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政協力量:委員們關鍵時刻站得出來、頂得上去

2020-12-23 中國日報網

中國網北京3月5日訊 庚子年春節,全民戰「疫」打響,至今已有月餘。廣大政協委員作為各黨派團體和各族各界代表人士,積極響應黨中央號召,關鍵時刻站得出來、頂得上去。醫衛界委員以「醫者仁心」詮釋「履職擔當」,科技界委員把科研成果寫在抗擊疫情的戰場上,經濟界、農業界委員助力有序復工復產,各界別委員各展所長、各盡其能,在這場全民戰「疫」中展現出新時代政協委員堅定的政治意識、強烈的責任擔當和深厚的為民情懷。中國網政協頻道(議庫平臺)綜編「戰『疫』中的政協力量」,以留存、傳遞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正能量。

上前線 「疫」不容辭的政協擔當

「事不避難,義不逃責……全國各級政協委員要發揚關鍵時刻站得出來、頂得上去的鬥爭精神」,2月11日,全國政協醫衛界委員發出《團結奮戰為國履職為民盡責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致全國各級政協委員的倡議書》,迅速得到各界響應。事實上,第一時間衝上前線、穿上白衣戰袍的逆行者中,有不少政協委員的身影。

黃璐琦(左)和援鄂的國家中醫醫療隊隊員一起檢驗中藥質量

1月25日(農曆大年初一),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組建的首支國家中醫醫療隊出徵。這是第一個進入武漢的國家中醫醫療隊,是第一個接管重病區的中醫醫療隊,也是武漢金銀潭醫院第一個為新冠肺炎危重患者使用中藥治療的醫療隊。這支衝鋒隊的領隊便是全國政協常委、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黃璐琦。1月24日,黃璐琦臨危受命,出任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至今,他已率隊駐守武漢30餘天。

「在武漢,我們幾乎一刻沒停」,黃璐琦帶隊抵達武漢後,快速熟悉醫院情況並迅速接管金銀潭醫院南一病區,給病區內及其他病區有需求患者服用中藥。6天後,就有8名患者痊癒出院。

黃璐琦認為,沒有調研寫不出好提案,同理,不去一線,不深入到患者中間,也不能科學地就中醫藥參與疫情防控向國家建言獻策,更談不上讓中醫藥的優勢得到發揮。據了解,黃璐琦帶領團隊制定並多次優化了中醫診療方案。黃璐琦介紹,經過論證研究的中醫藥診療方案,也被納入了不同版次的國家診療指南,用以指導全國中醫藥參與疫情救治工作。

「這一項項的抗疫工作,就是我寫在委員作業本上的答案」,黃璐琦說,「我們的決心是共同的——疫情不完,決不收兵」。

像黃璐琦一樣奮戰「疫」線的政協委員有很多。

2月1日,全國政協常委、中國工程院副院長、中國醫學科學院院長王辰奔赴武漢開展特效藥物攻關和疫情防控指導。期間,接受媒體採訪,對方艙醫院、特效藥、疫情拐點、核酸檢測效率等社會上十分關注的問題進行權威解讀正面回應,為人民群眾解疑釋惑。

2月6日,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豐臺區方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吳浩受命前往武漢,指導武漢社區聯防聯控,每天走街串巷,查漏補缺,篩查高風險疑似病患居民,密接隔離點,對武漢地區社區工作人員進行業務培訓。

……

近日,全國政協辦公廳「委員講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特別節目中,全國政協委員方來英提到,無論是身赴前線還是後方支援、參謀,整個醫衛界委員都投身到這場戰「疫」中,不負人民重託和政協擔當。

搶時間 科研攻關中的政協力量

3月2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北京考察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關工作。習近平強調,提高治癒率、降低病亡率,最終戰勝疫情,關鍵要靠科技。

3月3日,據央視《新聞聯播》消息,由全國政協委員、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陳薇領銜的科研團隊在新冠疫苗研製方面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

陳薇接受採訪

陳薇是在阻擊非典、抗擊伊波拉等多場硬仗中作出重要貢獻的女科學家,2015年7月晉升少將軍銜,2019年11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她被視作此次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研製賽跑中的「種子選手」。

