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封神大戰,恰恰是自詡為正義的闡教自導自演的一場陰謀?

2020-12-28 封神那些事

解密《封神演義》背後的故事,第51期

作者:長安街大司馬

熟悉《封神演義》的朋友們都知道,原著全書一共一百回,說的是武王伐紂的故事。

主要劇情是以紂王統治的商和以姬發為代表的周兩國之間的戰爭,並且摻雜著宗教的鬥爭。

闡教幫助西周,截教幫助殷商,他們各顯道術,之間互有殺傷。其中闡教與截教之爭,是貫穿《封神演義》全過程的主線。

闡教明明幫助西周姬發打敗了昏庸無道的紂王,為什麼說還有人說封神大戰是自詡為正義的闡教自導自演的一場陰謀?,我們從下面幾個方面來分析一下:

一、封神大戰的起因

對於封神大戰的起因,在原著中有兩個版本。一個是元始天尊和姜子牙的對話,還有一個是雲中子向紂王進劍除妖失敗後,也暗暗道出了封神的原因。從這兩位闡教的代表人說的話中我們可以總結出封神大戰的起因:

一則是成湯合滅;

二則是周國當興;

三則神仙遭逢大劫;

四則姜子牙享將相之福;

五則有諸神欲討封號。

從這裡可以看到他們所說封神大戰的主要成湯合滅、周國當興。也就是原始天尊所說的「恰逢其數,非是偶然「。

縱觀整部《封神演義》,可以看出封神大戰發生的主要原因是闡教門下十二弟子犯了紅塵之厄,殺罰臨身,又因昊天上帝命仙首十二稱臣。原始天尊護短,捨不得門人去昊天上帝手下聽命,不得已才約老子和通天教主一起籤定封神榜。我們可以看出是元始天尊護短引發的封神大戰,紂王昏庸不是主要原因。即使紂王英明賢達,還是一樣會發生封神大戰的。

二、商周大戰的始作俑者

說起西伯侯姬昌,相信大家對他的印象應該是比較仁慈,忠於殷商,即使大兒子被妲己設計害死後,也還是忠於殷商,絲毫沒有造反的意思。

當下屬決定要為伯邑考報仇的時候,姬昌說到:「天子乃萬國之元首,縱有過,臣且不敢言,倘敢正君之過;父有失,子亦不敢語……今昌感皇上之恩,爵賜文王榮歸西土,孤正當早晚祈祝當今;但願八方寧息兵戈,萬民安阜樂業,方是為人臣之道。」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姬昌是忠於殷商的,西周也不會和商紂出現什麼戰爭。

這時候闡教是怎麼做的呢?首先姜子牙用崇侯虎的頭顱來嚇唬仁慈心善的姬昌,致使姬昌鬱郁而死。然後又以託孤老臣的身份來指揮朝堂。並沒有按照西伯侯姬昌的遺言來行事,反而指揮不諳世事的姬發來發動和商紂之間的戰爭,最終爆發了商周大戰,封神行動才得以進行。

三、闡教和截教之間的鬥爭

從上面我們可以看到封神大戰的起因是原始天尊門下十二金仙犯了紅塵之厄、殺罰臨身和昊天上帝想讓他們稱臣。也就是說封神行動和截教並沒有什麼關係。所以通天教主下下令門人閉洞不出。謹閉洞門,靜誦黃庭叄兩卷;身投西土,封神榜上有名人。

這樣封神行動就沒辦法進行了,只有闡教的人參與,元始天尊是不可能捨得讓自己的門人進封神榜的,那麼他是怎麼做的呢?

首先,派「叛徒」申公豹去一一說服截教的人下山來參與封神大戰。申公豹果然不負使命,針對每一個截教門人的弱點,說服了一大部分截教的人參與到封神大戰之中。

其次,加上截教的人還不能填滿封神榜,就需要人間的凡人來補充,隨便舉出一個例子就可以看出來。燃燈道人破十絕陣的時候,每一次開始破陣的時候都是用一個凡人來祭陣的,儘量把封神榜填充到最大,以此來減少闡教的損失。

有上面三點我們就可以看出整個封神大戰就是闡教自導自演的一場陰謀。,他們不惜一切手段,來闡教自己的損失降到最低。

本文所用圖片,除特別說明外都來自網際網路,如有侵權煩請聯繫作者刪除,謝謝!

