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南山:35歲開始學英語,去16個國家英文演講|不熬雞湯只講方法

2020-12-22 英語學習方法

鍾南山院士今年真的"火了",從那張逆行武漢的高鐵餐車上忙裡偷眠的照片開始,84歲的鐘南山院士重新進入眾人視野。

放眼望去,如今舉國上下每天守著新聞等他指示。從2003年到當今,他再次成為了我們的希望。

隨著對鍾南山院士的關注增加,除了那些每天在新聞裡滾動播放的權威發言、鍾南山院士的無數榮譽和稱號、他的養生之道都被人津津樂道。

甚至,他35歲才開始學英語,2003年就到16個國家和地區做英語演講、和外媒無壓力交流的事跡也被網友扒出來。

但讓人大跌眼鏡的是,鍾南山院士流利的英語能力是用笨方法練就的……

一、以終為始,抓住在一切情景中開口的機會

當我們說到口語時,其實並沒有一個清晰的邏輯指向「口語到底是什麼」。觀察我們的母語使用習慣,我們會發現,在日常情境下和正式場合裡,我們的措辭方式並不一樣。日常對話越簡單、越接地氣為好,但正式場合,比如演講、比如研討,我們就需要更書面也更有邏輯性。通常,我們都會選擇分情景練習,但鍾南山院士怎麼做的呢?

鍾南山院士在1979年努力申請到前往英國公派留學的機會,但他大學主修的外語是俄語,對英語一竅不通。當時,他不管是生活交流還是上課學習都成問題。但是不久之後,他可以流暢地進行英語學術研討,課堂發言,日常閒聊更是不在話下。

他怎麼做到的呢?答案就是,以終為始,抓住在一切情景中開口的機會。

鍾南山院士一直以來都是目標清晰、執行果斷,他很清楚自己希望在正式場合和非正式場合需要達到什麼樣的英語水平,但他更清楚,抓住一切開口機會才是最重要的。

於是他把自己放置到終點情境中,假裝自己已經是個可以流暢交流的英語母語者,不斷歷練,最終成長為想要的樣子。

其實做法很簡單——每天都跟老師互問互答,並且每天都和英國同學進行日常對話,哪怕他沒有刻意想要分情景練習,但實際環境卻會自然而然幫他分化出兩種不同場合下的口語能力。

說起來容易,一旦實施起來,每個人都會遭遇兩個困難:

練習過程中,結巴、犯錯、或者詞不達意都是必然,如果把這些必經過程當作出糗,又因為害怕難堪再也不開口,從此因噎廢食,可想而知,最終結局只能是口語能力止步不前。當我們的某種語言能力還不熟練的時候,想要用它傳達完整的意思,是很「費勁」的。這種費勁,一方面是組織語言過程中生理和心理上的痛苦,另一方面是我們明知道每天都要面對這種痛苦,為了成長,不得不在生長痛中砥礪前行。因為痛苦的感覺是客觀存在的,所以很少有人能日復一日地堅持練習下去,更遑論堅持幾年、十幾年。

可換言之,只要克服以上兩點,口語飛速進步就指日可待了。

畢竟,鍾南山院士就是實打實地扛住了窘迫和痛苦,把笨方法用成了絕世秘籍,練就了現在的一口好英語。

二、以錯為燈,每天必寫作

鍾南山院士英文寫作水平之所以能突飛猛進,除了他自身努力之外,也有他父親的緣故。

他初到英國直到離開,每天必用英文給父親寫一封信,而他父親的回信中,也會附上兒子寄來的信件,其中的語法錯誤、用詞錯誤都用紅筆一筆一畫修改過,父親還會勾畫出結構規整、行文流暢、表意準確的句子,又或者在一旁標註上更地道的說法。

能和父親全英文往來書信本就讓鍾南山院士學習英語的興趣和信心大增,哪怕起初信件裡錯誤百出,他也根本不在意犯錯,因為父親的行為讓他認識到,只要能知道自己錯在哪兒,就能以錯為燈,讓往後會踩的雷區變得更小。

從鍾南山院士的經歷裡我們能看出,英語寫作能力的提升,除開主觀努力,也需要藉助他力,畢竟學習就是一個不斷吸收新知識、在輸出中掌握知識、在矯正中完善能力的過程。

我們生活在當代,通信比1979年便捷許多,教育資源也比鍾南山院士曾擁有的豐富得多,不需要像他一樣跨越幾個國界借力。

總結下來,提高寫作能力的方法無非是「不斷寫+不斷改」,大道至簡卻又至難。方法雖笨卻行之有效,鍾南山院士正是只靠這個方法,最終做到無壓力閱讀國外學術資料,還能用英文撰寫學術論文。

「永遠要有自己的追求,辦事要嚴謹要實在,只要有這兩條,你們就會不斷地取得進步,而且會比我們取得更多的成績。」

這句話是鍾南山院士勸誡他的孫輩的,但筆者認為,這句話也可以送給正在閱讀本文的你們。

鍾老35歲才開始學習英語,但至今是英國愛丁堡大學榮譽博士,主編《英中日圖解醫學詞典》,更是發表國際論文無數。

說好不熬雞湯只講方法,但鍾老的經歷和方法本身就長得像一碗雞湯——知道終點在哪兒,然後走向它。如果還有什麼需要交代的,就是堅持走向它!

