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兩江中學校校長裴林做客新華網 暢談核心素養下的重慶基礎教育

2021-01-20 重慶市兩江中學
       重慶市兩江中學校黨委書記、校長,化學高級教師,教育管理碩士,多所重慶市級重點中學十七年校長任職經歷,先後榮獲全國教育科研百強校長、「改革開放三十年·基礎教育創新·全國三十人物」稱號,重慶市優秀德育工作者、重慶市師德先進個人、重慶市渝北區德才兼備模範校長,區級學術與技術帶頭人,主持二項國家級教育科研課題、一項重慶市級教育科研課題研究並結題,在研「全國教育科研規劃辦」規劃教育課題一項,在國家級、市級刊物發表十餘篇教育教學、管理科研論文。

文字實錄

主持人:

各位網友,大家好!歡迎關注新華訪談。2016年9月,《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總體框架正式發布,在全面深化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核心素養引導學生發展的導向功能已呈現出來。

「核心素養」圍繞培養什麼樣的人、怎樣培養人兩個重要命題展開,具體到各地區、各學校如何將核心素養落地,並與學科教學相結合,是當下基礎教育領域的熱點話題。

今天我們邀請到了重慶市兩江中學校校長裴林做客新華訪談,分享關於基礎教育階段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方面的內容。首先,歡迎裴校長。裴校長,你好!

裴林:

你好!

主持人:

跟我們的網友打個招呼。

裴林:

大家好!

主持人:

我們知道,2016年,《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總體框架正式發布,詳細闡述了學生應具備、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確立了六大核心素養。那麼就中學階段的校情、學情來看,在核心素養諸多指標上,學生應有哪些具體表現和水平特點?

裴林:

核心素養,我們的理解,它涉及到「一個中心、三大板塊、六個方面的核心素養,在六大核心素養方面又涉及到18個方面的具體內容」。

「一個中心」即全面發展的人,「三大板塊」即文化基礎、自主發展和社會參與。「三大板塊」每個板塊下又有兩個方面核心素養,比如說,自主發展涉及到學會學習、健康生活。作為中學這個階段,學生的自主發展裡「學會學習」,我們要求在教育教學中培養學生學習的意識、良好的學習的習慣,包含了終身學習的習慣。實際上涵蓋了在不同的時空環境下,學生都有學習的意識和學習的習慣。

主持人:

就是主觀能動性。

裴林:

對。同時要培養學生適合他自己的學習方法,學習不僅僅是知識的建構,更重要的是思維能力的培養、思維品質的培養、認知能力的培養,以及學生在現代社會對數字信息的篩選、甄別以及數字信息的運用。

自主發展還涉及到「健康生活」,我們要教育學生:一是要珍愛生命,珍愛自己的生命、珍愛他人的生命。掌握好的健身方法,養成健身的習慣,培養尚美的情趣、健康休閒的生活方式,這是我們培養學生健康生活的幾個方面。

要讓學生具有健全的人格,一個是心理品質的培養,要讓學生自信,堅韌、自製、樂觀,抗挫,培養學生「向上」「向善」的品質。

學生的自我管理,學生要能夠正確評價自我,在時間、精力、目標上能夠進行自我調控。

在社會參與方面,我們最要培養學生的社會擔當意識與能力。社會擔當分三個層面,一是對自己的家庭,二是對團隊,三是對社會。我們的學生要有報恩於自己父母的行為,在未來走向社會,在任何一個團隊中,要明白自己和團隊的關係,要能融入其中,和諧相處,積極發揮作用,能整合資源,作出貢獻。在團隊中能夠擔當,能夠成為社會的建設者,而不是破壞者。

另一個方面是實踐創新,現在我們教育逐漸強化了學生的勞動意識和社會實踐。同時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學生用知識、經驗、技能去解決學習中、生活中的各種問題和困難。

現代社會是一個創新的時代,要求我們要培養學生創新的意識和能力,這塊與學生知識的架構、好奇心、思維能力和思維品質有重要的關係,尤其是學生的質疑批判精神,未來社會要進一步創新發展,未來的建設者、現在的學生,作為教育者是有責任和義務去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能力。

主持人:

剛才裴校長給我們講到了關於核心素養,學生具體有什麼樣的表現和水平特點。其實從發展方向來看,現在的教育逐漸從關注知識點的落實轉向素養的養成,從關注「教什麼」轉向關注學生「學會什麼」。培養什麼樣的人、怎樣培養人,已得到了各個層面的重視。基於這一背景,您認為核心素養要在中學教育中落地,最重要的因素是什麼?

