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陝西衛視熱播的《薛丁山》即將收官,沒有很大牌的明星,但卻有精良的製作,有傳統而經典的故事,還有炫目的特效,唯一讓人有點意外的就是,那個在歷史上呼風喚雨的英雄薛丁山似乎沒有那麼神奇,如果沒有身後的那個樊梨花,他根本稱不上猛男。
|
網易娛樂5月9日報導 在陝西衛視熱播的《薛丁山》即將完美收官,這部由北京依泓之信傳媒出品的大型寫實古裝歷史戰爭劇在如今穿越惡搞為主流的電視劇市場絕對算是一個另類,沒有很大牌的明星,但卻有精良的製作,有傳統而經典的故事,還有炫目的特效,唯一讓人有點意外的就是,那個在歷史上呼風喚雨的英雄薛丁山似乎沒有那麼神奇,如果沒有身後的那個樊梨花,他根本稱不上猛男。
炫目特效三年磨一劍
特效部分是遲帥版《薛丁山》很大的一個賣點,片方找的是給《鐵達尼號》只做過特效的團隊,加上從香港請過來的團隊,再加上兩年半的後期製作,這使得該劇在視覺效果方面完勝大部分的國產劇。尤其是破八卦陣的那場戲,場面氣勢恢宏,可以媲美電影大片。
對於八卦陣的這場戲,即便是製片人李白自己也非常滿意,聲稱這是一場視覺的盛宴,「『金光八卦陣』是根據《周易》的陰陽八卦而設計,陣中有東南西北中地生死八門,有四座高達百米的八卦塔,氣勢壯觀遠勝於好萊塢電影《指環王》的塔。八卦塔裡布滿當時唐朝最先進的弩弓炮,炮彈的直徑足有三米多,威力無窮。陣中百萬大軍駐守,兩軍對壘氣勢雄偉壯觀,視覺衝擊力極強。」
事實上,關於薛丁山的題材已經不知道被拍了多少遍,早在1985年,香港TVB臺慶演出時,香港著名歌星羅文就曾經與趙雅芝聯袂演出過粵劇折子戲《薛丁山三戲樊梨花》的選段。之後不久,1986年,由黃日華領銜主演的《薛丁山徵西》正式開播。不過這齣戲劇現在來看有太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打鬥場面簡單,服裝道具也不夠考究,所以在當年並沒有引起多大的反響。
之後,一直等到2002年,臺灣民視才起用著名歌仔戲演員孫翠鳳與「咆哮哥」馬景濤共同演出了《移山倒海樊梨花》。從劇名就可以看出,這部戲的重點是在樊梨花。無獨有偶,2004年,TVB再度翻拍,起用當時最紅的女星宣萱搭配馬德鐘演出《烽火奇遇結良緣》,是到目前為止最為人所熟知的版本。2011年,秦嵐與劉愷威聯袂演出的《大唐女將樊梨花》同樣是以樊梨花為主線,重點講述她與薛丁山的愛恨情仇。2013年的《隋唐英雄4》中,薛丁山與樊梨花的故事更是直接被程咬金父子、夫妻戲碼喧賓奪主。
薛丁山「微軟」事出有因
從歷年的各個版本可以看出,關於薛丁山和樊梨花的故事,大部分的時候大家都把故事主線和視角放在女主角樊梨花身上,甚至對薛丁山這個人物有所矮化。而在遲帥版的《薛丁山》中,薛丁山無疑是正義和英雄的化身,但即便這樣,在很多時候,都需要依靠樊梨花才能完成任務,尤其是破陣的時候,幾乎沒有樊梨花就不行。
這對於很多有英雄情結的人來說雖然看著心裡不爽,但卻沒法忽略這個事實,對此,製片人李白解釋說,正因為薛丁山是大元帥,他首先需要的軍事才能是指揮百萬大軍的正規作戰謀略和帶兵之法,他師父王敖老祖從小教他的也是《孫子兵法》和《道德經》之類,對兵團式、規模化的作戰陣法他是熟知的,但對各種各樣的怪陣破解他知之不多,這不是他的強項。如劇中的紅雲陣和怪獸七殺陣都是一種怪陣,紅雲陣其實是火陣,其特點到處是火,火勢逼人,飄渺變幻,放眼望去一片火海,以火亂人心智,然後借火勢分化敵方兵力而滅之。怪獸七殺陣是由武功高強的七人根據虎、豹、熊、獅、狼等七種動物運動打鬥的習性動作而相互組合為方隊,再由這樣的七個方隊融合成陣,陣中有兩重武功高手組成的包圍圈,包圍圈後有各種機關陷阱。因此就算對手本領高超能突破兩重包圍圈,但一旦掉進陷阱就插翅難飛,被機關絞死。作戰時伴隨著一種怪異的笛簫聲陣中放出煙霧,笛聲刺心,煙霧障眼,包圍圈漸漸縮小,對手如網中之魚,束手待斃。
此兩陣法在古代戰爭十大陣法裡是沒有的,因而薛丁山不了解不足為奇。樊梨花則不同,她師父黎山老母專門研究陣法,熟知破解各種怪陣和旁門左道,所以樊梨花小時候就學到了破怪陣的高招。在劇中,薛丁山被困紅雲陣幸虧樊梨花及時趕到破陣,破怪獸七殺陣時也是樊梨花掛帥和薛丁山合力擊敗楊藩才破此陣。但對於兵團式、規模化的陣法作戰指揮,樊梨花要遜色於薛丁山。正因為如此,在破「金光八卦陣」時,樊梨花主動向皇上提出讓薛丁山掛帥破陣。因為該陣是百萬大軍的兵團式陣法作戰,需要非常強的全局意識和控制協調力。總之,薛丁山和樊梨花各有能力各具特長,他們的合作不但是夫妻間的合作,更主要的是能力特長的互補,是一加一大於二的組合,是天然的完美。薛丁山徵西途中險關惡陣頗多,如果沒有樊梨花的幫忙他也很難完成使命。
本文來源:網易娛樂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