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沂齊魯網特別策劃「一周暖新聞」為您梳理大美臨沂城正在上演的溫暖人心的事件或人物,期望能從他們身上找到前進的動力。
    本周暖新聞共收錄了5個小故事,80後鄉村醫生相陽,身患殘疾仍堅守村衛室17年,出診隨叫隨到;郯城女教師不幸患重病,村民捐款譜大愛;羅莊六旬孤寡老人捐獻遺體,生前親手寫下捐獻申請書;86歲「沂南好人」杜元法因照顧患病癱瘓妻子57年的深情感動眾人;「熊貓血」男孩患白血病,朋友圈內求助,一天找到十多個同血型的好心人....
    臨沂:80後鄉村醫生 出診隨叫隨到
    
    臨沂市沂水縣圈裡鄉是臨沂市最北端的鄉鎮,圈裡鄉再往北,就進入了沂山腳下的西相家莊村。在這裡,我們見到了一位年輕的「80後」鄉醫——相陽。人雖然年輕,村裡老年人們對他卻讚不絕口。
    簡陋的院牆,四間舊瓦屋,鋪著紅磚的診療室,這就是西相家莊村衛生室。見到相陽時,他剛剛從病人家打針回來,坐下沒一會兒,就有病人到衛生室。
    在衛生室的一個偏房裡放著一張床、一臺電視、一個飲水機,還有一個取暖用的煤球爐。這裡是相醫生值夜班的地方,他經常在這裡一住就是二十多天。相陽家住北相家莊村,離衛生室並不遠,但他卻要每天24小時守在這裡。妻子的支持和村民的信任,讓他在這裡一幹就是十七年。相醫生說,他最高興的時候,就是在看到病人病好的那一刻,村裡需要有一個醫生,他會在這裡一直堅持下去。讓我們為給這位樸實的八零後鄉醫點讚。
    郯城年輕女教師患重病村民捐款譜大愛
    
    病魔無情人有情。郯城縣李莊鎮華埠社區26歲的村民滕以舉突患重病,鄉親們知道後,立即發起捐款。5日上午,募捐活動在華埠五村文化廣場舉行,得知消息的數百位村民從各處趕來,10元、100元、500元……短短2個小時,就募集到愛心款12.2萬元。
    滕以舉今年26歲,華埠社區人。大學畢業後,2015年9月,邊打工邊自學的她考取了郯城一中,成了一名地理老師。雖然帶著四個班的地理課,但是她不怕辛苦、樂在其中。正當她施展抱負,為教育事業拼搏奉獻的時候,不幸卻降臨在她的身上,被確診為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臨沂六旬老人捐獻遺體 生前親手寫下捐獻申請書
    
    簡單而莊嚴的遺體告別儀式
    4月5日,一場簡單而莊嚴的遺體告別儀式在羅莊區冊山敬老院舉行,62歲的張文義老人因病去世,生前他親手寫下遺體捐獻申請書。當天,老人的遺體被山東大學齊魯醫院接收,將用於醫學研究。張文義老人也是羅莊區第三例遺體捐獻者。
    62歲的張文義是位孤寡老人,一直住在羅莊區冊山街道敬老院。據了解,老人在很早之前就有了捐獻遺體的想法,希望在自己百年之後將遺體捐獻給國家用於醫學研究。今年3月,張文義老人親手寫下了遺體捐獻申請書:「我一生沒有什麼親人,多虧黨和政府收養我入住敬老院,為了感謝黨和政府,我決定待我百年之後,將我的遺體捐獻給國家,用於醫學事業。」
    86歲「沂南好人」杜元法入圍「感動2016」評選
    
    近日,「中國網事·感動2016」網絡人物評選(一季度)正式啟動,最終將從40位(組)「草根英雄」候選人中產生10位(組)季度當選者。86歲「沂南好人」杜元法因照顧患病癱瘓妻子57年的深情感動眾人入圍評選。
    57年前,新婚僅5個月的妻子便患病癱瘓在床,喪失生育能力。57年後,86歲的沂南縣雙堠鎮老人杜元法依然不離不棄,無微不至地照顧著78歲的妻子周玉愛。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杜元法和周玉愛的愛情雖沒有海誓山盟,卻有著不離不棄。57年來,在杜元法的精心照料下,臥床不起的妻子竟然從沒有生過褥瘡,屋裡也沒有任何異味。認識他們的村民都說,這是一個愛的奇蹟。
    愛心湧向「熊貓血」白血病男孩
    6歲的瑞瑞不久前查出白血病,3月30日住進臨沂市人民醫院接受治療。治療過程中,醫生發現瑞瑞的血型為RH陰性O型血,屬於「熊貓血」的一種。由於醫院該型血較少,瑞瑞的媽媽付女士便通過微信朋友圈向社會求助。
    記者得知此事後,和瑞瑞的家人取得聯繫,並發布了瑞瑞的遭遇,迅速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各方愛心迅速湧向這個不幸男孩。一天的時間就找到十多個和瑞瑞同血型的好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