裴林:

我認為應該有五個方面:第一,教育工作者教育觀念的轉變;第二,課程建構;第三,教師教法;第四,學生學法;第五,學以致用、實踐的問題。

第一,教育工作者教育觀念的變化,這是最重要的。首先,我們尤其要意識到兩個最重要的觀念,一是人的教育發展應該遵循什麼樣的規律,「人」具有多元智能且存在差異性,教育可以發掘人的多元潛能。多元智能在發展中可以互相促進,所以教育要立足學生的全面發展。二是人的潛能和在接受教育過程中發展形成的各項智能是有差異的,所以我們要發展學生的優勢潛能,形成個性特長。其次,快速發展的社會,需要高質化和多樣化的人才。所以,我們應該培養多樣化的人才,而不是一個模式的人才。

第二,基於以上兩點,我們相應的課程、教法、學法都要變革。我們就根據這兩點,應該提供學生多樣化的課程。說具體一點兒,除了國家的部頒教材之外,學校層面還要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長為其提供相應的校本課程,滿足學生多樣化、差異化發展所需。

第三,老師的教學方法要一改以往的傳統的灌輸式的教育,而應該是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來滿足學生,即因材施教。在教學中老師更多是引領者、組織者,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更多是在老師的引領下讓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在團隊中互相探討、探究、交流中學習。

第四,當今學生要適應網際網路時代的學習,能有效進行線上、線下交互式綜合學習,不能死記硬背,要能篩選、甄別線上知識,培養理性批判精神。

第五,學以致用。學習的目的是為了用,是為了解決我們學習中的困惑,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和未來工作中的挑戰,一定要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

這是我們最關鍵要落地的幾個問題。

主持人:

剛才裴校長從五個方面對剛才的問題進行了回答,將核心素養在中學教育過程中落地。回到學校來看,重慶市兩江中學校是在2010年,應國家級開放開發區——重慶市兩江新區的成立而建。在辦學過程中,學校逐步凝練出「上善若水•善天下」的辦學理念,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那麼,學校是基於何種背景和目的,提出這一理念?您又是如何理解的?

裴林:

「上善若水•善天下」的辦學理念是兩江中學人的辦學使命,也是一個教育者在幾十年的職業生涯中學習、實踐、反思之後的感悟。我認為,教育在功能上具有個人屬性,教育是為了學生未來更幸福的生活。另外一個功能上是社會屬性,是為了促進社會的進步。學生在實現個人價值的情況下同時來促進社會價值的實現。

我們認為教育必須傳承民族優秀的文化,我國幾千年的文化有很多優秀的教育思想。老子在2500多年前的《道德經》中對水有哲理性描述,「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所以我認為教育之善,如水之善,教育潤澤人、改變人、發展人,讓學生在未來能生存,能生活得更美好。這是一個層面。所以我們把老子的「上善若水」作為師生的理想追求。

「善天下」,是我們把這種精神落實到現在的育人目標上,那就是培養學生成為未來社會的建設者,他在未來的社會中能夠創造更多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能夠實現個人的價值的同時,能夠去實現為社會謀進步、為國家謀富強、為民眾謀福祉的「善天下」的目標,這就是我們的辦學目標。我們未來的學生就要做這樣的人。

主持人:

我們發現,兩江中學「善」的辦學理念,在具體校園文化建設中的重要體現,便是打造了以「七個善於」為核心的「善教育」活動,「善文化」也成為學校的精神內核和師生共同的價值追求。請談談這方面的情況。

裴林:

