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野蠻生長的年代——往事如煙
勇哥駕駛著他的奔馳車載著我,經過福田著名的「景點」華強北,那是他曾經起家的風雲之地。
勇哥不無感嘆地說,那時候的錢真是好掙,我們這一代人正好趕上那個時候了。
現在,他已經40歲,從03年隻身來到深圳,到現在也已經十七年了,從一個一無所有的窮小子到電子公司的大老闆,在深圳擁有了四套房,三輛車,周末跟朋友打麻將隨隨便便輸個一兩萬,沒有關係,他的現在是多少人的夢想。
我與勇哥結識在香港,他已經十幾年沒有讀書,而現在在香港讀書又是純英文上課,又是純英文作業,看到勇哥的學業略顯吃力,我便能幫則幫,雖然我也是學渣,但是幫勇哥還是足夠的。
我可以非常負責任的說,在香港上學這段時間,我過的真的不苦,一來香港暴亂我也沒挨過揍,二來我在深圳被勇哥拉著幾乎是到處吃大餐,去好地方,看美女,不對,美景,而且一分錢沒花過。
上次他帶我專門從福田開一個半小時車去龍崗吃一家沒有門面的鴨煲,據說非常好吃,但是老闆很隨性,店面就在一個廢棄車廠裡,門口兩個鐵閘門,裡面擺著十幾張桌子就開張,沒有店名,也沒有牌匾和宣傳標語。就這樣還是每天門庭若市,來吃飯的食客絡繹不絕,甚至中央電視臺的美食節目都來採訪過。那個地方的區位之偏,相當於在北京專門開車從東城到了懷柔。
勇哥時常跟我分享他的創業經歷和年輕時候的故事,當然也常告誡我,對未來要早做規劃,要看好未來,進入一個好行業,埋下心來好好幹,一定有出頭之日。但是千萬別做他這一行了,他這一行已經過時了,說著,又回到了曾經在華強北叱吒風雲的日子。
那時候,改革開放的春風拂滿深圳的大地,整個城市都在高速發展,華強北的電子產業更是中國電子行業的龍頭與先行之地,北京的中關村都要叫它爸爸。勇哥就是在那個時候來到深圳從事電子行業,從業務員開始,到自己開店,隨著時代的擴張,他的生意也不斷做大,他說,那時候一天掙幾萬塊錢都不是稀奇的事。
隨後又感嘆, 唉,不過現在不行啦!我們都不好做了,屬於我們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未來是屬於你們的,鴻飛,我看好你!
我便開玩笑著說,好的勇哥, 那到時候我們一起去敲鐘!
而短暫的玩笑過後,卻又是一陣迷茫,未來,到底在哪裡?
屬於我們這一代年輕人的時代,又在哪裡?
02
小荷才露尖尖角——浮出水面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地過著,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直到一天凌晨,熬夜刷微博的我,偶然看到一則微博,心裡感嘆,真是他娘的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終於給老子找到了,就是你!
我看到的那條微博,雖然沒有直接說明什麼問題,一眼看上去全是大廢話,但我卻極度興奮。
那條微博的大概意思是,「區塊鏈技術本身攻克的難度不大,難在深刻地理解區塊鏈思想,並將其與現代商業模式和社會治理相結合,深入生活的方方面面,區塊鏈是改變人類社會的偉大變革。」
我為什麼興奮?