今年1月26日(農曆大年初二),陳薇帶領專家組進駐武漢。2天後(1月28日),由軍事醫學研究院與地方公司共同研製的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RT-PCR螢光探針法)通過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應急審批,獲得醫療器械註冊證書。4天後(1月30日),緊急展開的軍事科學院帳篷式移動檢測實驗室開始運行,應用自主研發的檢測試劑盒,配合核酸全自動提取技術,核酸檢測時間比現有時間大大縮短,加快了確診速度。

陳薇說:「力爭在最短時間內,將我們正在研製的重組新冠疫苗推向臨床、推向應用,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堅強的科技支撐。」

這場與「死神」賽跑的科研硬仗,很多政協委員都在輸送力量。

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科學院院士饒子和領導上海科技大學基礎科研實驗室,在春節期間就開始夜以繼日推進新冠病毒靶點藥物篩選和抗病毒疫苗的研究工作,目前與國內外優勢團隊積極合作,爭取儘快推出能夠用於抗新冠病毒的臨床新藥。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趙宇亮率領國家納米科學中心與廣東粵港澳大灣區國家納米科技創新研究院的一支研發團隊不眠不休地研發了新冠病毒高效檢測試劑盒。

全國政協委員、全軍臨床病理學研究所所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卞修武則在武漢金銀潭醫院開展因新冠肺炎逝世患者的遺體解剖工作,對樣本進行相應的檢測和診斷,努力系統分析疾病的病理改變特徵和變化規律。

……

建良言 復工復產中的政協作為

「2月才剛剛過去一半,區政協辦公室收到委員提交的社情民意信息數量已經是往年整個2月信息量的三四倍」,上海市黃浦區政協副秘書長陳蕾在電話裡如是說。而這,只是各地政協的一個縮影。

復工復產,是當下戰「疫」的另一個戰場。這個戰場的戰績如何,關乎戰「疫」成效,關乎群眾的切身利益。如何精準施策,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使復工復產有序有效,成為擺在各地面前的另一張考卷。政協委員積極發揮主體作用,建諍言獻良策,及時送上「雪中炭」「金點子」。

疫情之下,民營企業尤其是服務業企業遭遇挑戰,如何幫助他們順利渡過難關?2月21日,全國政協委員、廣東省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聯合會會長黃西勤聯合21名全國政協委員向全國政協提交提案,從多個方面建議出臺政策措施,支持民營企業共渡疫情難關。在這份聯名提案中,委員建議:減輕企業租金負擔、疫情後再發布財報、成立初創期成長型中小企業疫情脫困專項援助基金、開發專門保險產品等。

如何避免「一人感染,全廠隔離」造成大規模損失?2月11日晚,海口市政協委員王成棟針對這一問題建議設立勞動密集型企業復工復產保險,並通過微信發送至省應急管理廳,沒想到立即引起了各級領導的重視。12日,海南省省長沈曉明就此組織召開緊急會議,批示省地方金融監管局、省銀保監局認真組織研究具體內容。當晚,兩部門負責人分別與王成棟取得聯繫;13日上午,王成棟與相關部門共同參加專門會議進行討論研究;14日,海南省工信廳出臺了《關於統計勞動密集型企業復工復產保險方案投保意願的函》。

除企業外,今年春耕備耕工作受疫情影響,也面臨一些新情況新問題。2月20日上午,一場圍繞「如何在加強疫情防控的同時做好春耕備耕工作」的專題會議在全國政協農業和農村委員會的組織下召開。農業和農村委員會辦公室在會議開始前建立了「春耕備耕正當時,防疫生產兩不誤」微信群,部分全國政協委員,江蘇、江西、山東、河南、湖北、四川等6省政協農委組織當地政協委員和農業生產有關部門人員,圍繞議題熱烈研討,積極反映問題,踴躍提出建議,交流借鑑各自做法。

「建議進一步加大對農業經營主體扶持力度」「加強對農產品冷鏈物流和儲存體系建設,完善田間地頭冷藏保鮮設施,增強農產品生產供給的彈性和抗風險能力」「開闢鐵路專用運輸通道,整合陸路運輸資源,打造春耕物資運輸『綠色通道』,促進農資產品快速有序流通,確保產品進得了村、入得了田。」

