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20年後也忘不了的那部電影.

2021-02-11 楽逸JOYTIME空間

獨樂樂 不如眾樂樂

 "有沒有看過了20年還會留存在記憶裡的電影?

像101次求婚裡那句臺詞,

50年以後我也會像現在這樣愛你,

那樣的電影。"

晚高峰聽991廣播『下班路上的高小姐』,今天聊的是,喜劇和悲劇。其實人生本來就是悲喜劇,或喜或悲,舛轉難訴,細細想來,都是苦中作樂,誰的心裡都藏著嘆息。

木心先生說,莎翁是最接近上帝的人,所以他最偉大的作品都是悲劇。不止是莎士比亞吧,世界上最偉大的作品,也大多是悲劇。

名著我們就不聊了,大部頭似乎離忙碌瑣碎的我們越來越遠,有空去看部電影,已是距離正經文藝最近的距離,畢竟文藝小青年是年少的事了。

那麼,聊聊那些關於喜劇悲劇的電影吧。



好像很多喜劇或者皆大歡喜的電影看過笑過爽過,然後就忘了,怎麼想都想不起情節,那是只有結局或者只要結局的電影。

喜劇是看個過癮,然後你還是你,電影還是電影,世界還是世界,其實無關聯。

那有沒有看過了20年還會留存在記憶裡的電影?像101次求婚裡那句臺詞,50年以後我也會像現在這樣愛你,那樣的電影。

我沒有埋一個坑給大家跳,但是的的確確我們難以忘懷的電影多半是悲劇性的,痛點埋得越深的作品,越接近真實,越正視幻滅,越能鐫刻在心底,難以遺忘。像安妮寶貝說的一樣,你對虛偽世俗充滿憎惡,是因為早已身陷其中。悲劇性的電影讓我們難忘,是因為悲劇更接近我們的生活。
   


而對於一個電影院癌患者來說,撥來撥去,我最忘不了的,是96年的那部《甜蜜蜜》。對,張曼玉演的。因為這部電影我才喜歡上鄧麗君的歌,才喜歡上張曼玉,才對黎明留下印象,後知後覺的領悟,才知人間滋味。

像電影開始和結束都是在人流攢動的擁擠地點一樣,車站,街角,熙來攘往,命運和兩個人曾交織得好緊,理想和現實曾靠的好近。但是電影緩緩地敘述在詮釋,我們曾經以為很近的距離,其實都很遠;我們曾覺得不會重逢的人,卻總會重逢。

電影裡李翹對黎小軍說的最經典的臺詞,也是在陌生又擁擠的街心,似乎註定在人群裡最孤獨,最殘忍的事是人自以為是地成長。



李翹說:黎小軍,你來香港的目的不是我,我來香港的目的也不是你。從此,他們分道揚鑣。

長大以後,我才發現很多人生岔口,我們都理直氣壯地做著類似的抉擇,看起來特別對,特別清醒,直到繞了一大圈回不去原點也去不到終點。才明白,那些選擇沒有對錯,只有心甘情願。

在流動的鏡頭裡,他們遇見過,他們錯過了,他們愛過,思念過,遺失過,然後竟還有機會重頭再來。只不過,人還是那兩個人,周圍還是那麼熱鬧,全世界都在他們身邊變故,整個時代都在他們身後蹉跎,所以,他們渺小疼痛的人生,在如此巨大的存在感裡也不過就是微微刺痛的一瞬間而已,不足言說。





像《甜蜜蜜》這首歌穿梭在整部電影裡一樣,用一種隱約的反稱,訴說著人生的心酸。活著是如此不易,何必再去奢求有情人的童話故事呢?李翹過得特別努力,黎小軍過得特別負責;李翹要追名逐利,黎小軍要墨守成規,可是那些年裡,現實都愚弄了他們,他們從來都別無選擇,他們都在背叛,背叛現實,然後背叛自己。

在這種矛盾與合理的真實裡,孕育出很多次的情不自禁,比如他們的第一次親熱,比如他們彼此取暖的方式,比如他們告別以後,又真情泛濫地擁抱在一起,比如李翹幫助黎小軍的妻子,比如李翹跟著黑幫大哥逃亡。如果你細細地看過這部電影,你會被這些不得已深深戳中淚點,感同身受。我們的人生何嘗不是如此?

