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已》最新的劇情裡顧佳因接手的茶廠有問題,得知自己上當,本想及時止損,後來跟著村長實地轉了一圈,看到靠茶葉賣錢賺學費的孩子,思慮再三還是決定把茶廠做下去。
顧佳接到電話與老公火急火燎趕去茶廠,被告知茶廠帳面有虧損,估值報告裡的數字是被做過手腳的,而且有機標資質已經過期半年了,同時還有兩個追訴案在協商中,顧佳頓時懵了,回想著當初李太太提到要轉讓茶廠的情景,方才醒悟自己入了坑。
許幻山提醒顧佳要不要給李太太打個電話,顧佳懷著幾分期待打通了電話,等來的卻是冷嘲熱諷,李太太還嘲諷她接手之前不調研清楚,不忘雪上加霜地提醒她剩下的150萬轉讓費必須按時打給她,一分也不能少。
事已至此,他們現在有兩條路可以選,要麼就把廠子繼續開下去,要麼就直接宣布破產倒閉。
如果繼續開下去,有機標的過期罰款是一筆不小的數字,然後投入生產又是一筆錢,至少得兩三百萬的周轉,勢必要再向銀行貸款,壓力會很大。
如果直接宣布破產倒閉,後續的轉讓費可以通過打官司進行減免,能及時止損。
第二天夫婦倆跟著村長實地轉了一圈,看到靠茶葉賣錢賺學費的孩子,思慮再三還是決定把茶廠做下去。
回家之後,顧佳第一件事就是和太太圈決裂,遠離太太圈。
回望當初顧佳接手茶廠,確實過於急躁了,就因為是李太太家的茶廠所以就不需要實地考察了嗎,擱以前,她是這麼隨意做決定的人嗎?
要知道顧佳做事一直深謀遠慮,永遠是遊刃有餘、從容不迫、成竹於胸的精英範。
丈夫生意出了問題,她能解決;兒子被欺負了,她能以牙還牙;丈夫身邊有居心不良的「第三者」,她能擺平;可以為了想做成的事情給別人做蛋糕,提鞋,努力迎合,積極融入,是可以頂著壓力幹很多事的人啊!
如今入坑被騙,只能說她已經被太太圈影響了,太太們把顧佳兒子送進了上海最好的幼兒園,又給許幻山樂園煙花訂單,她天真的以為太太圈的東西都是好的。
與太太圈決裂此舉實在是有些幼稚又冒險,畢竟她和丈夫仍在商圈,一個繼續想要經商的人,卻得罪了一圈上海灘的富婆,不想混了嗎?
不怕以後幹不下去了,太太們聯合讓茶廠倒閉,煙花廠沒單可做?
如果現在這個暗虧咽下了,繼續表面和他們交好,抓住這些富太太的把柄之後再撕破臉,豈不是更過癮?
其實最理智的辦法是走法律途徑,追回損失。
顧佳被騙後和太太圈決裂雖然超帥,但不現實,現實中是要考慮方方面面,會有很多顧忌,兒子的名校名額暫且不說,以後許幻山要繼續開他的煙花公司,樂園訂單還會不會繼續做下去,還有茶廠要怎樣經營下去...
上流社會的人,已經坐在金字塔的頂端,他們要的是面子是尊嚴,當然還有利益。誰動了她的奶酪,誰就無路可走。這個階層的人,有錢有時間,她們能想出一萬種辦法去對付你,可是普通人耗得起嗎?
她的太太圈告別宣言:「人走的每一步都得付出代價,我付我的!各位因為冠著夫姓而存活,活在丈夫的價值半徑裡,聚在一起炫耀、比較,真的是越光鮮越可悲,後會無期!」
顧佳和這幫太太本來就不是一類人,現實生活中上流社會的圈子哪會那麼好混,她有自己的理想,自己的追求,和那些生活在丈夫光環下的太太們是不一樣的。因為太急於求成追求捷徑而被人坑了一把,心甘情願為自己的錯誤買單。