……

疫情發生以來,一份份建議通過不同渠道匯集,聚焦疫情防控、復工復產、民生保障、反映熱點難點、傳遞社情民意,這是各界委員與黨派成員面對疫情書寫的答卷。一條條信息、一條條建議,發揮了建言資政、凝聚共識、聯繫群眾的作用,展現了各界委員的責任與擔當。

及時雨 後方支援團裡的政協溫度

70箱2萬份艾粉、6噸醫用酒精、3000箱礦泉水……疫情防控,最緊缺的是防疫物資。政協委員充分發揮聯繫廣泛、資源豐富的優勢,想方設法籌集緊缺防疫物資。一個個數字背後,藏著他們的急迫、熱切、期待,藏著政協的溫度。

12日下午,敖虎山、顧建文、張澍、肖苒、劉林5位全國政協委員在了解到北京醫院赴武漢醫療隊王建業委員反映的醫療隊醫護人員吃不飽、夜班室溫度低等情況後迅速行動,自發組織籌集相關物資馳援一線。敖虎山委員組織籌集2000袋共計1噸風乾牛肉乾;顧建文委員組織籌集100件共計2噸午餐肉罐頭;張澍、肖苒2位委員自發拿出4萬元,購買30箱五香雞蛋、107箱火腿腸和3箱速食雞腿,總重421公斤;劉林委員組織籌集200臺電暖氣。大部分物資13日早晨便發往北京醫院醫療隊和中日友好醫院醫療隊駐地武漢馬哥孛羅酒店。

這幾乎是疫情發生以來,政協支援大軍的常態。值得點讚的是,全國政協港澳臺僑委員會及所聯繫的界別委員、全國政協海外列席僑胞們傾力參與支援,努力為打贏疫情防控攻堅戰貢獻智慧和力量。中國網(議庫)平臺為此還特別推出《僑心》欄目,他們的拳拳赤子心感動了很多人。

許家印委員捐款3億元人民幣,5000噸蔬菜;楊國強委員捐款1億元人民幣;張宗真委員捐款1億元人民幣;許榮茂委員捐款6000萬港幣;蔡冠深委員捐助價值570多萬日元的防疫物資;大陸臺胞和臺企也主動吹響抗疫集結號……

時有所需,當有所為。無論是身赴前線不計生死,還是建言獻策凝聚智慧,無論是捐款捐物保障供應,還是復工復產穩定秩序,各界政協委員齊心所向、勇毅篤定,形成一股強大的政協合力,彰顯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

(綜編自人民政協報、光明日報、澎湃新聞、環球網)

