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內容整合自21財經
抱團股繼續大跌,這也波及到多位明星基金經理,其中包括張坤、劉彥春、蕭楠、王宗合、馮波、葛蘭、周應波、茅煒、劉格菘、趙詣、袁芳、黃興亮等等。
抱團基金「大劫」
網友:坤坤怎麼不賺錢了?
據Wind數據統計,牛年的前3個交易日有141隻基金的累計跌幅超過10%,1996隻基金的累計跌幅超過5%。
比如「公募一哥」張坤,2月22日張坤管理的易方達藍籌精選,淨值下跌5.05%。牛年前3個交易日,易方達藍籌精選跌幅達6.44%。
部分「坤坤粉絲」開始「後援變追殺」了:
而管理規模近800億元的明星基金經理劉彥春,其管理的6隻基金淨值下跌超5%,包括景順長城集英成長兩年跌6.44%、景順長城內需增長跌6.26%、景順長城內需增長貳號跌6.25%、景順長城新興成長跌6.18%、景順鼎益跌6.14%、景順長城績優成長跌5.91%。
其中,景順長城新興成長不但在2月22日下跌逾6%,而牛年以來的三個交易日累計跌幅已達10%。
而蕭楠被譽為「消費之王」,2月22日旗下的5隻基金跌幅也超過5%,包括易方達消費行業跌6.47%、易基科順跌6.22%、易方達消費精選跌5.68%、易方達大健康主題跌5.44%、易方達瑞恆跌5.43%。
值得關注的是,大多數近日大跌的基金都重倉白酒和醫藥股。比如劉彥春管理的景順長城鼎益2020年四季度十大重倉股有5隻白酒股;蕭楠管理的易方達消費行業股票基金,2020年四季度末十大重倉股也有5隻白酒股;葛蘭管理的是醫藥主題基金。
張坤到底跌落神壇了嗎?可能張坤從沒有走上過我們認為的那座神壇。萬眾矚目、家財萬貫對於包括筆者在內的很多人來說可能是神壇,但是對於張坤來說未必是,至少未必是他最嚮往的神壇。
在2013年至2015年,張坤處於事業低谷,因為在2013年至2015年創業板才是市場主角,而張坤則專注於白酒、醫藥和家電等大消費領域。但是他不曾向市場妥協,不曾跟風炒作「市夢率」的創業板。
在2017年-2020年,張坤事業逐步高光時刻,成為了人們眼中的「坤坤」「i-kun」,但是他也不曾把自己放於聚光燈下消費自己,而是繼續踏踏實實搞投研。
守得住邊界、耐得住寂寞、尊重時間、尊重價值,這是一位優秀基金經理難能可貴的地方!
投基到底是投什麼?
最後聊聊對於未來市場的看法,價格回歸價值就像萬有引力,這是大自然的規律無法避免,白酒、醫藥和消費等板塊的估值處於歷史高位,要麼股價下跌消化估值,要麼盈利上升消化估值,但是兩種消化估值的方式都會導致未來一段時間預期收益率下降。而張坤的限購和分紅操作,也反應出他對於白酒和消費板塊未來風險的預判。
不過,我們投資基金到底投資的是什麼?是一份資產?這個答案對,也不對。其實我們投資的是基金經理的投資策略,這也是為什麼我們一直在跟大家強調投資策略的可複製的重要性,只有可複製的策略,才能有可複製的利潤。
我們一直非常「嫌棄」喜歡重倉押寶的基金經理,因為他的策略具有不可複製性,今年押對風口業績上漲了,明年呢?後年呢?對吧。
而像張坤、傅鵬博、董承非和謝治宇等人,他們都具有可複製的交易策略,憑藉對價值的深刻理解和嚴謹資產配置,將風險和收益做了很好的平衡。
我們需要做的是什麼?好好工作,鍛鍊身體,放棄一夜暴富的想法,然後堅持長期定投,只此而已。
(END)
我就知道你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