其實,羅米歐與朱麗葉那樣的悲劇是虛空崇高的悲劇,不是平凡人漫長歲月裡那些細碎蒼涼的悲劇,不是物換星移裡那些消磨人的羈絆牽扯,離愁別恨,遠比生離死別更傷痛。

電影的最後,因為鄧麗君的死訊,兩個茫茫人海裡的人的重逢,是不是就是想要表達這樣的悲劇。





不過,也可以把這樣的結局說成是一個圓滿的喜劇,箇中滋味看過的人各自體會,那些說不出的感覺就留給永遠吧。

你們有沒有20年後也忘不了的電影?其實悲喜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從中獲取力量,有勇氣面對真實的餘生。

歡迎留言聊聊。

文字和圖片版權歸楽逸空間所有,盜用必究。

楽逸空間 

文/二寶  圖片/二寶  音樂/二寶

相關焦點

  • 那句臺詞忘不了——《終結者》
    永遠忘不了那個遙遠的暑假裡看到《終結者》時給我幼小的心靈帶來的震撼,它讓我第一次感受到好萊塢大片的魅力詹姆斯·卡梅隆利用有限的電腦特效技術製作出了即使今日也絲毫不覺簡陋的精彩電影。在電腦特效件技術已經相對完善的2017年,著名電影雜誌《電影周刊》評選了20世紀最值得收藏的20部電影,《終結者》以最高票數位居第一。
  • 20部世界票房最高的基督題材電影(1980年後)
    因此,電影也成為傳福音的好渠道之一。以下是歐美1980年以後票房最高的20部福音——基督電影,雖然我們不以票房論英雄,高票房不一定是好電影,票房低也得電影也不一定不好,但是高票房電影一般有其獨到之處。我是按照倒序排列的,越往後票房越高。推薦給大家,希望大家能夠從中獲得屬靈的益處。
  • 2000-2019,20年20部,最不該缺課的電影(上)
    原創 東五環作家協會 看電影雜誌可惡的新型肺炎不費吹飛之力,搞掉了最有動能的「春節檔」,7部電影全部撤檔。在春節檔無新院線片可看的情況下(當然不算一波「騷」操作的[囧媽]了),我們這篇2000年至2019年,20年,20部經典電影片單,適合宅在家的諸位。
  • 《忘不了餐廳》:繁漪阿姨其他都忘了,唯獨忘不了去世20年的愛人
    「這我還不知道嗎!老考我,這是我的老戰友啊。」黃渤的父親說。黃渤這次知道父親患上了老年痴呆。記憶中高大威猛的父親形象,轟然倒塌,而且離他越來越遠。 全中國有1000萬個家庭的老人患有了認知障礙,記不得自己的親人。黃渤想為這些老人做點什麼,這也是他放棄大火的《極限挑戰》節目加入《忘不了餐廳》公益節目的初衷。
  • 5部一個系列跨度37年,成就經典動作IP,聊聊《第一滴血》系列
    >當然,電影既然是作品改編的,那電影與原著之中有些什麼樣的差異呢?比如,電影中警長是個包庇下屬,尖酸刻薄,不知變通的,刻畫的較為片面的一個反面角色,而實際在原著中警長是一個盡忠職守之人;還有在電影中蘭博最信任關係最好的人一定是上校,但實際在原著中上校不過是其在讀軍校時期的校長,且兩人的關係並沒有到電影中的那般彼此關心彼此信任,甚至在原著中的上校也都不是一心想拯救蘭博;還比如電影中蘭博未殺一人,唯一死的警員是在追捕過程中一心想致蘭博死地而作死的而在原著中則是蘭博先殺了人然後才是警察追捕蘭博
  • 聊聊老電影,1966年的《畫皮》