來源:中國網

相關焦點

  • 郭衛民談政協委員抗疫:關鍵時刻靠得住、站得出、頂得上
    (兩會速遞)郭衛民談政協委員抗疫:關鍵時刻靠得住、站得出、頂得上中新社北京5月20日電 應對新冠病毒這一人類未知的全新病毒,也暴露出中國在重大疫情防控體系和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建設方面存在的短板和不足,郭衛民稱,對此政協委員們認為要推動中國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不斷完善
  • 關鍵時刻站得出來 攻堅時刻衝得上去
    「市直機關優秀共產黨員」鄧偉,生前系市紀委監委第十一紀檢監察室副主任、第十一紀檢監察室黨支部組織委員,在從事反腐敗鬥爭工作中,積勞成疾,於2019年7月11日因病去世,年僅42歲。據悉,鄧偉先後在市檢察院和市紀委監委工作,從事反腐敗鬥爭工作十幾年,主辦重大案件和各類職務犯罪案件60餘件,因工作成績突出,曾多次受到表彰表揚、立功受獎。
  • 「關鍵時刻頂得上去,扛得起來」
    迎難而上青春在堅守中閃耀  這幾天,趙海伶忙得連軸轉。白天要下鄉收購農產品,晚上要盯電商直播。  「短短10年,我們從一家小網店轉型成長為省級龍頭企業,並吸引了上千名留守貧困婦女、老人在基地工作。」作為一名戰「疫」勇士,疫情期間,鄧磊擔任醫院援鄂醫療隊醫療組重症醫學科組長,參與救治患者90人次、搶救58人次、會診16人次、中心靜脈置管11人次等,幫助22名危重症患者轉入普通病房。「我是醫生也是黨員,救死扶傷就是天職。能夠得到這樣的榮譽,對我是莫大的肯定和鼓舞。」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援鄂青年突擊隊也戰鬥在抗疫前線。
  • BISU人物|2020年「北京青年榜樣」劉睿基:關鍵時刻站得出來,頂得...
    2020年3月,他帶領33人志願團隊,作為第一批語言翻譯志願者奔赴首都抗疫一線;2019年,他帶領900名師生,參加新中國成立70周年慶典活動。他用實際行動傳遞了首都溫暖,向全世界展示中國青年的責任與擔當。
  • 關鍵時刻豁得出來危急關頭衝得上去
    1月28日,疫情阻擊戰打響後,物資的管控使用成為了保障的關鍵,特別是醫用口罩,處於緊張狀態。越是形勢嚴峻,越到關鍵時刻,越需要發揮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把力量聚集在黨的旗幟下。該院黨委副書記、院長陸楨連續作戰,組織臨床科室主任召開疫情防控工作部署會,全面做好人員、藥品、物資、後勤保障等環節工作。黨委靠前指揮、精準研判疫情,全面梳理、布控,精準施策、果斷處置,確保了醫院疫情防控工作有條不紊開展。
  • 關鍵時刻站得出來衝得上去——蕪湖市婦聯機關黨員幹部積極投入...
    關鍵時刻站得出來衝得上去——蕪湖市婦聯機關黨員幹部積極投入防汛抗洪工作 2020-07-21 23: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關鍵時刻頂得上去的老軍休
    本報記者 姜雪芹  年近八旬的周元林是北京市安立軍休所一名軍休幹部,入所十多年,他先後當選黨支部書記、管委會委員等,為軍休所、軍休幹部發揮餘熱做服務,多次被軍休所評為優秀黨員和先進工作者。  周元林說:「作為軍休幹部,雖然不能像醫護人員那樣衝向第一線,但也能豁得出來、頂得上去,把家國使命扛在肩。」  老驥伏櫪踐初心,壯心不已戰疫情。在這場抗擊疫情大考面前,周元林考出了堅定的愛國愛軍之心:一日為軍,軍魂永遠在心中。
  • 汪洋:政協在關鍵時刻要靠得住、站得出、敢發聲
    新京報快訊(記者 王俊 張璐)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於今天(5月21日)下午3時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全國政協主席汪洋作全國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汪洋表示,政協委員應不存旁觀之心、不為消極之舉、不圖名利之得;政協應做到政治立場不含糊、政治原則不動搖,關鍵時刻靠得住、站得出、敢發聲。
  • 戰「疫」玫瑰,風雨綻放 ——山東政協系統抗擊疫情巾幗風採
    這個節日裡,許許多多白衣天使仍堅守戰「疫」前線,為患者點燃生的希望;許許多多巾幗英傑仍堅守基層防控,為百姓撐起愛的晴天。她們是母親,是女兒,是姊妹,更是戰士!萬裡赴戎機,關山度若飛。在這場舉國戰「疫」中,不乏山東廣大女政協委員衝鋒陷陣的英勇身影,也凝結著全省政協系統女幹部職工的心血和汗水。風雨中綻放的戰「疫」玫瑰,成為疫情陰霾下一抹最美的亮色。
  • 李昊委員:非常時期擔起非常之責,關鍵時刻盡到關鍵之力
