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對腳氣並不陌生,腳氣的症狀是患處奇癢無比,散發出來的異味也是銷魂至極。
還記得那個肺部得了腳氣的奇男子嗎?
他每天下班回家,「臭襪子脫了先聞一聞」,再加上經常熬夜照顧家中嬰兒、免疫力下降等原因,最後導致了肺部真菌感染入院治療。
當時新聞一出,很多人都說自己也有這個操作,還有人調侃:脫襪子之後聞一下,是對於襪子能不能再穿一天的重要判斷方式。
講真的,聞襪子其實只是人類的一種本能反應,一般脫下來順手聞一聞很正常。聞襪子不僅可以確認自己的存在及身體是否健康,也可以給自己帶來安全感。
但是小七想說,有腳氣還每天找虐似的去聞臭襪子,就沒必要了吧。
要知道,經常接觸真菌滋生物品,時間一長確實很有可能感染真菌,而且抗真菌的藥都比較貴,這個病也是非常難痊癒的。
為什麼肺會得「腳氣」?
如果沒有腳氣,聞襪子這個動作其實沒啥危害。
但是有腳氣的人,通常襪子和鞋子都容易滋生真菌,經常聞襪子,真菌就會通過呼吸進入口腔、鼻腔、肺部,如果再遇到機體免疫功能低下,就有可能導致其它部位的真菌感染。
於是,肺就會患上「腳氣」(肺真菌病)。
肺真菌病發展非常迅速,如果沒有及時發現,死亡率較高,治療費用也比較昂貴。只要診斷明確了,知道是哪種菌引起的,對症下藥,通常治療效果還是不錯的。
腳氣以「容易傳染」著稱
腳氣向來以「容易傳染」著稱,不但會在一個人身上從腳傳染到其它部位(患有腳氣的人有時會伴有股癬、頭癬),還會傳染給其他人。
因此,預防腳氣需要注意個人衛生,保持足部乾燥。
一旦有家人得了腳氣,也不用驚慌,衣服還是可以一起洗的,但個人毛巾、澡盆、襪子、鞋子等需分開使用。
不要在公共浴室、遊泳池和地毯上赤腳行走,否則容易感染腳氣。
有腳氣的人要注意哪些?
相關資料統計,大約有70-80%的人備受腳氣的困擾。
那麼有腳氣的人都需要注意些什麼呢?
01
保持足部的乾燥和透氣
人體足底的汗腺是最發達的,一隻腳平均每天流的汗液能裝滿一個一次性紙杯。
再加上鞋襪包裹,對於腳氣真菌而言,腳丫子可謂是一座溫暖帶溫泉的豪華大別墅!還是自帶食物的那種,因為足底豐富的角蛋白,是真菌的美味佳餚。
所以平時間選擇穿棉襪,穿透氣的鞋,可以更好地保持足部的乾燥和透氣,避開真菌感染。
02
勤洗襪子,多晾晾鞋
正常情況下,一雙襪子不要連續穿著超過3天。
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建議每天更換,保持腳部的乾燥,不但可以有效的避免腳部疾病的產生,還有助於延長襪子的壽命。
洗襪子時把裡外翻轉過來,把襪子裡面的死皮、溼氣清潔掉。
鞋子穿著後,別立即放入鞋櫃,多放在陽臺上通通風、晾一晾,趕走溼氣。
03
一定要規範用藥,不同腳氣治療方式不一樣
腳氣中,長紅斑、長水皰、爛腳趾、瘙癢等所用藥並不一樣,如果不對症,還有可能加重腳氣,甚至引起新的併發症。
長紅斑:抹抗真菌藥膏
如果腳指周圍出現小片紅斑,並且非常癢,所患的腳氣應屬於丘疹鱗屑類型,使用抗真菌軟膏就可以了。早晚各用藥1次,但用藥前應把手和腳洗乾淨、擦乾,以使藥物儘快滲透皮膚。
需要注意的是不能用膚輕鬆等激素類軟膏,這類藥膏會越用使病情越加重。
長水皰:外用藥膏+口服藥
如果在腳背、腳底隱蔽部位長有白色透明的水皰,說明是水皰型腳氣,在外用藥膏的選擇上要既抗真菌,又抗過敏的;或是抗真菌軟膏配合紅黴素等使用。不要用腳氣水等刺激性的藥物,以免引起過敏反應。
需要強調的是如果水皰比較多,並且出現浸漬、糜爛,應同時口服抗真菌藥,可增強療效。
爛腳趾:鞋裡撒藥粉
如果腳趾間腐爛、皮膚發白,說明是糜爛型腳氣。
治療時可在鞋子裡面撒上達克寧(粉末劑),以保持損傷面乾爽,之後再抹抗真菌軟膏。如果腳趾間比較容易出汗,還可以用足光散泡腳,乾燥後再用藥效果比較好。
溫馨提示:
多數人覺得抹了藥膏不癢了,或是皮膚表面好轉就自行停藥。其實,這只是症狀暫時控制,真菌並沒有死亡,必須堅持外用藥28天以上,否則會導致病情反覆。
另外,腳氣屬於真菌感染,只能用抗真菌類的藥膏、粉劑等,而不能用皮炎平等激素類藥物。
每日食補金方
花生紅棗鳳瓜湯,將紅棗洗淨去核,花生洗淨,雞腳連同瘦肉飛水衝淨,陳皮水先煲沸,將各材料一齊煲2~3小時,調味即可,佐餐食。
冬瓜赤小豆配方,將冬瓜切蓋去內瓤,裝入赤小豆,放糖水中煨熟淡食,或焙燥為丸食,或加水煮至爛熟,分二、三次食。
來源:《中華養生寶典》
腳氣患者應當及時就醫
遵醫囑用藥治療
避免病情加重、傳染家人
單純依靠勤洗、勤換襪子
難保哪天身體抵抗力弱的時候
就會遭到真菌的「反噬」
健康食補正當時,你想要的知識小七(微信公眾號:七穀食補)這裡都有喲~
(*未經許可,請勿轉載,部分圖片素材源於網友推薦,如有侵權,請留言聯繫筆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