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看了《芳華》。
因為是周四,看電影的除了我,都是一些中國大媽——大約是將孫輩送到學校後,相約著一起來看的,影片剛開始,便是小提拉的《絨花》的節奏,便有大媽跟著唱起來。
突然想起大唐時候——大唐盛世,詩人輩出,而我們的時代,越來越多的人,關注文學藝術,我發自內心的欣慰。
只是這種輕鬆的感覺,很快就沒有了。淚水不斷湧出來——沒有經過苦難的人,沒有見識過人性複雜的人,寫不出來偉大的作品。電影亦是如此。我為這部電影致敬馮小剛。並為其寫下寥寥數語。
何小萍六歲時候,生父入獄,母親改嫁,從沒有人愛過她,從沒有人尊重過她,包括她的生身母親。
她說: 我坐在一家人裡,卻沒有一個人是親人。
她一直被欺負,被孤立,以為沒有人會敢欺負解放軍,所以當她終能入伍,她是發自內心的歡喜。
而依然,她無依,她孤僻,四五個女生將她圍起來,羞辱她。
原來這才是真相,惡人都欺軟怕硬,美麗芳菲的女性亦會作惡; 原來別人的善良,有時候不過是由於你的強大而不得不表現出的敬畏。
你越弱,惡人越多。
可我們不能責怪小萍,沒有被愛過的孩子,你怎樣苛求她發出自信的光明。
當然有真正的善良的人。比如劉峰。劉峰做別人不願做的事,被譽為雷鋒。
「我」,也就是影片中的蕭穗子說道:誰也沒有想過,我們這個隊伍沒有了劉峰會怎麼樣,他為我們做了那麼多,我們都習以為常了。
人真是分類的。惡人永遠不會相信有善的人,夏蟲不可語冰,他們不知善是什麼樣的感覺,怎麼能夠理解善良、相信別人善良。
只有小萍,她相信。因為始終不被善待的人,最能識別善良,也最能珍惜善良。
善於不善,在我看來,善者以強扶弱,惡者以強凌弱。劉峰是扶弱的人。他在小萍受到男人們欺負的時候,挺身而出,為她解圍。
其實,電影中,有兩點我不能認同。一是對於林丁丁的解釋。劉峰深愛林丁丁,情不自禁擁抱林丁丁,被別人看到。我以為林丁丁並非最開始就想誣陷劉峰所謂「耍流氓的」,只不過聽到別人斥責她要腐蝕劉峰。為了保護自己不受牽連,林丁丁才如此嫁禍於人。這實際是林丁丁趨利避害的自私自利。
可蕭穗子給的解釋是:
一個幹盡好事,全是美德的人,一個沒有人家煙火味的人,突然告訴你,他喜歡你,你會噁心,辜負,幻滅。
那麼是善良的人,不配擁有愛嗎?還是太高尚,愛都配不上他?
我依然不能認同的是,劉峰在戰場上受傷,大動脈沽沽流血,依然堅守崗位,電影中的畫外音是這樣的:他是想去死,因為他死了,他的平凡的一生,就能成為一個英雄故事被譜成曲,唱成歌,讓一個女歌手去傳唱,讓她再一次想起她。
我不願意這樣去想,我堅信有劉峰這樣無私的只是本能地做好事的人存在,而且那個女歌手,林丁丁即便是唱著《英雄讚歌》也未必對他心懷愧疚。
但在我看來,有一段描寫是極真實的。在高原上的表演,由於主角臨時不能演出,讓何小萍上。小萍拒絕,穗子給出的解釋是小萍對我們所有的人寒了心,放棄抗爭,放棄我們這個傷害了劉峰的集體。
從前有句話叫做:沒有深夜痛哭過的人,不足以談人生。
其實,真了解人生苦處的人已經沒有眼淚了。能夠痛哭,表示依然有感情,心存希望。被傷害到極致,正如影片中所說,心被揉成了碎片,又被踏上了一萬步的人,已經把心門關上的人,她是沒有眼淚的。所以小萍已經無所謂,無欲則剛,她再不懦弱,斷然拒絕。
其實是個人都會本能地嚮往愛與溫暖,就像後來小萍在前線照顧的那個16歲的戰士,死之將至,他們的對話如下:
你一定很漂亮吧?
有對象了嗎?
算有。我配不上他,他是最好最好的人,比雷鋒還好。
他們其實是一樣的,他們嚮往的都是,所有人類需要的愛與美。小萍對劉峰的感情,未必是男女間的吸引,而是對善與溫暖的渴求。
青春終會凋零。就像文工團解散,女團長與政委相擁而泣,不住地問為什麼要解散。政委含淚道:我們已經完成了使命。
那麼過完這一生亦是我們的使命吧。
一生很快就過來了,多年以後,芳華不再。林丁丁胖了,遠在澳洲,與當年相比,面目全非。
人生從來難以圓滿。就像穗子深愛陳燦,在陳燦牙齒撞落後,不惜拿出金項鍊,為他做個牙託,好不耽誤他吹號,在臨別前,穗子心滿意足地將手書的一首情詩塞在他箱子裡,卻在幾秒鐘之後,聽到郝淑雯告訴她,她和陳燦好了,縱然他們爭吵,畢竟門當戶對。那一刻,穗子的心碎裂成片了吧。
多年之後的相見,郝淑雯淡淡提起那個金項鍊——原來穗子的一片真心,不過就是他們夫妻間的談資。
就像郝淑雯,嫁是嫁了,從豪門到豪門,又如何呢?陳燦終歸重利輕別離,日日不見蹤影。
好人劉峰的妻子與人私奔了。又生了一場大病,小萍將他接到身邊來。兩個人相依為命,將對方視為唯一的親人。這算是一個好的結果。
後面的大媽們很有意思,當影片放到多年後,小萍和劉峰在戰友墓地見面時,她們一直再說:「說啊,說我喜歡你,我愛你」。
其實,他們之間的那種感情已經不是純粹的男女之愛,而是在這涼薄人世間的相互取暖。
最後依然是穗子的旁白:「我不禁想到,一代人的芳華已逝,面目全非,雖然他們談笑如故,可還是不難看出歲月給每個人帶來的改變。倒是劉峰和小萍顯得更為知足,話雖不多,卻待人溫和。原諒我不願讓你們看到我們老去的樣子,就讓熒幕,留住我們芬芳的年華吧」。
後面的大媽道:他們還是沒有沒有大富大貴。這讓我想起前幾日看得關於《芳華》一個帖子,大意是好人未必有好報。大約亦是劉峰和小萍應該大富大貴。
更何況他們沒有結婚,更談不上有子女。
可是,在這樣物慾橫流的世界,能恬淡知足,安詳淡薄,在這樣涼薄的人間,能相互取暖,相依為命。難道不也是一種福報。
又有幾對夫妻如他們這般生死與共過,不離不棄。
一生很快,你我好好珍惜。
芳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