    今天來聊聊老電影,由鮑方導演執導,朱虹(飾演張梅娘)、高遠(飾演王崇文)、陳娟娟(飾演陳氏)、翁午(飾演王崇文)主演的《畫皮》於 1966 年在香港上映,於 1979 在內地上映。1966 年的《畫皮》既是中國第一部恐怖電影,也是內地上映的第一部恐怖電影,在中國的電影史上有一定的意義,電影的藝術價值和教育價值時至今日依舊存在。《畫皮》的電影情節在展開上比原著合理,不像什麼都是在大街上遇見,感覺上甚是隨意。電影裡故事一開始就給了一個王崇文求神拜佛的鏡頭,說明王崇文是個深信鬼神之說的秀才,之後再通過家門口路過的算命先生來引出王崇文和梅娘兩人初次相遇。
  • 成龍華語電影,20年前王者,20年後青銅!
    ,從20年前的一年一部電影到20年後的一年一部多電影上映,累積拍攝的電影已經超過150部以上,大有和王晶導演比個高低之勢!自成功夫喜劇一派,和喜劇之王周星馳,魅力之王周潤發,功夫之王李連杰,四人一起統治了香港電影近20年之久!稱為雙周一成一李,也稱星、龍、傑、發!那時期的香港影壇是成龍電影事業最為輝煌的歲月!
  • 2017年最好看的20部電影
    ,那我們用電影來懷念它。2017年猴哥還是保持著一天至少一部電影的速度在看,元旦整理了一下,新舊片相加差不多三百來部。這一年感謝大家,因為要寫,所以看的規律又系統,還真是成全了我也就陶冶了你。2018年,我正在招兵買馬,妖猴電影會更加牛逼,我們將推出自己的平臺,為了實現我之前對大家說過的話:承包你的電影生活,做你電影世界的港灣。
  • 電影史上最牛的1994年電影組合20部
    你不多見的電影:在電影世界裡,1994年作為一個特殊的年份被歷史銘記。
  • 聊聊春節檔的這四部電影!
    看網上腥風血雨的撕了好幾天哪部電影更好,只能說看出來大家年夜飯吃的不錯,有點撐——  先說我看的四部電影:唐探3、李煥英、刺殺小說家、人潮洶湧。 我是不會劇透的,大家可以放心看。 如果非把四部電影弄出個排名,我個人完全排不出來。
  • 20年,10部電影,X戰警,再見了
    20年來,X戰警在漫威電影宇宙中都沒有姓名。因為他是被漫威賣掉的孩子。那麼《黑鳳凰》,是所有X戰警角色,真的向觀眾告別了。2000年,那時候還沒有大量引進好萊塢電影,也不太流行去電影院。你可能是在央視電影頻道的佳片有約;可能是在學校的多媒體廳;也可能是在上大學後的第一臺筆記本電腦上,看了這三部電影。劇情在記憶中是模糊的。可我還記得第一次看《X戰警》時,它帶給我的震撼。
  • 推薦20部2017年上映的電影,堪稱經典
    過去的幾天小萬給大家盤點了2017年各類電影和影人們,一年初始,我們也要展望一下未來,美國《綜藝》雜誌近日選出了一份2018年最值得期待的20部影片的名單。讓我們看看新的一年裡有什麼電影值得期待?1.《第一人》「高司令」 瑞恩·高斯林這次主演了進入太空的「第一人」尼爾·阿姆斯特朗。
  • 【電影】15年不容錯過的20部動畫電影!
    ,是這部自1999年開播以來迅速風靡全球的兒童動畫的第二部電影版。它的前作誕生於2004年,雖然取得了1.5億美元不錯的票房成績,但其製片人一度宣稱不會為其製作續集。直到2012年,派拉蒙公司組建動畫工作室,在《蘭戈》大獲成功後才宣布會製作這部被世人期待很久了的《海綿寶寶》續集電影。  毫無疑問,這部電影有諸多看點:首先,它是該系列首部CG動畫電影,三維化的海綿寶寶僅僅出現在海報上就讓人忍不住想要捧在手心了。
  • 這20部影片,就是這20年來的華語電影演變史
