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誰和我一樣看了《芳華》,感動落淚,甚至不能自拔

2020-10-20 婉寧悅心靈美文

今天去看了《芳華》。

因為是周四,看電影的除了我,都是一些中國大媽——大約是將孫輩送到學校後,相約著一起來看的,影片剛開始,便是小提拉的《絨花》的節奏,便有大媽跟著唱起來。

突然想起大唐時候——大唐盛世,詩人輩出,而我們的時代,越來越多的人,關注文學藝術,我發自內心的欣慰。

只是這種輕鬆的感覺,很快就沒有了。淚水不斷湧出來——沒有經過苦難的人,沒有見識過人性複雜的人,寫不出來偉大的作品。電影亦是如此。我為這部電影致敬馮小剛。並為其寫下寥寥數語。

何小萍六歲時候,生父入獄,母親改嫁,從沒有人愛過她,從沒有人尊重過她,包括她的生身母親。

她說: 我坐在一家人裡,卻沒有一個人是親人。

她一直被欺負,被孤立,以為沒有人會敢欺負解放軍,所以當她終能入伍,她是發自內心的歡喜。

而依然,她無依,她孤僻,四五個女生將她圍起來,羞辱她。

原來這才是真相,惡人都欺軟怕硬,美麗芳菲的女性亦會作惡; 原來別人的善良,有時候不過是由於你的強大而不得不表現出的敬畏。

你越弱,惡人越多。

可我們不能責怪小萍,沒有被愛過的孩子,你怎樣苛求她發出自信的光明。

當然有真正的善良的人。比如劉峰。劉峰做別人不願做的事,被譽為雷鋒。

「我」,也就是影片中的蕭穗子說道:誰也沒有想過,我們這個隊伍沒有了劉峰會怎麼樣,他為我們做了那麼多,我們都習以為常了。

人真是分類的。惡人永遠不會相信有善的人,夏蟲不可語冰,他們不知善是什麼樣的感覺,怎麼能夠理解善良、相信別人善良。

只有小萍,她相信。因為始終不被善待的人,最能識別善良,也最能珍惜善良。

善於不善,在我看來,善者以強扶弱,惡者以強凌弱。劉峰是扶弱的人。他在小萍受到男人們欺負的時候,挺身而出,為她解圍。

其實,電影中,有兩點我不能認同。一是對於林丁丁的解釋。劉峰深愛林丁丁,情不自禁擁抱林丁丁,被別人看到。我以為林丁丁並非最開始就想誣陷劉峰所謂「耍流氓的」,只不過聽到別人斥責她要腐蝕劉峰。為了保護自己不受牽連,林丁丁才如此嫁禍於人。這實際是林丁丁趨利避害的自私自利。

可蕭穗子給的解釋是:

一個幹盡好事,全是美德的人,一個沒有人家煙火味的人,突然告訴你,他喜歡你,你會噁心,辜負,幻滅。

那麼是善良的人,不配擁有愛嗎?還是太高尚,愛都配不上他?

我依然不能認同的是,劉峰在戰場上受傷,大動脈沽沽流血,依然堅守崗位,電影中的畫外音是這樣的:他是想去死,因為他死了,他的平凡的一生,就能成為一個英雄故事被譜成曲,唱成歌,讓一個女歌手去傳唱,讓她再一次想起她。

我不願意這樣去想,我堅信有劉峰這樣無私的只是本能地做好事的人存在,而且那個女歌手,林丁丁即便是唱著《英雄讚歌》也未必對他心懷愧疚。

但在我看來,有一段描寫是極真實的。在高原上的表演,由於主角臨時不能演出,讓何小萍上。小萍拒絕,穗子給出的解釋是小萍對我們所有的人寒了心,放棄抗爭,放棄我們這個傷害了劉峰的集體。

從前有句話叫做:沒有深夜痛哭過的人,不足以談人生。

其實,真了解人生苦處的人已經沒有眼淚了。能夠痛哭,表示依然有感情,心存希望。被傷害到極致,正如影片中所說,心被揉成了碎片,又被踏上了一萬步的人,已經把心門關上的人,她是沒有眼淚的。所以小萍已經無所謂,無欲則剛,她再不懦弱,斷然拒絕。

其實是個人都會本能地嚮往愛與溫暖,就像後來小萍在前線照顧的那個16歲的戰士,死之將至,他們的對話如下:

你一定很漂亮吧?

有對象了嗎?

