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廠眾多,比起進入銀行進入律師所進入醫院,進入工廠工作是一件相對比較簡單的事情。工廠同樣需要人才,要會計師,工程師,體系專員,產品經理,計劃員等等等,有人覺得進入工廠工作就是一件讓別人看不起的工作,其實本無貴賤之分,很多人心中只是心理作祟,本身自己看不起在工廠工作的人。
很多情況,尤其是應屆畢業生,初入工廠,少不了的就是被安排到生產車間去實習,在這2-3個月甚至有的是半年的工廠實習期,與普通工人一起勞作,許多人就會懷疑自己,讀了這麼多年書還和大姨大媽一樣在這工廠幹著苦力,那這麼多年的書豈不是白讀了,學費白交了嗎?覺得讀大學也沒有什麼意義?可能好多人都做不下去,直接走人了。
那這最主要的原因是什麼呢?思想認知上沒有認識到位。
《都挺好》的小蒙總,富二代,剛開始進入企業的時候,打遊戲,開著聲音打,完全不把蘇明玉這個銷售看在眼裡,在和蘇明玉一起參加了幾次的會議,聽了蘇明玉對自己空有一番要搞高科技不搞實業的評價和看法之後,他猛然醒悟了,他自薦要進入工廠基層去體驗看實際的問題,為了以後接手公司做準備。
有看過某個網友說 如果上完大學覺得自己上的大學沒意義,那才是真的沒意義。這一句話深思感覺很對,大學所學習的東西包括一塊敲開職場的磚頭,更重要的我覺得是一份能夠更好理解這個世界的說明書。社會在進步,各個崗位的門檻在提高,出社會後社會對你的要求自然就高了,大學提供給你各種課程、社團,但是得自己鍛鍊組織能力,鍛鍊看問題分析問題,設立目標做好計劃,出社會之後,這些都得我們自己來。
如果能夠真正的認識到位,就會知道到工廠基層去實習是為了什麼,不是為了和大媽做一樣的工作,而是為了能體會產品真正的生產過程,如果你是產品設計的,那這個基層的鍛鍊,如果你用心,會發現很多的細節,對後續的產品設計會有很大的幫助。如果做計劃的,那這整日的排產和工人的精力產量之間的關係,通過實踐你也會有所收穫,至少心裡是有個底的。那能不能收穫關鍵要看自己能不能找到幫助自己後續工作的基石。
那我們都不是小蒙總,不是為了接手公司,是為了更好地發展自己的崗位能力,好好珍惜能夠實踐的機會,實踐的過程中不能完全喪失自己的想法,隨著大媽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波流,保持一顆不斷向上的心,一切為了正式上崗做準備,那完全不用擔心在這工廠的時間會埋沒了自己,更不用懷疑自己的大學過程沒有作用,在不知不覺中都在改變著我們自己的想法我們不自知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