    對於參選投票影片,我們也沒有任何限制,每人選出自己心目中最能代表從2000年到2019年這20年間華語電影的20部作品,統計總票數,選出得票最高的20部。而第20名的《推拿》,同樣有50票,也就意味著,起碼有50個人,選擇提及了這部影片,差不多佔總參與者的20%還要多。而關於這份榜單,也收到了不少別的聲音,去質疑為什麼這部電影可以進20佳,為什麼那部電影沒有進20佳。
  • 【觀影·第九期】聊聊國慶檔的三部電影
    國慶假期期間,去了三次電影院,把國慶檔主要的三部電影都給看了。今天是節後開工第一天,我們就輕鬆點,隨便聊聊這三部電影吧。1、《奪冠》下周一的推送,我想寫寫中國女排的故事,所以今天就儘量只講電影本身,不聊和電影相關的女排歷史了。
  • 2000年以來最恐怖的20部電影
    這份片單來自audienceseverywhere.net,囊括了2000年以來,最好的100部恐怖片。他們不考慮技術、不考慮成本,唯一的標準就是——嚇不嚇人。我們特別選取了前20位和大家分享。各位,趕緊坐好了,開始享受這份大餐(別怕,圖一點不恐怖哦)!
  • 拋開《追龍》第一部,聊聊《追龍2》到底好不好看?
    一年下來會看過百部電影,不過很少影評類的文章,感覺這些東西太自我,即使是專業的,也沒法保證些什麼,所以沒必要寫來影響觀眾的選擇,還不如聊聊票房這種實實在在的數據。不過看完《追龍2》之後,看到大家聊得蠻high,而且評價也比較兩極,忍不住還是寫寫觀後感,純屬個人的觀後感!
  • 回想教主黃曉明,20年毀譽參半影視生涯,也曾有部電影得入史冊
    眾網友紛紛表示教主此番操作控油成功,表演脫離固有的邪魅高冷霸道總裁模式,讓人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程二爺。同時,也看到了一個回歸演技巔峰的教主黃曉明,讓人不禁想起他也曾演過的一部重要電影。毀譽參半的20年影視生涯說起教主黃曉明,約摸20年前演《大漢天子》的時候,那意氣風發、少年持重的青年漢武帝形象還是很深入人心的,那青春洋溢的笑容迄今印在腦海裡。以至於後來電視臺也曾重播過數次,也偶爾跟著看。迄今為止豆瓣評分還是不錯的。
  • 80後 | 健康 | 20部經典戰爭電影
    今天文章就兩個主題,一是扯淡下80後,二是文末推薦了20部好看的電影。大多數人小時候不會挨餓,能吃飽肚子,個頭普遍比較高,身體普遍比較棒。上小學初中也沒那麼多作業,還不用上亂七八糟的一堆輔導班。80年代,又正好是近七十年來的詩歌、文學、電影、藝術的黃金時代,知識分子身上還能看到風骨,比後來的「秋雨含淚,兆山羨鬼」強多了,拳民們也還沒有借屍還魂。
  • 推薦20部大陸經典電影
    很溫情的片子,樸素的煽情。《十二公民》改編自1957年的美國影片《十二怒漢》,時隔近六十年,翻拍作《十二公民》仍然能夠激起中國觀眾的共鳴。一張桌子十二個中國人,展現了中國社會的眾生相。我們習慣扮演審判者,卻對自己的錯誤渾然不覺。我們歌頌言論自由的權利,卻還沒有準備承擔言論自由的責任。偏見是一種無形的暴力,而若是有一天這種暴力成為一個常態將道德捆綁,甚至操控了司法審判,那麼一言殺人就真的成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