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不血刃,浙江隊(浙江稠州銀行隊簡稱)107-74大勝四川隊。如果說複賽第一場比賽,浙江隊大勝上海你會為全華班的浙江隊感到吃驚、認為是偶然,那麼在浙江隊戰勝八一、遼寧、惜敗於北京、大勝同曦、戰勝廣廈之後,我相信你一定會重新認識浙江隊——浙江隊大勝全華班的四川隊,顯然不算是意外的結局。
複賽到目前為止,浙江隊已經取得了7勝2負的戰績,僅次於廣東,與廣廈、北控、北京並駕齊驅——浙江隊儼然已經涅槃重生、變成了一支不容忽視的強隊。
與浙江隊崛起無法分開的,是他們一眾年輕球員的快速成長。複賽以來,在吳前、張大宇、朱旭航這批中生代球員的帶領下,浙江隊打起了「青春牌」,他們的小將程帥澎、王奕博、劉澤一、賴俊豪脫穎而出,玩起了「小鬼當家」。這其中,程帥澎在對陣同曦的比賽中,單場砍下了43分,可謂「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程帥澎的成長之路——機遇和挑戰一起來。
「這場比賽沒有什麼技術可言,我們教練班子接手球隊三年,從弱隊往上爬很不容易,積累了很多作風和意志品質建設,但在今天全都沒了,全退回到了以前。我們辛辛苦苦積累的東西都沒了……這是一場醜陋的比賽。」
這是在輸給複賽首次碰面的廣廈隊之後,劉維偉指導的憤怒表達,他對球隊以這種方式輸球感到無法理解,對年輕球員表現出的「慌張」感到詫異,同時也對教練組三年來付出的心血感到痛心——沒有什麼比親眼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擊碎、被羞辱更讓作者痛心,甚至會產生自我懷疑:我走的路是正確的嗎?
其實,我覺得劉維偉指導是想通過這種方式激勵和喚醒年輕球員,對年輕人的這種波動,他和80歲的蔣興權指導應該有心理準備。
畢竟,機會對年輕人來說,來得實在太快太猛了。
看看程帥澎的成長腳步:
2017-18賽季,程帥澎剛步入CBA,他場均能得到17.6分鐘的出場時間,對於初出茅廬的年輕球員來說,浙江隊只能說膽子夠大,而程帥澎場均只能得到3.4分1.4個籃板0.9次助攻,顯然也不能算「及格」。
第二個賽季,程帥澎已經接近了主力位置,他場均出場接近了30分鐘,這個待遇,或許只有王治郅、姚明、易建聯剛出道時候享受過,郭艾倫在第三個賽季出場時間才超過30分鐘——浙江隊這是把程帥澎當作天才培養嗎?這個賽季,程帥澎的數據對比其他同齡球員還不錯,但是和出場時間還是不太匹配。
本賽季前30輪,程帥澎的場均時間略有下降,他的場均數據下降得更多,超級外援鄧蒙佔據了更多的出場時間和出手次數。
複賽的9場比賽,程帥澎迎來職業生涯數據「井噴」——他獲得了場均35.9分鐘的出場時間,場均得到22分5.7個籃板7.7次助攻,他在不斷刷新自己職業生涯的記錄,也逐漸開始躋身國內頂級後衛的行列。
總之,我們把程帥澎的職業生涯劃分為四個階段:17-18賽季、18-19賽季、複賽前、複賽後,他的數據在第二個賽季有了一次飛躍;在本賽季前30輪,他的所有數據都顯得很普通,感覺泯然眾人矣,現在回頭看看,這似乎是程帥澎的蟄伏階段,像是他一飛沖天之前的下蹲準備;第四個階段就是複賽至今,程帥澎的數據開始大幅度提升,像是坐上了火箭。
看看程帥澎這九輪比賽的數據變化:
全華班出戰的浙江隊,複賽開始之後就計劃好給年輕人機會,年輕人準備好了嗎?