算有。我配不上他,他是最好最好的人,比雷鋒還好。

他們其實是一樣的,他們嚮往的都是,所有人類需要的愛與美。小萍對劉峰的感情,未必是男女間的吸引,而是對善與溫暖的渴求。

青春終會凋零。就像文工團解散,女團長與政委相擁而泣,不住地問為什麼要解散。政委含淚道:我們已經完成了使命。

那麼過完這一生亦是我們的使命吧。

一生很快就過來了,多年以後,芳華不再。林丁丁胖了,遠在澳洲,與當年相比,面目全非。

人生從來難以圓滿。就像穗子深愛陳燦,在陳燦牙齒撞落後,不惜拿出金項鍊,為他做個牙託,好不耽誤他吹號,在臨別前,穗子心滿意足地將手書的一首情詩塞在他箱子裡,卻在幾秒鐘之後,聽到郝淑雯告訴她,她和陳燦好了,縱然他們爭吵,畢竟門當戶對。那一刻,穗子的心碎裂成片了吧。

多年之後的相見,郝淑雯淡淡提起那個金項鍊——原來穗子的一片真心,不過就是他們夫妻間的談資。

就像郝淑雯,嫁是嫁了,從豪門到豪門,又如何呢?陳燦終歸重利輕別離,日日不見蹤影。

好人劉峰的妻子與人私奔了。又生了一場大病,小萍將他接到身邊來。兩個人相依為命,將對方視為唯一的親人。這算是一個好的結果。

後面的大媽們很有意思,當影片放到多年後,小萍和劉峰在戰友墓地見面時,她們一直再說:「說啊,說我喜歡你,我愛你」。

其實,他們之間的那種感情已經不是純粹的男女之愛,而是在這涼薄人世間的相互取暖。

最後依然是穗子的旁白:「我不禁想到,一代人的芳華已逝,面目全非,雖然他們談笑如故,可還是不難看出歲月給每個人帶來的改變。倒是劉峰和小萍顯得更為知足,話雖不多,卻待人溫和。原諒我不願讓你們看到我們老去的樣子,就讓熒幕,留住我們芬芳的年華吧」。