我們的教育願景,它必須符合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又必須要落地,和我們教育的具體實踐相結合,另外也要指向未來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所以基於此,我們對我們學校的善教育進行了哲學層面上的思考,進行了現代教育意義上的解讀,傳統的善教育是指道德品質上的,但是我們認為現代教育的「善」,應該包含三大方面,除了以善修德、立德樹人這方面的教育意蘊之外,還有「美好之意」,就指學生要有良好的習慣、健康的體魄、尚美的情趣、創造美的能力,這都是美好的。另外,在現代教育上對「善」的第三層的解讀是「善於擅長」,要讓我們的學生「善於修德、善於求知、善於健體、善於尚美、善於合作、善於實踐、善於創新」。這是我們對「善」教育在現代教育意義上的解讀。善教育堅持「一二三四五七」方略,即一個總目標(善天下),二個載體(課堂教學、社會實踐),三條路徑(善在學校、善在家庭、善在社會),四個善待(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社會、善待自然),五個分目標(涵養「善天下」之品、砥礪「善天下」之志、儲備「善天下」之識、匯聚「善天下」之智、積蓄「善天下」之能),七個善於。它和我們國家的教育方針,以及和我們未來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是完全契合的,那就是促進學生主動、全面而富有個性的發展,也是核心素養在學校落地的具體途徑和措施。

主持人:

剛才通過裴校長的回答,我們發現「善」在我們學校已經有多樣化、立體化的解讀。核心素養概念的提出與探索實踐,根本上來說,都是為了學生的發展。近年來,兩江中學以「六大工程」建設為抓手,積極構建「優質+特色」的教育品質,從而促進學生主動、全面而富有個性的發展。那麼,學校的具體做法是怎樣的呢?

裴林:

我們要實現我們的辦學願景,必須要讓學校的價值取向成為全體師生共同的價值追求和行為追求,這是我們第一要做的。第二要做的,要將「善」教育這種理想和我們兩江中學的教學實際充分結合,去構建我們學校「優質+特色」的教育品質,去構建「一校多品」的教育品牌,滿足學生多樣化、差異化的發展需求,從而促進學生的主動、全面而富有個性的發展。

我們堅持「人文育心、科技啟智、體育強身、藝術尚美」教育理念,我們的具體做法:第一,立足教學主課堂,第二是拓展第二課堂,第三是延展社會第三課堂。在教學主課堂層面,給學生除了提供國家的部編課程之外,我們提供了「七個善於」的校本課程,供學生進行選擇,推行「走班制」教學。同時,強化理化生傳統實驗課和數位化探究實驗課教學,另外,利用多種教學方式、教學手段、現代教學技術滿足學生的學習所需。

第二,我們積極拓展學生的第二課堂。建立了科技、藝術、體育學生個性特長的培訓班以及學生社團60餘個,給學生提供了個性特長發展的平臺,挖掘和培養學生的優勢潛能,也給學生提供展示自己個性特長的平臺。我校學生中湧現出了大量在科技發明創新、科技製作、舞蹈、聲樂、足球、武術、網球、羽毛球等項目的國家級、市級一二等獎獲得者。

第三,延展社會第三課堂。我們學校之前已經嘗試在現代工廠,以及利用渝北區大數據的公式,包括科技孵化公式,建立學生的實踐基地,學生到這些企業去了解生產流程和生產方式,這些企業是以怎樣的方式進行人財物、信息、技術有效整合,讓學生提前了解他們未來面對的社會。這方面工作,我們還將進一步去拓展。

主持人:

其實剛才我們一直在圍繞核心素養展開討論,其實通過核心素養,我們會發現,一直以來,社會上都有一種觀點,認為只要考試的「指揮棒」存在,便只有分數才是王道,而教育領域中「唯分數論」、「知識本位」、「評價體系單一」等現象更是長期存在。對此您怎麼看?為進一步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目標,兩江中學又是如何對本校核心素養教育的實施情況做出「量化」評價?

裴林:

學生的評價是一個大課題,也是一個很難的課題,涉及到方方面面,涉及家長的訴求,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對家長價值取向的影響,對人才的評價,但我們要適應未來社會的發展,對學生的評價一定要轉變。評價要由原來的分數導向轉向價值觀導向、素質能力導向去發展。具體的做法,對學生評價要多元,不能唯分數而分數。

二是注重學生的過程評價、發展性評價,學生在受教育過程中是發展變化的,過程性的評價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高考的「指揮棒」在變,「新高考」來了,它既考慮了對學生的過程評價,即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和學生的過程性發展綜合評價,素質、能力與特長,也考慮了國考評價,並將以上評價結論都納入高考錄取考量範疇。

我想我們的未來評價都將沿著這幾個原則和方法去具體實施。

主持人:

據了解,裴校長您之前參加了「重慶市卓越校長工程中新合作培養計劃」項目培訓,並進行了深入系統地學習。那麼結合這一段時間的學習經歷,以及您長期以來的治學經驗來說,您對兩江中學的下一步發展,是否有一些新的思考?