我興奮在於,我看到了區塊鏈行業目前在中國的發展尚處在最早期、最初期的階段,不但相關核心技術沒有攻克,基礎設施沒有完善,且沒有一個成熟的應用體系和商業模式,很多想像中的應用場景也沒有實實在在的落地,大眾對於區塊鏈也多是一知半解,或者根本不知道,沒聽說過。
恰恰這就是機會。如今的區塊鏈就像二十年前的網際網路,時間回到上世紀九十年代,如果你在大街上找一個路人問網際網路是什麼,他們很有可能說,聽說過,但不知道那玩意到底是啥,是幹啥的,有什麼用。
馬雲在二十年前曾斷言,未來各行各業都離不開網際網路,不僅企業需要、社會需要,政府同樣離不開網際網路。二十年後的現在,誰不上網?別的不說,政府的公眾號、抖音號發的比誰都勤。這就是時代發展的結果,可能在剛開始混沌未開的時候沒有人理解,可當時間的沉澱過後,大家都會如夢初醒。
而同樣的,未來的二十年,各行各業都離不開區塊鏈,任何一種交易活動,任何一家公司,任何一家組織機構,都要上鏈,來保證他們的信息透明,不可篡改,數據共享,屆時整個社會的信用體系和政治治理體系都將被根本改變。
所以現在就是加入區塊鏈行業去探索的最好階段,如果過了十幾年,區塊鏈各個應用場景已經非常成熟,大眾對於區塊鏈也都已經非常熟悉、耳熟能詳,那時候再入場,還有什麼用?至少,在行業的初期或者說紅利期進入,我們即使分不到大塊肉吃,分口美味的湯來滋補一下,也還是有希望的。
03
路漫漫其修遠——上下求索
在當即決定畢業加入區塊鏈行業的想法後,我詢問了身邊幾個大佬,向他們訴說了我的想法,想聽聽他們的意見和建議,我得到的是一致的支持和贊同。
其中,俊哥是支持尤甚。俊哥也是一位大神級人物,他是一家上市地產集團的副總裁,常年工作居住在香港。十幾年前他由銀行出身,精通金融與股票,所以他對很多行業都有自己獨特的見解與看法。由於對金融的精通,他為集團的融資以及上市IPO更是付出了很多汗水。
我去港島他的海景豪宅家中拜訪的那天,看到他的屋子裡大大小小三臺電腦擺在那裡,各式各樣曲曲折折的K線圖,使人眼花繚亂。在喝茶時,他向我講述了當年在南京的銀行業風生水起的日子,那時候,他的事跡甚至上過《金融時報》,被江蘇省行當作先進人物宣傳。
我在向他訴說了我的想法後,他甚至興奮過我。「區塊鏈好,你很有想法,你好好幹,好好學,要是有機會搞點東西出來,記得帶我飛啊!哈哈哈!」
在得到這麼多大佬的支持和肯定後,我更加明確了信念。但這麼多天以來,也並不是所有我說過這個想法的人,都能得到這樣的反饋,我聽到更多的其實是這一句話。
「區塊鏈是什麼?那是做什麼的?」
所以區塊鏈到底是什麼,能做什麼?日後我會在自己的這個公眾號上面慢慢地普及一些相關知識,這篇文章我先簡短地大概講一下它的概念和未來的用途以及發展前景。
簡單來說,區塊鏈是一個分布式的共享帳本和資料庫,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全程留痕、可以追溯、集體維護、公開透明等等特點。
這些特點保證了區塊鏈的「誠實」與「透明」,為區塊鏈創造信任奠定基礎。而區塊鏈豐富的應用場景,基本上都基於區塊鏈能夠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實現多個主體之間的協作信任與一致行動。
所以我個人認為,區塊鏈可以解決的最大的一個難題,就是信用問題,它是一種「信任機器」,可以讓人與人之間,公司與公司之間,機構與機構之間,社會與社會之間更加信任,將幫助世界各國建立新的信用體系。
「去中心化」意味著它不是由任何單一的實體控制的,相反地,這些帳本被所有相關方所掌控。這意味著,沒有任何一個中央機構擁有該帳本的所有權因此沒有人可以單獨修改區塊鏈已有的條目。這使得區塊鏈成為一個不可變的信息存儲庫。
我們可以很直觀的發現,區塊鏈就是新一代的網際網路,沒有網際網路的發展就沒有區塊鏈的現在,他們存在一個先後關係,但卻又有著本質的區別,如果說過去二十年我們發展的網際網路叫做「信息網際網路」,那麼區塊鏈就是「價值網際網路」。
數據就是信息,信息需要傳播,就形成了大連接、大協作,這就是信息網際網路的特點和價值所在。而隨著數據變成戰略資源,數據變成了資產,資產要保護,要防複製、防篡改,於是網際網路的價值就變成了價值本身,成為了價值網際網路。
正是因為區塊鏈本身所具有的特點,讓它擁有了豐富的應用場景,可以跟各行各業相結合,形成了一個數萬億美元量級的巨大市場。
說個最簡單的,幾年前火遍大江南北的郭美美紅十字會案件,讓人們對於紅十字會大失所望。我們辛辛苦苦賺來的錢本來是想捐給你們去賑濟災區,做善事的,你們可好,拿著我們老百姓的錢給美女去買豪車,炫富,當我們的錢是大風颳來的啊?
