建省沙縣南霞初級中學開始教師生涯,教初二語文。當時我非常瘦小,最大的學生年齡比我大、個頭比我高。第一天上課,我走進教室的時候,發現黑板沒擦,黑板擦被學生放在黑板的頂上,瘦小的我根本夠不著,幸好當時有隨身帶手帕的習慣,就順手用手帕擦了黑板,冷靜地解決了問題,順利上完了第一課。

  問:過去幾十年的教師生涯,哪位學生(或是哪類)讓您印象深刻?或是發生什麼事,觸動了您?

  很多人常問這個問題。我覺得,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個體,有不同的優勢,當你看到學生在不同的工作崗位上,快樂、幸福地工作、生活,這就是我們當老師最自豪的事!

  問:有哪件事的發生,讓您覺得「當老師真好」?

  當批改作業累了,有孩子跑過來看我的時候;當早年的學生帶上自己的對象、孩子來看我的時候;當三十多年前的學生,不遠千裡,寄來公司新產品與我分享的時候,我覺得當老師真好啊!今年8月1日,學生聽說我今年要退休,還特地組織了二十年聚會,參加聚會的有教師、律師、音樂家、醫生……大家歡聚一堂,充滿歡樂!

  問:當老師的意義在何處?您何時、從何事悟出這個意義?

  我每天踏踏實實、認認真真工作,帶好每一個班,關愛每一個學生,為他們的成長奠定良好基礎,為他們塑造好的品格,能給他們的家庭帶來幸福,為社會輸送合格、有用的人才。所以,我幾十年不厭倦、不懈怠!

  問:如果回到幾十年前,再讓您選,您會選哪個職業?

  我還是會選擇老師,我從未後悔當年的選擇。我為學生付出愛,學生回報我幾十年快樂的工作生活。

  上課和生活都要有儀式感

  陳佩玲(廈門一中副校長、語文高級教師)

陳佩玲近照
1993年工作三年的陳佩玲(中)。

  >>人物簡介:今年獲得福建省優秀教育工作者,是今年受省級表彰的老師代表。她「上榜」的理由是她是一位熱愛教書的語文老師,她上課的儀式感十足,每節課打扮得齊齊整整、頭髮梳得一絲不苟,神採奕奕地去見學生。

  問:記得自己的第一屆學生嗎?

  從教30年,第一屆學生從高一帶到高三,他們是我唯一一屆做過三年班主任的學生。第一屆學生,我大他們6歲,可以說是和他們一起成長的。我至今還記得他們中的許多人家住在哪裡,記得他們高中生活的一些片段和插曲。

  問:有哪件事的發生,讓您覺得「當老師真好」?

  我覺得當老師真好是體現在,老師每天都有值得高興的事,就比如每一天早晨迎著初升的太陽走出家門時,我都會對新的一天有所期待,期待學生的進步,期待課堂的相互配合。有期待就會善於去發現,善於去發現就會有驚喜。沒有什麼比學生的進步更讓老師高興了。

  問:當老師的意義在何處?您何時、從何事悟出這個意義?

  當老師的意義在於成全學生、發展學校。特別是在近十年,更能悟出這個意義。因為會從已畢業的學生看到學校教育的功效,看到他們的成長與發展。

  問:從當老師的第一天到現在,您覺得什麼變了?什麼沒有變?

  我覺得沒有變的是自己依然是有理想有激情的人,我的理想一直是成為廈門一中優秀的教師之一。我覺得要一直做一名優秀的教師,得窮儘自己的一生不斷去努力和追尋。

  問:關於老師,您還有什麼感想?

  我感到高興的是無論我走到哪裡,陌生人猜我的職業都首先猜我是老師。是不是我身上有濃厚的教師職業特點?

  二十多年從無到有 用音樂啟迪孩子心靈

  周如珺(海滄延奎實驗小學音樂教師,近三年借調到海滄區青少年宮)

周如珺近照
1998年大學剛畢業的周如珺。

  >>人物簡介:當了22年老師。周如珺是地道海滄人,幾十年前她學鋼琴,要從嵩嶼很辛苦地趕到鼓浪嶼……她當老師後,決心要讓海滄孩子在家門口學習音樂。在學校支持下,她從二胡、笛子、琵琶三種樂器起步,組建了一支龐大的民樂團,堅持了18年。

  問:還記得剛參加工作的情形嗎?