每天都會為大家奉上——解密《封神演義》背後的故事!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姜子牙封神,為什麼自己和闡教弟子什麼都沒有封上,女媧的陰謀?
    姜子牙是執掌封神榜的人,是受女媧娘娘之命下山的,元始天尊也答應好了,姜子牙下山後嘔心瀝血,組織協調,將武王說服,自己擔任伐紂王的大元帥,姜子牙在期間九死一生,而且為了伐紂王,先後把自己的師兄師弟的徒弟給安排到軍營裡。
  • 封神大戰後,闡教十二金仙誰的成就最高?
    封神大戰後,闡教十二金仙誰的成就最高? 《封神演義》中的十二金仙與《西遊記》中的那些神仙相對應? 封神大戰中未上封神榜的上仙,大都有了很大的成就。闡教玉虛元始天尊門下的十二金仙就是其中的受益者。
  • 封神大戰後,闡教五大金仙投靠西方教,得到元始天尊的同意嗎?
    封神大戰結束後,闡教的燃燈、文殊、普賢、慈航和懼留孫紛紛離開闡教,前往西方投靠西方教,他們是否得到師父元始天尊的同意?眾所周知,當初昊天上帝命十二仙首稱臣,元始天尊費盡心思,暗地裡違抗昊天上帝的旨意,好不容易才保住他們,保存闡教的實力,他哪裡會心甘情願把五個實力出眾的門徒送給西方教?可燃燈等五人確實投靠了西方教,且也不見元始天尊有什麼抗議的行動,這是為何?那就是有人令元始天尊必須把燃燈等五人送往西方教。
  • 封神大戰結束後,闡教的十二金仙,分別去了哪裡?
    封神大戰結束後,神仙世界完成了洗牌的工作。截教元氣大傷,名存實亡。闡教也受到了削弱,天庭實力大增,西方教也獲得眾多強者。重新洗牌後,各路神仙開始自己的選擇。十二金仙也各奔東西。廣成子廣成子為十二金仙首仙,實力強勁,還有超級法寶翻天印在手。
  • 《封神演義》中道教思想的體現——「闡教」「截教」
    《封神演義》中的道教思想,主要由闡教、截教表現出來。書中所寫的闡教、截教均屬鴻鈞門下。而鴻鈞道人的來歷在書中表述為:「高臥九重林,蒲團了道真;天地玄黃外,吾當掌教尊。盤古生太極,兩儀四象循。一道傳三友,二教闡截分。玄門都領秀,一氣化鴻鈞。」明確的說明了闡截二教屬於一派相傳。闡截二教在《封神演義》中以商周大戰的形式融入進來。
  • 闡教五大叛徒,一個成佛,三個封神,還有一個,身份十分可疑
    封神中,元始天尊的闡教門人,都是修行入道的鍊氣士,按理說,該是飄然出世、纖塵不染的神仙形象。但一場封神大戰,拉扯這些神仙入世,沾染上紅塵,有了私慾和煩惱,於是,忠義之士者有之,背叛師門者有之,今天,歪歪就和大家聊一聊,闡教的五大叛徒,其中一個成佛,三個封神,還有一個,身份十分可疑,他們都是誰?且聽歪歪一一道來:
  • 誰說神不如仙?封神榜上這十二位正神,實力完勝闡教十二金仙
    根據封神第一高手鴻鈞老祖的原話,闡、截、人三教共立"封神榜",是為了"以觀眾仙根行淺深,或仙,或神,各成其品"。也就是說,封神大戰是一場大考,根行深的成為仙,根行淺的成為神。顯然,在這場大考中,闡教十二金仙全部安全度劫,成為大羅金仙。
  • 自導自演自我發洩的一場戲
    這部小說集收錄了20篇小說,大多就講的是隱藏在人心底層的「陰獸」,一種本性的邪惡,如《陰獸》講的是一個名叫靜子的女人,自導自演了一場謀殺案,僅僅是因為丈夫年老滿足不了自己變態的「性需求」以及影響自己從「女扮男性小說家」獵奇得來變態歡樂而已。這就是人內心邪惡的怪獸啊。
  • 封神東邪說|封神大戰後,通天教主去了哪?如來知道答案卻不能說!
    作者簡介:幹勾於說故事,本名於嶽,文史愛好者,漂泊江湖,窮困潦倒,惟以書酒相伴,好酒而無量,好色而無膽,好鬥而無力,常以醉眼看江湖,願與諸君把酒言歡
  • 深挖封神榜祖墳,《姜子牙》的三觀太雷人了!
    《姜子牙》的故事就發生在這場顛覆商朝的「封神大戰」之後,也可以說是「封神後傳」。 《姜子牙》(以及大部分「封神」IP影視劇)則大大簡化了這套龐雜的神仙體系,未提及三教及眾仙長,將女媧(上古神祇)、昊天上帝(天庭秩序的維護者)和元始天尊(闡教代表)三個角色的功能整合為「師尊」這一個形象,將其策劃封神大戰的目的定為統一三界(陰謀),將根行淺薄的老學渣姜尚變成牛逼閃閃的靜虛宮大弟子(代表獨立意志),形成了人性與天命對立的內核。
  • 封神演義的作者為啥要把闡教描寫的那麼不堪?