所以這其中就存在的是一個信任問題,這個事件發生後,當年的社會捐款數以及慈善組織捐贈數額均出現銳減。民政部的統計數據表示,全國2011年7月份社會捐款數為5億元,和6月相比降幅超過50%。當年慈善組織6到8月接收的捐贈數額降幅更是達到86.6%。沒人信任慈善機構了,不敢捐了。
那麼以後我們假如捐錢給慈善機構,通過區塊鏈技術,這筆錢打到了誰的手裡,最後這筆錢又被捐到了哪裡,比如捐到了雲南某山村某希望小學,我們都可以通過區塊鏈技術看到每一步流程,沒有人敢貪汙,也動不了這筆錢。
所以公益慈善領域是最直觀的最需要區塊鏈的應用場景。
目前在我國區塊鏈結合最深的還是金融領域,因為區塊鏈技術本身所具有的高信任度,解決的信用問題,恰恰金融行業最需要的就是信任,數字貨幣便是代表性產物。
另外,區塊鏈在國際匯兌、信用證、股權登記和證券交易所等金融領域也有著潛在的巨大應用價值。將區塊鏈技術應用在金融行業中,可省去第三方中介環節,實現點對點的對接,從而在大大降低成本的同時,快速完成交易支付。
供應鏈和物流領域:區塊鏈在物聯網和物流領域也可以天然結合。通過區塊鏈可以降低物流成本,追溯物品的生產和運送過程,並且提高供應鏈管理的效率。該領域也被認為是區塊鏈一個很有前景的應用方向。
除此之外,區塊鏈在保險理賠、數字版權、確權、認證公證、公共服務等等領域都有著諸多的應用場景。
但很多應用場景仍然不成熟,更多還是在想像當中,沒有實實在在的落地,我們現在只是看到了它的未來,路還要一步一步地走。
這讓我想了起國父中山先生在90多年前說過的那句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04
人間正道是滄桑——揚帆起航
北京時間2019年10月24日,註定是中國區塊鏈行業的裡程碑式的大日子。
這一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區塊鏈技術發展現狀和趨勢進行了第十八次集體學習,明確要將區塊鏈作為核心技術自主創新項目,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
10月25日,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用了足足5-6分鐘的時間播放了區塊鏈內容,重視程度可見一斑。這也是中央高層第一次對區塊鏈技術公開發表態度。
這次的表態卻絕不是偶然,中央領導很少對某一具體技術做專門闡述,這說明高層是經歷了長時間的觀察和學習所做出來的國家戰略意義和世界科技、金融新格局層面的更為深邃的思考。
這次,我們是要將區塊鏈技術做成世界第一的態度,而真正的對手就是美國。
因為我們不能再落後了,以往百年的歷史告訴了我們落後就要挨打。第一次工業革命,英國等老牌資本主義國家崛起,並通過戰爭打開了中國的大門,我國國土相繼淪陷,比如,香港被割讓,才變成了現在這個不尷不尬的樣子。我們就是因為一次又一次的錯過世界工業革命的機會,才被欺負成這樣,而現在我們已經完全不同往日,還能再錯過嗎?
