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琅琊榜》首播之時就已經一集不落追完了,跟著江左梅郎為平反冤案,攪動乾坤,權謀朝堂,看著心情著實舒暢!雖然在對「權謀」的理解上,有觀眾持不同意見——誠然現實中的爭權奪利比故事要詭譎多變得多,但仍架不住看此劇時直呼過癮。劇情緊湊,故事一環扣著一環,主角梅長蘇從地獄浴火歸來,聰慧到愣是感覺比七竅還多一竅。
開篇,體質孱弱的梅長蘇,便已是江湖第一大幫江左盟盟主,還與洞悉世事的琅琊閣閣主交好。這種感覺,就像古龍先生筆下一出場就已經人中龍鳳的大俠,完全不需要從零開始升級打怪。但隨著劇情深入,才發現原來江左梅郎在涅槃之前是另一幅截然不同的光景。在「麒麟才子,得之可得天下」的輿論造勢和精巧謀算下,梅長蘇捨棄可以恣意逍遙的江湖,成功入駐朝堂風雲之地,設局,也入局。
如果要問有個智商一直在線的主角是什麼感覺?那麼看看梅長蘇便足矣(要知道福爾摩斯還會偶爾忌憚莫裡亞蒂呢)。但一個故事的主角過於強大,鮮有對手,會不會顯得沒有戲劇張力?所以大凡主角不是走小白升級路線,就是大拿逆境之後見陽光。而梅長蘇在這裡便是後者,不過他見的何止是陽光,簡直是宇宙,此後便像開了掛一般智商不倒!
今日之梅長蘇曾是大梁國赤焰軍少帥林殊,在一次隨父出徵抗擊敵軍的戰役中因遭奸佞陷害,赤焰軍幾乎全軍覆沒,七萬將士含冤埋骨梅嶺。而林殊也在此間身中奇毒從地獄之門拾回殘命,歷經至親盡失、削骨易容之痛,蟄伏十二年,化身第一大幫江左盟盟主梅長蘇。
為了查明當年赤焰軍一案的真相,梅長蘇精於算計,步步為營。一開始就在大梁國實力不相伯仲的太子和譽王之間周旋而不真正表明願意輔佐哪一個。就在太子和譽王為爭奪梅長蘇使出渾身解數之際,梅長蘇卻在與當時最不受寵的一位皇子——靖王蕭景琰的交談中吐露了真心:我想選你。
除了出於權謀上的考慮——太子和譽王——都不是平冤的良人,也因靖王蕭景琰是當年林殊的摯友,同為徵戰的良將,為人剛直不阿,且對當年陛下判決赤焰軍並毒殺皇長子一案耿耿於懷,是梅長蘇最好也是唯一的選擇。但選了輔佐靖王之路,則必定不能讓靖王知道自己就是林殊,否則本就思念摯友的靖王一定不會讓已是殘命的梅長蘇再如此思慮,以身犯險。
是不是一直在太子和譽王兩人間左顧右盼,再暗中輔佐靖王,此事便成了呢?非也,短期觀望不站隊或許還情有可原,但如果一直如此行事,不僅可能會失去兩邊的支持,更可能因為兩邊的互相猜忌,招來殺心。太子就因一直未能如願,便起了殺意。但梅長蘇根本不怵,甚至可以說正合了他的意。其一,江左盟盟主可不是誰想殺便殺得了的,周圍高手如雲;其二,太子此舉在譽王眼裡卻成了梅長蘇會衷心輔佐自己的最有力證據。就這樣,梅長蘇表面上是譽王陣營,暗地裡卻是在為靖王謀劃。
憑著縝密的心思和精巧的謀算,梅長蘇如譽王所願那樣一步步對付太子,讓譽王拉攏靖王,實則漸漸提升靖王地位。在太子真正倒臺後,不願看到朝中一邊倒的大梁皇帝,果然讓靖王上了位。譽王鬥了十年終於鬥倒了太子,卻不成想是為他人做嫁衣,又來了一個已經今非昔比的靖王。梅長蘇看透了大梁皇帝——是誰不重要,不獨寵一方,勢均力敵才重要。劇中每一個劇情的推動都是在為最終目標添一把柴,在最後「逼」著皇帝平反赤焰軍一案之時就已燃成熊熊烈火。
平反冤案之後的梅長蘇,在大梁國再遇外敵入侵之際,強撐住最後一口氣,終於再次以林殊身份重返戰場……而這一次,還會有奇蹟嗎?
--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