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B劇集《反黑路人甲》30集大結局終於播完!題材創新、劇本不會一成不變和演員交足功課,才會成就一套好劇,但在內地劇,韓劇甚至泰劇當道的環境底下,其實以上三個要點亦只算是基本,缺一就即會失去捧場客,所以,《反黑路人甲》只能算是水準以上之作,可惜離「神劇」還是有一段距離。不過,到底《反黑路人甲》欠了些什麼呢?
什麼叫「神劇」?最少要符合兩大條件,其一,觀眾看完會充斥著感動,可以是對人生的看法有新了解又或是對社會事物有所理解,其二,成為電視劇的新方向,開創劇集元素,讓觀眾有新體驗,較近期的例子有《降魔的》、《金宵大廈》和《天與地》,又或者90年代的《大時代》。當然,首要條件還是「好看」兩個字。
那麼《反黑路人甲》算得上是「神劇」嗎?與「神劇」一詞相比,《反黑路人甲》更像是一套「好好看的港劇」,劇情緊湊、有深度、角色演繹完美、故事題材有新意,但就是欠缺一個觸動觀眾的地方,欠了一個令人反思之處。完美,但仍可以更上層樓。
就正如之前所說,王浩信、張振朗、賴慰玲以及高海寧等,可算是有水準以上的發揮,好幾場戲都能夠將情緒帶入高峰,所以能夠增強觀眾的代入感,而王浩信、張振朗和朱敏瀚這三個演員又能在嚴肅的戲份加添一點笑料,實在加分不少。
可能許多觀眾認為《反黑路人甲》就同《十八年後的終極告白》一般,是以追查「真兇」為主線,其實是錯的!其實張細倫(王浩信飾)由一個美國舞臺劇演員,遇上蘇芷珊(湯怡飾)和顧欣頤(馮盈盈飾),到後來決定扮演蔣世龍一角,當上四聯幫「坐館」之路,才是主線。劇集的核心,是一個平凡人捨身取義的故事,也是張細倫怎樣在與蘇芷珊之間的愛情、與高彬、陸秋之間的友情、張細倫與蔣世龍之間身份取捨的故事。
成為神劇最重要的不是它的收視有多高,應該是看完會有餘韻,場口令人有反思,例如《天與地》,或者劇本的突破性,如《大時代》,角色會令人深深地記在腦海中,《反黑路人甲》到了劇情的尾段,重點已經不在誰是終極BOSS身上了,說白一點,這集大結局中英雄救美,張細倫(王浩信飾)與喪鐘(徐榮飾)對打,都只是一個必然要有的橋段。打完「Final Boss」收工!大團圓結局!就同歷險遊戲一樣,升級、歷險的過程才是重點,張細倫/蔣世龍能夠查出殺死蔣家三父子的真兇,只是錦上添花。
回到上文提到的問題:《反黑路人甲》欠了些什麼呢?答案就是「懸疑感」。第24至25集中,劇情開始鋪排張細倫(王浩信飾)的黑化,主角因為陸秋重傷而大暴走,先是與顧欣頤(馮盈盈飾)反面,再姚清水(蔣家旻飾)活埋,繼而用磚頭打穿高琳(張振朗飾)個頭大鬧他是「蔣家的狗」,兩集之中將觀眾的焦點從感情戲拉回調查「蔣家三父子之死」的主線任務,鋪排得很好,不過這個黑化過程只維持了短短兩集,第26集中張細倫(王浩信飾)就好似「鬼拍後尾枕」一樣將整個計劃託出,可惜浪費了之前兩集的鋪排。
但無論怎樣,《反黑路人甲》還是給觀眾有眼前一亮的感覺,希望日後TVB能以此為契機,繼續拍一些新穎的題材給觀眾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