事實上,在今年高層表態之前,區塊鏈行業可謂亂象叢生,泥沙俱下。大批短視者打著區塊鏈的名義,在幣圈大搞圈錢之策,瘋狂炒幣割韭菜,讓很多民眾對於區塊鏈是恨之又恨,甚至一提到區塊鏈直接想到的就是炒幣,就是比特幣,就是詐騙。
這是多麼大的誤會啊,比特幣只是運用了區塊鏈的底層技術,但它並不能代表整個區塊鏈。就比如,淘寶是運用了網際網路技術,但它不能代表整個網際網路,因為抖音也是,微信也是,滴滴也是。
所以今年11月份,中央在表態之後,迅速對行業內進行了整治,取締了一大批涉嫌違規和詐騙的相關企業,整個行業風聲鶴唳。關於這次整風運動,我也在幣乎發表了我自己的態度,收穫了200多個社區用戶的點讚。
在明確了要從事區塊鏈行業之後,我便積極開始行動,第一步便是,入行。
因為即使看再多書,看再多資料去研究,都不如在行業內親自實踐來的有用。所以,在這條路上,我又認識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夥伴和大佬。
我首先是聯繫的便是在深圳的秋興哥,我很欣賞他,他是一位頭腦非常靈活,並且敢想敢幹的人,在大學時已經開始做很多項目創業,而且在17年時便已入行區塊鏈,是我名副其實的前輩。他畢業於中南大學,實打實的985高校,還記得那次去南山請他吃飯並在深大的校園散步聊天時,他還說,現在的深圳市市長就是他的直系學長,是同一個專業的,只不過比他早個20年。我極其詫異地問,你說的是陳如桂,如桂市長嗎?他說,是的。
他為我連結了很多狠人,比如遠在北京的小平哥,他也是一位極具探索精神,很有才華的年輕人,目前是區塊鏈行業記者,鏈群經濟研究員。他已經做了很多行業調研並輸出了大量相關文章。他強烈建議我到北京去,因為那裡的區塊鏈行業發展更完善,平臺更大,資源也更為豐富,要好過深圳。這讓我極為動心,要知道,我本是打算畢業後留在深圳工作發展的,但很多時候,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慢慢地,我在跟越來越多人交流時,也逐漸明確了自己的方向,剩下的路就要踏踏實實一步一步地走了。
未來的十年,二十年,在這條道路上,我又將遇到什麼樣的艱難險阻,遇到什麼樣的妖魔鬼怪和九九八十一難,我不得而知。
但我知道,世界永遠在變化,永遠在發展。幾千年來,如果沒有一代代人不斷地改變、探索和創新,我們現在沒準還在用煤油點燈、還在用鴿傳信,如果不想被世界改變,那就去改變世界。
90年前,人類才剛剛掌握了電力,剛剛學會飛行。那時的人們怎會想到,大氣層並非人類的最高疆域;那時的人們怎會想到,今天一個手機晶片的計算能力,是當年全世界的總和。
而90年以後,當區塊鏈、大數據、人工智慧全面普及之時,人類將又進入一個什麼樣的世界呢?
也許在未來,當新一代的人熟練地運用著區塊鏈技術,避免了現在的這些中心化機構的主導,去進行著各種各樣的活動時,他們是不是也會像我們現在一樣感嘆,過去的人真慘,被那些超級巨頭公司的中心機構壟斷著數據,做什麼都要通過他們,哪像我們現在啊,想做什麼在區塊鏈網絡上一呼百應,每個人都是獨立的數據個體,去除壟斷,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這,難道不就是馬克思當年所提出的...共產主義社會嗎?
圖片攝於2019年12月10日 深圳市南山區深大地鐵口
誰無暴風勁雨時,守得雲開見月明。
——施耐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