本文由@英語學習方法原創,歡迎轉發,但未經允許,不得轉載。用高效的學習方法,帶你輕鬆學英語,快樂聊教育,喜歡我記得關注哦!

更多精彩好文:

師從李叔同,29歲皈依,53歲學俄語,18月後譯小說:靠1個笨法子

她,1歲時變得盲、聾、啞,卻學會了5種語言:這3大方法你可借鑑

精通7門外語,大師季羨林:語言各不同,方法可通用,這1點很關鍵

相關焦點

  • 現在開始學習英語晚不晚?周潤發告訴你,40歲再學也不晚
    周潤發的學歷很低,因為家裡環境不好,只念了三年的中學,便進入社會謀生。他做過餐廳服務生、趴車小弟,因緣際會之下才進入電視圈,從跑龍套的小演員開始,慢慢累積實力和知名度,終於成為香港電視圈和電影圈的「大腕」演員。
  • 鍾南山接受外媒採訪全程飆流利英文,誰能想到他曾是個「英語學渣」...
    2月11日,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在廣州接受路透社的全英文專訪。35歲此前,出生在醫學世家的鐘南山,還未曾想過繼承父親的衣缽,也未曾思考過自己在醫學界能做出多大的貢獻。從那之後,鍾南山開始將重心投入到醫療事業中。他每天工作到深夜,同時還擠出時間來研讀醫學專業術語和專業英語。在8個月時間內,他寫下了四本醫療工作筆記,體重掉了整整12公斤。
  • 為什麼鍾南山英語這麼好?看看他父親的英文病歷就知道了
    鍾院士英文好棒呀!其實,這並不是鍾南山院士第一次面對外媒講英語了。一個月前,鍾院士在接受路透社專訪時,在長約90分鐘的採訪,全程英語對疫情的預測進行解讀,對去世的李文亮醫生表示遺憾和敬佩。為什麼鍾南山院士的英語這麼好呢?
  • 84歲鍾南山連線歐洲博士飆英文刷屏:他的父母是怎麼培養他的?
    84歲鍾南山連線歐洲博士飆英文刷屏:他的父母是怎麼培養他的?前幾天,抗疫英雄鍾南山又一次上了熱搜,原因是在鍾南山和歐洲的一位呼吸科博士視頻通話的時候,竟然全程都是用的英語交流,而且,非常的流利!鍾南山的形象在大家的心中又多了些光芒。
  • 頂級女神慘遭封殺,如今靠英語重回巔峰:人生越迷茫,越要學英語
    現代年輕人應該要具備掌握英語的能力,懂得講英語就多了與外國人溝通的機會。有許多人說,我已經出來工作了,我年紀這麼大了,我口語學不好了,其實大多數情況下只是缺少了湯唯那副對自己的狠勁兒。年紀大了、畢業了、工作了就真的沒辦法好好學英語了嗎?我們最敬愛的鐘南山院士給出了答案。
  • 鍾南山全程飆流利英文上熱搜,真國士無雙!
    鍾南山稱,「在1月23日關閉離漢通道是一個非常強有力的全國性早期防疫措施。隔離是很重要的一步。疫情傳播得非常快。我覺得其他國家也應該採取一些類似的措施」。鍾南山強調,在沒有特效藥的情況下,封城是控制疫情蔓延的最古老也是最有效的辦法:我覺得這是唯一的方法,因為現在針對這個新出現的病毒,我們沒有特效藥。
  • 頂級清純女神一脫成名,卻慘遭封殺,如今靠英語重回巔峰:人生越迷茫,越要學英語
    現代年輕人應該要具備掌握英語的能力,懂得講英語就多了與外國人溝通的機會。有許多人說,我已經出來工作了,我年紀這麼大了,我口語學不好了,其實大多數情況下只是缺少了湯唯那副對自己的狠勁兒。年紀大了、畢業了、工作了就真的沒辦法好好學英語了嗎?我們最敬愛的鐘南山院士給出了答案。
  • 美國請鍾南山視頻,鍾南山英文回答(教育我們孩子搞科研學英語)
    3月3日至4日,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與歐洲呼吸學會候任主席安妮塔·西蒙斯博士進行視頻連線,向歐洲呼吸學會介紹了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成果和經驗。所有問題,鍾南山院士用英語詳細解答,醫學術語,都是超流利的英文!
  • 李冰冰英文演講,網友拍手叫絕!37歲從零學英語,再到站上聯合國講臺,是如何做到的?
    她曾在微博分享了自己學英語的經驗——「學英語就是需要堅持的事兒。」李冰冰開始學英語很晚,基礎也一般。25歲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本科班。3年後,出演《少年包青天》而被觀眾熟知。當時已經37歲的她,英語也忘得差不多了。她就下決心,從頭開始學英語。她的學習方法很傳統,和我們大部分人一樣。充分利用各種時間——「不停的背,路上背,跑步機上背,吃飯也背」