後面的大媽道:他們還是沒有沒有大富大貴。這讓我想起前幾日看得關於《芳華》一個帖子,大意是好人未必有好報。大約亦是劉峰和小萍應該大富大貴。

更何況他們沒有結婚,更談不上有子女。

可是,在這樣物慾橫流的世界,能恬淡知足,安詳淡薄,在這樣涼薄的人間,能相互取暖,相依為命。難道不也是一種福報。

又有幾對夫妻如他們這般生死與共過,不離不棄。

一生很快,你我好好珍惜。

芳華。


相關焦點

  • 八卦日報|李晨範冰冰回青島婚巢曝光;王俊凱生日會感動落淚;成龍再吐槽某小鮮肉:嬌生慣養!
    關於臨時改檔的原因,馮小剛數度哽咽落淚:「《芳華》的全國路演不得已只能終結於此了,還沒有開始就要和觀眾告別了。此時此刻我誠實地告訴大家,我的心情是有些悲壯的。」4.王俊凱生日會感動落淚,談粉絲送豪禮:愛我的同時請照顧好家人9月24日,王俊凱的18歲KarryOn成年禮生日會於北京盛大舉行。
  • 馮小剛《芳華》致敬先烈 退伍軍人:這是我的芳華
    有笑有淚有震撼 退伍軍人:「代表我犧牲的戰友感謝您」本次「省親觀影場」來了不少「大齡」觀眾。「二月裡刮春風,金匾繡得紅,金匾上繡的是救星毛澤東。」熟悉的歌聲響起,有人輕聲跟著哼;文工團眾人圍在宿舍裡偷偷聽鄧麗君的片段,惹得全場會心大笑,似乎回到了那個充滿故事和激情的年代。看到這群正當芳華、共歷青春的年輕人歷經戰爭、命運各異,觀眾更是幾度落淚。
  • 世上有朵美麗的花,那是青春吐《芳華》
    影片看完,銀幕上的畫面輪換著播放,像極了一個女演員的芳華歲月,是繾綣旖旎的未來,是掙扎繁華的過去。走出影院,溫度降至零下,南方的冬天是難捱的季節,刺骨的寒瞬間侵入身體,凍的我直哆嗦,裹緊羽絨服繼續前進,奔赴下一場約,取下一場暖。去看《芳華》我做好了準備,身旁的人一定會落淚,但我卻沒有想到落淚抽泣聲能那麼的此起彼伏。
  • 搶票活動 | 《芳華》:一代人的集體青春回憶,卻看哭兩代人
    前幾天,《芳華》在北京舉行了首映眾星雲集儘管質疑聲滿滿但是當天看過電影的人都大呼「感動」還有葛優、小宋佳、顧長衛、範偉等在接受採訪時都說自己在觀影時不自覺地落淚感觸很深在場觀眾的觀影反映(應該不至於像某水果臺《我是歌手》一樣找了演技派觀眾吧?
  • 各國讓人感動甚至落淚的愛情電影,你現在還記得幾部?
    每個人都有青春的時候,那時候,有對未來朦朧的憧憬,有中二到不靠譜的理想,也有對愛情或簡單或複雜的體會。這時候,心裡似乎很容易被觸動,也更容易為情感而落淚。這是最適合看愛情電影的年紀,今天就來看一下,各國讓人感動落淚的愛情電影。
  • 芳華:法不責眾, 良心也一樣
    所以有一個習慣,就是看哪部電影電視好,會找來書看,一定能夠體味更多的酸甜苦辣。如果沒有時間看影視劇,我會直接買書來看。我堅信,文字能表達的,並非言行所能表達的全部。 我對《芳華》的期待是很高的。其實在此之前,我很欣賞嚴歌苓,讀的第一部她的書是《十三釵》,然後是《小姨多鶴》。
  • 被剪掉的「芳華」,是你我逝去的青春!我看到的芳華,你看不到了
    在一個非常尷尬的凌晨時段,馮小剛的《芳華》宣布撤檔國慶,原本定於9月30上映的影片,在做了多場看片會後,居然突然宣布改檔,接受整改,的確令人惋惜。在撤檔已成定局後,《芳華》一行人繼續做完了剩下的幾場路演,有觀眾看完片子哭,也有製作人員在片後交流會上哭。他們哭的共鳴點,也許夾雜了很多東西,但胖哥敢肯定的是,淚水的成分中,那個叫青春的東西是佔比最多的。
  • 電影《芳華》要告知我們什麼?
    我是掛著激動淚花看完電影《芳華》的,莫誤解,這不是說我與影片有著強烈的共鳴,而是《芳華》中的主人公與我們這些50和60年代的人經歷相仿,在正值青春年華時遇到了突如其來的社會大變革,更何況我們都有當兵的經歷,影片中的場景畫面和音樂弦律無不促動了我追尋青春年華的敏感神經
  • 《芳華》致敬軍人觀眾淚崩 馮小剛讓電影院紙巾脫銷
    文/頭號電影院懂小姐(topcinema原創,嚴禁轉載)就在這個周末,經歷上映前一波十三折的馮小剛電影《芳華》,在全國提前點映。周六第一場放映,我和很多人一樣,提前在淘票票上搶票。而在北京多個電影院幾乎滿座,最難得的是,還有白髮蒼蒼的老人也走進了電影院,在《芳華》裡追憶自己的芳華。
  • 港片「芳華」已逝,但如今看陳小春《反黑》依舊經典和感動!
    當《反黑》片頭一出來的時候,我的第一感覺就是,曾經那個意氣風發的「山雞哥」也老了,真是歲月不饒人啊,今年(2017年)剛好50歲的陳小春給我的感覺是真的老了,他是陪伴了很多80後90後童年的人。雖然陳小春老了,不過還是很帥氣,唱歌好演技好的陳小春有一種成熟的味道,比當年的古惑仔時更有味道了,我覺得男人就像酒,經過歲月的沉澱才會醇。
  • 我把《芳華》小說看了三遍,發現跟電影有些不一樣!
