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網訊 12月28日,位於新莊街道新塍社區南華圩自然村的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啟用。該中心是分別依託原南華圩小學校舍、社區原老年活動室進行修繕或改建而成的。該中心的啟用,也成為新塍社區繼在全市打造聯戶共創「清潔家園示範戶」新亮點後,又一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程的新亮點,贏得了市有關部門的充分肯定和社區居民的點讚。
自今年3月份以來,新塍社區居委根據新莊街道黨工委、辦事處出臺的「聯戶共創清潔家園示範戶」考核細則,以及《新塍社區居民自治章程》,以王沙瀆自然村為試點,成功探索了「聯戶共創」的新路徑。該社區通過建立居民間相互擔保、互相監督、互幫互助的捆綁式創建模式,制定了與社區福利待遇相掛鈎、公示創建結果等一整套獎懲考核制度,摸索出一條全民參與村莊環境長效管理的新模式,增強了居民參與村莊環境整治和社區事務管理的主體地位,有效破解了農村環境長效管理中的難題,使王沙瀆的環境面貌煥然一新。該社區「聯戶共創」的經驗因此被推廣到全市。
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內涵,留住居民的鄉愁記憶,更好地彌補服務居民文化生活中的短板,是新塍社區居委致力解決的另一個課題。面對建校已有70多年的原南華圩小學校舍,以及校舍附近陳舊的原社區老年活動室,今年社區居委拉開了老小學修繕工程,把修繕後的校舍作為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的用房。針對社區居委財力非常緊缺的問題,居委採取發動居民和熱心企業主捐贈等途徑,共籌措資金230多萬元。其間,當聽聞社區裡要修繕老小學,等150多名曾就讀於老小學的在外鄉賢紛紛慷慨解囊。用這些錢,不僅對原小學的房舍逐間修繕,還把學校附近的原社區老年活動室改建了一個寬敞氣派的鄉村大舞臺。今年10月,一個融音樂舞蹈室、書畫室、農家書屋、健身康復室、社區史館等多個功能室為一體、佔地約3000平方米的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呈現在居民眼前。
在當天的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啟用暨南華圩小學修繕竣工落成儀式上,校友代表、在外鄉賢吳解平深有感觸地說:「修繕後的南華圩小學,修舊如舊,保留了校舍原有建築風格,老青松、老水井、老校門……踏進校門,目睹這一切,仿佛自己回到了帶紅領巾時的校園時光,令人刻骨銘心……」吳解平的發言讓在前來出席活動的原南華圩小學75屆的30多名校友感同身受。當天,多名校友和村上的企業主當場向社區捐贈13.5萬元,用於資助今年元旦、春節期間的社區「鄉村大舞臺」文藝演出。啟動儀式結束後,還舉行了首場錫劇表演唱,看劇的居民把現場圍得個水洩不通。今年86歲的南華圩自然村居民錢秀鳳說:「這個舞臺造得真氣派,老小學裡還要吃茶打牌。今天村上比過年還熱鬧,以後可以非常方便來這裡看戲了。對居委幹部,村上人是十人十贊!」
新塍社區建設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的做法,也得到了市有關部門的充分肯定。市文體廣電旅遊局局長許夕華在活動儀式上致辭時說:「新塍社區堅持『以修繕為主、新建為輔、一室多用』的原則,把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建設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緊密結合,打造了社區史館、鄉村大舞臺等特色文化服務陣地,留住了居民的鄉愁記憶,促進了鄉風文明和農村人居環境的雙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