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成都市政府門戶網站公開《中共成都市委、成都市人民政府關於實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的意見》(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意見(徵求意見稿)》)。為了把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建設發展成果轉化為人人可感可及、普遍受益的社會認同,讓人民群眾和廣大企業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成都市委、市政府決定在「十四五」時期深入實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讓市民和企業的獲得感幸福感與城市能級同步提升、相得益彰。
人人都擁有盡展其才、夢想成真的發展機會
《意見(徵求意見稿)》提出,敞開城市胸懷、厚植髮展沃土,為市場主體創造發展機會、為新興產業提供應用場景、為各類群體搭建圓夢舞臺,使人人都能通過創新創造、努力奮鬥實現自身發展、成就人生夢想,讓城市始終湧動蓬勃生機和興業活力。青年創新創業就業築夢工程和穩定公平可及營商環境建設工程,將讓成都湧現更多機遇、讓更多市場主體和市民能抓住機遇。
穩定公平可及營商環境建設工程將以市場主體和市民獲得感為重要評價標準,營造「有無熟人一個樣、大小企業一個樣、國有民營一個樣、內資外資一個樣、投前投後一個樣」的公平穩定發展環境,讓企業「辦事不求人、辦成事不找人」。
在辦事環境上,成都將大力推進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優化「蓉易辦」平臺功能,實現企業和市民100%事項網上可辦、80%以上事項「不見面」審批,90%事項一窗受理、80%事項全域通辦、高頻事項實現「一件事一次辦」。在市場環境上,市場準入將全面實現「非禁即入」,城市機會清單拓展擴面,政府採購授予中小企業合同比例達到80%。
△成都
成都將以看得見摸得著的城市機會成就青年創業夢想,以「銳意創新、寬容失敗」的城市氣度激揚青年奮鬥勇氣,以「樂觀包容、友善公益」的城市溫度提升青年情感歸屬。
青年創新創業就業築夢工程將提供「無償資助+無息借款+天使投資+信用貸款」的創業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務體系,提供優秀青年大學生在蓉創業分層補貼政策支持,設立「人才貸」「成果貸」等科技金融創新產品,實施「創業保」等青年人才創業失敗救濟保障,讓「蓉漂」創業有底氣。實施「蓉漂計劃」「產業生態圈人才計劃」「成都城市獵頭行動計劃」「青年人才感知成都行」等人才招引活動,為各類人才匯聚成都提供平臺通道。
人人都享有幸福和美、安全穩定的美好生活
「勞有厚酬、閒有雅樂,學有優教、病有良醫,幼有善育、老有頤養」,這是普通人對美好生活的期待,也需要城市以最優供給滿足市民、最好資源服務市民。
居民收入水平提升工程提出,到「十四五」末期,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幅7.5%,力爭突破70000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幅8.6%,力爭突破40000元,進入國內高收入城市行列。中等收入群體佔常住人口比例從「十三五」末期的49%提升至65%,低收入群體減少300萬人,城鄉收入比縮小到1.8:1以內。
生活成本競爭力提升工程聚焦百姓衣食住行,將完善供給體系、穩定價格成本、提升服務質量,房價收入比保持在全國主要城市中的較低水平,打造「中國最具生活成本競爭力」的超大城市。這包括房子住得起、有保障、可選擇,例如,成都提出穩定住房供應規模,住宅用地供應比重不低於60%,優先保障人才住房建設用地需求,五年內新增租賃住房30萬套以上、人才公寓10萬套以上。成都還將實施民生商品保供穩價計劃,每年引進8種海外優質商品,保證生活必需品價格穩、種類多、品質優。
△火鍋
高品質公共服務倍增工程將推動基本公共服務由戶籍人口向常住人口覆蓋,努力實現高品質公共服務均衡普惠。目標在「十四五」時期穩妥推進劃片入學改革,新建和改擴建幼兒園、中小學400所,新增學位30萬個,高品質幼兒園數量在2020年基礎上翻番,義務教育、普通高中優質學校覆蓋率提升到70%。依託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規劃建設未來醫學城,新增三甲醫療機構10家以上,實現三級醫療機構區(市)縣全覆蓋,市級醫院建成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高水平臨床重點專科10個。