  最開始,全校只有我一個音樂老師。每周穿梭於不同年段、不同班級授課。有一次聽到幾位主科老師在談論自己班上的孩子,像個大家長一樣了解每位孩子的性格特點和學習情況,言語間透露出當教師的幸福感和成就感。這件事情對我觸動挺大的。

  問:當老師的意義何在?

  作為一名音樂老師,我希望自己能帶領更多的孩子愛上音樂,用音樂的純、淨、美來啟迪孩子們的心靈。美育的力量強大,這份職業值得我去努力和堅持。

  問:當了二十幾年老師,您覺得您做對的事情是什麼?

  十幾年前,在海滄區民樂教育一片空白的情況下組建起一支民樂團,並一直堅持到了現在,我覺得這事做對了。雖然遇到了許許多多的困難,但孩子們在這個團隊裡不僅學到了樂器的演奏技能,還學會了堅持、合作、責任等良好的品質,更在傳承中感受到了民族音樂的魅力,樹立了民族自信,這對他們來說都是一生受益的。

  做個「引路人」 幫留守兒童走出大山

  詹江賀(同安區河田小學語文老師、兼任學校教導主任)

詹江賀近照
1997年工作第二年的詹江賀(前右一)。

  >>人物簡介:當了25年教師,曾經獲評福建省最美教師。1995年從廈門師範畢業後,他一直在邊遠山區小學任教。

  問:為什麼當初要選擇當老師?

  選擇從教是因為受初中的英語老師蔡清風的影響,他愛生如子。記得有一次我膝蓋扭傷,他用自行車載我到離校將近8公裡遠的一個鄉村找民間醫生治療。坑坑窪窪的土路,一路聽到蔡老師大口大口地喘著粗氣,那一刻,我就深深地愛上了老師這個職業。

  問:過去幾十年的教師生涯,哪位學生(或是哪類)讓您印象深刻?或是發生什麼事,觸動了您?

  2014年我在同安區白交祠教學點工作,教學點有兩個年級10個學生,孩子都是留守兒童。一次有個學生,竟然對著電話那頭遠隔千裡的爸爸喊:「我沒有你這個爸爸,你不要管我。」我深深地感受到這些孩子太缺乏父愛了,就想扮演這10個孩子父親的角色,去關心他們,愛護他們。

  問:當老師的意義在何處?您何時、從何事悟出這個意義?

  我是大山的孩子,我深深地熱愛著這片土地。在偏遠山區任教25年了,我更覺得山區教師任務重,因為我們是山區孩子通往外邊世界的引路人,能幫他們走出大山,改變命運,所以不能退縮,不能放棄。

