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兆說
退休消防員與子女一同去體育館觀看曲棍球比賽,期間遭遇恐怖分子襲擊,最終以一己之力挫敗了恐怖分子的陰謀。
以上劇情出自1995年尚格·雲頓主演的動作片——《突然死亡》。
影片為典型的「潛龍式動作片」,自《虎膽龍威》爆火後該模式在好萊塢動作片中屢試不爽。
而在「潛龍式動作片」百花齊放的八九十年代,動作一般、劇情老套的《突然死亡》上映後院線票房中規中矩,3500萬美元的製作成本最終取得了6400萬美元。
不過得益於尚格雲頓的個人魅力及錄像帶的傳播,《突然死亡》在部分影迷心目中依然不失為一部經典之作。
隨著老一輩動作明星的老去,上世紀經典動作片系列也紛紛迎來了終結,好萊塢巨星史泰龍和施瓦辛格相繼在《第一滴血5》、《終結者:黑暗世界》中謝幕,賺足了觀眾的淚水。
在動作片開始大肆販賣情懷的背景下,《突然死亡2》悄然問世。
《突然死亡2》並非續集,而是一部翻拍之作。劇情與老版別無二致,都講述孤膽英雄體育館智鬥歹徒的故事。麥可·加·懷特接棒尚格·雲頓,飾演本片男主角。
與尚格雲頓一樣,麥可·加·懷特也是一位真功夫明星:7歲習武,在七個不同的武道流派擁有黑帶頭銜,欺詐包括松濤館空手道、跆拳道、古武道、剛柔流空手道、唐手道、武術和極真空手道。
麥可·加·懷特的加盟讓《突然死亡2》有了些許看頭。
但很明顯,除了主角外影片其他方面與前作相比可謂相當底氣不足。
《突然死亡2》全片散發著電視劇質感,也難怪,人家片商走的就是碟片發行。影片中幾乎沒有大場面,打鬥基本為密閉空間肉搏。
而影片結尾加懷特也致敬了老尚「突襲包廂」的經典場面,無奈受資金限制,這一本應成為爆點的場面在電影中卻味同嚼蠟:
老版對尚格雲頓如何闖進包廂這一過程是有完整展示的;而新版對於主角如何闖進包廂這一過程卻完全模糊化,上來就是主角破窗闖進包廂,錯失了製造影片高潮的絕佳時刻。
上面說到,加懷特的加盟讓影片有了些許看頭。但功夫明星的身份也在無形之中提高了觀眾對影片動作場面的要求,尤其是在《疾速追殺》系列爆火的環境下,更是拔高了觀眾對動作片的審美能力。
加懷特在《突然死亡2》全片裡貢獻了六場打戲,很遺憾六場打戲均無出彩之處。每場打戲主角面對的敵人基本戰五渣,即便是片尾的「三英戰呂布」片段也未能有絲毫緊張之感,大BOSS最後還被小女孩用陰招撂倒,所謂的皮帶大戰匕首在動作設計上也形同虛設。
而最不應該的就是主角加懷特,明明比隔壁劇組的基努裡維斯還年輕四歲,但影片中所展示的身手卻出奇的笨拙。力量感靠威亞,速度感靠剪輯,這對於動作明星來說可謂是災難無疑。
影片今年9月底發行,目前IMDB4.2分,基本判定為爛片。可惜了麥可·加·懷特,瘦身成功後依然深陷爛片沼澤。
無獨有偶,早在2016年尚格·雲頓代表作《終極標靶》就推出了翻拍之作,主演還是斯科特·阿金斯,反派方也有「T—bag」羅伯特·克耐普坐鎮。
《終極標靶2》走碟片發行路線,推出後口碑也是一敗塗地,IMDB5.3分,可謂實實在在砸了尚格·雲頓的招牌。
令人玩味的是,真功夫演員在好萊塢的發展遠遠不如那些「半路出家」的硬漢。
無論是空手道高手尚格·雲頓或是龍格爾,在上世紀事業巔峰時期也未能如史泰龍、施瓦辛格那般躋身好萊塢一線巨星行列;進入本世紀,麥可·加·懷特和斯科特·阿金斯這類真大師無論是資源還是名氣,都未能達到傑森·斯坦森和範·迪塞爾的高度。
後者能參與好萊塢A級大片,而前者往往只能在大製作電影中出演配角或打個醬油,或者在投資不高的電影中一展身手,而這些製作成本低廉的影視作品往往難出佳作。久而久之,演員就會陷入「爛片之王」的漩渦中無法自拔。
誠然,小製作也能出精品。麥可·加·懷特的《血與骨》、《永不退縮》系列和斯科特·阿金斯的《終極鬥士》系列都是「以小博大」的絕好案例。即便進不了一線,也由衷的希望兩位能在未來給觀眾帶來更多小而精的動作片。
我是天兆說,喜歡我文章的朋友記得點讚和關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