    在電影上映之前,筆者匆匆看完了《芳華》這部小說。在這個虛構的故事下,在人與人之間的游離和變換中,劉峰、何小曼(電影中改為何小萍)和林丁丁各自走上了與自己「芳華正茂」時截然不同的命運。劉峰:我到底為誰而活?
  • 全場感動落淚
    回憶拍攝過程,郎月婷感觸很深,她動情地說:「我不是在演黃文秀,我要感謝她給了我人生一段如此特殊的成長經歷。」影片導演苗月則表示,「與傳統扶貧題材電影不同,《秀美人生》在表達主旋律時,追求更生活、更接地氣、更生動、更讓人感動的方式講述故事,與此同時,我們也希望用詩意的畫面來表達我們對生活的感受和態度。」▲電影《秀美人生》劇照。
  • 《芳華》影評:誰保存著你撕碎的芳華?(深度解讀)
    她毫不猶豫地撲上去,用自己的全部身心去保護,卻仍然不能阻擋這個生命的死去,這又何嘗不象徵著她極力想保護卻仍然被撕碎的芳華呢?她曾把美好撕碎,藏在地板的夾縫中。文工團的那些身材俊秀面目姣好的男孩和女孩們是天使,還是魔鬼?就拿林丁丁來說,她是按照她的邏輯在生存著。她長得美,有公主氣,讓男孩們不由得圍著她轉,男孩子們喜歡她,她也利用男孩子們的喜歡。
  • 海口行,走訪《芳華》和《私人訂製》拍攝地
    有時輕鬆愉快沒心沒肺的大笑,能解掉人世間很多憂愁和煩惱。2017《芳華》,卻講述了小剛導演自己的青春,軍隊文工團的生活,小剛導演在片場幾度落淚,萬千感慨。這部電影深深的感動了一代人。我只是看了一下周邊的環境。並沒有到實地拍攝。周圍風景宜人,空氣清新。
  • 【庾人原創】 世上有朵美麗的花,但不該是《芳華》!
    什麼情況,惹馮導落淚?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才勾起我對電影《芳華》的無限興趣。真是想啥來啥,星期五晚上,同事小吳約我一塊去電影院看看,我便慨然應允,還帶上了我的跟屁蟲小女女。也許你和我一樣吧,不知什麼原因,那時的電影,看一場,往往就記憶一生,像什麼《少林寺》、《梁山伯與祝英臺》、《黑三角》、《小花》、《上甘嶺》、《木棉袈裟》等等。而後來些,隨著電影市場大環境的改善,在室內百人電影院,在網絡上,我也看過不少電影,但奇怪的是,所看過這些差不多都忘光光了。
  • 豆瓣7.6《芳華》:用歷史謳歌的美好青春,任誰的芳華都有遺憾
    ,不同的年齡階段對《芳華》有不同的反饋,呈現出一種八十年代的人看政治,九十年代的人看青春,新世紀的人看愛情的態勢。另外,電影從一開始以蕭穗子為主線,到後面將其分支,將劇情分給了電影中的其他角色,這樣的分支造成了電影過於輕浮不深刻,但是作為文藝片來說,《芳華》這樣的多主線的敘事方法恰巧印證了電影的主題——芳華,它不局限於時代和個人,每個人都有芳華,每個人都是主角。
  • 苗苗:我就是何小萍,在《芳華》劇組被「孤立」,殺青那天差點跳樓
    直到12月7號, 《芳華》終於舉辦首映禮宣告最終定檔。馮小剛攜主演黃軒、苗苗等在北展劇場與2000多位觀眾見面,在臺上發言時,苗苗剛開口就激動落淚:「我都不知道我何德何能,能在大銀幕上有這樣的角色。我要感謝導演,給我這個機會。」馮導見狀趕緊安慰道:「我希望能為中國影壇輸出一批年輕的力量。」有人說,這部描繪部隊文工團記憶的電影,是在紀念導演馮小剛曾經的「芳華」。
  • 《芳華》——「絕代芳華」
    我很喜歡「芳華」這個片名,它的英文譯名是youth,與芳華相比,老外看這個英文譯本是很難體會到那種意境的。我對「芳華」這個詞的認識是總要帶個定語的——「絕代芳華」,也許馮導也有這個意思吧,那群人,那些事是「專屬的」,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當電影標題出現在畫面的一剎那,我被這兩個字形震撼了,兩個字裡有兩個舞者形象,一男一女,飛揚起舞之感。
  • 《請叫我第一名》:在歡笑中被感動落淚的美式勵志片
    孩子們看世界的眼光會和大人們不一樣,他們會說"我要做什麼"而不是"我不能做什麼",所以我也是這樣的。Children look at life differently than most adults. They see the world and say, I will. Not I can't. So I did it.
  • 芳華影評《芳華》電影裡沒忍心告訴你的殘酷現實,原著都說全了
    充滿理想和激情的ric藝術團,放化時一群少年,體驗愛的成長和充滿變數的命運故事。根據嚴歌ing 誰在有關Sch的文章中?護理講座?我成年很想「關於?四年馮小剛導演對我說:讓我們拍一部文化劇團的電影。你和我都來自藝術團我特別想念這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