展開閱讀全文

相關焦點

  • 帶火廈門六中合唱團的老師,是「夜空中最亮的星」
    從四面八方趕往此處的人們手持鮮花,眼眶溼潤,前來送別廈門六中音樂教師高至凡最後一程。廈門六中學生歌聲送別老師高至凡。澎湃新聞記者 韓雨亭 視頻編輯 李坤 實習生 張銘程(02:19)7月19日傍晚,高至凡因突發重疾搶救無效,不幸辭世,年僅28歲。
  • 廈門六中合唱團唱響《夜空中最亮的星》送別高至凡老師
    高至凡帶領廈門六中合唱團參加鷺島少年合唱音樂會。(廈門六中供圖)歌聲中送別指導廈門六中合唱團的高至凡老師——夜空中,划過一顆最亮的星東南網7月24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楊珊珊)「夜空中最亮的星,能否聽清,那仰望的人,心底的孤獨和嘆息。
  • 帶火廈門六中合唱團的老師高志凡不幸離世 年僅28歲
    7月20日,廈門六中發布訃告稱,廈門六中合唱團音樂老師高至凡於7月19日突犯重疾不幸離世,年僅28歲。他曾帶出風靡全國的中學生合唱團,演繹過《夜空中最亮的星》《稻香》《青花瓷》《魚歌》《魚戲蓮葉間》《送別》等諸多作品,以無伴奏的阿卡貝拉聞名網絡。
  • 畫風暖甜治癒的《時間都知道》,如何講述「光陰的故事」?
    盛夏炎炎,正是用陽光、笑容、愛情治癒人心的絕好時節。當31歲的時簡夢中回到十年前的大學時代,重新遇見自己生命中的各色旅客,她完成了心態上從少婦到少女的「逆生長進化」,也和這一群人生旅客再度在另類時空裡,演繹了一場暖甜治癒的關於愛的故事。原著《時間都知道》作為熱門的網文IP,由於故事主題和視角新穎獨特,本身就擁有眾多擁躉。
  • 廈門六中合唱團推出新作《生如夏花》 用歌聲紀念逝世的指導老師...
    高至凡今天,是廈門六中合唱團指導老師高至凡逝世一周年紀念日。現任指導老師徐聰帶著廈門六中合唱團的孩子們,用一首樸樹的《生如夏花》表達對他的無盡思念。這支MV,將於今日正式發布。《生如夏花》絢麗熱情高至凡,生前是廈門六中音樂教師,是在合唱團背後默默付出的靈魂人物,也正是因為他和好友徐聰的「天作之合」,讓合唱團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一樣閃爍光芒。高至凡的一生雖短暫,卻璀璨,正如泰戈爾筆下那句「生如夏花之絢爛」。「至凡還在的時候,我們就想翻唱樸樹的《生如夏花》了。」
  • 帶火廈門六中合唱團的老師走了,年僅28歲....
    您或許不知道高至凡,但是,應該知道廈門六中合唱團!高至凡是就是這支風靡全國的中學生合唱團的指揮!昨天9:30高至凡發送一條朋友圈:「放假真是太爽了,做夢都會笑醒」。他應該是笑醒後發完這條微信,但是,後來,他再也沒有醒過來!
  • 你就是夜空中最亮的星,致廈門六中合唱團的高老師,一路走好
    高至凡風靡全國的廈門六中合唱團音樂老師7月20日,廈門六中發布訃告,7月19日18時30分,音樂老師高至凡因突犯重疾搶救無效,不幸離世。天妒英才,高老師才28歲也許你對高至凡老師不是很熟悉但你一定聽過他帶領的廈門六中合唱團以及這個合唱團合唱的眾多好聽的歌曲高至凡就是這支全國獨一無二的中學生合唱團的指揮! 7月19日傍晚,和高至凡合租的室友推開房門,發現不對勁的他,馬上撥打120,但是急救醫生趕到,已經無回天之力。高老師不幸離世。
  • 廈門六中合唱團發新歌《因為你》,紀念離世老師高至凡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視頻|廈門六中合唱團發新MV《因為你》,紀念離世老師高至凡。新京報訊(記者 王洪春)9月9日晚間,廈門六中合唱團發布原創單曲《因為你》,獻禮教師節。今日(9月10日),該單曲製作人徐聰介紹,今年7月,該合唱團的指導老師高至凡病逝,年僅28歲。這首新歌亦是對高至凡的紀念。高至凡生前指揮合唱。受訪者供圖據新京報此前報導,今年7月19日,廈門六中合唱團指導老師高至凡因突發重疾搶救無效,不幸離世,年僅28歲。
  • 廈門六中學生現場合唱送別高老師,高至凡去世原因是什麼?