裴林:

現在社會倡導終身學習,前段時間在工作了幾十年之後,又重新去當學生。把實踐與理論相結合,找到結合點,明了自己未來的路,這是很重要的。目前基礎教育板塊面臨四大挑戰,一是國家意志提出的高考改革,這是一個新挑戰。二是網絡學習的挑戰,包括學生和老師。三是STEAM教育的新挑戰。四是教育國際化的挑戰。這四個挑戰都是教育者要去迎接的四大挑戰。針對這四大挑戰,我們要做的:一是要研究「新高考」,新高考對人才的選拔,帶來我們教育的具體內容與行為的變化,如同我們前面談到的課程的設置必須多樣化,而且要把大學的一些實驗室、現代企業納入學校的拓展課程教學實踐基地,學生在建構高中知識的同時,還要進行校內校外的實踐性研究,培養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就是學以致用的問題。資源的整合,對校長來說,不僅僅是校內教育資源的整合,也包含了有利於學生發展的校外人財物、信息技術、資源的整合,用於中學階段學生的教育。

二是網絡學習。現在網絡知識很豐富,我們要整合線上、線下學習,我們要引導老師將網絡知識、部頒教材、校本教材進行融合,同時培養學生在課前、課餘充分利用網絡進行學習,進行討論,知識進行整合,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是STEAM教育。這是美國教育的理念,應該說它是一種先進的教育思想,它是將科學、技術、工程、藝術、數學整合在一起,跨界跨學科的知識整合併進行綜合實踐應用,這為學生應對「網際網路+」、人工智慧時代,解決知識整合、創新解決問題具有極大的幫助。

四是教育國際化,這也是我們中學教育要面對和探尋的。在這個板塊,首先我們要學生學會兼容並包他國優秀文化,其次要培養學生具有與其他國家交流溝通的意識和能力,當然這個前提條件是必須要有中國情懷,要有愛國情懷。我們兼容並包他國的優秀文化並與他國經濟文化交流的目的,是建設我們的國家,讓我們的民族更加富強,讓我們的人民生活更加美好,目的是要善天下,這是我們未來面臨的挑戰。

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面對快速發展的社會,面對「網際網路+」技術的創新、管理的創新、經濟的創新、教育的創新,我們教育工作者只有「終日乾乾、與時偕行、順勢而為、乘勢而上」,參與其中,爭取成為變革的力量,為我們的社會、為我們的國家、為我們的民眾培養更多 「善天下」之才。

主持人:

謝謝裴校長。今天我們圍繞如何促進核心素養落地,使學生在身體、智力、道德、思維、精神等方面都得到全面發展,面向未來實現全人教育?我相信這是當前基礎教育階段一項重要命題。

今天裴校長在結合自身學校的實際情況也跟我們進行了相應的分享,對於命題的解決和思路,是否真正找到了一些思路和方向呢?我相信每一個網友心中都有了答案。再次感謝裴校長做客新華訪談,也感謝各位網友的守候和關注,讓我們下期不見不散。

(結束)