    李昊徐匯區政協委員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神經外科主任,主任醫師,博導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作為此次兒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防控的定點醫院,兒科人扛起責任,勠力同心,展現出了國家兒童醫學中心的擔當和使命今天,讓我們看看李昊委員在抗「疫」一線的表現!讓我們從他身上汲取精神力量,真正做到戰疫不懈怠、發展不缺位、履職不鬆勁,非常時期擔起非常之責、關鍵時刻盡到關鍵之力。
  • 廬江:政協委員情牽疫情 捐贈蔬菜助力「疫」線
    廬江:政協委員情牽疫情 捐贈蔬菜助力「疫」線
  • 胡豫寄語醫學院新學生:打牢基礎,關鍵時刻頂得上!
    9月24日的全國政協重大專項工作委員宣講團湖北報告會上,全國政協委員馬駿現場向胡豫提問。馬駿說:「今年9月初,教育部授予的『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名單中,我們看到了胡豫委員的名字。您不僅是一流的醫生,更是光榮又平凡的教師。特別是在疫情期間,胡豫委員用醫者與師者的使命擔當,為醫學院的學生們上了一堂最生動的思想政治課。
  • 關鍵時刻「站得出來」 落實責任「扛得起來」 防控疫情「衝得上去」
    喊響「跟我上」 一名書記就是一個榜樣 能否有效發揮黨組織的組織力、引領力和先鋒力,是基層築牢疫情群防群治堤壩的關鍵。在龍泉驛區洛帶鎮,當地以黨建為引領,匯聚起全民參與疫情防控的磅礴力量。 一個黨組織就是一座堡壘。
  • 動能澎湃的「政協力量」:記委員抗疫的八個「最美瞬間」
    【編者按】●● ■戰疫不懈怠、發展不缺位、履職不鬆勁。非常時期擔起非常之責、關鍵時刻盡到關鍵之力。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上海市政協迅速發布動員令,在廣大政協委員和全市政協系統中匯聚起眾志成城防控疫情的強大合力。
  • 2020年山東省政協委員藝術團擔當履職展政協風採
    今年以來,山東省政協委員藝術團全年舉辦和參與了12個場次的文化活動,藝術團的委員藝術家們現場參與人數累計達到近200人,觀眾累計達到近2000人次,累計線上觀看人數達到32萬人以上。藝術團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受到社會廣泛好評。
  • 積極響應 為戰「疫」助力——全國政協文藝界委員講述他們的故事與...
    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指明了方向,為全面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注入了必勝的決心。當前,全國各條戰線都在落實講話精神,文藝工作者們也積極響應,一方面積極為戰「疫」助力,一方面為本職工作思考謀劃。人民政協報記者專訪文藝界委員名家,講述他們的故事與心得。
  • 全國政協委員宗庸卓瑪:用文藝方式凝聚信心和力量
    「在這場眾志成城的疫情鬥爭中,積極發揮文藝的作用和力量,產生凝聚力、體現正能量,是我們廣大文藝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全國政協委員、著名藏族歌唱家宗庸卓瑪說,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廣大文藝工作者第一時間投入到文藝創作中,用藝術的力量歌頌醫務人員和一線工作者,凝聚信心與力量。
  • 習近平談黨員幹部要「關鍵時刻衝得上去」
    當前,防汛進入關鍵時期,面對嚴峻防汛形勢,正需要廣大共產黨員發揮「關鍵時刻衝得上去、危難關頭豁得出來」的擔當本色。黨建網微平臺整理了習近平關於發揮黨員幹部先鋒模範作用的部分重要論述,一起來學習。只要共產黨員首先站出來、敢於衝上去,就能把群眾帶動起來、凝聚起來、組織起來,打開一片天地,幹出一番事業。  ——2019年8月19日至22日,習近平在甘肅考察時指出   關鍵時刻衝得上去、危難關頭豁得出來,才是真正的共產黨人。
  • 關鍵時刻站得出來!已是兩個孩子媽媽的李惠奮戰防控一線
    大眾網·海報新聞濟南2月7日訊 「平常時候看得出來,關鍵時刻站得出來,危急關頭豁得出來」,這是一名共產黨員應該有的樣子,也是檢驗一名黨員是否「合格」的標尺。李惠把上級對社區防控要求的「四個百分之百」和「十個一律」牢牢記在心中,從疫情防控開始至今,一直保持精神緊繃狀態,不僅對轄區形勢能夠做到精準研判、統籌調度人員力量、有序推進疫情防控工作,在疫情面前更是表現的無畏無懼、時刻衝鋒在前。她還細緻入微的關心同事們的情緒和身體,囑咐大家要按時吃飯、注意休息,每天為大家加油鼓勁。
  • 關鍵時刻站得出來 危難之際豁得出來
    為了疫情防控,宜賓市第三人民醫院隔離區年輕護士們已經十幾天未回家了,環境改造、分區規劃、物資清單、儀器設備準備……她們分工合作,緊密配合,忙得忘記了時間,錯過了飯點。隔離病區的工作其實並不複雜,但卻重要和瑣碎。因活動範圍受限,除了日常照顧隔離留觀人員的飲食起居,還負責心理疏導。每日需花大量時間與隔離留觀人員溝通交流,了解他們的情緒和心理變化並及時給予幹預,讓隔離留觀人員安心配合隔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