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在米高梅仍是好萊塢八大的時候,其公司出品的一部歌舞片
《綠野仙蹤》成為一代經典,魔幻王國奧茲國也銘刻在了影迷心中。競爭對手之一的迪士尼因為沒搶到原作者L·法蘭克·鮑姆的小說版權,其後一舉購進鮑姆的全部「奧茲國」系列童話,並於1985年拍攝了一部《回到奧茲》,反響平平。20年後,迪士尼終於再次啟動「奧茲」項目,並邀來
《蜘蛛俠》導演
山姆·雷米打造全新的「奧茲」系列影片,打頭炮的就是這部
《魔境仙蹤》。
1939年的《綠野仙蹤》中經典的人物造型現在看來已屬搞笑,但是朱迪·嘉蘭天籟般的歌聲使得《Over The Rainbow》成為全世界影迷心目中的經典。這部《魔境仙蹤》是《綠野仙蹤》的前傳,如何能讓這部遲來的前傳擊敗後者?迪士尼給出的答案是:3D。《魔境仙蹤》打造出了一個與
《愛麗絲夢遊仙境》幾乎無二致的奇幻世界,在這個世界裡,有神奇的植物、能飛的魚和猴子。在3D特效的幫助下,一切都栩栩如生。但是在翡翠城如迪士尼樂園般高大的城堡中,所有的角色都成了活蹦亂跳的提線木偶。
在致敬原著作者的開場,黑白的畫面給予了懷舊觀眾以代入感。同樣因為開場的灰暗色調,
詹姆斯·弗蘭科飾演的二流魔術師奧茲反倒顯得相當俏皮,無傷大雅的笑料也能讓人莞爾。但是在因暴風而捲入魔幻世界奧茲國後,奧茲身上的活力就不得不讓位給五顏六色的繽紛魔境了。吸取了《愛麗絲夢遊仙境》後期3D轉制的教訓,《魔境仙蹤》採用了3D攝影機拍攝的方法,此舉也讓影片的3D效果較前者上了一個臺階。但是無論怎麼提醒自己,筆者都難以將「魔境」和愛麗絲的「仙境」區分開來。
在這個奇幻世界裡,各類奇異生物和植物,以及威武莊嚴的建築才是主角。不論是魔術師奧茲、好女巫格琳達(
米歇爾·威廉士飾)還是壞女巫伊諾拉(
蕾切爾·薇姿飾),都披上了可笑的卡通片人物面具。在這樣一層面具下,這些奧斯卡提名的名角全都喪失了戲劇活力,成了「魔境」的提線木偶。這也是為什麼奧斯卡的那只會飛的猴子僕人芬利顯得那麼真實的原因——在魔境裡他才是主場!
好在還有山姆·雷米,這位曾經拍出
《鬼玩人》的邪典導演的才氣雖然已經被爆米花大片衝刷的所剩無幾,但是依然能搞出些閃光點。例如,在這部必然要面向小朋友的電影中,奧茲竟然可以和女巫賽多拉(
米拉·庫妮絲飾)春風一度,並且在第二天就把她甩了!而一個美豔女巫竟然甘願戴上如
《變相怪傑》一樣的綠色面具到處嚇人,也十足挑戰了迪士尼的底線。沒辦法,在動畫片裡反派總是比主角有戲。
影片高潮:
在結尾大戰處,奧茲以鞭炮和焰火做武器攻向壞女巫。騎著掃把的壞女巫嘯叫著四處飛翔,鏡頭上升,在燦爛的煙火中,翡翠城的城堡赫然正是迪士尼公司的開頭片段中的城堡。
經典臺詞:
「我不想做一個好人,我要做一偉大的人!」——二流魔術師奧茲
「你為什麼這麼問,就因為我是猴子所以我就得喜歡吃香蕉,你這是種族歧視!(所以你不喜歡吃香蕉?)什麼?我當然喜歡吃香蕉了,我是猴子啊,你白痴嗎?」——長了翅膀的飛猴芬利
文/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