相關焦點

  • 重慶市兩江中學校舉行2020-2021學年度上期開學工作會
    近日,重慶市兩江中學校(西政附中)舉行2020-2021學年度上期開學工作會。會議由重慶市兩江中學校黨委副書記劉樹雲主持,全體教職員工參會。重慶市兩江中學2020-2021學年度上期開學工作會現場。
  • 渝北區人大副主任裴林等領導 蒞臨兩江中學指導工作
    為了做好下半年的區政府教育工作情況報告的聽取和審議工作,促進渝北區教育事業又好又快發展,9月22日下午,渝北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裴林、人大常委會教工委主任鄧力等領導一行在區委教育工委常務副書記熊德憲等同志的陪同下蒞臨兩江中學指導工作
  • 2020年華東師範大學基礎教育校長論壇在渝舉行
    2020年華東師範大學基礎教育校長論壇現場。新華網發  新華網重慶12月4日電(李海嵐)12月4日,2020年華東師範大學基礎教育校長論壇在華東師範大學附屬中旭(重慶)學校召開。來自全國的教育專家、學者、名校長齊聚重慶,聚焦五育融合、教育評價改革等熱點問題展開了討論。
  • 這場學術研討會將直面核心素養下的體育課堂教學...
    19日上午,新時代學校體育改革暨指向核心素養的體育課堂教學變革研討會在重慶第二外國語學校舉行。研討會聚焦「強化學校體育立德樹人」主題,通過教學課例展示、學術沙龍研討等活動,探究新時代體育改革方法與路徑。
  • 2021重慶市江津雙福中學校教師招聘15名公告
    2021重慶市江津雙福中學校教師招聘15名公告 http://chongqing.hteacher.net 2020-11-17 08:48 重慶教師招聘 [您的教師考試網]
  • 重慶市兩江中學校(西政附中)校長勉勵新生:昂揚少年志 追夢兩江人
    入學儀式現場,鄭睿校長說:「如果說之前的十年,是兩江中學努力奮進的十年;那麼未來的十年,兩江中學一定厚積薄發,這將是騰飛的十年。」兩江中學是重慶市重點中學、重慶市文明單位、重慶市安全文明校園。在2020年高考中,兩江中學校再攀新高,重本上線率及人數均實現歷史性突破。2020年畢業的馮勝同學勇奪渝北區理科第一名,最終被夢寐以求的名校上海交大錄取。昂揚少年志 入格就位正當時鄭校長還指出,學習需要善於思考,勤於苦練,需要踏實進取,真真切切做一名勇敢的奮鬥者,完善自己,為家人爭光,為母校添彩,成為國家、民族有用之人。
  • 重慶市兩江中學校開展《民法典》進校園活動
    為進一步提高教師法律意識和法治觀念,提升法律素養,12月2日下午,在渝北區司法局、渝北區律工委的組織下,律師楊麗娟為重慶市兩江中學全體教師帶來一堂生動的普法講座。  講座上,楊麗娟全面介紹了《民法典》,並結合兩江中學實際情況,著重講解關於未成年人人身損害的責任認定和教師的懲戒權相關問題。她以案說法、問答互動,以生動、通俗的語言和案例解釋分析法律條文,幫助教師更好地理解《民法典》對教育相關問題的規定,懂得如何正確保護學生茁壯成長、快樂學習、健康生活。
  • 「快樂歌唱 以樂化美」教學成果推廣現場會在重慶兩江新區博雅小學...
    「快樂歌唱 以樂化美」教學成果推廣現場會在重慶兩江新區博雅小學舉行 日前,「快樂歌唱,以樂化美」教學成果兩省一市推廣現場會暨渝派音樂特級教師聯盟第四屆學術年會在重慶兩江新區博雅小學舉行,來自吉林、福建、重慶等地的專家學者深入研討了小學唱歌教學、小學音樂研究、新時代小學美育工作等話題
  • 重慶市兩江中學校開展師德師風專題講座
    中國網7月20日訊 近日,中共渝北區委教育工委副書記熊德憲來到重慶市兩江中學校(西政附中),給兩江中學全校教師開展了一場師德師風建設專題講座。熊德憲副書記在兩江中學做報告熊德憲副書記的講座分為師德建設和德育工作兩大板塊。從為什麼要進行師德建設、師德現狀是什麼、如何加強師德建設等三方面,全面深刻闡釋了師德建設的理論根由和實踐措施。
  • 兩江新區金溪中學為重慶創建「無廢城市」按下...
    師生自備水杯,不用一次性用品......17日,「無廢城市·綠色生活」短視頻和徵文大賽暨重慶市青少年加強生態環保教育、創建「無廢學校」系列主題教育活動在兩江新區金溪初級中學校順利舉行,同學們現場學習生態環保知識、玩垃圾分類遊戲,共同為重慶創建「無廢城市」按下加速鍵!「金溪中學的同學們答題的狀況還不錯,除了個別難題,同學們基本都能把垃圾正確分類。」