  • 學了16年英語,連小學生都不如:方法永遠比盲目更重要!
    80後,初中開始學英語; 90後,小學開始學英語; 00後,幼兒園開始學英語; 10後,還沒會走路就開始學英語。
  • 胡歌全程英文演講上熱搜,最怕長得好看的人飆英文了
    說到底,語言環境只是輔助,方法才是根本。只有搞懂學好英文的本質,你才能真正學好英語。什麼意思?我說2個明星你就明白了。1一切不快樂的學習都是耍流氓TFBOYS的王源,連續2年在聯合國青年論壇上英文演講,可以說是優秀本人了,像王源在重慶長大,也沒有去國外留學。除了自己的努力,也不得不說,00後普遍英文都不錯。
  • 20歲的他聯合國全英文演講獲贊:做到這一點,你的英語水平超過9成...
    」  這是昨晚,我看到易烊千璽英語上了熱搜,發現他的英語好到去聯合國全英文演講時,心裡產生的羨慕和不甘。  而且就像這樣,「英語差」這個問題不解決,不僅會限制我們自己的人生,還會影響孩子。  可想學好英語太難了,大部分人不能像明星一樣請昂貴的私教 , 只能自己找方法,但又累又沒效果:  自學背單詞: 花 2個小時終於背會10個,但 常常第二天就忘了; 看美劇、TED: 要麼被劇情帶跑思路,要麼語速太快跟不上,即使背會劇裡臺詞,日常也用不上; 花2萬報線下外教班: 下班後沒精力再奔波去補習
  • 胡歌全程英文演講上熱搜,就怕長得好看的人飆英文
    如果你想學遊泳,把你扔在島上,不教你怎麼遊,你跳進海裡就能遊了嗎?也有一些留學生,在國外呆幾年英語還是差,因為一旦基本生活需求能解決了,他就不再去學習其它方面的詞彙。其實,胡歌去國外學習時間也只有3個禮拜。說到底,語言環境只是輔助,方法才是根本。只有搞懂學好英文的本質,你才能真正學好英語。
  • 鍾南山全英文分享抗疫經驗,被實力圈粉了!
    就在人心惶惶不安時,一個84歲的老人給了我們極大的安全感! 他就是著名呼吸病學專家,中國抗擊非典型肺炎的領軍人物鍾南山院士。 他的一言一行都備受大家關注,而在今天鍾南山院士再次登上微博熱搜,因為流利的英語圈粉無數!
  • 英文演講難倒「跑男」,鄧超再也不敢自稱學霸!
    《奔跑吧》第六季開播了,這一次對於節目中的每個成員來說,都是一項挑戰,因為他們不僅要用英語去面試,而且,還有一個任務,就是用英語來演講。在面試開始前,看到鄧超在車裡秀英語,除了萬年老梗amazing,wonderful,unbelievable,講得還算順嘴,其他真是一言難盡。
  • 鍾南山院士接受外媒採訪全程飆英文
    2月11日,84歲的鐘南山院士在廣州接受了外媒路透社採訪,全程用英文交流,實在令人嘆服。
  • 鍾南山全程飆流利英文上熱搜!有他在,中國就不慌
    第一次讓大家驚嘆自己的英語早在2月11日,鍾南山在廣州接受路透社的全英文專訪就因一口流利英語讓人敬佩7年前,他在香港中文大學上更是熟練地用粵、英雙語無縫切換地闡述自己的觀點更讓人沒想到的是鍾南山院士是35歲才開始學英語的不得不說,鍾南山院士真的帶給我們太多驚喜和安全感了今天借著這個機會
  • 9歲交大娃上聯合國演講,她的英文咋學的?
    西班牙馬德裡當地時間12月7號下午兩點,年僅9歲的黎子琳在西班牙馬德裡召開的第25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中國角」系列邊會上,以「青年的力量·青年的責任」為主題發表了全英文演講。演講中,黎子琳提到了家鄉四川的大熊貓,她說,自己想像熊貓一樣慢下來享受生活,而應對天氣變化等環境問題卻是刻不容緩,需要大家立刻開始行動。
  • 來DIGIX TALK聽世界英語演講冠軍的獨門秘籍
    背單詞、看美劇、做習題……對於不少人來說,從小到大的英語學習一直是讓很多人頭痛的問題,即使費盡心思嘗試各種學習方法,結果也不盡如人意。問題到底出在哪裡?怎樣才能學好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