    臺海網7月22日訊 (海峽導報記者 林毅彬/文 陸軍航/圖)「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炊煙嫋嫋升起,隔江千萬裡……」2017年底,廈門六中12名孩子在高至凡老師的指導下,用阿卡貝拉和身體打擊形式重新演繹這首經典,MV一出,
  • 《光輝歲月》金融裡的歲月:廈門國際銀行的故事
    欄目名稱:《光輝歲月》金融裡的歲月:廈門國際銀行的故事   1985年,廈門經濟特區初創的第四個年頭,中國第一家中外合資銀行——廈門國際銀行成立,開創了中國金融改革開放的一個裡程碑。  廈門國際銀行監事長 葉啟明:習總書記當時是廈門的副市長,親自指導了廈門國際銀行的籌建工作。
  • 廈門六中學生送別高老師,現場合唱震撼,大家都哭了
    關於廈門六中合唱團您了解多少?這支中學生合唱團以無伴奏的阿卡貝拉聞名,他們演唱的歌曲在各大媒體點擊量累計數超過數億次。不少人說是一個奇蹟締造這個奇蹟的大功臣是一位年輕的音樂老師。視頻截圖7月20日,他因突犯重疾搶救無效驟然離世年僅28歲。
  • 廈門六中合唱團《彩虹》
    不過今天為大家推薦的卻不是彩虹合唱團自己演繹的版本,而是由我國非常優秀的少年合唱團—廈門六中合唱團所演唱的版本,童顏的旋律成人和少年的聲音到底有什麼不同呢?是否會呈現不不同的效果呢?您不妨聽聽看,這歌聲有沒有讓你想起少年的自己,想起那些感動的瞬間!
  • 廣西老人痴迷老物件收藏 數千件藏品講述「光陰的故事」
    中新網柳州12月8日電 題:廣西老人痴迷老物件收藏 數千件藏品講述「光陰的故事」作者 朱柳融數百冊泛黃的小人書,一字排開的老式時鐘,不同年代的電影放映機,各式收音機、錄音機等老物件,擺滿了位於廣西柳州市「寬窄」門店,在這10多平方的店鋪裡講述「光陰的故事」。
  • 高至凡去世得了什麼病 廈門六中學生現場合唱送別高老師場面感人
    現場很多人雖已泣不成聲,但還是堅持唱完了這首歌……送別恩師,願老師一路走好。廈門六中合唱團音樂老師高至凡的遺體告別儀式,於福澤園舉行。孩子們在現場自發地深情合唱《夜空中最亮的星》,為他做最後的送別,現場畫面感人至深。
  • 【音樂廈門】陳錦英老師講述廈外學子改編MV背後的故事
    近日「人民日報國際」公眾號發布了由廈門外國語學校改編的MV讓廣大網友的目光又聚集在了廈門中學生群體上
  • 廈門六中合唱團老師因病離世,搭檔淚別,會把合唱團做下去
    導語:廈門六中合唱團老師因病離世,搭檔淚別,會把合唱團做下去都說老師是無私奉獻的,他們不論是在上課,工作時間,還是在自己的休息時間,都寧願犧牲自己,也要傳授給學生們知識的,甚至有很多學生畢業了,也不忘記常常回去看望老師,看看老師過得好不好,和老師聊一聊家常。
  • 臺灣粉絲追到廈門六中,就為了合唱這首歌……太好聽了!
    前天,臺灣高雄文府中學一行48人到廈門六中高中部,他們中包括33名初中生,其他是老師和家長。偶遇來了!他們參觀六中校園時,正值六中大課間音樂廣場表演時間。看到參訪團的到來,同學們熱情的掌聲響徹教學樓。惹得臺灣同學的心情蕩漾,也加入六中表演隊伍,即興表演了一段舞蹈。
  • 舞劇《花木蘭》廈門講述巾幗故事
    2020-11-11 14:03:43 來源: 全國文化產業信息平臺 舉報   中新網廈門
  • 【廈門廣電】廈門六中又出新作!還有一大波援鄂醫護人員、民警、萌娃、外國友人隔空Battle~
    下面請看廈門廣電相關報導。廈門六中又出新作好玩到爆笑~還有一線醫護人員勵志手語表演廈門警察蜀黍和警花小姐姐的阿拉貝拉新作好聽到爆!萬眾一心共同守護深愛的祖國這就是中國奇蹟,中國力量!」故事節目雜糅了幽默段子、自帶喜感的閩南口頭禪、六中特色心理項目「解憂雜貨鋪」、年輕「後浪」們喜聞樂見的彈幕、卡通造型等因素,以富有新意和六中藝術特色的方式,引導大家在疫情期間相互理解,體諒彼此的難處,為老師、家長、學生排憂解惑。
  • 廈門六中合唱團新歌又被人民日報轉了
    (廈門六中 供圖)  「積極正能量的歌曲,詞寫得真好!」昨日,人民日報官方微博微信推送了廈門六中合唱團為電影《送你一朵小紅花》演唱的推廣曲MV,引上萬網友轉發點讚。昨日,本報記者找到廈門六中藝術團團長陳琦,了解六中合唱團此次新歌發布背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