  • 兩江新區康美二小:從小當家到主人翁,"當家教育"觸碰重慶城鄉教育...
    核心素養:齊家之識,愛家之情,立家之責,持家之能核心素養是學校培養目標的具象化表達,是對學校所要培養的學生的品質的描述。在當家教育理念的引領下,在對生情的科學研判下,康美二小把會當家的孩子身上所具備的核心素養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齊家之識:大方之家,博聞與精識愛家之情:自信自強,豁達與上進立家之責:胸懷天下,使命與擔當持家之能:敢做敢當
  • 這裡的小汽車會跳舞——打卡重慶兩江機器人展示中心
    新華網發(吳月浩 攝)  新華網重慶8月5日電(葛琦)現實版變形金剛你見過嗎?來重慶兩江機器人展示中心看看吧。這裡的機器人不僅會跳舞、遊泳、做伏地挺身,導航路線、檢測水質也是樣樣精通。  兩江機器人展示中心位於重慶兩江新區水土高新園,佔地約8300平方米。該中心引入融合AI、VR技術,搭載人臉識別、人體感應等識別系統的機器人,集應用展示、科普推廣、培訓教育等功能於一體,是重慶展示機器人科技前沿和產業發展的重要窗口。
  • 重慶育才中學各分校信息大盤點!給孩子升學作參考
    重慶市兩江育才中學 重慶市兩江育才中學校是兩江新區重點打造的一所完全中學,學校的前身是創辦於1956年的鴛鴦中學,辦學歷史悠久,文化底蘊豐厚。
  • 重慶市兩江中學舉辦生涯規劃講座
    近日,重慶市兩江中學校舉辦高2023屆生涯規劃講座,邀請國家認證職業生涯規劃師、高考志願填報指導老師為學生作專業指導。重慶市兩江中學校高2023屆生涯規劃專題講座現場。  講座一開始,學生就面臨三個學業生涯的難題:我擁有什麼?我喜歡什麼?我要做什麼?
  • 重慶重點高中之一三八中簡介,三中到底是哪一所學校
    很多重慶人可能對一三八就非常熟悉了。當然很多人只知道一中和八中,那三中呢?往下看。重慶一中:重慶市第一中學;重慶三中:重慶南開中學;重慶八中:重慶市第八中學校;巴蜀中學:重慶市巴蜀中學校。1、重慶南開中學重慶南開中學(Chongqing Nankai Middle School)是南開系列學校之一、南開校友總會成員。
  • 重慶渝北區這所重點中學,實力都不分上下,你更看好哪一所?
    渝北區是重慶主城區,重慶大都市區之一,根據相關網站記載全區面積1452平方公裡,著名景點有龍興古鎮、華鎣山、統景溫泉等,以上就是城市的簡介。#下面給大家介紹重慶渝北區這所重點中學,實力都不分上下,你更看好哪一所,不知道的小夥伴可以看一看。
  • 寫封信給未來的自己 重慶市兩江中學校1100餘名新生開啟新徵程
    昂揚少年志,追夢兩江人。8月31日傍晚,重慶市兩江中學校(西政附中)秋季開學典禮暨新生入學儀式在該校田徑運動場舉行。學校校級領導,高、初2023屆1100餘名新生及班主任參加。重慶市兩江中學校(西政附中)2023級新生入學儀式舉行。
  • 重慶七大直屬分校掃盲——細數你不知道的這三所直屬校信息
    >西大兩江實驗學校,是西南大學附屬中學獨立運營管理的全民辦初級中學校。旨在打造重慶市高端教育品牌,加快兩江新區的教育發展。學校地處集高端生態居住業、休閒娛樂業以及會展經濟產業於一體的蔡禮悅經濟黃金三角核心板塊。淨用地面積94987平米,總建築面積72979平米,容積率0.74。設計容量為72個教學班,專任教師280人。
  • 兩江新區天宮殿學校攜手彭水縣平安鎮小學城鄉一體發展
    兩江新區天宮殿學校攜手彭水縣平安鎮小學城鄉一體發展 2020年12月07日 11:30 重慶日報  閱讀量: 當時,天宮殿學校接到兩江新區教育局任務,攜手彭水平安鎮小學,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兩校籤約互助共進協議,平安鎮小學由此搭上了「結對幫扶,共促發展」的發展快車。
  • 重慶市兩江中學校(西政附中)舉行第十一屆田徑運動會
    ');}-->   人民網重慶11月17日電 為推動學校體育健康教育發展,豐富學校文化生活,重慶市兩江中學校(下稱兩江中學)第十一屆田徑運動會於11月12日上午開幕。本次運動會為期3天,開幕式上班級個性入場展示和師生廣泛參與成為賽事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