    還有許多截教或者商朝大將抓到闡教弟子沒殺,但闡教與西岐一方抓到截教弟子或者商朝大將直接就斬首示眾。 武王伐紂是代表的正義,那麼許仲琳為何把代表正義的闡教與西岐都描述的那麼險惡呢?他是想要表達什麼意思呢? 小劉分析。 一,作者討厭冠冕堂皇的正道之士。
  • 《封神榜》中眾人為何不願封神?得知封神榜的作用,眾神後悔不已
    《封神榜》是記錄闡教和截教的封神之爭。闡教和截教分別是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創立的,闡教是比較看重出身的,而截教則是堅持「有教無類」的原則,因此門下各種妖魔鬼怪都有,所以實力也一直遠遠壓過闡教。雖然影視劇中,封神大戰闡教的勝出被定義為「邪不勝正」,但是實際上只是撿人家不要的而已,有遠見的截教眾人都能看出封神榜的真實作用,而不願意被封神。封神榜看似光榮,實際是從闡教和截教中為天庭選拔人才,按理說通天教主和元始天尊也不會願意把自己弟子送人,但是天帝是一個聰明人,他沒有直接找這兩個人,而是找到了他們的師父鴻鈞老祖,不知道用什麼計謀哄得鴻鈞老祖答應了。
  • 鴻鈞老祖為何要發動封神大戰?慈航文殊普賢為何投靠西方教?
    不過,這些人都是在封神大戰中與闡教為敵,若不投靠西方教,就大有概率被姜子牙以及十二金仙殺死。為保小命,他們投靠西方教,也在情理之中。  可是,元始天尊麾下十二代大弟子之懼留孫,普賢,慈航、文殊等四人,在大戰結束,生命沒有受到任何威脅的情況下,卻背叛了玉虛宮,背叛了元始天尊,背叛了東方道門,改換門庭,去了西方教,這是為什麼呢?
  • 黃天化只是闡教三代弟子 為何第一個被封神?
    封神演義中,因為天庭人手不夠,三清教主一合計,共同籤押封神榜。
  • 封神演義裡,只因九頭雉雞精一句話,妲己等三妖被闡教殺害
    楊戩三人是闡教有名的戰士,妲己等三妖自然不是對手!為了活命,這時的九頭雉雞精說了一番話,她的本意是讓楊戩感恩她們三妖,可因為她這一番話,卻讓楊戩惱羞成怒,也讓她們三妖丟了性命!且看封神演義裡原文!楊戩提寶劍大呼曰:「怪物休走!吾來也!」
  • 在《封神演義》中,姜子牙共死過5次,有四次被闡教用金丹救活了
    在小說《封神演義》中,姜子牙雖然是主角,但姜子牙的主角光環似乎並不是太突出,因為在書中,姜子牙總計死過五次;但主角終究是主角,至少闡教諸仙是不希望姜子牙真的死掉,所以不惜耗費巨大代價,將姜子牙救活;而這裡就來看看姜子牙的那五次是怎麼死的吧。
  • 封神大戰中天庭公主被殺,元始天尊為何見死不救還在評頭論足?
    在封神大戰中,要說戰場上身份最尊貴的人,非龍吉公主莫屬,她是昊天上帝與瑤池金母的親身女兒,堂堂的天庭公主,而昊天上帝即玉帝,乃三界共主;瑤池金母擁有聚仙旗,可號令群仙,闡教大弟子南極仙翁見她要行君臣之禮。可見,這龍吉公主稱得上是神仙世界裡的"金枝玉葉"。
  • 為什麼《西遊記》裡面有哪吒,但《封神榜》裡面卻沒有孫悟空?
    先年間曾聞得老人家說,王莽篡漢之時,天降此山,下壓著一個神猴,不怕寒暑,不吃飲食,自有土神監押,教他飢餐鐵丸,渴飲銅汁。自昔到今,凍餓不死。這叫必定是他。長老莫怕,我們下山去看來。」由此可知,孫悟空是在王莽篡漢時被壓在五行山下的。王莽代漢自立是在初始元年十一月,即公元9年1月10日,另一說為公元8年12月。
  • 闡教五大高手
    今天跟大家聊一聊「闡教」。我們都知道,封神大劫的起因是紂王在女媧宮題了一首淫詩,導致女媧派軒轅墳三妖下凡,進入朝歌魅惑紂王,人間怨聲載道。闡教的姜老哥奉元始天尊之命下山輔佐明主,就這樣姜老哥拉著闡教的一幫師侄和截教玩起了血拼,闡教代表著在封神中扮演著正義的化身,這各路神仙鬥法,也讓人看的是眼花繚亂。這裡老魔對闡教的高手,做個盤點。
  • 闡教仙人為何搶著收李靖家孩子為徒?原來他們家真的不簡單
    在封神演義中,闡教自視為"盤古正宗",享有「奉天承運御道統,總領萬仙鎮八方」之美譽。闡教選擇徒弟的標準非常嚴格,要求根行深厚、人類出身的精英,所以自元始天尊以下,闡教仙人數量稀少,玉虛宮門下除燃燈道人和南極仙翁之外,僅十二金仙比較厲害,而且他們都還未度過殺劫,算不得真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