第一場比賽,浙江隊對陣單外援的上海隊,程帥澎只出場了23分鐘,但是他高效地拿下了20分4個助攻,他鋒芒初露。
第二場浙江隊對陣廣廈隊,教練組給了小將33分鐘的出場時間,這一次他只得到12分3次助攻。如果程帥澎是在別的球隊遇到其他教練,可能他從此就會被雪藏,在這場被劉維偉指導稱之為「醜陋」的比賽中,程帥澎顯得過於「稚嫩」,得分和助攻都不理想,失誤更是高達4次——機遇來了,對年輕人來說這同時也是巨大的挑戰,前進的路上其實也充滿危險,好在,程帥澎遇到了有足夠耐心的「伯樂」。
在第三場對陣八一隊的比賽中,程帥澎獲得了賽季最高的41分鐘出場時間,雖然只得到12分,但是全場送出9次助攻——教練組選擇繼續信任他、給他充裕的成長時間。
在之後戰勝遼寧隊的比賽中,程帥澎完全不在節奏上,出場23分鐘只得到6分5個助攻。
接下來在對陣廣州的比賽中,程帥澎打滿全場,得到了25分5次助攻。他一發不可收拾,在對陣同曦的比賽中,出場46分鐘得到43分4次助攻,43分也成為複賽之後本土球員的最高得分。
第一階段結束之前,浙江隊再次面對同省「德比」大戰。這一次,程帥澎變得成熟、不再慌亂,他出場46分鐘得到了23分8個助攻,對比孫銘徽毫不遜色。
用一句話來形容程帥澎複賽之後的經歷,可以說「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他的數據圖過於「曲折」,他的機遇和挑戰結伴而來,好在劉維偉指導沒有放棄他,他自己也沒有放棄自己,他愈挫愈勇,他也終於在大戰中走向成熟。
三年磨一劍,浙江隊完成蛻變,程帥澎受益匪淺。
到目前為止,程帥澎是成功的,他也是幸運的——他應該慶幸自己身處浙江隊,慶幸自己身處浙江隊致力於重建的大環境,慶幸自己遇到了「伯樂」蔣興權和劉維偉,他們恰好善於培養年輕人、他們恰好對中國籃球有著強烈的憂患意識。
看看在浙江隊對陣四川隊的比賽中年輕球員的得分佔比:
對陣四川隊,浙江隊全場得到107分,程帥澎、陸文博、賴俊豪、王奕博、劉澤一、王仔路六名年輕球員得到了70分,佔了總得分的65%,而這六名年輕人平均年齡只有21.7歲。
六人當中,程帥澎、陸文博已經坐穩主力位置,王奕博、劉澤一、賴俊豪也成為主要輪換球員。放眼整個CBA,有哪支球隊有資格在年輕化方面跟浙江隊對比呢?又有哪支隊伍有浙江隊的勇氣呢?有誰在三年前就開始布局了呢?
浙江隊三年完成蛻變,身處其中的程帥澎並非橫空出世,他受益匪淺。
展望未來,程帥澎還有哪些差距?
程帥澎的最大優勢,是他的年輕,他就是劉維偉指導說的「初生牛犢」,他可以「肆無忌憚」,教練組也對他足夠包容,本來是後衛的他,可以大殺四方,他一條龍殺入籃下、單騎闖關的氣勢,像極了古戰場的「開路先鋒」——擋我者死,這一點,和郭艾倫無比相似。
和郭艾倫一樣,程帥澎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球迷們喜歡評價郭艾倫,喜歡拿孫銘徽以及好多表現優秀的球員和郭艾倫對比。中國的郭艾倫很多嗎?不是的,被拿來對比是郭艾倫的榮耀,他或許會因此變得更加強大。能夠和郭艾倫相提並論的,或許會影響中國籃球的未來。
看看程帥澎的這次突破:
突破無比犀利、敢於正面強敵、有很好的組織能力、在球隊需要的時候敢於站出來承擔責任,程帥澎正在完善這些優秀後衛必備的品質。
和郭艾倫身處的背景不一樣的,是在球隊中的角色。郭艾倫就是遼寧男籃的絕對核心,顯然程帥澎還做不到,在浙江隊,他目前還是處在吳前的羽翼之下,他還無法完全決定浙江隊的勝負,也無法做到左右大局。
看看程帥澎和郭艾倫的本賽季投籃對比:
對比能看出,程帥澎進攻手段主要是突破和三分遠投,他的突破命中率和郭艾倫還是有差距,郭艾倫在突破過程中的節奏變化以及左右手的轉換,還是值得程帥澎好好學習。
三分線外,程帥澎略佔優勢,中距離和籃下,還是郭艾倫佔據優勢。
對比郭艾倫,程帥澎最大的劣勢還在於衝擊內線的破壞力。郭艾倫本賽季衝擊籃下成功率達到65.5%,程帥澎只有56.3%。郭艾倫進攻手段更豐富,值得程帥澎好好學習。
結束語:複賽以來,我們看到了很多年輕球員突出重圍、給我們耳目一新的感覺,在他們當中,程帥澎表現驚豔,後衛出身的他,一次次攻城拔寨,他快速攻守轉換、單騎闖關的樣子,讓我們看到了郭艾倫、孫銘徽、吳前這些本土優秀後衛的影子,我們似乎也看到了中國籃球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