為了引領熱愛運動的新風尚,成都還將完善公共體育設施體系,新增天府綠道健身新空間1000個,每個村(社區)建成1個以上運動角。
人人都享有生態綠色、文明和諧的宜居環境
《意見(徵求意見稿)》提出,把生態惠民的綠色理念、友好善意的人文關懷體現到城市的每個角落,把更多的秀美環境、開敞空間留給市民,讓天府綠道、大美公園、清澈河湖成為市民舉步可就的生活場景。
城市通勤效率提升工程將豐富「軌道+公交+慢行」多樣化綠色出行選擇,構建「通勤圈」「生活圈」「商業圈」高度融合的通勤體系,讓通勤場景處處體現城市溫度,讓「上班的路」「回家的路」更加舒適便利。到「十四五」末期,中心城區建成區平均通勤時間縮減到35分鐘,30分鐘內通勤人口佔比達到45%。地鐵開通運營及在建裡程達到850公裡以上,中心城區建成區軌道站點800米範圍覆蓋面超過60%,軌道交通實現區(市)縣全覆蓋,產業功能區覆蓋率超過50%。
△成都地鐵
城市更新和老舊小區改造提升工程將以天府錦城、一環路和錦江公園子街巷改造、二環路高線公園建設等城市品質提升重大工程為牽引,全面加速老舊小區、棚戶區和城中村改造進程,改善人居環境,提升功能品質,保留城市記憶,延續市井文化,讓「老成都」煥發新活力。完成6100個老舊小區分類提升改造,加快推進自主加裝電梯,因地制宜改造提升適老、適幼、停車等功能,推進物業服務全覆蓋。老舊片區重構市井煙火氣,統籌推進老舊小區、特色街區、歷史建築、文保單位、「金角銀邊」城市空間更新利用,加快街頭綠地、小遊園建設和老舊公園改造提升。整合釋放片區可利用空間及資源,打造「鄰裡式」商業服務圈,構建宜居宜業生活圈。
生態惠民示範工程將持續涵養生態、美化大地景觀,塑造山水呼應、城園相融的城市輪廓,構建綠道藍網、天清氣朗的城市新形態,讓市民在大都市也能「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雪山下的公園城市」金字招牌更加彰顯。到「十四五」末期龍門山修復大熊貓棲息地30萬畝、龍泉山增綠增景25萬畝,建設「東部森林」40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41%,實現「青山映城、草長鶯飛」。
人人都擁有參與治理、共建共享的歸屬認同
民情民意受重視、民心民聲被傾聽、企業權益有保障,這樣的城市將讓安全有序的社會環境和高效完善的社會治理成為城市最鮮明的底色。如何讓市民和企業成為城市發展的積極參與者、最大受益者、最終評判者?成都用智慧韌性安全城市建設工程和全齡友好包容社會營建工程,將城市更安全、每個人都受到城市的關懷。
智慧韌性安全城市建設工程提出完善重大安全風險防控和應急處置體系,全周期呵護城市安全,用聰明的「城市大腦」實施智慧治理,讓智能感知就在身邊、安全網絡覆蓋全域、風險隱患遠離市民。構建自然災害預警發布平臺,地震監測和預警信息覆蓋率達80%。全面提升城市防洪排澇能力,逐步消除城市排水不暢和路面積水問題,最大限度減少「水淹停車場」「城市看海」。
全齡友好包容社會營建工程則彰顯了「全齡共享·友善公益」城市氣質,聚焦「一老一小」和特殊群體,把柔性關照滲透到城市「規建管運」各個環節中,把人文關懷落實到「衣食住行育教醫養」每個細微處,讓每一個生活在成都的人都能感受城市的關懷和社會的溫暖。
比如孩子們將有更加開心成長的空間。成都將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託育服務業發展,依託社區規劃建設社區兒童綜合體200個,集中配套社區託兒所、社區兒童中心、家庭聚會中心、兒童運動場及家庭農場等設施,打造兒童「5分鐘步行活動圈」。
比如老年人將有更加舒心長壽的照料。成都將引導社會力量投資建設和運營專業化的養護型、護理型、認知症障礙照護型、臨終關懷型等功能型養老機構。對符合條件且有意願的特困老人全面實現集中供養,「社區養老服務綜合體」覆蓋所有街道,養老床位總數達14.8萬張,實現日間照料和夜間監護服務社區全覆蓋。
對於特殊人群,成都也將竭力讓他們生活得暖心有尊嚴。無障礙場景營建行動,將實現各區(市)縣殘疾人託養服務基地全覆蓋,新舊公共場所無障礙化率分別達100%、80%。
△天府綠道
該《意見(徵求意見稿)》將於1月15日至1月21日面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建議,同時,成都邀請社會各界人士一起暢想和繪製幸福美好生活藍圖。屬於你的幸福美好生活,在這座城市築夢成真,趕緊來參與吧!
反饋方式:
①在成都市政府門戶網站意見徵集專欄提出寶貴意見
②信函請寄至:高新區錦悅西路2號 成都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2B311辦公室) 郵編:610041
③郵箱:cdsfgwshc@163.com。
④聯繫電話:61884073(工作日上午9點至下午17點)
紅星新聞記者 鍾茜妮
編輯 劉宇鵬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